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滿朝文武譁然。不過也有人不太相信,太后這麼多年一直都是慈愛寬容,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無法無天的謀逆之事?

  事關重大,這件事交給了三法司共同審理,惠順帝親自主審。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忙活起來。

  弒君謀逆是要株連九族的,原本依附巴結在太后周邊的人家,立刻與太后劃清了界限,恨不得再踩上幾腳以示清白。

  太后畢竟身份在那擺著,不好用刑。對於魏嬤嬤可就沒有這麼多顧慮了,刑部和大理寺都不乏刑訊的高手,幾輪下來,魏嬤嬤就頂不住了,再想想太后在宗人府毫不猶豫地就說是她掐死了太子妃,魏嬤嬤的心也涼了。

  她知道杏仁酪裡面的毒不是太后下的,太子妃也不是太后掐死的,可太后已經被人算計得無處可逃,而算計太后的,很顯然就是太子那個煞星。

  魏嬤嬤心如死灰,報應!這就是報應!當年先皇后拼死生下的小小嬰孩已經長大成人,來找她們報仇了!

  魏嬤嬤供認太后聯合太子妃弒君謀逆,事後又掐死了太子妃殺人滅口,可這並沒有完,她看見太子在惠順帝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惠順帝一示意,那可怕的刑具又加在了她的身上。

  魏嬤嬤熬不住酷刑,她知道太子想讓她說出當年的事。反正弒君已經是死路一條,就算加上當年的事,結果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早點說出來,還能早點求個痛快。

  魏嬤嬤的供詞震驚了惠順帝和三法司。

  那個慈愛寬容的太后,在很多年前,因為她自己沒有兒子,為了把惠順帝抱到自己身邊撫養,而害死了惠順帝的生母。

  之後她又故技重施,為了撫養蕭岷,乾脆來了個一石二鳥,既害死了與她爭鋒相對的先皇后,又除掉了蕭岷的生母。

  不僅如此,她費了這麼大的周章,太子的身子已經毀了,但如果惠順帝再生下別的皇子,皇位不一定落到蕭岷頭上,那她的心血不就白費了嗎?

  所以,她在給惠順帝的杏仁酪中暗暗下了藥,致使惠順帝再也沒有孩子。

  ……

  就算多年前的事情已經沒有了證據,但是,杏仁酪中的毒是真的,太子妃給太子下在茶水裡的毒也是真的,太后的床榻暗格中搜出來的毒也是真的,這三份毒是一模一樣的。而且太子妃從太后那裡拿了毒|藥是惠順帝親眼所見,就算太后咬死了不肯承認,三法司最終還是判定,太后理應賜死。

  按理這樣的重罪應該是株連九族,太后這個主犯更應該凌遲處死。但九族裡面就包括惠順帝和太子、二皇子,當然還有皇親國戚的旁支們,所以只好把太后這個罪魁禍首處死就行了。而且她畢竟是太后,也不能真的凌遲,只能賜其自盡,死後不得入皇陵。

  至於夏思瑤謀害公主,和這件事比起來就微不足道了,在得了蕭岷的一紙休書之後,夏思瑤被貶為庶人,責令其終生不得在京都出現。

  夏思瑤落魄無比,遮遮掩掩地出了京都,只是剛剛走到郊外,就落入了一直盯著她的莫德手中。

  對於莫德來說,他本來前程似錦,尊貴的長公主懷了他的兒子,等兒子稍大些,他自然能當上駙馬爺。

  可這一切都被夏思瑤給毀了!兒子沒了,駙馬爺當不上了,還被太后下令陪葬,他不得不改頭換面躲躲藏藏,連個光明正大的身份都沒了!

  那害了長公主性命的絕子藥還是他給夏思瑤,當時她說是要用給姜嫿和秦桑桑。這一點兒更讓莫德無法忍受,他恨不得回到過去一耳光把自己扇醒,可他最恨的還是夏思瑤,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

  他一直藏在京都,關注著夏思瑤的事,她離開的時候,他就跟在她的身後,到了無人的郊外,就把夏思瑤打暈帶走了。

  沒人知道莫德將夏思瑤帶到了哪裡,只是一個月後,在離京都百里之外的山裡,出現了一具女屍,四肢關節俱斷,身上的肉也沒了,只剩了一副骨架,顯然是被人凌遲而死。

  當然,這都是後話,太后並不知道夏思瑤將來的結局,她也顧不上關心這個外孫女了。

  陰暗破敗的冷宮中,太后呆呆地坐在搖搖欲墜的床邊,思考著脫身之道。

  一陣腳步聲傳來,房門“吱扭”被推開,兩個高大的內侍捧著托盤進來了。

  托盤上放著白綾和毒酒。

  一個內侍笑嘻嘻地看著太后,“太后娘娘,選一個吧。”

  太后臉色遽變,猛地站起身來,“不,哀家不選,哀家要見皇上!”

  “不選啊?那就不選吧。”內侍把托盤放到一邊滿是灰塵的桌上,笑道:“看太后娘娘嚇得,這兩樣本來也不是為您準備的。”

  太后剛鬆了口氣,就見兩個天仙般的女子進了屋,她們攜手而來,傾國傾城,身上華麗的衣裙與這腐敗的冷宮格格不入,刺痛了太后的眼睛。

  更讓她驚恐的是,姜嫿和秦桑桑的手中,各提了一把雪亮的長劍。

  兩個內侍一左一右擒住了太后的手臂,笑道:“這個才是為您準備的。”

  “不,你們敢!”太后拼命掙扎,可她這幾日水米未進,本來就頭暈眼花,如何能從兩個身強力壯的內侍手中掙脫。

  桑桑的長劍舉起,抵在了太后的心口,鋒利的劍尖劃破了太后的衣衫,太后一驚,立刻不敢亂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