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黎帆也留神看了這位長者一番,心裡猜他的歲數,應聲道:“我沒見過自己的祖父,只能從您的相貌上來揣摩了。老爺子這些年來有沒有回過吳陵?”
老翁握住他的手,讓他挨近自己站著,俯瞰著吳陵的舊城區,感慨說:“走了這麼多年,很多地方都弄不清楚了。但也有印象深的,譬如原來縣府門前的中山塔,東南角上的拙雅居,都依稀辨認得出來。咱們的老宅子在哪邊啊?你指給我看看。”
黎帆將中山塔西側二百米左右的一處修繕得齊整的建築指給他看。老頭兒細細分辨,拍拍面前的護欄,說:“看見了,看見了。老三的洋房還在。居然依舊是老模樣。哎呀,現在恨不得馬上就去瞧瞧。這麼多年,見不到他的人,看看他的房子也行啊!”
李航走過來,勸阻道:“老爺子,別急。以後有的是時間讓您閒逛。不過,據說范家那位當家人也來了。你們是差不多同時入境的。只不過,他先來了吳陵,您暫時留在了上海。”
“范應初,”李純中笑了笑,說出了這個名字,又道:“據說,現在他的那些小輩們都叫他應叔。當年范家被一把大火燒為白地,只他一條漏網之魚。他逃在江湖上,銷聲匿跡多年,十幾年後突然出現在香港,拿著大把大把的銀子在美國買地皮,做生意,不知道是從哪裡發了橫財。他四十五歲後才結婚,雖然晚了一點,但總算生下了幾個王八羔子。不過,他這一門,家族旁支的居多,再加上什么姓樊的假宗親,算起來夠複雜的。從烏合之眾這一點來看,註定了他們是外強中乾,不堪一擊的。”
黎帆想起了方才還和自己同床共眠的樊小雲來,便向他探詢樊姓與范家的關係。
老翁一笑,說李、范兩家爭鬥年代之久,至少要回溯到明末清初,兩家祖先互為仇敵,勢不兩立。後來,每逢世事劇變,便會大動干戈一場,搏殺之慘烈,用“你死我活”四個字來形容決不為過。兩家歷年來互有勝負,形勢危急時,改名易姓自然不在話下。李家曾去諧音易“李”姓為“黎”,范家也曾有易“范”為“樊”的經歷。雖然後來都恢復了原姓,但為了紀念這段歷史,都留下一房子孫保留下來,寫入家譜。故此,黎家子弟是李姓後裔,樊家子弟也是范家余支。
第306節:第十章意亂情迷
黎帆佯作驚愕,說自己交過一個樊姓的朋友,可惜他吊死在旗杆下了。莫非,他就是范家中人?老頭沉思了一下,說能夠和你密切接觸的樊姓人士,和范家免不了會有瓜葛。黎帆步步為營,又問一句,那位樊先生死得蹊蹺,他的女兒也在吳陵,就是上次在溱南鎮的那個。
老翁笑了一下,打斷了他的問話,說:“你對此還有疑問?樊小雲是范家的人,幾成定局。只不過你自己一廂情願,不肯朝這個方向想罷了。”
黎帆有些懊惱地望了李航一眼,故意問起那個修收音機老頭兒失蹤的事情來。李航明白他的意思,趨前一步,介紹說剛剛得到訊息,老頭兒已經被警察截走了,收容在看守所里。范家那幾個人也都被抓了。這事情來得突然,自己正要想法子去硬搶劫人,沒料到警察竟然快了一步,好像是有人搶先報了案,透露了羈押人質的地點。
老翁擺擺手,說:“在那裡也好,他不會透露我們的事情的。而且那裡有吃有喝,又有安全保證,比在外面好多了。等咱們忙完了自己的事情,再設法救他出來不遲。”
黎帆坐下來,拿起茶几上的煙,叼在嘴邊吸了一口,慢悠悠地發問:“那,我現在應該怎麼辦?在吳陵做逃犯的滋味可不好受。我已經挨了快半年了。”
老翁李純中含笑說:“我來吳陵,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帶你走。你放心,咱們李家可從沒有丟下自家子弟不管不顧的傳統。我已經安排李航替你辦理一個島國的護照,到時候,你以外國公民的身份跟我一起走。在海外,有的是你用武之地。”
接下來,黎帆旁敲側擊地又提了幾個問題,想弄清楚他這次興師動眾親自來吳陵的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辦理的重要事項。老翁笑而不答,轉而談論起過去李家往事來。昔日裡,他們三兄弟是如何的友愛親密,在吳陵城中如何舉足輕重、令人景仰。黎帆忍不住又問他,朝夕相處時,難道真的不知道李三少爺的樓內密室中藏著范家的女人?李純中鄭重地搖頭,表示這密室之所以成為密室,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當年,李三少爺在後園另開門戶,汽車進出都不從大門走,這給他的行蹤隱秘提供了支持。這麼座洋樓,別說是有密室,就是單單藏在樓里,不是有心人,也是萬萬難以查找的。
他們一直談論到了中午,簡單地在套房裡吃了頓清淡的午飯。黎帆沒有什麼收穫,只得先行告辭。李純中讓李航再給他一筆錢,一部手機,讓他二十四小時不要關閉,隨時保持聯絡。黎帆也不推辭,拿了錢和手機,告辭出門。李航送他下樓,臨出電梯前,忽然有幾分遲疑地說:“你,和那位樊小姐,似乎要有所戒備。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
第307節:第十章意亂情迷
黎帆被這句話弄得不知所措。在大街上走了很長一段路後,才驀然驚出一身汗來。原來,自己的行蹤自以為隱蔽,結果,他們居然了如指掌。他們是這樣,那麼范家人又何嘗不能做到呢?現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封信、一個電話就足以置自己於死地。這危險,可是從來沒有遠離過身邊,這可如何是好?
老翁握住他的手,讓他挨近自己站著,俯瞰著吳陵的舊城區,感慨說:“走了這麼多年,很多地方都弄不清楚了。但也有印象深的,譬如原來縣府門前的中山塔,東南角上的拙雅居,都依稀辨認得出來。咱們的老宅子在哪邊啊?你指給我看看。”
黎帆將中山塔西側二百米左右的一處修繕得齊整的建築指給他看。老頭兒細細分辨,拍拍面前的護欄,說:“看見了,看見了。老三的洋房還在。居然依舊是老模樣。哎呀,現在恨不得馬上就去瞧瞧。這麼多年,見不到他的人,看看他的房子也行啊!”
李航走過來,勸阻道:“老爺子,別急。以後有的是時間讓您閒逛。不過,據說范家那位當家人也來了。你們是差不多同時入境的。只不過,他先來了吳陵,您暫時留在了上海。”
“范應初,”李純中笑了笑,說出了這個名字,又道:“據說,現在他的那些小輩們都叫他應叔。當年范家被一把大火燒為白地,只他一條漏網之魚。他逃在江湖上,銷聲匿跡多年,十幾年後突然出現在香港,拿著大把大把的銀子在美國買地皮,做生意,不知道是從哪裡發了橫財。他四十五歲後才結婚,雖然晚了一點,但總算生下了幾個王八羔子。不過,他這一門,家族旁支的居多,再加上什么姓樊的假宗親,算起來夠複雜的。從烏合之眾這一點來看,註定了他們是外強中乾,不堪一擊的。”
黎帆想起了方才還和自己同床共眠的樊小雲來,便向他探詢樊姓與范家的關係。
老翁一笑,說李、范兩家爭鬥年代之久,至少要回溯到明末清初,兩家祖先互為仇敵,勢不兩立。後來,每逢世事劇變,便會大動干戈一場,搏殺之慘烈,用“你死我活”四個字來形容決不為過。兩家歷年來互有勝負,形勢危急時,改名易姓自然不在話下。李家曾去諧音易“李”姓為“黎”,范家也曾有易“范”為“樊”的經歷。雖然後來都恢復了原姓,但為了紀念這段歷史,都留下一房子孫保留下來,寫入家譜。故此,黎家子弟是李姓後裔,樊家子弟也是范家余支。
第306節:第十章意亂情迷
黎帆佯作驚愕,說自己交過一個樊姓的朋友,可惜他吊死在旗杆下了。莫非,他就是范家中人?老頭沉思了一下,說能夠和你密切接觸的樊姓人士,和范家免不了會有瓜葛。黎帆步步為營,又問一句,那位樊先生死得蹊蹺,他的女兒也在吳陵,就是上次在溱南鎮的那個。
老翁笑了一下,打斷了他的問話,說:“你對此還有疑問?樊小雲是范家的人,幾成定局。只不過你自己一廂情願,不肯朝這個方向想罷了。”
黎帆有些懊惱地望了李航一眼,故意問起那個修收音機老頭兒失蹤的事情來。李航明白他的意思,趨前一步,介紹說剛剛得到訊息,老頭兒已經被警察截走了,收容在看守所里。范家那幾個人也都被抓了。這事情來得突然,自己正要想法子去硬搶劫人,沒料到警察竟然快了一步,好像是有人搶先報了案,透露了羈押人質的地點。
老翁擺擺手,說:“在那裡也好,他不會透露我們的事情的。而且那裡有吃有喝,又有安全保證,比在外面好多了。等咱們忙完了自己的事情,再設法救他出來不遲。”
黎帆坐下來,拿起茶几上的煙,叼在嘴邊吸了一口,慢悠悠地發問:“那,我現在應該怎麼辦?在吳陵做逃犯的滋味可不好受。我已經挨了快半年了。”
老翁李純中含笑說:“我來吳陵,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帶你走。你放心,咱們李家可從沒有丟下自家子弟不管不顧的傳統。我已經安排李航替你辦理一個島國的護照,到時候,你以外國公民的身份跟我一起走。在海外,有的是你用武之地。”
接下來,黎帆旁敲側擊地又提了幾個問題,想弄清楚他這次興師動眾親自來吳陵的原因,以及其他需要辦理的重要事項。老翁笑而不答,轉而談論起過去李家往事來。昔日裡,他們三兄弟是如何的友愛親密,在吳陵城中如何舉足輕重、令人景仰。黎帆忍不住又問他,朝夕相處時,難道真的不知道李三少爺的樓內密室中藏著范家的女人?李純中鄭重地搖頭,表示這密室之所以成為密室,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當年,李三少爺在後園另開門戶,汽車進出都不從大門走,這給他的行蹤隱秘提供了支持。這麼座洋樓,別說是有密室,就是單單藏在樓里,不是有心人,也是萬萬難以查找的。
他們一直談論到了中午,簡單地在套房裡吃了頓清淡的午飯。黎帆沒有什麼收穫,只得先行告辭。李純中讓李航再給他一筆錢,一部手機,讓他二十四小時不要關閉,隨時保持聯絡。黎帆也不推辭,拿了錢和手機,告辭出門。李航送他下樓,臨出電梯前,忽然有幾分遲疑地說:“你,和那位樊小姐,似乎要有所戒備。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
第307節:第十章意亂情迷
黎帆被這句話弄得不知所措。在大街上走了很長一段路後,才驀然驚出一身汗來。原來,自己的行蹤自以為隱蔽,結果,他們居然了如指掌。他們是這樣,那麼范家人又何嘗不能做到呢?現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封信、一個電話就足以置自己於死地。這危險,可是從來沒有遠離過身邊,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