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所以當裴清殊給他們在軍中安排了兩個不大不小的職務時,沒有人任何人表示不妥。
甚至兩個皇子背後的支持者,都開始為他們出謀劃策,想讓他們藉此機會在裴清殊面前好好展示一番自己的“軍事才能”。
在所有皇子之中,支持者最多的,莫過於敬坤這個皇長子了。
雖說敬坤的外祖宋家,不如五皇子、六皇子的外祖傅家強大,可五皇子和六皇子這兄弟兩個一個調皮搗蛋,一個年紀還太小。
傅家人就是有心扶植他們兄弟倆上位,也沒有什麼實際可行的辦法。
畢竟傅家人和當初的葉家不一樣,他們做事情是有底線的。
就像傅煦,哪怕他心裡的確是希望自己的外甥能夠繼承皇位,可如果五皇子當真是一坨扶不上牆的泥巴,傅煦也不會強求。
畢竟他和當年的全貴妃不一樣,他不是那種會用卑鄙的手段,去構陷其他皇子的人。
如此一來,刨除傅家之後,敬坤的外祖宋家和敬亭等人的外祖家相比,就可以說是直接甩了他們一大截。
鍾家雖然有左家這個親戚和鍾悅這個閣臣在,可是根基畢竟還太淺。左家的男丁又都在燕京,他們是指望不上的。
至於四皇子敬翊,如果謝家當年不出事的話,倒是可以和敬坤有一拼的。可是現在謝家已然敗落,他的養母孟宜嬪,能提供給他的幫助畢竟有限。
而且敬坤是嫡長子,在身份上就占盡了優勢。
綜合各種條件之後,幾乎所有人、包括裴清殊在內,都是把他當成了最佳的太子人選。
這一點,敬坤其實也心中有數。所以無論何時,他都以極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有時候裴清殊看著這孩子,甚至會覺得他比自己這個皇帝活得還要累。
和裴清殊有些相像的是,敬坤雖然讀書很好,不過在練武方面的成就不是特別高。
敬坤就像是無法容忍功夫不好的自己一樣,只要有時間就泡在練武場裡,練習騎馬射箭,甚至是劍術。
來到戰場上之後,出於安全因素考慮,裴清殊給他和敬亭安排的都是文職。
可是敬坤非要挑戰自己,想要親自帶兵。
看著面前一臉認真的兒子,裴清殊耐心勸道:“父皇知道你近來功夫大有進益,不過切不可心急冒進。你年紀還小,讓你上陣殺敵,父皇不放心。”
敬坤看起來並沒有被說服:“可兒子想為父皇分憂……”
“為父皇分憂的形式有很多種,做好父皇交給你的差事,完成主簿之職,這就是分憂。相反,你若上了戰場,父皇就得擔心你的安危,怕是不能好好兒地主持大局。你要做給父皇添心思的孩子嗎?”
敬坤默了一會兒,就在裴清殊以為他終於想明白了的時候,敬坤突然有些彆扭地說了一句:“父皇,兒子不是小孩子了,兒子長大了。”
“好,你長大了。”裴清殊看著已經長到自己肩膀那麼高的兒子,頗有幾分調侃地笑道:“既然我們冬兒長大了,那回去之後,是不是也該給你物色一個皇子妃的人選了?”
“父皇!”敬坤再怎麼少年老成,也不過是個十四歲的少年罷了。
聽裴清殊這樣說,他不禁感到一陣尷尬,“兒子還想再在長華殿多讀幾年書,還請父皇不要提這件事了。”
“喲,還害羞了呢。”裴清殊也不知道自己這是什麼趣味,兒子越是一本正經,他就越是想逗他,“冬兒,你在父皇面前還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呢?”
敬坤有點急了:“父皇,兒子是認真的!”
“知道你是認真的,所以才要逗你。”裴清殊哭笑不得地說道:“你還年輕,別把自己逼得太緊了,不然遇事容易鑽牛角尖,對你將來無益。”
敬坤不明白:“父皇這是何意?”
“你是朕的長子,也是嫡子,所以從小到大人人都捧著你,讓著你。可等你再長大一些就會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而為人,不可能做到事事都盡善盡美,如你所願。適當的時候,你得學會放鬆心情,放過你自己。”
敬坤必須得承認,裴清殊說的沒錯。從小到大,他都順風順水,沒有遇到過什麼波折。
在他年紀還很小的時候,的確有多嘴的下人曾經在他面前表示過擔憂,怕裴清殊會因為寵愛嫻貴妃,更加偏愛嫻貴妃所出的二皇子敬亭。
還有人說裴清殊和傅太后母子情深,很有可能會遵從傅太后的意思,格外重視五皇子。
不過這些擔憂統統都沒有成為現實。
從表面上來看,裴清殊給每個孩子的關愛都差不多。
甚至可以說,他給敬坤的教導,還要比給別人的多。
還有從“子以母貴”的角度來說,歷史上的許多皇后因為和皇帝是少年夫妻,成婚多年之後年老色衰,早已遭到丈夫的厭棄,所以在宮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但這種事情也沒有發生在宋皇后的身上。
裴清殊對宋皇后越是敬重,敬坤這個嫡長子在前朝後宮的地位便越高。
所以裴清殊說所有人都讓著他、捧著他,似乎也沒什麼錯。
“父皇說的極是,兒子也覺得自己缺乏鍛鍊,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困難,所以才想要親自領兵。若您覺得兒子經驗不足的話,哪怕只是讓兒子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做起也好。”
甚至兩個皇子背後的支持者,都開始為他們出謀劃策,想讓他們藉此機會在裴清殊面前好好展示一番自己的“軍事才能”。
在所有皇子之中,支持者最多的,莫過於敬坤這個皇長子了。
雖說敬坤的外祖宋家,不如五皇子、六皇子的外祖傅家強大,可五皇子和六皇子這兄弟兩個一個調皮搗蛋,一個年紀還太小。
傅家人就是有心扶植他們兄弟倆上位,也沒有什麼實際可行的辦法。
畢竟傅家人和當初的葉家不一樣,他們做事情是有底線的。
就像傅煦,哪怕他心裡的確是希望自己的外甥能夠繼承皇位,可如果五皇子當真是一坨扶不上牆的泥巴,傅煦也不會強求。
畢竟他和當年的全貴妃不一樣,他不是那種會用卑鄙的手段,去構陷其他皇子的人。
如此一來,刨除傅家之後,敬坤的外祖宋家和敬亭等人的外祖家相比,就可以說是直接甩了他們一大截。
鍾家雖然有左家這個親戚和鍾悅這個閣臣在,可是根基畢竟還太淺。左家的男丁又都在燕京,他們是指望不上的。
至於四皇子敬翊,如果謝家當年不出事的話,倒是可以和敬坤有一拼的。可是現在謝家已然敗落,他的養母孟宜嬪,能提供給他的幫助畢竟有限。
而且敬坤是嫡長子,在身份上就占盡了優勢。
綜合各種條件之後,幾乎所有人、包括裴清殊在內,都是把他當成了最佳的太子人選。
這一點,敬坤其實也心中有數。所以無論何時,他都以極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有時候裴清殊看著這孩子,甚至會覺得他比自己這個皇帝活得還要累。
和裴清殊有些相像的是,敬坤雖然讀書很好,不過在練武方面的成就不是特別高。
敬坤就像是無法容忍功夫不好的自己一樣,只要有時間就泡在練武場裡,練習騎馬射箭,甚至是劍術。
來到戰場上之後,出於安全因素考慮,裴清殊給他和敬亭安排的都是文職。
可是敬坤非要挑戰自己,想要親自帶兵。
看著面前一臉認真的兒子,裴清殊耐心勸道:“父皇知道你近來功夫大有進益,不過切不可心急冒進。你年紀還小,讓你上陣殺敵,父皇不放心。”
敬坤看起來並沒有被說服:“可兒子想為父皇分憂……”
“為父皇分憂的形式有很多種,做好父皇交給你的差事,完成主簿之職,這就是分憂。相反,你若上了戰場,父皇就得擔心你的安危,怕是不能好好兒地主持大局。你要做給父皇添心思的孩子嗎?”
敬坤默了一會兒,就在裴清殊以為他終於想明白了的時候,敬坤突然有些彆扭地說了一句:“父皇,兒子不是小孩子了,兒子長大了。”
“好,你長大了。”裴清殊看著已經長到自己肩膀那麼高的兒子,頗有幾分調侃地笑道:“既然我們冬兒長大了,那回去之後,是不是也該給你物色一個皇子妃的人選了?”
“父皇!”敬坤再怎麼少年老成,也不過是個十四歲的少年罷了。
聽裴清殊這樣說,他不禁感到一陣尷尬,“兒子還想再在長華殿多讀幾年書,還請父皇不要提這件事了。”
“喲,還害羞了呢。”裴清殊也不知道自己這是什麼趣味,兒子越是一本正經,他就越是想逗他,“冬兒,你在父皇面前還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呢?”
敬坤有點急了:“父皇,兒子是認真的!”
“知道你是認真的,所以才要逗你。”裴清殊哭笑不得地說道:“你還年輕,別把自己逼得太緊了,不然遇事容易鑽牛角尖,對你將來無益。”
敬坤不明白:“父皇這是何意?”
“你是朕的長子,也是嫡子,所以從小到大人人都捧著你,讓著你。可等你再長大一些就會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而為人,不可能做到事事都盡善盡美,如你所願。適當的時候,你得學會放鬆心情,放過你自己。”
敬坤必須得承認,裴清殊說的沒錯。從小到大,他都順風順水,沒有遇到過什麼波折。
在他年紀還很小的時候,的確有多嘴的下人曾經在他面前表示過擔憂,怕裴清殊會因為寵愛嫻貴妃,更加偏愛嫻貴妃所出的二皇子敬亭。
還有人說裴清殊和傅太后母子情深,很有可能會遵從傅太后的意思,格外重視五皇子。
不過這些擔憂統統都沒有成為現實。
從表面上來看,裴清殊給每個孩子的關愛都差不多。
甚至可以說,他給敬坤的教導,還要比給別人的多。
還有從“子以母貴”的角度來說,歷史上的許多皇后因為和皇帝是少年夫妻,成婚多年之後年老色衰,早已遭到丈夫的厭棄,所以在宮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但這種事情也沒有發生在宋皇后的身上。
裴清殊對宋皇后越是敬重,敬坤這個嫡長子在前朝後宮的地位便越高。
所以裴清殊說所有人都讓著他、捧著他,似乎也沒什麼錯。
“父皇說的極是,兒子也覺得自己缺乏鍛鍊,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困難,所以才想要親自領兵。若您覺得兒子經驗不足的話,哪怕只是讓兒子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做起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