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植樹裕一?”
“他是專柏山脈及高原的著名攝影家,他可能認得出來。”
“地址呢?”
“神奈川縣的平冢。他家是一間奇怪的圓形屋,一出火車站就看得到,非常容易找,你要去嗎?”
“嗯。”
田島點點頭。
5
田島在平冢車站下車後,到車站前的香菸鋪打聽植樹裕一這個人,立即就得到了答覆。看來他在此地算是知名人土。
如同立花所說的,植樹裕一的家是一間圓形玻璃屋。
幸好植樹在家。他是個滿頭白髮、面貌詳和的人,親切地請田島進入四面皆是玻璃落地窗的工作室,從工作室里可以瞧見白雪覆頂的富士山正面,令人覺得這真不愧是山嶽攝影家的工作室。
植樹告訴田島,他每天都在這裡和富士山對坐,而富士山每天都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田島取出帶來的照片。
植樹眯著眼端詳了一會兒。
“是座矮山嘛。”
“認得出是哪裡的山嗎?”
“嗯,讓我慢慢想想看。”
植樹露出微笑,他從照片上移開視線,慢條斯理地掏出菸斗點上火。當一個人每天都在眺望山脈或高原,或許性格就會變得悠閒自在了吧。
“好像是東京近郊的山。”隔了一會兒,植樹才說道。
“我以前曾在東京住過一陣子,那時候經常拍武藏野的照片,我覺得那時好像見過這座山。”
“武藏野——”
田島喃喃自語,俄頃才瞪大了眼睛,久松遇害的三角山那一帶應該也是屬於武藏野。
植樹從後頭搬來一大堆相簿,從其中怞出一本用筆寫著“武藏野”的簿子翻閱。
“請看這張。”植村指著其中一張照片對田島說。
那是一張逆光拍攝的草原風景照,芒草穗尖發出閃亮的白光,而背景中的那道黑色稜線,的確和田島帶來的照片頗為相似。
“我想大概是同一座山。”植樹用沉穩的聲音說道。
“這是在哪裡拍的呢?”
田島問道,植樹將照片取出,翻到背面。
背面用鉛筆寫著“攝於百草園附近”。
“我認為你帶來的照片大概也是在百草園附近拍的。”
植樹依然帶著滿面溫和的笑容說道。
“百草園?”
田島露出緊張的神情。
因為百草園就在京正線聖跡櫻丘的下一站。
(這張照片或許跟這次的案件有關。)
6
翌日,田島再度搭乘京正線前往三角山,三角山的後面便是百草園,若登上山頂,或許便能看見照片中的建築物。
田島已經是第三次來此,但前兩次皆末登到山頂,都是在久松滾落之處折回。
田島沿著舊道登到山頂。
由於天色陰沉,所以視野並不好,附近的山脈看起來仿佛籠罩在淺灰色的煙霧中,雖然跟照片中的稜線很像,但卻沒有十足的把握,或許是因為瞭望的角度不同吧。
田島將視線由遠拉近。
新建住宅的屋頂或藍或紅,看起來頗為艷麗。
枯寂的稻田、黑黝黝的雜木林,以及百草園的庭園也隨之映入眼帘,但四處皆找不到照片中的建築物。
田島朝著百草園的方向下山。
一穿過山腰的小溪,便見到一片雜木林在眼前擴展開來,林中有一條赤褐色的道路往西延伸,途中看到一個路標,上面寫著“柚木村”。
沿著道路步行約十分鐘,見到右邊高地有一間學校,走到校門前,便見到“柚木中學”這幾個字。
(是這道門嗎?)
田島取出照片比對,但似乎不是,門的形狀也不同。
田島隨即發現學校旁有村公所,於是舉步前往。柚木村公所是一棟新蓋的二層樓建築。田島入內,將照片拿給裡頭的女職員過目。
女職員似乎是本地人,對照片端詳了一會兒,然後小聲說道:
“好像是多摩療育園。”
“多摩療育園?”
“是附近的一家醫院。”
女職員這次改用清晰的聲音答道,但似乎也沒什麼把握,所以又對旁邊的一名青年說:
“你過來看一下好嗎?”
正在用粗指頭笨拙地撥算盤的那名青年慢吞吞地起身,從女職員的身旁探頭瞧著照片。
“這是多摩療育園。”青年說道。
“我每天從那門前經過,所以很肯定。”
“在什麼地方呢?”
田島輪流瞧著兩人的臉孔問道,青年望著田島回答:
“沿村公所前的道路一直往前走,就在左手邊,走路約十分鐘。”
7
走了一會兒後,田島見到左手邊有一道長長的矮牆。
田島沿著牆走,在門前停下腳步,的確是照片中的那道門,在門的後方還可看到那座頗費疑猜的山脈。根據地圖上的標示,那是由城山、高尾、小佛等山頭村成的五百公尺高的山脈。
門上掛著招牌,由於相當古舊,若不近看根本看不清楚上面的字。田島走近一看,上面寫著“多摩療育園”。
“他是專柏山脈及高原的著名攝影家,他可能認得出來。”
“地址呢?”
“神奈川縣的平冢。他家是一間奇怪的圓形屋,一出火車站就看得到,非常容易找,你要去嗎?”
“嗯。”
田島點點頭。
5
田島在平冢車站下車後,到車站前的香菸鋪打聽植樹裕一這個人,立即就得到了答覆。看來他在此地算是知名人土。
如同立花所說的,植樹裕一的家是一間圓形玻璃屋。
幸好植樹在家。他是個滿頭白髮、面貌詳和的人,親切地請田島進入四面皆是玻璃落地窗的工作室,從工作室里可以瞧見白雪覆頂的富士山正面,令人覺得這真不愧是山嶽攝影家的工作室。
植樹告訴田島,他每天都在這裡和富士山對坐,而富士山每天都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田島取出帶來的照片。
植樹眯著眼端詳了一會兒。
“是座矮山嘛。”
“認得出是哪裡的山嗎?”
“嗯,讓我慢慢想想看。”
植樹露出微笑,他從照片上移開視線,慢條斯理地掏出菸斗點上火。當一個人每天都在眺望山脈或高原,或許性格就會變得悠閒自在了吧。
“好像是東京近郊的山。”隔了一會兒,植樹才說道。
“我以前曾在東京住過一陣子,那時候經常拍武藏野的照片,我覺得那時好像見過這座山。”
“武藏野——”
田島喃喃自語,俄頃才瞪大了眼睛,久松遇害的三角山那一帶應該也是屬於武藏野。
植樹從後頭搬來一大堆相簿,從其中怞出一本用筆寫著“武藏野”的簿子翻閱。
“請看這張。”植村指著其中一張照片對田島說。
那是一張逆光拍攝的草原風景照,芒草穗尖發出閃亮的白光,而背景中的那道黑色稜線,的確和田島帶來的照片頗為相似。
“我想大概是同一座山。”植樹用沉穩的聲音說道。
“這是在哪裡拍的呢?”
田島問道,植樹將照片取出,翻到背面。
背面用鉛筆寫著“攝於百草園附近”。
“我認為你帶來的照片大概也是在百草園附近拍的。”
植樹依然帶著滿面溫和的笑容說道。
“百草園?”
田島露出緊張的神情。
因為百草園就在京正線聖跡櫻丘的下一站。
(這張照片或許跟這次的案件有關。)
6
翌日,田島再度搭乘京正線前往三角山,三角山的後面便是百草園,若登上山頂,或許便能看見照片中的建築物。
田島已經是第三次來此,但前兩次皆末登到山頂,都是在久松滾落之處折回。
田島沿著舊道登到山頂。
由於天色陰沉,所以視野並不好,附近的山脈看起來仿佛籠罩在淺灰色的煙霧中,雖然跟照片中的稜線很像,但卻沒有十足的把握,或許是因為瞭望的角度不同吧。
田島將視線由遠拉近。
新建住宅的屋頂或藍或紅,看起來頗為艷麗。
枯寂的稻田、黑黝黝的雜木林,以及百草園的庭園也隨之映入眼帘,但四處皆找不到照片中的建築物。
田島朝著百草園的方向下山。
一穿過山腰的小溪,便見到一片雜木林在眼前擴展開來,林中有一條赤褐色的道路往西延伸,途中看到一個路標,上面寫著“柚木村”。
沿著道路步行約十分鐘,見到右邊高地有一間學校,走到校門前,便見到“柚木中學”這幾個字。
(是這道門嗎?)
田島取出照片比對,但似乎不是,門的形狀也不同。
田島隨即發現學校旁有村公所,於是舉步前往。柚木村公所是一棟新蓋的二層樓建築。田島入內,將照片拿給裡頭的女職員過目。
女職員似乎是本地人,對照片端詳了一會兒,然後小聲說道:
“好像是多摩療育園。”
“多摩療育園?”
“是附近的一家醫院。”
女職員這次改用清晰的聲音答道,但似乎也沒什麼把握,所以又對旁邊的一名青年說:
“你過來看一下好嗎?”
正在用粗指頭笨拙地撥算盤的那名青年慢吞吞地起身,從女職員的身旁探頭瞧著照片。
“這是多摩療育園。”青年說道。
“我每天從那門前經過,所以很肯定。”
“在什麼地方呢?”
田島輪流瞧著兩人的臉孔問道,青年望著田島回答:
“沿村公所前的道路一直往前走,就在左手邊,走路約十分鐘。”
7
走了一會兒後,田島見到左手邊有一道長長的矮牆。
田島沿著牆走,在門前停下腳步,的確是照片中的那道門,在門的後方還可看到那座頗費疑猜的山脈。根據地圖上的標示,那是由城山、高尾、小佛等山頭村成的五百公尺高的山脈。
門上掛著招牌,由於相當古舊,若不近看根本看不清楚上面的字。田島走近一看,上面寫著“多摩療育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