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近情情怯,昭陽總算是體會得淋漓盡致。
她就在這樣朦朦朧朧的惆悵中,任由宮人在她臉上塗塗抹抹,由著他們在她身上穿金戴銀,披上了大紅喜服。那衣裳是量著她的身形做的,自打皇帝回宮提議冊後時起,內務府的人就開始fèng制這件喜服。
金鳳成祥,鳳舞九天。那金絲都是實打實往裙子上頭fèng的,據說是天底下最好的繡娘用蜀錦與蘇繡替她一針一線做出來的。
昭陽覺得沉甸甸的,就好像身上穿的不是衣裙,而是盔甲。
皇帝特意讓流雲和玉姑姑過來了,她沒有娘家人,這兩人就等同於娘家人,她們陪著她長大,也合該見證她出嫁。
玉姑姑忙裡忙外,生怕這宮裡出了什麼岔子,任何事情都要先過問一遍。
流雲就站在一邊兒陪著她,不時說點打趣的話。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時辰也要到了。玉姑姑忽然走到大殿門口張望了片刻,然後領著個身穿宮服的婦人回來了。
那人身形苗條,只是好似有些蒼老,自大殿外頭走進來,背後是一片熹微日光,襯得她的面容模糊不清的。
是個陌生人。
昭陽不太認得她,卻在看見那雙眼睛時微微一怔,心下倏地有了預感。
那雙眼睛含著淚光,四周是歲月留下的褶皺,眼睛的主人可以說有些形容枯槁,可那眼眸里卻好似燃著火光,燒得正旺。
昭陽猛地站起身來,張了張嘴,竟一個字也說不出。
直到那婦人走近了,忽然間定在原地,胸口大起大伏,然後顫聲叫道:“簌錦,是,是你嗎?”
昭陽連呼吸都快停止了,嘴唇顫抖著,不可置信地叫她:“母,母親?”
這世上沒有誰會再喚她簌錦了。
除了母親,還有誰會這樣叫她呢?
相隔十餘年,她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打扮成小小少年的世子爺,母親也早已不是那個看似軟弱卻一意孤行把她留在定國公府假冒男童的貴婦人。昭陽甚至記不得她到底長什麼模樣,如今見了,也覺得陌生到難以辨認。
可是原來親情是這樣一種東西,哪怕相隔太久,你連對方的面目也忘記了,哪怕歲月在她的面上留下了斑駁的風霜,可是一聲簌錦,什麼都回來了。
那是母親,是生她養她,寧願冒死也要留下她在身邊的母親。
淚珠大顆大顆滾滾而下,昭陽痛哭失聲,而那個忽然大步走上前來抱住她的婦人也哭得肝腸寸斷。
玉姑姑上來扶那婦人,流雲也趕緊來幫昭陽擦眼淚。
“我的娘娘喲,這妝容才剛剛弄好,您可別又給糊花了啊!”
玉姑姑也勸陸母:“夫人可別掉眼淚啊,今兒是大喜的日子,這樣多不吉利?趕緊的笑一笑吧,這是大喜事,天大的喜事!”
昭陽哽咽不已,重新坐下來,任由宮人忙上忙些打扮她,可她的目光只落在身側的婦人身上。
說什麼都不夠,只能這樣深深望著,就好像只要一動不動看著她,那過往錯過的時光便可悉數彌補回來。
小春子自外頭進來,請了個安,湊過來在她耳邊小聲說:“娘娘,此事暫且莫要聲張。皇上把陸夫人接來這事,於禮不合,咱先瞞著不說,這也是因為事情太倉促了。等日後主子找個由頭,把這事兒圓回來,咱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給陸夫人該有的禮遇了。”
昭陽抬頭看他,片刻後才點頭輕聲說:“替我謝謝你主子。”
小春子眉開眼笑的:“您與皇上是夫妻,這點小事,說謝謝那不是生分了嗎?小的替您回一句,就說您開心得很,晚點親自跟皇上說道說道。”
那說道說道,咳,可不是表面上的說道說道,看看他臉上的笑,怎麼看都覺得有些意味深長。
天光亮起來時,昭陽被眾星拱月般簇擁著往太和殿去了。
陸夫人穿著宮人的衣裳,就站在她身後半步的地方。她走到半道上,回頭微微看了一眼,霞光萬丈下,她的母親就站在她身後,瘦弱的身軀,蒼老的面容,還有那不夠有力的臂膀,可天知道那是她最堅實最可靠的後盾,是她在人生最重要的日子裡,終於可以不再缺憾的圓滿。
再回頭,望向前方,太和殿前高高的白玉石階之上,大興帝王身姿筆直地站在那裡,眼神直直地望向她。群臣立於石階之下,大道兩側,在禮官的高聲宣讀之下,跪地高呼。
朝陽從太和殿的背後升起,朗朗日光普照大地。
她穿著大紅喜服,一步一步朝著那石階上走去,一步一步離他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對於皇帝來說,這是人生中從未有過的時刻。他從來都是孤身一人站在那大殿之上,看著群臣俯首貼面,看著這天下江山與他孤零零地面對著面。可是此刻,他低頭看著那從大道盡頭朝他走來的人,那個姑娘身軀嬌小,從一個小小的黑點變成面前越來越近的身影。
那身大紅的衣裙讓她看上去像是乘風欲飛的火鳳凰。
她仿佛正在燃燒著,像是烈焰一般灼傷了他的眼,卻叫他知道天下間再也沒有別的色彩能叫他移開目光。她是天邊那輪昭陽,她是他生命里唯一的光。
你看,這世上竟有如此巧合的存在,自她五歲起,他便不經意替她改名為昭陽,而十餘年後的今日,她果真成為他生命里獨一無二的昭陽。
他低頭凝視著終於走到眼前的她,忽然有些熱淚盈眶。
從此歲月漫長,深宮寂寥,終有人與他攜手共度,那些孤獨歲月也忽然變得意義非凡,原來過往種種都只為等待她的到來。
“昭陽。”他低聲喚她的名,伸手觸到了她寬大袖袍下纖細的手。
她緊緊握住了他。
“昭陽……”他哽咽了,再叫一遍她的名字,竟仿似墜入夢中。
她倏地彎起嘴角,輕輕一笑:“是真的。”
她當然知道他心中所想,於是篤定地回握住他,用力,再用力。
“是我,是昭陽。”
她與他並肩而立,回過身來望著偌大宮城,望著所有匍匐在地的朝臣,身姿筆直,姿態堅定。
四面八方傳來令人動容的呼聲。
天邊朝陽高照,她與他十指緊扣,相視一望,過往一切飛快閃現在眼前。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江南春日,皇城種種,前塵往事都如同一場大夢。
她忽然間彎起唇角,仰頭望著他,輕聲道:“人生苦短,幸而有你為伴。”
短暫的對視,他緊握她的手,回以一笑:“人生苦短,幸而有你為伴。”
第110章相思與春
明珠的墓就安置在京郊的無名山上,在她的身邊是兩座也很新的墓碑,裡面安放著她的父母。
半年前,是方淮親自帶人翻新的那兩座無名墳墓,並且替她刻上了字。可是那一刻他無論如何沒有料到,短短半年後,那個站在他面前眼含熱淚道謝的姑娘會以這樣快的速度變成蒼白的回憶。
明珠死了,轟轟烈烈死在了城牆下。
皇帝想要為她追封誥命,方淮拒絕了,一是明珠不會稀罕那些東西,二是新後有孕在身,承受不起這樣大的打擊。
說到新後昭陽,是的,她至今都不知道替她死在城牆下的人是明珠。
方淮變得更加沉默了,他其實說不清明珠的死給他帶來了什麼,悲痛嗎?好像並沒有那麼嚴重,可是他不快樂,一點也不快樂。
為什麼偏偏找了她去代替昭陽?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快浮出水面。他在一次下朝後碰見了等在太和殿門口的瀾春,那一日陽光正好,他踏出門檻,看見了侯在外面的她。
一身淺綠色的裙襖,一頭烏黑秀麗的長髮,他是不太會區分女子的美醜的,但無論如何也該知道眼前這位姑娘是不折不扣的美人胚子。
方淮微微欠身:“屬下參見長公主殿下。”
瀾春點頭:“方統領,可否借一步說話?”
他隨她去了,就站在太和殿偏店門口的那隻青銅烏龜前頭。瀾春單刀直入:“方統領,那個死在城牆下面的女子,與你有交情?”
這件事在她心頭擱了有一段日子了,宮變那天她就站在城牆之上,離四哥與明珠不過十來步的距離。她沒有想到那個宮女會這麼決絕地跳下城樓,更沒想到身穿盔甲的方淮會撥開人群,不顧一切跑到垂死的人面前。
城牆高達數丈,她就這樣俯身倚在斑駁的石磚上,看著方淮朝那女子伸出手去。
那兩隻手眼看著就要交握在一起,卻因最後一刻明珠斷氣而失之交臂。方淮怔怔地站在那裡,沒有哭也沒也說什麼,他的表情甚至有些茫然,有些僵硬,就這樣慢慢地蹲下身去,對著那隻跌在塵土中的手伸了過去。
瀾春親眼看見,方淮把那隻冰冷的手握在掌心裡,像是在完成什麼儀式。
那天的太陽那麼明亮,她卻被那兩隻交握在一起的手刺痛了眼。
她從小時候起認得這個男人,從他還是個被皇帝撿回來的無名小卒開始,一直看著他成為今日這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她沒有想過要嫁給他,也沒有想過她到底喜不喜歡他,只是從他將她護在身後那一天起,她就莫名其妙對他多了幾分關注。
那樣沉默的一個男人,她卻總是不由自主注意到他。她喜歡他的沉默寡言,喜歡他的堅毅不屈,甚至還挺喜歡他的木訥和不通情理,這樣的他很好,遠遠勝過宮中無數充滿欲望的人。
多少年了,瀾春一直靜靜地看著他,可直到這一刻她才發現,原來方淮也並不只是那個木訥冷漠的禁軍統領。他還是個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心事,有一些她從未察覺到的變化已然悄悄發生在他身上。
那個宮女成了她心頭的疙瘩。
瀾春是個藏不住事的人,此刻,她找上了門來,把人堵在太和殿外頭,就為了問個究竟,至少這些個不眠之夜該停下來了。
方淮沒有任何掩飾,主子問話,他理應作答,因此他垂眸說:“明珠是屬下的故友。”
“哪種故友?”瀾春還在刨根問底。
她的刨根問底源於她的無知,自問在暗中看他多年,從未知道他還與哪個宮女有過交情。可是那雙手緊緊交握在一起的畫面多少個日日夜夜了,都一直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她察覺到了一種恐慌的情緒。
方淮頓了頓,想起了明珠寫給他最後的那封信,幾乎是有種本能促使著他說出口:“她是我——”
哪怕艱難,還是完成了那句話。
“她是我,未過門的妻子。”
她就在這樣朦朦朧朧的惆悵中,任由宮人在她臉上塗塗抹抹,由著他們在她身上穿金戴銀,披上了大紅喜服。那衣裳是量著她的身形做的,自打皇帝回宮提議冊後時起,內務府的人就開始fèng制這件喜服。
金鳳成祥,鳳舞九天。那金絲都是實打實往裙子上頭fèng的,據說是天底下最好的繡娘用蜀錦與蘇繡替她一針一線做出來的。
昭陽覺得沉甸甸的,就好像身上穿的不是衣裙,而是盔甲。
皇帝特意讓流雲和玉姑姑過來了,她沒有娘家人,這兩人就等同於娘家人,她們陪著她長大,也合該見證她出嫁。
玉姑姑忙裡忙外,生怕這宮裡出了什麼岔子,任何事情都要先過問一遍。
流雲就站在一邊兒陪著她,不時說點打趣的話。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時辰也要到了。玉姑姑忽然走到大殿門口張望了片刻,然後領著個身穿宮服的婦人回來了。
那人身形苗條,只是好似有些蒼老,自大殿外頭走進來,背後是一片熹微日光,襯得她的面容模糊不清的。
是個陌生人。
昭陽不太認得她,卻在看見那雙眼睛時微微一怔,心下倏地有了預感。
那雙眼睛含著淚光,四周是歲月留下的褶皺,眼睛的主人可以說有些形容枯槁,可那眼眸里卻好似燃著火光,燒得正旺。
昭陽猛地站起身來,張了張嘴,竟一個字也說不出。
直到那婦人走近了,忽然間定在原地,胸口大起大伏,然後顫聲叫道:“簌錦,是,是你嗎?”
昭陽連呼吸都快停止了,嘴唇顫抖著,不可置信地叫她:“母,母親?”
這世上沒有誰會再喚她簌錦了。
除了母親,還有誰會這樣叫她呢?
相隔十餘年,她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打扮成小小少年的世子爺,母親也早已不是那個看似軟弱卻一意孤行把她留在定國公府假冒男童的貴婦人。昭陽甚至記不得她到底長什麼模樣,如今見了,也覺得陌生到難以辨認。
可是原來親情是這樣一種東西,哪怕相隔太久,你連對方的面目也忘記了,哪怕歲月在她的面上留下了斑駁的風霜,可是一聲簌錦,什麼都回來了。
那是母親,是生她養她,寧願冒死也要留下她在身邊的母親。
淚珠大顆大顆滾滾而下,昭陽痛哭失聲,而那個忽然大步走上前來抱住她的婦人也哭得肝腸寸斷。
玉姑姑上來扶那婦人,流雲也趕緊來幫昭陽擦眼淚。
“我的娘娘喲,這妝容才剛剛弄好,您可別又給糊花了啊!”
玉姑姑也勸陸母:“夫人可別掉眼淚啊,今兒是大喜的日子,這樣多不吉利?趕緊的笑一笑吧,這是大喜事,天大的喜事!”
昭陽哽咽不已,重新坐下來,任由宮人忙上忙些打扮她,可她的目光只落在身側的婦人身上。
說什麼都不夠,只能這樣深深望著,就好像只要一動不動看著她,那過往錯過的時光便可悉數彌補回來。
小春子自外頭進來,請了個安,湊過來在她耳邊小聲說:“娘娘,此事暫且莫要聲張。皇上把陸夫人接來這事,於禮不合,咱先瞞著不說,這也是因為事情太倉促了。等日後主子找個由頭,把這事兒圓回來,咱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給陸夫人該有的禮遇了。”
昭陽抬頭看他,片刻後才點頭輕聲說:“替我謝謝你主子。”
小春子眉開眼笑的:“您與皇上是夫妻,這點小事,說謝謝那不是生分了嗎?小的替您回一句,就說您開心得很,晚點親自跟皇上說道說道。”
那說道說道,咳,可不是表面上的說道說道,看看他臉上的笑,怎麼看都覺得有些意味深長。
天光亮起來時,昭陽被眾星拱月般簇擁著往太和殿去了。
陸夫人穿著宮人的衣裳,就站在她身後半步的地方。她走到半道上,回頭微微看了一眼,霞光萬丈下,她的母親就站在她身後,瘦弱的身軀,蒼老的面容,還有那不夠有力的臂膀,可天知道那是她最堅實最可靠的後盾,是她在人生最重要的日子裡,終於可以不再缺憾的圓滿。
再回頭,望向前方,太和殿前高高的白玉石階之上,大興帝王身姿筆直地站在那裡,眼神直直地望向她。群臣立於石階之下,大道兩側,在禮官的高聲宣讀之下,跪地高呼。
朝陽從太和殿的背後升起,朗朗日光普照大地。
她穿著大紅喜服,一步一步朝著那石階上走去,一步一步離他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對於皇帝來說,這是人生中從未有過的時刻。他從來都是孤身一人站在那大殿之上,看著群臣俯首貼面,看著這天下江山與他孤零零地面對著面。可是此刻,他低頭看著那從大道盡頭朝他走來的人,那個姑娘身軀嬌小,從一個小小的黑點變成面前越來越近的身影。
那身大紅的衣裙讓她看上去像是乘風欲飛的火鳳凰。
她仿佛正在燃燒著,像是烈焰一般灼傷了他的眼,卻叫他知道天下間再也沒有別的色彩能叫他移開目光。她是天邊那輪昭陽,她是他生命里唯一的光。
你看,這世上竟有如此巧合的存在,自她五歲起,他便不經意替她改名為昭陽,而十餘年後的今日,她果真成為他生命里獨一無二的昭陽。
他低頭凝視著終於走到眼前的她,忽然有些熱淚盈眶。
從此歲月漫長,深宮寂寥,終有人與他攜手共度,那些孤獨歲月也忽然變得意義非凡,原來過往種種都只為等待她的到來。
“昭陽。”他低聲喚她的名,伸手觸到了她寬大袖袍下纖細的手。
她緊緊握住了他。
“昭陽……”他哽咽了,再叫一遍她的名字,竟仿似墜入夢中。
她倏地彎起嘴角,輕輕一笑:“是真的。”
她當然知道他心中所想,於是篤定地回握住他,用力,再用力。
“是我,是昭陽。”
她與他並肩而立,回過身來望著偌大宮城,望著所有匍匐在地的朝臣,身姿筆直,姿態堅定。
四面八方傳來令人動容的呼聲。
天邊朝陽高照,她與他十指緊扣,相視一望,過往一切飛快閃現在眼前。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江南春日,皇城種種,前塵往事都如同一場大夢。
她忽然間彎起唇角,仰頭望著他,輕聲道:“人生苦短,幸而有你為伴。”
短暫的對視,他緊握她的手,回以一笑:“人生苦短,幸而有你為伴。”
第110章相思與春
明珠的墓就安置在京郊的無名山上,在她的身邊是兩座也很新的墓碑,裡面安放著她的父母。
半年前,是方淮親自帶人翻新的那兩座無名墳墓,並且替她刻上了字。可是那一刻他無論如何沒有料到,短短半年後,那個站在他面前眼含熱淚道謝的姑娘會以這樣快的速度變成蒼白的回憶。
明珠死了,轟轟烈烈死在了城牆下。
皇帝想要為她追封誥命,方淮拒絕了,一是明珠不會稀罕那些東西,二是新後有孕在身,承受不起這樣大的打擊。
說到新後昭陽,是的,她至今都不知道替她死在城牆下的人是明珠。
方淮變得更加沉默了,他其實說不清明珠的死給他帶來了什麼,悲痛嗎?好像並沒有那麼嚴重,可是他不快樂,一點也不快樂。
為什麼偏偏找了她去代替昭陽?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快浮出水面。他在一次下朝後碰見了等在太和殿門口的瀾春,那一日陽光正好,他踏出門檻,看見了侯在外面的她。
一身淺綠色的裙襖,一頭烏黑秀麗的長髮,他是不太會區分女子的美醜的,但無論如何也該知道眼前這位姑娘是不折不扣的美人胚子。
方淮微微欠身:“屬下參見長公主殿下。”
瀾春點頭:“方統領,可否借一步說話?”
他隨她去了,就站在太和殿偏店門口的那隻青銅烏龜前頭。瀾春單刀直入:“方統領,那個死在城牆下面的女子,與你有交情?”
這件事在她心頭擱了有一段日子了,宮變那天她就站在城牆之上,離四哥與明珠不過十來步的距離。她沒有想到那個宮女會這麼決絕地跳下城樓,更沒想到身穿盔甲的方淮會撥開人群,不顧一切跑到垂死的人面前。
城牆高達數丈,她就這樣俯身倚在斑駁的石磚上,看著方淮朝那女子伸出手去。
那兩隻手眼看著就要交握在一起,卻因最後一刻明珠斷氣而失之交臂。方淮怔怔地站在那裡,沒有哭也沒也說什麼,他的表情甚至有些茫然,有些僵硬,就這樣慢慢地蹲下身去,對著那隻跌在塵土中的手伸了過去。
瀾春親眼看見,方淮把那隻冰冷的手握在掌心裡,像是在完成什麼儀式。
那天的太陽那麼明亮,她卻被那兩隻交握在一起的手刺痛了眼。
她從小時候起認得這個男人,從他還是個被皇帝撿回來的無名小卒開始,一直看著他成為今日這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她沒有想過要嫁給他,也沒有想過她到底喜不喜歡他,只是從他將她護在身後那一天起,她就莫名其妙對他多了幾分關注。
那樣沉默的一個男人,她卻總是不由自主注意到他。她喜歡他的沉默寡言,喜歡他的堅毅不屈,甚至還挺喜歡他的木訥和不通情理,這樣的他很好,遠遠勝過宮中無數充滿欲望的人。
多少年了,瀾春一直靜靜地看著他,可直到這一刻她才發現,原來方淮也並不只是那個木訥冷漠的禁軍統領。他還是個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心事,有一些她從未察覺到的變化已然悄悄發生在他身上。
那個宮女成了她心頭的疙瘩。
瀾春是個藏不住事的人,此刻,她找上了門來,把人堵在太和殿外頭,就為了問個究竟,至少這些個不眠之夜該停下來了。
方淮沒有任何掩飾,主子問話,他理應作答,因此他垂眸說:“明珠是屬下的故友。”
“哪種故友?”瀾春還在刨根問底。
她的刨根問底源於她的無知,自問在暗中看他多年,從未知道他還與哪個宮女有過交情。可是那雙手緊緊交握在一起的畫面多少個日日夜夜了,都一直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她察覺到了一種恐慌的情緒。
方淮頓了頓,想起了明珠寫給他最後的那封信,幾乎是有種本能促使著他說出口:“她是我——”
哪怕艱難,還是完成了那句話。
“她是我,未過門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