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三哥於太陽下山前爬出所藏山洞,行進到小島東北端,躲在礁石後邊觀察側前方的金門島,分析海面和海岸防備狀況,選定他們的登陸點。午夜時分他們離開隱蔽處,繞過小島尾端礁石,全力划船前進,在夜幕中向金門快速靠近。
這段路程不算長,卻最危險:這個方向地理位置不適合登陸作戰,金門守軍依然沒有放鬆警覺,他們高度戒備,海岸上暗藏碉堡,海灘上到處有阻障物。三哥他們全速行進時,有馬達轟鳴忽然傳響海面,是巡邏艇從金門開出,在這一帶海域搜尋。遠遠地,他們看到巡邏艇的探照燈掃過海面,海上波浪在強光下起伏。馬達聲越來越響。三哥心知不好,下令準備戰鬥,三個人伏在小船上,各自握著一把手槍,這種防身武器與軍艦相比有如兒童玩具。幸好巡邏艇沒有直衝過來,它在中途折轉,開往海域另一側。馬達聲漸漸在遠處消失,三人手心各捏著一把冷汗,小船緩緩靠上金門海灘。
他們運氣不錯,如三哥所笑,“老天跟咱同邊”。
他們穿過沿岸礁石群,繞海岸摸黑走了半小時,轉入一條窄小的泄水道,從那裡潛進金門腹地,向預定位置運動,於凌晨時分到位。這裡有一座山嶺,滿山是堅硬的花崗岩,間或有幾株馬尾松,山嶺下散布著村莊和軍營,山嶺前方,遠遠可以看到港口,港口海面浮動著點點燈光,停泊著眾多軍艦和各種船隻。
他們開啟電台報告情況,聯絡秘密而簡略,以防島上敵台察覺。
按照領導布置,三哥的主要任務是偵察敵情,重點監視港口動態。金門敵軍的大規模調動要通過港口,從港口動態可以推知敵情變化。還有一項任務是組織應變,金門守軍里有若干自己同志,控制了幾個連隊,一旦解放軍發動進攻,命三哥現場指揮這幾位同志率部相機行動。上級已經提前將相關指令和聯絡方式發給這幾位同志。
天亮之後他們投入緊張監控。
頭一天沒有異常狀況,港口處只有少量船隻進出,沒有大的動靜。傍晚時分趙尚義從隱蔽地點爬到監視位跟三哥輪換,他忽然提出要求,要三哥講幾句笑話。
三哥吃驚:“為什麼?”
“阿康變個樣子,我很擔心。”趙尚義說。
三哥一向拿得起放得下,無論什麼危險時候,哪怕天塌下來也會開開玩笑,讓大家跟著放鬆。這些天忽然變得沉默寡言,除了任務不說別的,這是為什麼?
三哥靜默好一會兒:“我把澳妹耽誤了。”
這個念頭在他心裡縈繞不去。澳妹究竟犧牲了,或者如母親所說去了台灣?母親的說法出自顏俊傑,顏俊傑不會無緣無故瞎講。很可能顏俊傑想把澳妹帶往台灣,結果卻出了事。三哥不願相信澳妹已經犧牲,寧願相信交通員聽到的消息有誤,戰時傳聞難免混亂。但是如果澳妹還活著,怎麼會毫無動靜,無聲無息?這種狀況通常凶多吉少。實際如何只能待金門戰後查核清楚,無論什麼情況,三哥都感覺自責。如果他沒去塗營,或者及早返回遊擊隊,派回廈門搞情報的應當是他,不是澳妹。廈門戰役前夕,如果他能及早潛入廈門,也許可以趕在孫力小組出事之前,於最後關頭掌握住局面。但是九龍江口的兩次偷渡都受阻於敵軍的槍炮,寶貴時機因此錯失。
趙尚義說:“不是你的錯。”
三哥說:“不能再耽誤啊。”
他指著遠處一個村落,問趙尚義還記得嗎。趙尚義當然記得,那是不久前二連臨時駐紮的村莊,他和三哥就住在村中林保長的家裡。
“我要找個時間進村了解一下情況。”三哥說。
次日白天一切正常,深夜裡海上敵艦突顯活躍,海面上艦燈閃閃,由外海移向金門,一串接一串,點點續續連成一線,從海洋深處直到港口。遠遠地,有一陣陣馬達轟響持續傳來,大批艦隻在夜幕掩護下駛入港口,只進未出。
三哥判斷:“是敵軍大規模調動。”
“會不會是緊急增援?”趙尚義分析,“防備我們進攻?”
海面與港口的喧鬧從深夜直至清晨,太陽出來後港口漸趨平靜。三哥躲在監視位置,用望遠鏡觀察密集停泊於港口處的軍艦和運輸補給船隻。
敵情有重大變化,是不是要趕緊報告?三哥說:“最好摸清楚一點。”
他讓趙尚義和陳中兩人繼續觀察,密切關注,他自己下山偵察,最遲於午夜前返回隱蔽地,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三哥離開藏匿地點,繞了一個彎,翻過山轉下山岡。他沒有立刻趕往港口,先往另一個方向,進了他和趙尚義在山頭上眺望的村莊,二連曾經的臨時駐地。村里依然駐紮著部隊,三哥身著士官軍服,行走不慌不忙,熟門熟路,在村中來來去去的士兵里不顯突出,沒有引起注意。
他徑直走進林保長家。林保長很吃驚,他還記得三哥。
“林先生都好?”三哥笑著問候。
“他們說……說……”
三哥告訴林保長,他們說的都是真的。二連從金門上船離開後,沒有前往奉調地點,中途發生譁變,一批不願打仗想回家的士兵武力劫船,逼著運輸船開往大陸,上岸後大家作鳥獸散。他本人家中已經沒有親人,回家生活無著,不如繼續當兵吃糧,就跑到廈門投奔一個同鄉,同鄉是國軍的營長。共軍攻打廈門,他們部隊從廈門逃出來,說也巧,轉個圈又回到了金門。
這段路程不算長,卻最危險:這個方向地理位置不適合登陸作戰,金門守軍依然沒有放鬆警覺,他們高度戒備,海岸上暗藏碉堡,海灘上到處有阻障物。三哥他們全速行進時,有馬達轟鳴忽然傳響海面,是巡邏艇從金門開出,在這一帶海域搜尋。遠遠地,他們看到巡邏艇的探照燈掃過海面,海上波浪在強光下起伏。馬達聲越來越響。三哥心知不好,下令準備戰鬥,三個人伏在小船上,各自握著一把手槍,這種防身武器與軍艦相比有如兒童玩具。幸好巡邏艇沒有直衝過來,它在中途折轉,開往海域另一側。馬達聲漸漸在遠處消失,三人手心各捏著一把冷汗,小船緩緩靠上金門海灘。
他們運氣不錯,如三哥所笑,“老天跟咱同邊”。
他們穿過沿岸礁石群,繞海岸摸黑走了半小時,轉入一條窄小的泄水道,從那裡潛進金門腹地,向預定位置運動,於凌晨時分到位。這裡有一座山嶺,滿山是堅硬的花崗岩,間或有幾株馬尾松,山嶺下散布著村莊和軍營,山嶺前方,遠遠可以看到港口,港口海面浮動著點點燈光,停泊著眾多軍艦和各種船隻。
他們開啟電台報告情況,聯絡秘密而簡略,以防島上敵台察覺。
按照領導布置,三哥的主要任務是偵察敵情,重點監視港口動態。金門敵軍的大規模調動要通過港口,從港口動態可以推知敵情變化。還有一項任務是組織應變,金門守軍里有若干自己同志,控制了幾個連隊,一旦解放軍發動進攻,命三哥現場指揮這幾位同志率部相機行動。上級已經提前將相關指令和聯絡方式發給這幾位同志。
天亮之後他們投入緊張監控。
頭一天沒有異常狀況,港口處只有少量船隻進出,沒有大的動靜。傍晚時分趙尚義從隱蔽地點爬到監視位跟三哥輪換,他忽然提出要求,要三哥講幾句笑話。
三哥吃驚:“為什麼?”
“阿康變個樣子,我很擔心。”趙尚義說。
三哥一向拿得起放得下,無論什麼危險時候,哪怕天塌下來也會開開玩笑,讓大家跟著放鬆。這些天忽然變得沉默寡言,除了任務不說別的,這是為什麼?
三哥靜默好一會兒:“我把澳妹耽誤了。”
這個念頭在他心裡縈繞不去。澳妹究竟犧牲了,或者如母親所說去了台灣?母親的說法出自顏俊傑,顏俊傑不會無緣無故瞎講。很可能顏俊傑想把澳妹帶往台灣,結果卻出了事。三哥不願相信澳妹已經犧牲,寧願相信交通員聽到的消息有誤,戰時傳聞難免混亂。但是如果澳妹還活著,怎麼會毫無動靜,無聲無息?這種狀況通常凶多吉少。實際如何只能待金門戰後查核清楚,無論什麼情況,三哥都感覺自責。如果他沒去塗營,或者及早返回遊擊隊,派回廈門搞情報的應當是他,不是澳妹。廈門戰役前夕,如果他能及早潛入廈門,也許可以趕在孫力小組出事之前,於最後關頭掌握住局面。但是九龍江口的兩次偷渡都受阻於敵軍的槍炮,寶貴時機因此錯失。
趙尚義說:“不是你的錯。”
三哥說:“不能再耽誤啊。”
他指著遠處一個村落,問趙尚義還記得嗎。趙尚義當然記得,那是不久前二連臨時駐紮的村莊,他和三哥就住在村中林保長的家裡。
“我要找個時間進村了解一下情況。”三哥說。
次日白天一切正常,深夜裡海上敵艦突顯活躍,海面上艦燈閃閃,由外海移向金門,一串接一串,點點續續連成一線,從海洋深處直到港口。遠遠地,有一陣陣馬達轟響持續傳來,大批艦隻在夜幕掩護下駛入港口,只進未出。
三哥判斷:“是敵軍大規模調動。”
“會不會是緊急增援?”趙尚義分析,“防備我們進攻?”
海面與港口的喧鬧從深夜直至清晨,太陽出來後港口漸趨平靜。三哥躲在監視位置,用望遠鏡觀察密集停泊於港口處的軍艦和運輸補給船隻。
敵情有重大變化,是不是要趕緊報告?三哥說:“最好摸清楚一點。”
他讓趙尚義和陳中兩人繼續觀察,密切關注,他自己下山偵察,最遲於午夜前返回隱蔽地,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三哥離開藏匿地點,繞了一個彎,翻過山轉下山岡。他沒有立刻趕往港口,先往另一個方向,進了他和趙尚義在山頭上眺望的村莊,二連曾經的臨時駐地。村里依然駐紮著部隊,三哥身著士官軍服,行走不慌不忙,熟門熟路,在村中來來去去的士兵里不顯突出,沒有引起注意。
他徑直走進林保長家。林保長很吃驚,他還記得三哥。
“林先生都好?”三哥笑著問候。
“他們說……說……”
三哥告訴林保長,他們說的都是真的。二連從金門上船離開後,沒有前往奉調地點,中途發生譁變,一批不願打仗想回家的士兵武力劫船,逼著運輸船開往大陸,上岸後大家作鳥獸散。他本人家中已經沒有親人,回家生活無著,不如繼續當兵吃糧,就跑到廈門投奔一個同鄉,同鄉是國軍的營長。共軍攻打廈門,他們部隊從廈門逃出來,說也巧,轉個圈又回到了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