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底部朝上,只見邊寬四分,中間八個陽文篆體字:“奉天承運,恆壽永昌”。線條挺拔莊重,華潤沉著。暢快中見頓挫,轉折處顯流利。力量含而不發,更覺雷霆萬鈞,氣質凝而有度,倍增威重尊嚴。筆畫疏密扶接,暗合陰陽消長,字體斷續綿延,隱含天地變化——最後,所有這一切都被那四分邊穩穩框住,淵停岳峙,萬古長存。
只可惜,左邊“恆壽永昌”最下面那個“昌”字,下半部分已經摔沒了。
第50章
丹青伸出小指,把玉璽上摔下來的碎片一一撥開,看損傷的程度。
賀焱等了半天,也沒等到結論,實在忍不住,問道:“依公子看,有幾分複合的可能?”
丹青把手縮回袖子裡,背在後面,徐徐而言:“若只是想外形矇混過關,問題不大。將碎片逐一按紋理粘合,只要不拿到手上細看,擺在桌上唬唬人,盡可以做到。若是要用它矜蓋印文,恐怕……”
“恐怕如何?”
“此玉質地肌理極為溫潤細膩,皇家用的八寶印泥又是凝滑如脂,玉璽粘合得再好也會留下裂痕,印在紙上一目了然,糊弄不過去的。”
“這……”
“為今之計,只有……”
丹青自然帶出一股成竹於胸智珠在握的神氣來,一干人等全用崇拜專家的眼神望著他。承安更是看得五味雜陳,又甜蜜又心酸又驕傲又失落。
“先把它補好了做樣子給人看,暗裡找一塊大小一樣質地差不多的玉仿刻印文,矜蓋的時候用點偷梁換柱的手段——”冷眼看看承安,“這個應該不難做到吧?”
被眼光掃到的某人只覺無所遁形,大為尷尬,差點紅了老臉。
“只要應付過這一時,以後是沿用舊印,還是重刻新璽……”——那還不是皇帝紅口白牙一句話的事?
賀焱忙把話接過去:“只是……急切之間,上哪去找一塊質地大小相同的玉……”
丹青低著頭,保持沉默。
照月看一眼丹青,覺得他心裡知道,然而不肯說。略一思量,當即想到了。
“當初鄧硯山為太祖刻玉璽,是皇璽和後印一對……”
大家都想起典故中的這個細節來。
太祖元武帝三十二歲開國登基,此時成親已有十餘年,立髮妻晏氏為後。那方和皇帝玉璽一般規模的皇后寶印,就是為她刻的。
晏皇后本是名門世家之女,敏秀端慧,知書達禮,於亂世中慧眼識英雄,帶著大批妝奩嫁給了尚在動盪掙扎沉浮不定的元武帝。此後晏氏便成為名副其實的賢內助,與丈夫一路扶持,不離不棄,堅韌聰敏,膽色過人。可以說,元武帝能成為一代開國之君,這位結髮之妻實實在在功不可沒。
只可惜,十餘年輾轉流離的征戰生涯,奪走了她的孩子,摧毀了她的健康。成為皇后不到一年,就香消玉殞,撒手人寰,芳齡不過二十九歲。
元武帝於是虛後宮主位十年,直到四十三歲才重新立後。兩個兒子趙煥和趙煒都是這之後生的。
晏皇后的故事,是錦夏朝開國傳奇中最叫人盪氣迴腸的一個,朝野上下無不知聞。曾經還有好事的文人才子把它編成了彈詞傳唱不衰。不過後來因為新皇后十分不喜,施了點威壓,也就慢慢沒有人唱了。
——既然是後印,那就應該在現任皇后手裡。
賀焱微微皺眉:“殿下,文皇后那裡……”
麻煩啊,這個敏感時期去討要皇后寶印,必定引起對方驚疑——別的不說,光是懸個梁吞個金就夠你看了。
承安仿佛想起什麼遙遠的往事,緩緩道:“這方印……不在文皇后那裡。”
承安的母親死得早,父親繼承皇位的時候母親已經去世,並沒有機會執掌這方充滿了傳奇色彩的皇后寶印。
趙煒即位之後,這方印就到了鳳貞皇后手裡。
算起來,鳳貞是趙煒隔了一層的表妹,是趙煒母親戚貴妃姑姑家的孫女兒。鳳家乃源遠流長的名門望族,曾在前朝末期的戰亂中割據一方,不過很早就看清了形勢,投到元武帝麾下。本朝立國之後,自然接著欣欣向榮。
當年十九歲的趙煒,在一次皇室擴大聚會上,見到了十四歲的鳳貞,驚為天人,從此念念不忘。多方設法,終於求得元武帝向鳳家提親,娶了她為妃。少年夫妻,郎才女貌,自是諸多甜蜜。趙煒二十三歲繼承皇位,毫無疑問,立鳳貞為後。
遺憾的是,兩人成親多年,卻只有兩個女兒。趙煒做了皇帝之後,子嗣問題日益突出,後宮漸漸充實起來。再加上鳳家在朝中影響越來越大,趙煒動用各種手段打壓,帝後之間早年恩愛終於一點點消磨殆盡。
鳳貞冰雪聰明,心中悽苦難言。生下大皇子承烈後,身體每況愈下,沒熬幾年就死了。鳳貞死後,趙煒直接把寶印供在太廟裡她的牌位前,並沒有交給文皇后。
承安幼年喪母,時時得鳳貞照應,對這位美若天仙,溫婉可親的嬸娘有著極深的感情,故此承烈的事情也是他心上的一道疤。當年鳳貞皇后的葬禮,承安曾全程參與,所以很清楚皇后寶印的下落。
事已至此,雖然對死者不敬,也只好借來用一用了。
“趙讓,跟我去一趟太廟吧。”承安轉頭又對賀焱道:“有人問起,就說我去太廟祈禱,祈求列祖列宗保佑皇上早日康復。”——藉機把寶印從牌位前的盒子裡拿走就是了。這種時候,誰也不會留意這個。
承安領著趙讓出去了。宮門啟處,帶起一陣涼風。
丹青鬆了一口氣,慢慢坐下。
還好還好,只是去太廟。從一個死人牌位前拿走寶印,總比去找皇后逼問索取好得多了。雖然心裡十分清楚,權利的鬥爭中,血腥無處不在,可是——不要讓我看見。縱然此時處境萬般不得已,可是……只要這件事有我參與,便難辭其咎。
丹青把頭埋在臂彎里,合上眼睛。
——畫張畫,害死一個皇帝;刻方印,再害死一個皇后……我受不了。與任何理由無關,我只是……無法忍受。
不過一個時辰,承安和趙讓回來了。
解開包裹的絲帕,皇后寶印和皇帝玉璽並置在案上。
兩方印大小、玉質一般無二,不同的是,皇后印上雕雙鳳朝陽紐,側面分刻“鳳凰、青鸞、金烏、仙鶴”四神鳥。翻過來,八個陰文篆字:“純仁定慧,福祚綿長”。
兩方印放在一塊,顯出一種天造地設的和諧之美。它們本是一體,只不過被兩個人各執一端。當初決定刻印的人,不知傾注了多少深情和心意。
然而天命不測,人心難守。又有誰能夠真的堅貞似玉?更何況並排站在巔峰的兩個人,誰能保證一定齊步向前,攜手並進?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真可惜……”丹青喃喃念叨。
時也命也,再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親手毀掉一件集造化之美、人力之工的藝術珍品。如此一來,那代表著無上權威的帝王玉璽,這代表著堅貞不貳的皇后寶印,一併殘損。它們不是兩塊石頭那麼簡單,是一番宏願,一個傳奇,一種理想。
不過——遺憾歸遺憾,難過是難過,丹青心裡並沒有猶豫。無論如何,讓它受損,總比讓它沾染鮮血要好得多。
忖度一番,轉頭沖趙讓道:“有勞大人。”
趙讓點點頭,走到殿外,向侍衛借來一把單刀。
“請大人削去三分。”
趙讓站定。提刀,凝神,左臂輕揮,肘腕微動,刀刃無聲無息的切入玉石。
“啪。”一聲輕響,寶印刻著印文的部分整片倒在案上,厚度不多不少,正好三分。
趙讓把刀還回去。丹青低頭看看,案上連一絲刀痕都沒有。玉石的橫切面光滑平整,比磨出來的效果還好。
從皇后寶印上削下來的那片白玉,因多年使用,正面沾染了印泥,一片濃淡相間的朱紅色。字深兩分有餘,在三分厚的玉片上,幾欲鏤空。紅白相襯之下,竟似美人肌膚里滲出血絲來。
一時趙讓回來,丹青道:“還得勞煩大人,把切下來的部分也處理了。”
趙讓將玉片放在手心,雙手合掌,默運玄功。剎那間,“純仁定慧”也好,“福祚綿長”也好,統統化為碎屑齏粉,飄飄灑灑,隨風而去。
“咱們這就開工吧。”丹青袖手起身。照影前頭引路,照月捧著兩方印章和那些碎片,往對面的東配殿走去。
原本承安帶著照影幾人住寢宮東配殿,賀焱趙讓幾人住在西配殿。自打確定丹青即將到來,承安便命令把整個東配殿都挪出來給他當工作室,自己和屬下們全部擠在西邊,只留了照影住在旁邊耳房裡,關照他的起居。
丹青走進東配殿中間的正房,案上早已準備好全套篆刻工具。一眼掃去,連當日被趙讓擄來時隨身攜帶的包袱都在——這包袱里有自己慣用的毛筆刻刀,都是吃飯的傢伙,確實不能丟。筆倒也罷了,那刀可是多年前剛開始學習篆刻時,水墨師兄專門在京城“冶石坊”花了大價錢,請蒲大師特地為自己打造的一套左手刻刀,天下再難找出第二套。
逸王府中人辦事果然穩妥細緻。苦笑一聲,請他們放下東西出去,坐下來默默發呆。
第51章
“冶石坊”蒲大師打造的這一套刻刀共七把,或尖或平,或薄或厚,或鈍或利。刀柄密密的纏著絲線,刀身裝在頭層磨砂牛皮套里。丹青將中間那把硬度和韌性都極強的平刃厚背刀抽出來,用指腹試試刀鋒。因為用的時間長了,刀身顯出一種烏沉沉的青黑色,偶爾銀芒閃過,讓你知道它足以削金斷玉。
這小小一把刻刀,如今——挑著不知多少條人命!
丹青對著它沉思良久。終於拿過磨石,仿佛帶著韻律一般輕輕打磨刃鋒。一下一下,將刀子磨快——將心中的恨意磨光。
七天。只有七天。六月二十六,是最後的期限。要在七天裡補好皇帝玉璽,並且在皇后寶印上完成仿刻的印文,手上功夫、體力精力,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如此偉大的挑戰,不容心中有恨。
磨好刻刀,又看了一會兒,才放回去。起身繞過北側的紗幔,來到外間作為隔斷的碧紗櫥。剛打開門,對面耳房的側門應聲而開,照影已經站在門口。
只可惜,左邊“恆壽永昌”最下面那個“昌”字,下半部分已經摔沒了。
第50章
丹青伸出小指,把玉璽上摔下來的碎片一一撥開,看損傷的程度。
賀焱等了半天,也沒等到結論,實在忍不住,問道:“依公子看,有幾分複合的可能?”
丹青把手縮回袖子裡,背在後面,徐徐而言:“若只是想外形矇混過關,問題不大。將碎片逐一按紋理粘合,只要不拿到手上細看,擺在桌上唬唬人,盡可以做到。若是要用它矜蓋印文,恐怕……”
“恐怕如何?”
“此玉質地肌理極為溫潤細膩,皇家用的八寶印泥又是凝滑如脂,玉璽粘合得再好也會留下裂痕,印在紙上一目了然,糊弄不過去的。”
“這……”
“為今之計,只有……”
丹青自然帶出一股成竹於胸智珠在握的神氣來,一干人等全用崇拜專家的眼神望著他。承安更是看得五味雜陳,又甜蜜又心酸又驕傲又失落。
“先把它補好了做樣子給人看,暗裡找一塊大小一樣質地差不多的玉仿刻印文,矜蓋的時候用點偷梁換柱的手段——”冷眼看看承安,“這個應該不難做到吧?”
被眼光掃到的某人只覺無所遁形,大為尷尬,差點紅了老臉。
“只要應付過這一時,以後是沿用舊印,還是重刻新璽……”——那還不是皇帝紅口白牙一句話的事?
賀焱忙把話接過去:“只是……急切之間,上哪去找一塊質地大小相同的玉……”
丹青低著頭,保持沉默。
照月看一眼丹青,覺得他心裡知道,然而不肯說。略一思量,當即想到了。
“當初鄧硯山為太祖刻玉璽,是皇璽和後印一對……”
大家都想起典故中的這個細節來。
太祖元武帝三十二歲開國登基,此時成親已有十餘年,立髮妻晏氏為後。那方和皇帝玉璽一般規模的皇后寶印,就是為她刻的。
晏皇后本是名門世家之女,敏秀端慧,知書達禮,於亂世中慧眼識英雄,帶著大批妝奩嫁給了尚在動盪掙扎沉浮不定的元武帝。此後晏氏便成為名副其實的賢內助,與丈夫一路扶持,不離不棄,堅韌聰敏,膽色過人。可以說,元武帝能成為一代開國之君,這位結髮之妻實實在在功不可沒。
只可惜,十餘年輾轉流離的征戰生涯,奪走了她的孩子,摧毀了她的健康。成為皇后不到一年,就香消玉殞,撒手人寰,芳齡不過二十九歲。
元武帝於是虛後宮主位十年,直到四十三歲才重新立後。兩個兒子趙煥和趙煒都是這之後生的。
晏皇后的故事,是錦夏朝開國傳奇中最叫人盪氣迴腸的一個,朝野上下無不知聞。曾經還有好事的文人才子把它編成了彈詞傳唱不衰。不過後來因為新皇后十分不喜,施了點威壓,也就慢慢沒有人唱了。
——既然是後印,那就應該在現任皇后手裡。
賀焱微微皺眉:“殿下,文皇后那裡……”
麻煩啊,這個敏感時期去討要皇后寶印,必定引起對方驚疑——別的不說,光是懸個梁吞個金就夠你看了。
承安仿佛想起什麼遙遠的往事,緩緩道:“這方印……不在文皇后那裡。”
承安的母親死得早,父親繼承皇位的時候母親已經去世,並沒有機會執掌這方充滿了傳奇色彩的皇后寶印。
趙煒即位之後,這方印就到了鳳貞皇后手裡。
算起來,鳳貞是趙煒隔了一層的表妹,是趙煒母親戚貴妃姑姑家的孫女兒。鳳家乃源遠流長的名門望族,曾在前朝末期的戰亂中割據一方,不過很早就看清了形勢,投到元武帝麾下。本朝立國之後,自然接著欣欣向榮。
當年十九歲的趙煒,在一次皇室擴大聚會上,見到了十四歲的鳳貞,驚為天人,從此念念不忘。多方設法,終於求得元武帝向鳳家提親,娶了她為妃。少年夫妻,郎才女貌,自是諸多甜蜜。趙煒二十三歲繼承皇位,毫無疑問,立鳳貞為後。
遺憾的是,兩人成親多年,卻只有兩個女兒。趙煒做了皇帝之後,子嗣問題日益突出,後宮漸漸充實起來。再加上鳳家在朝中影響越來越大,趙煒動用各種手段打壓,帝後之間早年恩愛終於一點點消磨殆盡。
鳳貞冰雪聰明,心中悽苦難言。生下大皇子承烈後,身體每況愈下,沒熬幾年就死了。鳳貞死後,趙煒直接把寶印供在太廟裡她的牌位前,並沒有交給文皇后。
承安幼年喪母,時時得鳳貞照應,對這位美若天仙,溫婉可親的嬸娘有著極深的感情,故此承烈的事情也是他心上的一道疤。當年鳳貞皇后的葬禮,承安曾全程參與,所以很清楚皇后寶印的下落。
事已至此,雖然對死者不敬,也只好借來用一用了。
“趙讓,跟我去一趟太廟吧。”承安轉頭又對賀焱道:“有人問起,就說我去太廟祈禱,祈求列祖列宗保佑皇上早日康復。”——藉機把寶印從牌位前的盒子裡拿走就是了。這種時候,誰也不會留意這個。
承安領著趙讓出去了。宮門啟處,帶起一陣涼風。
丹青鬆了一口氣,慢慢坐下。
還好還好,只是去太廟。從一個死人牌位前拿走寶印,總比去找皇后逼問索取好得多了。雖然心裡十分清楚,權利的鬥爭中,血腥無處不在,可是——不要讓我看見。縱然此時處境萬般不得已,可是……只要這件事有我參與,便難辭其咎。
丹青把頭埋在臂彎里,合上眼睛。
——畫張畫,害死一個皇帝;刻方印,再害死一個皇后……我受不了。與任何理由無關,我只是……無法忍受。
不過一個時辰,承安和趙讓回來了。
解開包裹的絲帕,皇后寶印和皇帝玉璽並置在案上。
兩方印大小、玉質一般無二,不同的是,皇后印上雕雙鳳朝陽紐,側面分刻“鳳凰、青鸞、金烏、仙鶴”四神鳥。翻過來,八個陰文篆字:“純仁定慧,福祚綿長”。
兩方印放在一塊,顯出一種天造地設的和諧之美。它們本是一體,只不過被兩個人各執一端。當初決定刻印的人,不知傾注了多少深情和心意。
然而天命不測,人心難守。又有誰能夠真的堅貞似玉?更何況並排站在巔峰的兩個人,誰能保證一定齊步向前,攜手並進?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真可惜……”丹青喃喃念叨。
時也命也,再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親手毀掉一件集造化之美、人力之工的藝術珍品。如此一來,那代表著無上權威的帝王玉璽,這代表著堅貞不貳的皇后寶印,一併殘損。它們不是兩塊石頭那麼簡單,是一番宏願,一個傳奇,一種理想。
不過——遺憾歸遺憾,難過是難過,丹青心裡並沒有猶豫。無論如何,讓它受損,總比讓它沾染鮮血要好得多。
忖度一番,轉頭沖趙讓道:“有勞大人。”
趙讓點點頭,走到殿外,向侍衛借來一把單刀。
“請大人削去三分。”
趙讓站定。提刀,凝神,左臂輕揮,肘腕微動,刀刃無聲無息的切入玉石。
“啪。”一聲輕響,寶印刻著印文的部分整片倒在案上,厚度不多不少,正好三分。
趙讓把刀還回去。丹青低頭看看,案上連一絲刀痕都沒有。玉石的橫切面光滑平整,比磨出來的效果還好。
從皇后寶印上削下來的那片白玉,因多年使用,正面沾染了印泥,一片濃淡相間的朱紅色。字深兩分有餘,在三分厚的玉片上,幾欲鏤空。紅白相襯之下,竟似美人肌膚里滲出血絲來。
一時趙讓回來,丹青道:“還得勞煩大人,把切下來的部分也處理了。”
趙讓將玉片放在手心,雙手合掌,默運玄功。剎那間,“純仁定慧”也好,“福祚綿長”也好,統統化為碎屑齏粉,飄飄灑灑,隨風而去。
“咱們這就開工吧。”丹青袖手起身。照影前頭引路,照月捧著兩方印章和那些碎片,往對面的東配殿走去。
原本承安帶著照影幾人住寢宮東配殿,賀焱趙讓幾人住在西配殿。自打確定丹青即將到來,承安便命令把整個東配殿都挪出來給他當工作室,自己和屬下們全部擠在西邊,只留了照影住在旁邊耳房裡,關照他的起居。
丹青走進東配殿中間的正房,案上早已準備好全套篆刻工具。一眼掃去,連當日被趙讓擄來時隨身攜帶的包袱都在——這包袱里有自己慣用的毛筆刻刀,都是吃飯的傢伙,確實不能丟。筆倒也罷了,那刀可是多年前剛開始學習篆刻時,水墨師兄專門在京城“冶石坊”花了大價錢,請蒲大師特地為自己打造的一套左手刻刀,天下再難找出第二套。
逸王府中人辦事果然穩妥細緻。苦笑一聲,請他們放下東西出去,坐下來默默發呆。
第51章
“冶石坊”蒲大師打造的這一套刻刀共七把,或尖或平,或薄或厚,或鈍或利。刀柄密密的纏著絲線,刀身裝在頭層磨砂牛皮套里。丹青將中間那把硬度和韌性都極強的平刃厚背刀抽出來,用指腹試試刀鋒。因為用的時間長了,刀身顯出一種烏沉沉的青黑色,偶爾銀芒閃過,讓你知道它足以削金斷玉。
這小小一把刻刀,如今——挑著不知多少條人命!
丹青對著它沉思良久。終於拿過磨石,仿佛帶著韻律一般輕輕打磨刃鋒。一下一下,將刀子磨快——將心中的恨意磨光。
七天。只有七天。六月二十六,是最後的期限。要在七天裡補好皇帝玉璽,並且在皇后寶印上完成仿刻的印文,手上功夫、體力精力,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如此偉大的挑戰,不容心中有恨。
磨好刻刀,又看了一會兒,才放回去。起身繞過北側的紗幔,來到外間作為隔斷的碧紗櫥。剛打開門,對面耳房的側門應聲而開,照影已經站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