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如今已經著手,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了。

  謝氏猜的沒錯,皇上的手段向來凌厲,這次也一樣,沒幾天,徐家的證據一一被呈上,樹倒眾人推,在徐家收監後第二天就有人上了彈劾摺子,底下還在觀望的人在看到太上皇並不理會徐太妃的求情時紛紛上折。

  皇上冷哼一聲,他雖然很不喜歡這些趨炎附勢的臣子,卻很樂意看到有人對徐家落井下石。

  昔日的六皇子今日的明王多方奔走,臉色一天比一天難看,見母妃都沉寂下來,忍不住惱恨,「別人也就罷了,怎麼母妃也如此?他縱然是皇上,也沒有一手遮天的道理。」

  徐太妃垂著眼眸,盯著自己保養得很好的手看,外面傳說的沒有錯,和太后的明艷相比,她最多算是清秀罷了。而和其他后妃的多才多藝相比,她也就針線還拿得出手,可就是這樣,和珍妃一手漂亮的蘇繡相比,她還是差得很遠。

  「沒用的,明兒,你現在只要保全好自己就行了。」

  明王正要往外走,聽到這話停下腳步,回過身來定定的看著母親,臉色越變越難看,「難道外面的人說的都是真的,太子哥哥,太子哥哥是你們害死的。」

  徐太妃臉色微變,卻沒有說話。

  明王見狀哪裡還不明白,他一直以為是老四和太子留下的那些屬臣造謠,就是為了打擊他,太子的死就像父皇說的一樣,是畏罪自殺。

  明王不可抑止的往後退了兩步,搖搖頭。他混球,他不是好人,但他從沒有想過踩著兄弟的屍首往上爬,「除此之外呢,母妃和外公舅舅他們還做過什麼?」

  徐太妃看了一眼兒子,道:「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後面的步伐就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了。」

  明王頓時覺得自己太幼稚了些,那麼老四呢,他是不是認為那些事都是他做的,或是認為他都知道?那他有沒有想過殺了他,像母妃和舅舅們對他做的那些事一樣?

  明王苦笑著離開,他是不可能再奔走了,就算他有這個心,父皇也不會站到他這邊的,他再寵愛母妃,也不會放任殺害自己兒子的仇人吧?

  想到這裡,明王心中一頓,父皇應該走就知道害死太子的是母妃和徐家,那為什麼還要說太子是畏罪自殺?甚至之後還一再的寵愛母妃和徐家?

  明王連忙打住自己的思緒,他覺得自己不能再想了。有些事情太過殘忍,明王不願去知道。

  徐家的判決很快就下來了,相對於太上皇凌厲之後的反覆,皇上處事一貫的強勢,這次徐家以謀反罪直接被滿門抄斬。

  相對的,太子和王家也可以平反,太子直接被封為顯德皇帝,葬入皇陵,王家重回朝堂,王廷日被封為忠勇侯,世襲。

  王廷日身有殘疾,就算是被封為忠勇侯,也不能入朝堂,好在這個爵位是世襲的,總算是可以庇蔭子嗣。

  而王概之的身份也曝光,如果是太上皇,那麼王概之就是逃犯,甚至還要連累到這十幾年來與他相處的同僚及表兄,但是當今,他就是忍辱負重,頗有膽識,當即被封為正二品的大將軍,前往北地。

  這個旨意一下,心眼皆通的人都知道皇上下一個要對四王下手了。

  魏清莛不是心眼皆通的人,但是她的丈夫是皇上的髮小,皇上不瞞他,被派出去的又是她舅舅,她自然也就知道了。

  聽說徐家被滿門抄斬,連小孩子都不放過,魏清莛心中很不舒服,但她也沒有傻到會去反對這條法令。謀反罪滿門抄斬,就是到了清末,這條法令依然頑強的存在。

  相對於其中可能造就的孽障,皇室更在意的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魏清莛收拾好心情,帶著三胞胎去找謝氏。小老虎早在五歲時就啟蒙了,這次回來他的先生還沒有找到。

  任武昀想給兒子請幾個先生,魏清莛卻想將孩子送去書院,倆人意見不一,也說服不了對方,這件事就這麼耽擱下來了,好在涵哥兒和泓哥兒有先生,小老虎就暫時跟著兩個侄子一塊兒上學。

  皇上將原先王家的宅子發還王家,因為是侯府,朝廷又買下附近人家的兩個院子,改造成侯府。

  如今王家準備要搬進去,裡頭的很多東西都要布置,所以魏清莛去幫謝氏。

  謝氏揉著額頭,疲憊的道:「好在有你幫我,不然更要麻煩了,要是廷哥兒有個媳婦就好了,不然你有個小舅母也是好的,偌大的侯府總要有人來幫我。」

  魏清莛也覺得王概之應該成親了,「小舅舅不是要到明年春天才啟程嗎?舅母不如趁著這段時間到處走走,要是小舅舅能帶著小舅母赴任就好了。如今他也是一員大將了,後院總要人去走動的。」

  謝氏眼睛發亮道:「這幾日我倒是選中了幾個,倒不要她大門大戶,畢竟是嬌小姐,你小舅舅年紀大,只怕她們心中委屈,而且到了邊關只怕也不適應。小門小戶的也不行,你小舅舅年紀輕輕就是二品大員,以後肯定還會再往上升,要是小門小戶的,處事小家子氣些倒丟了你舅舅的臉。我看中的這幾個姑娘,別的不說,見識還是有一些的。」說著讓人回去拿她屋裡的盒子過來。

  倆人就著王概之的婚事說開來,魏清莛看了半響,抽出一張紙來,道:「這位張姑娘卻是不錯。」

  這位張姑娘的父親只是正七品的國子監監丞,祖父是通政使司副使,征和二十二年的探花郎,祖母是江南布政使的嫡長女,幼承庭訓,家教甚好。而這位張姑娘卻是從小在祖母身邊長大,謝氏見過她,不管是教養還是談吐,都算得上出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