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頁
雙方一邊對罵著提升各自軍隊的士氣,一邊積極備戰。
李世民問李靖:「朕在想,是否有必要調觀武號壓陣。」
李靖回答:「聖人,十二萬發炮彈,堆起來也是一座小山,臣聽柳駙馬講過數次,炮兵為戰爭之神,那怕眼下的大唐炮兵還是嬰兒,也非冷兵器能夠對抗,先打十萬發炮彈,或效果不佳,臣自會調整戰術,區區卒本城若拿不下,臣之罪。死傷超過五百人,臣之罪。」
「卿放手去戰。」
李世民相信李靖,更相信柳木那句戰爭之神的話。
炮兵有演炮,卻從來沒有真正用在戰爭之中,這是大唐頭一次使用炮兵出戰。
唐軍布陣,炮兵列陣在城牆外兩里,火銃兵、重盾兵、強弩兵護衛。
雙方列陣完畢已經快到中午,唐軍伙頭軍開始往前線送飯,有酒、有肉、有雪白的大米飯,雪白的肉包子,還有水果罐頭。唐軍士兵有說有笑,很輕鬆的在吃著午餐。
城牆上高句麗兵只有乾糧,他們緊張的看著城牆下的唐軍。
午餐結束,有傳令騎兵高舉著旗子,一邊跑一邊揮動旗子。
這旗語代表著全軍戴護耳。
來自地中海的軟木有著巨大的價值,大唐製作了無數的耳塞,然後再加上布套子,還有棉花等,製作了唐軍士兵使用的護耳。
唐軍指揮,鼓、號、鑼、旗、手勢。
每一團二百人,都會安排至少四名士兵專門負責看旗語,在戰鬥激烈的時候,特別是炮兵開戰戴上護耳之後,全靠旗語、手勢來傳遞命令。
一千門炮,操炮的人有四千,搬運炮彈等輔兵八千,盾刀、火槍、強弩護衛八千,重甲騎兩千,飛騎兩千,雜輔兵六千人。
兩萬四千人為一軍,加六千雜輔兵共三萬人就一千門炮。
還有若干虎蹲在特殊的情況下,有搬運輔兵可以操作一千虎蹲,以及盾刀兵負責的一百架火神飛鴉。
火神飛鴉是重型燃燒彈,一架飛鴉的價值頂上好幾百發炮彈,李靖捨不得用。
一刻鐘後,傳令兵換了旗幟,火紅色鑲邊,內純白色的旗幟。
這是白虎軍炮兵準備攻擊的前的旗幟,然後由總長發頭一炮,各團長發炮,接下來千炮齊鳴。
薛萬述點了頭一炮,這是大唐皇帝親賜的榮耀。
一聲巨聲,城頭上的乙支文德愣了一下,他認為這是唐軍進攻的號令,可唐軍卻紋絲不動。
很快,城牆上發出一聲響,一塊城垛碎了,然後滑了下去。
第1033章 受不受降
各團長飛快打手勢傳話,第一炮為城垛下三尺,這就是各炮的瞄準位置。
千炮齊嗚,乙支文德呆住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攻擊方式。
有的炮打低了,將城牆打出一個坑來,有的炮打的高了些,打飛了城垛之後連城垛後的高句麗士兵一起打成碎肉。
旗語再一次開始搖了起來,總長傳令緩射,將射速降低十倍,以保持炮膛有足夠的冷卻時間,今天要打上一整天的。
大唐的炮兵不緊不慢的裝火藥,然後放入炮彈,接下來等命令。
一炮接著一炮,一刻鐘才打出四炮,這比起訓練的速射確實是慢了太多,太多,也讓炮兵很從容。
卒本城的城牆在一點點的降低高度,城牆上的守軍在十輪炮之後沒死光也逃光了。
乙支文德驚的心跳都幾乎要停止了。
唐人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利器,不是說唐人只是將一隻會炸開的黑球投到城牆上來嗎?乙支文德還特別準備了大量的厚帆布棚,這個可以將飛來的小黑球彈到城下去。
此時,沒見小黑球,卻見到一隻只四寸直徑的包鋼生鐵球砸在城牆上。
這種鐵球威力驚人,城牆根本就承受不住這樣的攻擊。
「傳令,四門齊開,戰兵以五千人一隊,重盾重甲以分散隊形突擊。」
乙支文德的作法是高明的,火炮就算放低了打也不可能大面積殺傷,一隻鐵球最多打死兩三個士兵,而且那種武器射速極慢,只要抗住一炮就可以衝到陣前去。
眼看城門開了,炮兵停火。
拿炮兵打步兵不是不可以,這個射程也是剛剛好,但炮陣還有防禦手段,總要一試。
兩萬人衝殺了出來,他們面對的根本就不是唐軍的大將軍炮,兩輪腿弩吊射,三輪燧髮式火銃速射,再來一輪手弩近射。
兩萬人衝到約四十步的時候,活著的人不足兩萬。
唐軍的重騎沒動,飛騎沒動,盾刀兵甚至都沒有迎上前來,只有火銃、手弩對準著他們。
唐軍沒再攻擊,最後的兩成高句麗士兵全部癱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這時,炮陣之中跑出一萬唐軍的下軍,由各族比較弱的士兵組成的下軍,他們的任務就是打掃戰場。
戰場上活著的高句麗士兵沒有半點反抗被帶走,戰場上的屍體也僅用了兩刻鐘就清理乾淨。
旗幟再動,炮陣壓前三百步,距離城牆只有一里遠。
新的指令下,炮口抬頭,三連射,然後再壓上兩百步,一直壓到護城河外。
火炮吊射,三炮不斷的沿伸之後,城牆內二百步內的建築無一倖免,全部被擊的粉碎,乙支文德甚至都組織不了第二道防線。
護城河前,再一次三連射後,連炮兵都不想再打了。
李世民問李靖:「朕在想,是否有必要調觀武號壓陣。」
李靖回答:「聖人,十二萬發炮彈,堆起來也是一座小山,臣聽柳駙馬講過數次,炮兵為戰爭之神,那怕眼下的大唐炮兵還是嬰兒,也非冷兵器能夠對抗,先打十萬發炮彈,或效果不佳,臣自會調整戰術,區區卒本城若拿不下,臣之罪。死傷超過五百人,臣之罪。」
「卿放手去戰。」
李世民相信李靖,更相信柳木那句戰爭之神的話。
炮兵有演炮,卻從來沒有真正用在戰爭之中,這是大唐頭一次使用炮兵出戰。
唐軍布陣,炮兵列陣在城牆外兩里,火銃兵、重盾兵、強弩兵護衛。
雙方列陣完畢已經快到中午,唐軍伙頭軍開始往前線送飯,有酒、有肉、有雪白的大米飯,雪白的肉包子,還有水果罐頭。唐軍士兵有說有笑,很輕鬆的在吃著午餐。
城牆上高句麗兵只有乾糧,他們緊張的看著城牆下的唐軍。
午餐結束,有傳令騎兵高舉著旗子,一邊跑一邊揮動旗子。
這旗語代表著全軍戴護耳。
來自地中海的軟木有著巨大的價值,大唐製作了無數的耳塞,然後再加上布套子,還有棉花等,製作了唐軍士兵使用的護耳。
唐軍指揮,鼓、號、鑼、旗、手勢。
每一團二百人,都會安排至少四名士兵專門負責看旗語,在戰鬥激烈的時候,特別是炮兵開戰戴上護耳之後,全靠旗語、手勢來傳遞命令。
一千門炮,操炮的人有四千,搬運炮彈等輔兵八千,盾刀、火槍、強弩護衛八千,重甲騎兩千,飛騎兩千,雜輔兵六千人。
兩萬四千人為一軍,加六千雜輔兵共三萬人就一千門炮。
還有若干虎蹲在特殊的情況下,有搬運輔兵可以操作一千虎蹲,以及盾刀兵負責的一百架火神飛鴉。
火神飛鴉是重型燃燒彈,一架飛鴉的價值頂上好幾百發炮彈,李靖捨不得用。
一刻鐘後,傳令兵換了旗幟,火紅色鑲邊,內純白色的旗幟。
這是白虎軍炮兵準備攻擊的前的旗幟,然後由總長發頭一炮,各團長發炮,接下來千炮齊鳴。
薛萬述點了頭一炮,這是大唐皇帝親賜的榮耀。
一聲巨聲,城頭上的乙支文德愣了一下,他認為這是唐軍進攻的號令,可唐軍卻紋絲不動。
很快,城牆上發出一聲響,一塊城垛碎了,然後滑了下去。
第1033章 受不受降
各團長飛快打手勢傳話,第一炮為城垛下三尺,這就是各炮的瞄準位置。
千炮齊嗚,乙支文德呆住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攻擊方式。
有的炮打低了,將城牆打出一個坑來,有的炮打的高了些,打飛了城垛之後連城垛後的高句麗士兵一起打成碎肉。
旗語再一次開始搖了起來,總長傳令緩射,將射速降低十倍,以保持炮膛有足夠的冷卻時間,今天要打上一整天的。
大唐的炮兵不緊不慢的裝火藥,然後放入炮彈,接下來等命令。
一炮接著一炮,一刻鐘才打出四炮,這比起訓練的速射確實是慢了太多,太多,也讓炮兵很從容。
卒本城的城牆在一點點的降低高度,城牆上的守軍在十輪炮之後沒死光也逃光了。
乙支文德驚的心跳都幾乎要停止了。
唐人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利器,不是說唐人只是將一隻會炸開的黑球投到城牆上來嗎?乙支文德還特別準備了大量的厚帆布棚,這個可以將飛來的小黑球彈到城下去。
此時,沒見小黑球,卻見到一隻只四寸直徑的包鋼生鐵球砸在城牆上。
這種鐵球威力驚人,城牆根本就承受不住這樣的攻擊。
「傳令,四門齊開,戰兵以五千人一隊,重盾重甲以分散隊形突擊。」
乙支文德的作法是高明的,火炮就算放低了打也不可能大面積殺傷,一隻鐵球最多打死兩三個士兵,而且那種武器射速極慢,只要抗住一炮就可以衝到陣前去。
眼看城門開了,炮兵停火。
拿炮兵打步兵不是不可以,這個射程也是剛剛好,但炮陣還有防禦手段,總要一試。
兩萬人衝殺了出來,他們面對的根本就不是唐軍的大將軍炮,兩輪腿弩吊射,三輪燧髮式火銃速射,再來一輪手弩近射。
兩萬人衝到約四十步的時候,活著的人不足兩萬。
唐軍的重騎沒動,飛騎沒動,盾刀兵甚至都沒有迎上前來,只有火銃、手弩對準著他們。
唐軍沒再攻擊,最後的兩成高句麗士兵全部癱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這時,炮陣之中跑出一萬唐軍的下軍,由各族比較弱的士兵組成的下軍,他們的任務就是打掃戰場。
戰場上活著的高句麗士兵沒有半點反抗被帶走,戰場上的屍體也僅用了兩刻鐘就清理乾淨。
旗幟再動,炮陣壓前三百步,距離城牆只有一里遠。
新的指令下,炮口抬頭,三連射,然後再壓上兩百步,一直壓到護城河外。
火炮吊射,三炮不斷的沿伸之後,城牆內二百步內的建築無一倖免,全部被擊的粉碎,乙支文德甚至都組織不了第二道防線。
護城河前,再一次三連射後,連炮兵都不想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