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實在是苗安素反抗的太過激烈了。

  自從知道父親和幾個哥哥對魏青桐不太看好之後苗安素就鬧了起來。她可是和魏青桐說好了的,他姐姐要是答應了,那他就過來提親的,這時候她反悔成了什麼樣子了?而且她是真心覺得魏青桐長得真好看,她怎麼看都不覺得厭煩。

  魏清莛早就給魏青桐回信了,對於弟弟竟然在外談戀愛,魏清莛給予十二萬分的肯定,並且明確表示,只要魏青桐喜歡,對方身價青白,人品上沒有什麼問題她就答應了,並且還告訴魏青桐,她早就給他準備好了聘禮什麼的,看他要真決定定下來,她就親自派人過來提親。

  魏清莛自然不會這麼放心魏青桐,不過是阿元在隨後中給魏清莛寫了信,將苗家和苗安素的情況仔仔細細的匯報了。魏清莛覺得還不錯,這才有了這段話。

  只是苗安素怕魏青桐這時候提出來苗父會反對,到時可真的是一點餘地也沒有了。所以她讓魏青桐將信收好了,等時機到了再說。

  這段時間苗安素的抗爭終於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苗父雖然半強迫性的同意了這門親事,但心氣還是不順,於是他要求婚事要在這裡辦。

  魏青桐就寫信回去問魏清莛。

  魏清莛就有些無奈的點了點老四的鼻子,道:「這還沒娶媳婦呢就開始向著岳父家了。」心中到底放心不下,在任武昀回來後就提出要去嶺南一遍。

  任武昀就道:「這一來一回,加上給桐哥兒辦婚事的時間,沒有一年是不可能的,你要是一年以後才回來,那我和孩子們誰來照顧?你要真放心不下,我就給幾個舅舅去信,讓他們主持婚事,而且等桐哥兒回來我們再大半一場。」任武昀本來只是說說,但越說越覺得有道理,道:「不錯,就這麼和苗家說,等他們在那邊辦完婚事,就要馬上回京城來,這樣桐哥兒也有了一個回京城的理由。

  魏清莛想想也不錯,就趕緊給桐哥兒去信。苗父張嘴就要反對,苗大公子就趕緊扯了父親一下,低聲道:「父親,這樣也好,我們不正想到京城去看看以後妹妹生活的環境嗎?等辦完婚事就護送妹妹進京,也好好看看那位王妃對妹妹是個什麼態度。」要是不好,他們再把妹妹帶回來就是了。反正這個時代和離再嫁的也有許多,並不歧視。有他們苗家在,妹妹還愁嫁不出去嗎?

  番外 魏青桐(四)

  從嶺南到京城,走走停停,夫妻兩個和苗三一共走了七個月,而苗安素已經有了五個月的身孕。

  魏清莛就驚奇的看著苗安素的肚子,桐哥兒竟然也要有孩子了,時間過去的真快。

  苗三就輕咳一聲,將他們苗家的想法說出來,苗安素是孩子心性,魏青桐更不必說,倆人連自己都還是孩子,又怎麼會養孩子呢?所以苗家人希望魏家(其實就是魏清莛)能夠答應讓他們教育撫養倆人的孩子。就算以後他們不能照顧倆人了,他們的兒女也已經長大成人,也可以接手照顧這對父母了。

  苗三小心的看了魏清莛一眼,其實他們就是怕定王妃不同意,只怕她會親自教養她的侄子。雖然不是不可以,但苗家人還是認為他們親自教導會更好些。

  如果是純正的古人是一定不會答應的,那魏青桐和入贅還有什麼區別?

  只是魏清莛是從現代來的。

  在現代,大多數都是一對夫妻養著兩對老人,一個孩子四個老人帶,所以對將孩子留在苗家教養她並沒有太大的意見。她在意的是教育的過程,魏青桐和苗安素充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如果只是把孩子生下來就交給幾個舅舅帶,這對孩子無疑也是一種傷害,所以魏清莛希望他們能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而苗家只是教導他們一些道理。當然,她也會對未來的侄子和侄女很關注的。

  「我知道親家公對弟妹很看重,幾位舅爺也捨不得弟妹。桐哥兒的孩子有外祖和舅舅疼愛我自然是開心的,」魏清莛笑道:「只是孩子若是對他們的父母沒有多少感情,以後只怕剩下的也不過是恭敬和奉養罷了。但你我都知道,照顧,並不只是奉養而已。」

  苗三精神一震。

  魏清莛就慈愛的看著魏青桐,「桐哥兒是我一把帶大的,我希望他童年快樂,青年快活,老年安樂,自然希望他老來有伴,有兒女孝順,享天倫之樂。你們提的建議也不是不好,他們兩個的確有些孩子氣,他們可能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卻不代表照顧不好他們。所以我希望他們能夠親手照顧他們的孩子長大,以後他們在哪兒,孩子就在哪兒。」

  苗三立刻就明白了魏清莛的意思,苗家可以教育孩子,可以培養他成才,但孩子一定要在魏青桐和妹妹的照顧下長大,這樣孩子以後才能和自己的父母有感情。

  「可是,妹夫身上不是還有皇上的旨意嗎?這到處走,對孩子,只怕不好吧?」

  魏清莛淡笑道:「桐哥兒去畫那些地圖不過是應皇上的一個邀請,當初我就請求過皇上,皇上也答應過我們,桐哥兒畫了他就要,不畫他也不強求。」

  苗三眼睛頓時迸發出神采,那豈不是說魏青桐就是呆在嶺南十年八年的皇上也不會怪罪?

  魏清莛又道:「更何況,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對孩子來說也未必是壞事。」

  兩個人一時間就孩子的教育問題討價還價起來並快速的達成了共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