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殷歲晴的心徹底熱了起來,比這盛夏的太陽還要熾熱。她被陶臨沅辜負了許多次,從那之後心就冷了下來,對男女之事再也提不起什麼熱情,即便嫁給段儼,也只是本著好好過一輩子的想法來的。
沒有再多的情緒。
她的心不是石頭,被寵著哄著捧了那麼久,總是會熱的。
現在他的一句話,輕輕鬆鬆破開了她心裡堅固的城牆,在她心裡紮根生長,等回過神的時候,根已深埋在土壤里,樹也長成了參天大樹,充盈了她整個心房。
殷歲晴抿起唇,最終忍不住笑起來。
☆、第170章 番六
走出茶樓,行將黃昏,太陽不如來時那般熱辣。
大抵是剛才吃的糕點太甜膩了,殷歲晴剛出茶樓就覺得不大舒服,扶著牆角乾嘔起來。段儼擔心她的身體便沒急著回去,把她送到最近的一家醫館請大夫幫忙看診。
老大夫扶著脈老神在在地說:“並無大礙,只是吃的東西不對口罷了。”
說著讓小童子端來一杯茶水,給殷歲晴漱口。另外又熬煮了一碗藥汁,能夠緩解她的孕吐症狀,殷歲晴喝過之後才算平靜下來。
大夫開了一副藥方子,“要是以後吐的還厲害,就可照這副藥方抓藥吃。”
段儼讓他抓了三副藥,等殷歲晴不那麼難受之後才扶著她走出醫館。
沒想到剛出醫館,就遇到了不那麼想見到的人。
陶臨沅來西市採買物品,走了一個下午,被太陽曬得頭昏腦漲,覺得自己約莫是中暑了,便來醫館請大夫看看。沒想到剛下馬,就看到從裡面走出的兩個人,他身子一僵,目不斜視地看著兩人。
段儼一手提藥,一手扶著殷歲晴的肩膀,低頭關懷地問:“覺得好些了麼?”
他不認識陶臨沅,把他當成了路人,自然沒有什麼情緒起伏。
然而殷歲晴是看到他了,但也僅限於看到而已。她收回視線,朝段儼微微一笑,“好多了,大夫的藥很是管用。”
段儼放下心來,手從她的肩上滑下,握住她垂在身側的手,“那就回家吧,想必你也累了。”
他們旁若無人地交談,仿佛根本沒看到陶臨沅一樣,從他身旁擦身而過。
殷歲晴走過他身邊,傍晚帶點悶熱的風吹過來,吹得陶臨沅頭腦更加脹痛。空氣中還殘留著一點余香,是殷歲晴慣用的桂花香露,她一直都沒有變,變的只是對他的感情而已。
瑜郡王府的馬車早已遠去,許久之後,他才緩過神來,舉步踏入醫館。
小童子在櫃檯後面稱藥,他上前問道:“方才出去的那兩人,包了什麼藥?”
小童子從藥堆里抬起頭來,歪著腦袋想了想,“你說的那對夫妻?”
陶臨沅一滯,一時竟無法承認。
他沒回話,小童子就當他默認了,笑呵呵地說:“那位夫人有身孕了,最近孕吐得厲害,她的夫君很關心她,特地陪著她來看診呢。”
陶臨沅如被重擊,身形狠狠地晃了一下。
半響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干啞得不像話:“有了多久的身孕?”
他問得多了,小童子警惕地看他一眼,“你問這麼多做什麼?”說罷埋頭干自己的活,打定主意不再搭理他。
然而這就夠了,陶臨沅想知道的已經都知道了。
他失魂落魄地走出醫館,最後怎麼上的馬都不知道,一路上橫衝直撞地回到陶府。他沒有回自己院子,反而來到殷歲晴曾經住過的白雲謠,自打她走後,他每隔幾天就要來這裡一趟。
院子裡再也沒有殷歲晴的蹤影,卻無處不是她留下的痕跡。
她就像埋在他心裡的一根線,悄無聲息地伸進去,長在他的心裡。平時注意不到,關鍵時刻,那根線猛地從心臟里抽出來,留下徹心徹骨的疼痛。
疼得他整顆心蜷縮成一團。
*
從西市回來,殷歲晴一直沒說路上遇見陶臨沅的事。
說了有什麼用?無非給段儼添堵罷了。
她這才覺得臉盲也有臉盲的好處,根本不用擔心遇見不想見的人,因為就算遇見了也不認識,能省去好多煩心事。
本以為遇見就算了,這事很快就會揭過去。
未料想沒幾天陶臨沅就來登門拜訪。
彼時殷歲晴和段儼正在梧桐苑用飯,聽到下人通稟,她擱下筷子不得不多想,該不是來找茬的吧?上回假裝沒看到他,就是不想讓他惹是生非,畢竟她跟段儼的新婚之夜,他不是沒有前科的。
段儼起身往外走,她猶豫了下,“陶臨沅性子衝動,若是跟王爺起了衝突,你不要跟他一般見識。”
段儼原本就要走了,聽到這句話不得不轉過身,“你擔心我為難他?”
怎麼可能,她是擔心陶臨沅跟他大打出手!又不是沒發生過,她至今還心有餘悸。
殷歲晴起身替他整了整衣裳,認真地表明立場,“我現在只會替王爺擔心。”
段儼笑了,握住她的手說了句放心。
等他離開後,殷歲晴一直在屋裡坐立不安,飯也吃不下去,索性讓人直接撤走了。她本想讓丫鬟去前院打探一番,末了想想不至於這麼大驚小怪,於是只能繼續等著。
其實她確實擔心過頭了,陶臨沅來瑜郡王府不是為了鬧事,而是為了正事。
準確地說,有事相求。
慧王跟魏王在南門交戰,五天之後終於戰敗,被關入地牢。他是慧王的黨羽,理應該一同獲罪,之所以能安然無恙到現在,完全因為他是陶嫤的父親。如今想完全脫身必定沒那麼容易,皇上還在氣頭上呢,他稍微有點動靜,可能就要身首異處了。
就連今天來瑜郡王府,都是避開所有人耳目來的。
瑜郡王在皇上面前說得上話,而且頗有分量,如果他能為自己求情,想必就不會有事了。
可是要他求他……陶臨沅是千百個不願意,如果不是為了陶家上下幾百口人命,估計他今天根本不會踏進王府大門。
段儼來後,他半天沒有說明來意。
起初段儼還有耐心,末了直接道:“陶侍郎若是無事,本王還要下去陪王妃一道用膳。”
也不知是不是被那句“王妃”刺激了,陶臨沅猛地抬頭看他。兩人對視片刻,誰也不讓誰。
他咬牙道:“我有一事相求。”
段儼抬了下眉毛,有點好奇。
等他把話說完,前因後果捋清楚之後,段儼反而一笑,頗帶了點幸災樂禍的意味。
這算什麼?自作孽不可活?
他一笑,陶臨沅的臉色更加難看,起身便要走:“王爺不願幫忙就算了,當我從未來過。”
段儼叫住他,“陶侍郎急什麼,本王沒說不幫你。”
他站住,將信將疑地看著他。
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果不其然,段儼向他提了條件:“不過陶侍郎得答應本王一件事。”
這件事……他心口突跳,似乎能猜到是什麼。
沒有再多的情緒。
她的心不是石頭,被寵著哄著捧了那麼久,總是會熱的。
現在他的一句話,輕輕鬆鬆破開了她心裡堅固的城牆,在她心裡紮根生長,等回過神的時候,根已深埋在土壤里,樹也長成了參天大樹,充盈了她整個心房。
殷歲晴抿起唇,最終忍不住笑起來。
☆、第170章 番六
走出茶樓,行將黃昏,太陽不如來時那般熱辣。
大抵是剛才吃的糕點太甜膩了,殷歲晴剛出茶樓就覺得不大舒服,扶著牆角乾嘔起來。段儼擔心她的身體便沒急著回去,把她送到最近的一家醫館請大夫幫忙看診。
老大夫扶著脈老神在在地說:“並無大礙,只是吃的東西不對口罷了。”
說著讓小童子端來一杯茶水,給殷歲晴漱口。另外又熬煮了一碗藥汁,能夠緩解她的孕吐症狀,殷歲晴喝過之後才算平靜下來。
大夫開了一副藥方子,“要是以後吐的還厲害,就可照這副藥方抓藥吃。”
段儼讓他抓了三副藥,等殷歲晴不那麼難受之後才扶著她走出醫館。
沒想到剛出醫館,就遇到了不那麼想見到的人。
陶臨沅來西市採買物品,走了一個下午,被太陽曬得頭昏腦漲,覺得自己約莫是中暑了,便來醫館請大夫看看。沒想到剛下馬,就看到從裡面走出的兩個人,他身子一僵,目不斜視地看著兩人。
段儼一手提藥,一手扶著殷歲晴的肩膀,低頭關懷地問:“覺得好些了麼?”
他不認識陶臨沅,把他當成了路人,自然沒有什麼情緒起伏。
然而殷歲晴是看到他了,但也僅限於看到而已。她收回視線,朝段儼微微一笑,“好多了,大夫的藥很是管用。”
段儼放下心來,手從她的肩上滑下,握住她垂在身側的手,“那就回家吧,想必你也累了。”
他們旁若無人地交談,仿佛根本沒看到陶臨沅一樣,從他身旁擦身而過。
殷歲晴走過他身邊,傍晚帶點悶熱的風吹過來,吹得陶臨沅頭腦更加脹痛。空氣中還殘留著一點余香,是殷歲晴慣用的桂花香露,她一直都沒有變,變的只是對他的感情而已。
瑜郡王府的馬車早已遠去,許久之後,他才緩過神來,舉步踏入醫館。
小童子在櫃檯後面稱藥,他上前問道:“方才出去的那兩人,包了什麼藥?”
小童子從藥堆里抬起頭來,歪著腦袋想了想,“你說的那對夫妻?”
陶臨沅一滯,一時竟無法承認。
他沒回話,小童子就當他默認了,笑呵呵地說:“那位夫人有身孕了,最近孕吐得厲害,她的夫君很關心她,特地陪著她來看診呢。”
陶臨沅如被重擊,身形狠狠地晃了一下。
半響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干啞得不像話:“有了多久的身孕?”
他問得多了,小童子警惕地看他一眼,“你問這麼多做什麼?”說罷埋頭干自己的活,打定主意不再搭理他。
然而這就夠了,陶臨沅想知道的已經都知道了。
他失魂落魄地走出醫館,最後怎麼上的馬都不知道,一路上橫衝直撞地回到陶府。他沒有回自己院子,反而來到殷歲晴曾經住過的白雲謠,自打她走後,他每隔幾天就要來這裡一趟。
院子裡再也沒有殷歲晴的蹤影,卻無處不是她留下的痕跡。
她就像埋在他心裡的一根線,悄無聲息地伸進去,長在他的心裡。平時注意不到,關鍵時刻,那根線猛地從心臟里抽出來,留下徹心徹骨的疼痛。
疼得他整顆心蜷縮成一團。
*
從西市回來,殷歲晴一直沒說路上遇見陶臨沅的事。
說了有什麼用?無非給段儼添堵罷了。
她這才覺得臉盲也有臉盲的好處,根本不用擔心遇見不想見的人,因為就算遇見了也不認識,能省去好多煩心事。
本以為遇見就算了,這事很快就會揭過去。
未料想沒幾天陶臨沅就來登門拜訪。
彼時殷歲晴和段儼正在梧桐苑用飯,聽到下人通稟,她擱下筷子不得不多想,該不是來找茬的吧?上回假裝沒看到他,就是不想讓他惹是生非,畢竟她跟段儼的新婚之夜,他不是沒有前科的。
段儼起身往外走,她猶豫了下,“陶臨沅性子衝動,若是跟王爺起了衝突,你不要跟他一般見識。”
段儼原本就要走了,聽到這句話不得不轉過身,“你擔心我為難他?”
怎麼可能,她是擔心陶臨沅跟他大打出手!又不是沒發生過,她至今還心有餘悸。
殷歲晴起身替他整了整衣裳,認真地表明立場,“我現在只會替王爺擔心。”
段儼笑了,握住她的手說了句放心。
等他離開後,殷歲晴一直在屋裡坐立不安,飯也吃不下去,索性讓人直接撤走了。她本想讓丫鬟去前院打探一番,末了想想不至於這麼大驚小怪,於是只能繼續等著。
其實她確實擔心過頭了,陶臨沅來瑜郡王府不是為了鬧事,而是為了正事。
準確地說,有事相求。
慧王跟魏王在南門交戰,五天之後終於戰敗,被關入地牢。他是慧王的黨羽,理應該一同獲罪,之所以能安然無恙到現在,完全因為他是陶嫤的父親。如今想完全脫身必定沒那麼容易,皇上還在氣頭上呢,他稍微有點動靜,可能就要身首異處了。
就連今天來瑜郡王府,都是避開所有人耳目來的。
瑜郡王在皇上面前說得上話,而且頗有分量,如果他能為自己求情,想必就不會有事了。
可是要他求他……陶臨沅是千百個不願意,如果不是為了陶家上下幾百口人命,估計他今天根本不會踏進王府大門。
段儼來後,他半天沒有說明來意。
起初段儼還有耐心,末了直接道:“陶侍郎若是無事,本王還要下去陪王妃一道用膳。”
也不知是不是被那句“王妃”刺激了,陶臨沅猛地抬頭看他。兩人對視片刻,誰也不讓誰。
他咬牙道:“我有一事相求。”
段儼抬了下眉毛,有點好奇。
等他把話說完,前因後果捋清楚之後,段儼反而一笑,頗帶了點幸災樂禍的意味。
這算什麼?自作孽不可活?
他一笑,陶臨沅的臉色更加難看,起身便要走:“王爺不願幫忙就算了,當我從未來過。”
段儼叫住他,“陶侍郎急什麼,本王沒說不幫你。”
他站住,將信將疑地看著他。
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果不其然,段儼向他提了條件:“不過陶侍郎得答應本王一件事。”
這件事……他心口突跳,似乎能猜到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