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皇太后睜開眼睛,看到昭華公主,嘆道:「這些事讓底下的人做就是,你時常跑進宮來,家裡的事又怎麼放得下?」

  昭華公主眼中一熱,強笑道:「府中還有兒媳幫襯著呢,如今女兒也沒什麼事,就進來陪陪你和皇兄就是了。」

  太上皇不悅道:「怎麼?陸家還沒拿出個章程出來嗎?」

  昭華公主嘆道:「其實是我不願,那些孩子還小,誰知道以後品性如何?更何況,他們和我們血緣也有些遠了,我們家老爺也說過繼不過繼的已經沒什麼要緊……」

  「你是我妹妹,大不了讓心怡招贅就是,我讓老四給心怡加封公主,到時再建一個公主府讓他招個駙馬就是了。」

  太皇太后睜開眼睛淡漠的看了他一眼,對昭華公主道:「別聽你皇兄胡說,你們想如何就如何,陸家前幾年雖然不顯,但身家方正,要是招贅不甚,反惹禍事,你向來是個有決斷的孩子,自己拿主意吧,要真想心怡招贅再進宮來找你皇兄就是。」

  賜封一個公主,對太上皇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困難,更何況,心怡本來就是郡主。

  只是朝臣沒有意見,不代表陸家沒有。

  陸家,可不是只有現在京城的這兩房而已,綿延兩河岸邊幾乎都是陸家的子孫。這也是當初昭華公主選擇陸家的原因。陸家當時雖然無人在朝為官,但卻是耕讀人家,雖然比不上那些世家,但規矩卻比那些世家還要嚴格得多。

  可惜,沒想到她子孫不旺,只有一兒一女,兒子偏還從小就體弱多病,兩年前更是因為一場普普通通的風寒過世了,而她的兒媳也才過門半年都不到,連個孩子都沒有留下。

  陸家二房也只有兩個孫子,一個兒子一個,根本不可能過繼給她兒媳,只能從陸家其他幾房裡選。

  太皇太后用完飯,問道:「外頭有什麼新鮮事嗎?」昭華公主來這兒的另一個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太皇太后喜歡聽女兒說外面的事。

  昭華公主聞言抿嘴一笑,道:「倒是有一件。」

  太上皇也支起耳朵聽著。

  昭華公主就笑道:「前兩日皇上給昀哥兒派去了幾個太醫和醫女及穩婆,京中的人都說昀哥兒媳婦這次生孩子怕是凶多吉少,還說她胎位不正,這才急忙忙的從京中抓人過去,就連平南王府也送了兩個穩婆過去。」

  太皇太后皺眉,太上皇就問道:「那太醫怎麼說?」皺眉道:「我記得昀哥兒媳婦的身子骨好著呢,怎麼就會有危險的?那小子一向對他媳婦上心……」

  太皇太后舒展眉頭,淡淡的道:「你既笑得出來,可見並不嚴重了。」

  「是,我原先也嚇了一跳,這才去問皇上的,這才知道原沒有事,不過是吳太醫說昀哥兒媳婦懷的是雙胞胎,其中有一個孩子的脈象較弱,這才急忙叫人過來請太醫過去的。也是那孩子太過緊張了。」昭華公主說到這裡忍不住帶上羨慕的口氣。

  太皇太后笑道:「那孩子卻是個有福的。」

  女子一生所求的不過是嫁個好人,然後生育兒女罷了,她當年仗著長公主的威名和父皇的疼愛,硬是自己挑選夫婿,就是這樣也直到二十歲才挑中丈夫。當年丈夫要不是少年時立誓不中舉不娶妻,只怕她也挑不到他了。

  陸大人在丈夫一職中就算出挑的了,陸家有訓,男子年過四十無子方可納妾,有女等同有子。而他向來自律,這許多年果然除了她之外連個通房也沒有,這也是她心甘情願的不住公主府,跟著他住陸家的原因。

  在這一點上,也就只有現在的平南王府可以相比較,但是想想,當年她出嫁的時候平南王府正是鬧得最不可開交的時候,那時可以說她就是京中所有女子羨慕的對象,可現在,最受眾人羨慕嫉妒的怕是魏清莛了。

  那孩子做姑娘的時候過得極苦,沒想到嫁人後卻過得極幸福,京中很多人都說是因為她將她一輩子要受的苦都受完了,婚後這才這麼幸福。不可否認,昭華公主也有些羨慕。

  她的幸福是靠自己謀算來的,但她的幸福……

  昭華公主收回思緒,笑道:「可不是,所以我才說那孩子是個有福氣的。」

  京城中的人議論紛紛,甚至還有人設了賭局,母亡子存,或者子亡母存,兩子只活一個的,賠率最高的就是母子三人平安的。

  王廷日聽到風聲,額頭青筋跳了跳,道:「去將所有的賭場都接手過來。」

  王四猶豫道:「公子,全部接手過來只怕不行。」

  「那就能接手多少就接手多少。」

  王四有些無奈,但還是下去了。

  魏家自然也聽到了風聲。吳氏念了一聲佛,求菩薩保佑魏清莛從此一命嗚呼不再醒來。

  一旁的魏老太爺聽到吳氏不小心念出聲來的祈禱睜開眼看了她一眼,然後重新閉上眼睛不語。

  而魏志揚卻是坐在書房裡,兩眼亮晶晶的,不知在想些什麼。

  三房的魏志立和三太太卻念了一聲佛,希望魏清莛母子平安。只有小吳氏無悲無喜的跪在佛堂里念佛,對這個消息全無反應,如今魏清莛如何的確和她沒有太大的關係了,她又何必妄作惡人?

  第二百十一章 回歸

  兩位太醫兩位醫女並四個穩婆到徽州後直奔都督府,任武昀看見他們心中微松,讓幾人休息過來就將吳太醫叫出來,將魏清莛的情況告訴眾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