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程平看著跳動的燭火,半晌道,“也好,那我們以後就退居洛陽吧。”
陸允明微笑著看程平,只覺得此時心滿意足。
陸允明在淄青事了之後,便以傷病請辭相職,皇帝不允,越明年,再次請辭,終去相職,加中書令,在東都洛陽任職,充任東都留守。後一直處於半隱半仕狀態。今上駕崩後,太子即位,朝廷不穩,陸允明五十五歲再次拜相,後又曾以六十四歲高齡帶兵遠征吐蕃,一生堅貞忠勇,八十六歲卒於洛陽府邸中,贈太傅,諡號文貞,配享廟廷。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皇帝知道陸允明的騷操作,開始生氣得很,後來卻皺起眉頭,過了好一會子,終究嘆一口氣。
三司會審完畢,謝亭等與淄青節度使勾結證據確鑿,以謀反罪論處,淄青戰後事宜也陸續展開。對程平,皇帝也終於下了敕旨,只模糊地以才德封程平“韓國夫人”,至於原來的尚書之職、宰相之位以及欺君之罪,都提也未提,就仿佛程相從來沒有出現過。若不知底細,只看敕旨,再也想不到這中間的種種糾葛。
陸允明身上有魏國公的爵位,皇帝卻封程平韓國夫人,且言明是因“才德”……真是讓人不想多都難。
對皇帝給的這點小反擊,陸允明笑著受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一星半點兒的小事如何能惹得了他。
為了陸允明的婚事,陸大伯和伯母專門從洛陽來長安代為操持。對娶程平為陸家婦,陸大伯是與陸允明懇切詳談過的,談過之後,便回去交代妻子,“時間雖緊,禮儀上卻不可輕忽怠慢。”
程平知道自己平安了,便緊著讓人去河西把阿姨接過來,當然老家的親戚也得通知一聲。
陳鄧兩黨在經歷了兩位宰相投的一波又一波天雷之後,剛從蒙圈的狀態里回過神兒來,就得去參加他們的婚禮。
對此,原鄧黨眾人明顯興致比原陳黨大臣興致要低一些——也難怪,自家黨魁變成了女郎,而且是對方黨魁的妻子,這事,真是不好接受啊。
刑部侍郎甄太初屬於最早被震的那個,也是接受最早的那個,儼然以娘家人自居,幫著操持起婚禮來。有他帶領著,便有越來越多破罐子破摔的加入進來,以致催妝時,險些成了兩黨賽詩會,而之前打女婿的“下婿”環節差點發展成兩黨朝臣互毆——幸虧程平有先見之明,請皇帝派金吾衛幫忙維持治安,不然回頭朝中得一半帶傷的。
外面傳來隱隱的喜樂聲,姜氏看著銅鏡中嚴妝的程平,眼裡含著淚笑道:“真好,真好!”
程平回身握住她的手,兩人相視而笑。
作者有話要說: 胡扯的。對唐代命婦封號沒研究,但這種妻子和丈夫封號不大一致的情況是有的,比如武士彠本來有應國公的封號,他的妻子卻封代國夫人。
————正文就到這裡了。後面還會有三兩篇小番外,說說程平婚後的“事業”,兩人的婚姻生活,可能也會寫到養娃,主要是撒糖O(∩_∩)O。
————
本文從7月份一直連載到現在,多謝小天使們不離不棄,每天看看你們的評論,是蠢作者把一些難熬的地方熬過來的動力。
中間寫的有bug,也有因為筆力不到或者經驗不足造成的缺陷,多謝小天使們的包涵。
關於結尾幾章,因為有小天使說倉促,多解釋兩句,作為女主升級加談戀愛的爽甜言情文(至少蠢作者是這麼定位的),結尾有的東西不宜展開太多(比如更多黨爭內容、君權與相權制衡、謝亭的前世今生什麼的),再加上蠢作者水平實在有限,也只能如此了。
其實蠢作者寫文一直有惆悵傾向,我怕我一個不小心就惆悵了,還是以阿姨開始,以阿姨結束吧。
第152章 番外一
程平對自己的新婦子生活適應得很好, 其實,也沒什麼太需要她適應的, 畢竟就連陸宅的庖廚都早知道“程相”喜甜, 要往她的酪漿櫻桃里多放半勺糖。
或許唯一需要程平適應的, 便是新身份。
比如遇見陸允明在書房見其他大臣怎麼辦?
程平做了醪糟圓子拿去與陸允明分享, 卻在外書房門口見到多出來的奴僕侍衛。
奴僕侍衛們對她行禮,韓秀低聲道,“是兵部方尚書和中書韓侍郎來了。”程平點點頭, 猶豫了一下,到底走了進去。
看程平進來, 方尚書和韓侍郎站起來,待要行禮稱呼, 卻犯了難, 稱呼陸夫人?韓國夫人?看著程平那與舊時無異的笑容, 二人這句“夫人”實在叫不出口,只好選擇了舊稱——“程相” 。
方尚書和韓侍郎還是第一次真切地看到女裝打扮的程平——婚禮時有障子扇子什麼的遮擋, 只見個身影罷了。許是因為熟識,方、韓二人覺得, 程相這女裝和男裝扮相似乎也並沒什麼大不同的,她相貌清秀, 並沒因為穿衫裙就變得丑了或成了絕世美人。
程平讓人再多取兩個小碗來, 把圓子四人分食。
方、韓二人聽聞這是程相親手做的,很有點惶恐——關鍵是懷疑,程相做的, 真能下口嗎?但看陸相已經下了口,便也乍著膽子嘗一個,居然很是香甜……來討論事情,竟然有小食招待,對著的又是陸、程二人,恍然有朝會後吃廊下食的感覺。
陸允明微笑著看程平,只覺得此時心滿意足。
陸允明在淄青事了之後,便以傷病請辭相職,皇帝不允,越明年,再次請辭,終去相職,加中書令,在東都洛陽任職,充任東都留守。後一直處於半隱半仕狀態。今上駕崩後,太子即位,朝廷不穩,陸允明五十五歲再次拜相,後又曾以六十四歲高齡帶兵遠征吐蕃,一生堅貞忠勇,八十六歲卒於洛陽府邸中,贈太傅,諡號文貞,配享廟廷。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皇帝知道陸允明的騷操作,開始生氣得很,後來卻皺起眉頭,過了好一會子,終究嘆一口氣。
三司會審完畢,謝亭等與淄青節度使勾結證據確鑿,以謀反罪論處,淄青戰後事宜也陸續展開。對程平,皇帝也終於下了敕旨,只模糊地以才德封程平“韓國夫人”,至於原來的尚書之職、宰相之位以及欺君之罪,都提也未提,就仿佛程相從來沒有出現過。若不知底細,只看敕旨,再也想不到這中間的種種糾葛。
陸允明身上有魏國公的爵位,皇帝卻封程平韓國夫人,且言明是因“才德”……真是讓人不想多都難。
對皇帝給的這點小反擊,陸允明笑著受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一星半點兒的小事如何能惹得了他。
為了陸允明的婚事,陸大伯和伯母專門從洛陽來長安代為操持。對娶程平為陸家婦,陸大伯是與陸允明懇切詳談過的,談過之後,便回去交代妻子,“時間雖緊,禮儀上卻不可輕忽怠慢。”
程平知道自己平安了,便緊著讓人去河西把阿姨接過來,當然老家的親戚也得通知一聲。
陳鄧兩黨在經歷了兩位宰相投的一波又一波天雷之後,剛從蒙圈的狀態里回過神兒來,就得去參加他們的婚禮。
對此,原鄧黨眾人明顯興致比原陳黨大臣興致要低一些——也難怪,自家黨魁變成了女郎,而且是對方黨魁的妻子,這事,真是不好接受啊。
刑部侍郎甄太初屬於最早被震的那個,也是接受最早的那個,儼然以娘家人自居,幫著操持起婚禮來。有他帶領著,便有越來越多破罐子破摔的加入進來,以致催妝時,險些成了兩黨賽詩會,而之前打女婿的“下婿”環節差點發展成兩黨朝臣互毆——幸虧程平有先見之明,請皇帝派金吾衛幫忙維持治安,不然回頭朝中得一半帶傷的。
外面傳來隱隱的喜樂聲,姜氏看著銅鏡中嚴妝的程平,眼裡含著淚笑道:“真好,真好!”
程平回身握住她的手,兩人相視而笑。
作者有話要說: 胡扯的。對唐代命婦封號沒研究,但這種妻子和丈夫封號不大一致的情況是有的,比如武士彠本來有應國公的封號,他的妻子卻封代國夫人。
————正文就到這裡了。後面還會有三兩篇小番外,說說程平婚後的“事業”,兩人的婚姻生活,可能也會寫到養娃,主要是撒糖O(∩_∩)O。
————
本文從7月份一直連載到現在,多謝小天使們不離不棄,每天看看你們的評論,是蠢作者把一些難熬的地方熬過來的動力。
中間寫的有bug,也有因為筆力不到或者經驗不足造成的缺陷,多謝小天使們的包涵。
關於結尾幾章,因為有小天使說倉促,多解釋兩句,作為女主升級加談戀愛的爽甜言情文(至少蠢作者是這麼定位的),結尾有的東西不宜展開太多(比如更多黨爭內容、君權與相權制衡、謝亭的前世今生什麼的),再加上蠢作者水平實在有限,也只能如此了。
其實蠢作者寫文一直有惆悵傾向,我怕我一個不小心就惆悵了,還是以阿姨開始,以阿姨結束吧。
第152章 番外一
程平對自己的新婦子生活適應得很好, 其實,也沒什麼太需要她適應的, 畢竟就連陸宅的庖廚都早知道“程相”喜甜, 要往她的酪漿櫻桃里多放半勺糖。
或許唯一需要程平適應的, 便是新身份。
比如遇見陸允明在書房見其他大臣怎麼辦?
程平做了醪糟圓子拿去與陸允明分享, 卻在外書房門口見到多出來的奴僕侍衛。
奴僕侍衛們對她行禮,韓秀低聲道,“是兵部方尚書和中書韓侍郎來了。”程平點點頭, 猶豫了一下,到底走了進去。
看程平進來, 方尚書和韓侍郎站起來,待要行禮稱呼, 卻犯了難, 稱呼陸夫人?韓國夫人?看著程平那與舊時無異的笑容, 二人這句“夫人”實在叫不出口,只好選擇了舊稱——“程相” 。
方尚書和韓侍郎還是第一次真切地看到女裝打扮的程平——婚禮時有障子扇子什麼的遮擋, 只見個身影罷了。許是因為熟識,方、韓二人覺得, 程相這女裝和男裝扮相似乎也並沒什麼大不同的,她相貌清秀, 並沒因為穿衫裙就變得丑了或成了絕世美人。
程平讓人再多取兩個小碗來, 把圓子四人分食。
方、韓二人聽聞這是程相親手做的,很有點惶恐——關鍵是懷疑,程相做的, 真能下口嗎?但看陸相已經下了口,便也乍著膽子嘗一個,居然很是香甜……來討論事情,竟然有小食招待,對著的又是陸、程二人,恍然有朝會後吃廊下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