第114頁
仲圃道:“我正在寫信給你父親,提到你進學堂的事。還有呢,便是你的親事。我們同鄉陳子端老爺,他是京官外放江西,他一向跟著辦洋務的人在一處混,對於時務,那是熟透了。在中丞面前,是極紅極紅的人物。省里無論辦什麼新政,他也可以說兩句話。雖然彼此同鄉,遭遇不同,我本無心交這樣一個朋友,倒是他偏有那閒情逸緻,琴棋書畫,樣樣都談,在下棋作詩的場合,和我說的十分相投。我無意之間,曾把你父子兩個人的詩,抄了幾首給他看。他居然很賞識,願和你見一見。他有兩位小姐到我們家也來過兩次,你伯母偏又疼愛她們。她向我說,很願和陳家結成親,說合那位大小姐。我們家雖然講的舊家風,但是到了這百度維新的時候,也就難說了。好在這兩位小姐,雖都是女學生,倒十分地端重,我想著,親倒是可結。陳子翁曾薄南昌首縣而不為,聽說要過道班。你若打算由學堂里去找路子,舍此何求?”
小秋聽了伯父和他提親,究也不好意思說什麼。最後仲圃一段話,意思就差不多完全透露出來,這就笑道:“婚姻是一件事,讀書又是一件事。若是靠了婚姻的攀援去找出身,那可怕人笑話!”仲圃正色道:“你真是少不更事!我不過告訴你一聲,並非和你議論什麼是非,我自和你父親信上商量這件事。”小秋聽說是和父親去商量,這就想著,用不著辯論了。父親那種脾氣,他決不會為了攀權貴去聯親,因之在仲圃面前,站了一站,自走出來。
剛走出書房門,就看到玉貞由窗台邊閃了過來,笑著將手指點了兩點。小秋道:“為什麼這樣鬼鬼祟祟的?”玉貞笑道:“你還跟我要相片嗎?聽見沒有?你那岳父老子,還要見一見你本人呢。”小秋本想說玉貞兩句,抬頭見伯母楊氏和大姐玉筠,都站在房檐下,向自己微笑。看這種情形,離開伯父家裡這幾天,這件事一定是傳說到很厲害。好在有父親這一塊擋箭牌,一切全不管,等著父親來信得了。他持著這樣的態度,約莫有十天之久,秋圃的回信來了。但是給他的信,並沒有提到親事,只說是聽憑伯父的指教,去投考學堂。同時有信給仲圃,卻不知道信上說些什麼,看仲圃的顏色,和平常一樣,似乎父親的回信,又不曾違拗他的意思了。
私下也曾去和玉堅商量這件事,據他說,春華是娶不到的了,有這樣一個女學生小姐送上門來,為什麼不要。這個為什麼,小秋也是說不出來。在他心裡這樣延宕著,光陰可不能延宕,不久就是秋風送慡,考學堂的日子。依了仲圃的意思,去考測繪學校。除了求人寫八行之外,仲圃還要帶他一同去拜訪陳子端。小秋明知伯
父的用意,便推說不懂官場規矩,不肯去。仲圃將他叫到書房裡,正色道:“你為什麼不去?古來雀屏she目,登門求親,只怕不中。再說陳家這位小姐,無論你向新處說,向舊處說,都無可非議。再說,你父親也就知道你必定執拗。在我信里曾附了一首詩,說是你再三執拗的時候,就給你看。詩在這裡,你拿了看去。”他說著,打開書櫥子,在抽屜里找出了一張詩箋,遞給小秋看。那詩是:
藥香差許能思我,北雁何堪再誤人?兒欲求仁仁已得,不該更失這頭親。
小秋看了這詩,便想到那晚上父親不曾責罰的一回事,捧了詩箋簡直說不出一個字來。自然,他是軟化了,而且他也說不出不軟化的一個理由來,便默然地把那詩藏在身上。這一首詩,經了一些日子,傳到屈玉堅手上去。又過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日子,居然傳到了春華手上去。
那是一個深秋天氣,三湖附近的樹林,大的桔子,黃澄澄的,在綠葉叢里垂著。小的桔子,簡直是萬點紅星,簇擁著滿樹。春華做了少婦的裝束,挽了個圓髻,身上穿的花綢夾襖,滾著紅辮,兩隻手上,也都帶上了很粗的金鐲子,完全不是當年那種風度了。她大概也是久別家門,對於這些田園風景,不無留戀,因之只是在樹林子下面,來回的徘徊著。這個時候,是本地人的柑桔收穫期,摘桔取柚的事,都交給少年婦女去辦。在天高日晶的情況之下,婦女們還是穿著白色單衣,各種顏色的褲子。胸前緊緊地掛著一塊藍布圍襟,把兩隻袖子高高捲起,卷得過了肘拐,她們的手,雖然有白的,也有黃的,然而卻沒有一個不是粗肥結實的。她們將那粗肥的手臂,搬了一個四腳梯子放在樹下,然後爬上去。梯子頂上,有一塊木板,可以當了椅子坐。她們的髮髻,在這些日子,總是梳得溜光,不讓一根亂頭髮,披到臉上來。於是她們坐在梯子頂上,左手握住了枝上的桔子,右手拿了剪刀,平了桔子長蒂的所在,輕輕剪斷。剪過之後,接著把桔子在臉上,輕輕地一擦。當她們剪桔子極快的時候,在臉上也擦得極快,擦過了,才向梯子上所掛的一隻篾簍子裡放下去。乍見的人,看了她們那樣一剪一擦,總是莫名其妙,為什麼要把桔子在粉臉上這樣摩擦一下?其實她們這很有用意,怕的是桔子蒂剪得不平正,突出一點來,那麼,放到桔子裡去,裝運出口,就可以劃破另一個桔子的皮,只要稍微流出一些汁水來,過得日子稍久,不難把這一簍桔子都給爛光。所以剪了桔蒂之後,立刻就在臉上試一試,是不是劃肉,當然總是不劃肉的。要不,一個巧手的女人,一天可以剪三千到五千桔子,假使有百分之一的桔蒂,會劃著名臉皮的話,一天工作下來,她的臉皮,成了畫家的亂柴皺了。
春華在讀書的日子,也喜歡跟著同村子裡的女人們,到枯子林里摘桔子。也和別家不大出門來玩的姑娘一樣,總得借這個機會出來玩一兩天,雖然在桔子林里,有時不免碰著白面書生,那倒也無須迴避,向來的規矩,就是這個樣子的。所以姑娘們都把出來摘桔子當作神秘而又有趣味的事。春華多年困守在臨江城裡,現在到家裡來,回想著以前的事,樣樣都有味。到家的次日,就同著五嫂子到桔子林里來。五嫂子坐在梯子上,看到附近無人,低聲道:“大姑娘,你真要打聽李少爺的事,現在倒是時候,那個屈少爺由省城畢了業回來了,我昨天悄悄地和他通知了一個信,說是你回家來了。他正要打聽你的消息,一會兒工夫,就要到這裡來的,你兩個人一見面,彼此就都知道了。”春華昂頭嘆了一口氣道:“我哪有臉見他?我現在不像以前了,我既是個青春少婦,我就應當守婦道,我當了屈少爺,只管打聽一個青春少年的下落那成什麼話?你不該約了屈少爺來!”五嫂子道:“呦!並不是我胡亂勾引你作壞人啦,原因是你只管問我,我一個不出門的婦女,又知道李少爺是到北地去販馬?是到南地去做官?所以把他約了來,再向他打聽。你若是覺得不便,趁著他沒來,先避開去。他來了我隨便說幾句言語,把他打發走了,也就完了。”
春華紅了臉道:“五嫂子,你不用見怪,我做的事,哪裡瞞得了你?雖然我心裡還是放不下這件事,但是我這一輩子,只好把這件事放在心裡了,我萬萬不能出面來打聽了。”五嫂子看她正著臉色,懇懇切切,一個一個字吐了出來,便隨著也嘆了一口氣道:“你說的也是,我們做女人的有什麼法子,可以拗過命去呵!那麼,你請回吧。要不,他就來了。”春華沒有答應她的話,也沒有移動一步腳,兩手反背在身後,靠了一棵桔子樹站著,只是低了頭看著地下。五嫂子道:“相公知道你出來嗎?”春華依然望著地上,卻微微地擺了兩擺頭。五嫂子道:“那麼,師母總是知道你出來的了。”春華道:“我一個出嫁的女兒,她還管我做什麼?”五嫂子對她倒看了一陣,覺得她並沒有怕見屈玉堅的意思,一味的催她走,也覺得有些不合適,便笑道:“大姑娘,你在梯檔子上坐一會兒,我要上樹摘桔子去了。”春華微微地答應了一聲請便,依然還是靠了樹幹站定。五嫂子心裡也就想著,這人準是又發了她那痴病,理她也找不出一句切實的話來的。如此想著,自己就爬上梯子去,開始去剪桔子。
小秋聽了伯父和他提親,究也不好意思說什麼。最後仲圃一段話,意思就差不多完全透露出來,這就笑道:“婚姻是一件事,讀書又是一件事。若是靠了婚姻的攀援去找出身,那可怕人笑話!”仲圃正色道:“你真是少不更事!我不過告訴你一聲,並非和你議論什麼是非,我自和你父親信上商量這件事。”小秋聽說是和父親去商量,這就想著,用不著辯論了。父親那種脾氣,他決不會為了攀權貴去聯親,因之在仲圃面前,站了一站,自走出來。
剛走出書房門,就看到玉貞由窗台邊閃了過來,笑著將手指點了兩點。小秋道:“為什麼這樣鬼鬼祟祟的?”玉貞笑道:“你還跟我要相片嗎?聽見沒有?你那岳父老子,還要見一見你本人呢。”小秋本想說玉貞兩句,抬頭見伯母楊氏和大姐玉筠,都站在房檐下,向自己微笑。看這種情形,離開伯父家裡這幾天,這件事一定是傳說到很厲害。好在有父親這一塊擋箭牌,一切全不管,等著父親來信得了。他持著這樣的態度,約莫有十天之久,秋圃的回信來了。但是給他的信,並沒有提到親事,只說是聽憑伯父的指教,去投考學堂。同時有信給仲圃,卻不知道信上說些什麼,看仲圃的顏色,和平常一樣,似乎父親的回信,又不曾違拗他的意思了。
私下也曾去和玉堅商量這件事,據他說,春華是娶不到的了,有這樣一個女學生小姐送上門來,為什麼不要。這個為什麼,小秋也是說不出來。在他心裡這樣延宕著,光陰可不能延宕,不久就是秋風送慡,考學堂的日子。依了仲圃的意思,去考測繪學校。除了求人寫八行之外,仲圃還要帶他一同去拜訪陳子端。小秋明知伯
父的用意,便推說不懂官場規矩,不肯去。仲圃將他叫到書房裡,正色道:“你為什麼不去?古來雀屏she目,登門求親,只怕不中。再說陳家這位小姐,無論你向新處說,向舊處說,都無可非議。再說,你父親也就知道你必定執拗。在我信里曾附了一首詩,說是你再三執拗的時候,就給你看。詩在這裡,你拿了看去。”他說著,打開書櫥子,在抽屜里找出了一張詩箋,遞給小秋看。那詩是:
藥香差許能思我,北雁何堪再誤人?兒欲求仁仁已得,不該更失這頭親。
小秋看了這詩,便想到那晚上父親不曾責罰的一回事,捧了詩箋簡直說不出一個字來。自然,他是軟化了,而且他也說不出不軟化的一個理由來,便默然地把那詩藏在身上。這一首詩,經了一些日子,傳到屈玉堅手上去。又過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日子,居然傳到了春華手上去。
那是一個深秋天氣,三湖附近的樹林,大的桔子,黃澄澄的,在綠葉叢里垂著。小的桔子,簡直是萬點紅星,簇擁著滿樹。春華做了少婦的裝束,挽了個圓髻,身上穿的花綢夾襖,滾著紅辮,兩隻手上,也都帶上了很粗的金鐲子,完全不是當年那種風度了。她大概也是久別家門,對於這些田園風景,不無留戀,因之只是在樹林子下面,來回的徘徊著。這個時候,是本地人的柑桔收穫期,摘桔取柚的事,都交給少年婦女去辦。在天高日晶的情況之下,婦女們還是穿著白色單衣,各種顏色的褲子。胸前緊緊地掛著一塊藍布圍襟,把兩隻袖子高高捲起,卷得過了肘拐,她們的手,雖然有白的,也有黃的,然而卻沒有一個不是粗肥結實的。她們將那粗肥的手臂,搬了一個四腳梯子放在樹下,然後爬上去。梯子頂上,有一塊木板,可以當了椅子坐。她們的髮髻,在這些日子,總是梳得溜光,不讓一根亂頭髮,披到臉上來。於是她們坐在梯子頂上,左手握住了枝上的桔子,右手拿了剪刀,平了桔子長蒂的所在,輕輕剪斷。剪過之後,接著把桔子在臉上,輕輕地一擦。當她們剪桔子極快的時候,在臉上也擦得極快,擦過了,才向梯子上所掛的一隻篾簍子裡放下去。乍見的人,看了她們那樣一剪一擦,總是莫名其妙,為什麼要把桔子在粉臉上這樣摩擦一下?其實她們這很有用意,怕的是桔子蒂剪得不平正,突出一點來,那麼,放到桔子裡去,裝運出口,就可以劃破另一個桔子的皮,只要稍微流出一些汁水來,過得日子稍久,不難把這一簍桔子都給爛光。所以剪了桔蒂之後,立刻就在臉上試一試,是不是劃肉,當然總是不劃肉的。要不,一個巧手的女人,一天可以剪三千到五千桔子,假使有百分之一的桔蒂,會劃著名臉皮的話,一天工作下來,她的臉皮,成了畫家的亂柴皺了。
春華在讀書的日子,也喜歡跟著同村子裡的女人們,到枯子林里摘桔子。也和別家不大出門來玩的姑娘一樣,總得借這個機會出來玩一兩天,雖然在桔子林里,有時不免碰著白面書生,那倒也無須迴避,向來的規矩,就是這個樣子的。所以姑娘們都把出來摘桔子當作神秘而又有趣味的事。春華多年困守在臨江城裡,現在到家裡來,回想著以前的事,樣樣都有味。到家的次日,就同著五嫂子到桔子林里來。五嫂子坐在梯子上,看到附近無人,低聲道:“大姑娘,你真要打聽李少爺的事,現在倒是時候,那個屈少爺由省城畢了業回來了,我昨天悄悄地和他通知了一個信,說是你回家來了。他正要打聽你的消息,一會兒工夫,就要到這裡來的,你兩個人一見面,彼此就都知道了。”春華昂頭嘆了一口氣道:“我哪有臉見他?我現在不像以前了,我既是個青春少婦,我就應當守婦道,我當了屈少爺,只管打聽一個青春少年的下落那成什麼話?你不該約了屈少爺來!”五嫂子道:“呦!並不是我胡亂勾引你作壞人啦,原因是你只管問我,我一個不出門的婦女,又知道李少爺是到北地去販馬?是到南地去做官?所以把他約了來,再向他打聽。你若是覺得不便,趁著他沒來,先避開去。他來了我隨便說幾句言語,把他打發走了,也就完了。”
春華紅了臉道:“五嫂子,你不用見怪,我做的事,哪裡瞞得了你?雖然我心裡還是放不下這件事,但是我這一輩子,只好把這件事放在心裡了,我萬萬不能出面來打聽了。”五嫂子看她正著臉色,懇懇切切,一個一個字吐了出來,便隨著也嘆了一口氣道:“你說的也是,我們做女人的有什麼法子,可以拗過命去呵!那麼,你請回吧。要不,他就來了。”春華沒有答應她的話,也沒有移動一步腳,兩手反背在身後,靠了一棵桔子樹站著,只是低了頭看著地下。五嫂子道:“相公知道你出來嗎?”春華依然望著地上,卻微微地擺了兩擺頭。五嫂子道:“那麼,師母總是知道你出來的了。”春華道:“我一個出嫁的女兒,她還管我做什麼?”五嫂子對她倒看了一陣,覺得她並沒有怕見屈玉堅的意思,一味的催她走,也覺得有些不合適,便笑道:“大姑娘,你在梯檔子上坐一會兒,我要上樹摘桔子去了。”春華微微地答應了一聲請便,依然還是靠了樹幹站定。五嫂子心裡也就想著,這人準是又發了她那痴病,理她也找不出一句切實的話來的。如此想著,自己就爬上梯子去,開始去剪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