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是陳奕迅的《不要說話》。
和緩的前奏過去,戴坤低沉的聲音慢慢迴響,一字一字,入耳溫柔。
“深色的海面鋪滿白色的月光
我出神望著海心不知飛哪去
聽到他在告訴你
說他真的喜歡你
我不知該躲哪裡
愛一個人是不是應該有默契
我以為你懂得每當我看著你
……
願意在角落唱沙啞的歌
再大聲也都是給你
請用心聽不要說話……”
包間裡昏暗逼仄,只有兩個人獨處。
戴坤一手塞在褲袋,單手舉著話筒,就那麼懶洋洋地站著,一雙深邃的眼睛盯著黎嘉,唱得專注而用心。所謂歌以言情,他特地帶她過來,就是因為吃醋麼?
黎嘉忍不住笑,等戴坤唱完,一本正經地建議。
“蠻好聽的,歌神再唱一遍?”
戴坤果然又唱了一遍,眼底帶著調侃的味道。
黎嘉便乖乖坐著欣賞,唇邊笑意愈來愈深。
這個醋吃得,還挺別致-
第二天中午,高考成績開始查詢。
黎嘉的成績果然跟預期的差不多,總分682分。
戴坤發揮也很穩定,695分,是寧市理科狀元,全省排名第五。寧市並非省會,這排名比去年的市理科狀元還高了幾名。
電話里兩人都很高興,想起當初剛轉學過去時不思進取的態度,黎嘉還忍不住揶揄。
“行啊戴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承蒙同桌幫助。”戴坤也笑了,“彼此彼此。”
隔著電話,黎嘉站在窗前,眉眼彎彎。
這樣的結果完全出乎預料,在轉學之初,她所想的也不過是提一提成績,儘量考個好點的學校,沒太大的野心。結果一路奮鬥過來,兩人取長補短,竟會像今天這樣,攜手站在寧中排行榜的頂端。
而那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在此刻也終於觸手可及。
——掛斷P大電話的那一瞬,她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比起她的欣喜若狂,戴坤倒很淡定。
這個成績在預料之中,讓他覺得開心的,是他真的拿到了市狀元的頭銜,足夠在黎嘉跟前嘚瑟一陣。
而至於其他,他有很明確的想去的學校,哪怕少考十幾分,也是足夠的。
分數公布沒多久,在學校組織填報志願之前,一通通電話便打了進來。
各個高校招生組的老師早已抵達寧市,拿到全省排名靠前的考生名單,便開始挨個發出邀請。一整個下午,黎嘉便接到了十來通電話。除了理科生夢寐以求的T大外,其他排得上號的學校幾乎都有邀請。
黎嘉乖巧而客氣回答,說會考慮了解,掛斷電話,便在桌前傻笑。
她的目標早已藏在心裡,P大。
跟楊哲無關,只是仰慕那裡的自由氛圍和人文氣息,而P大招生組的老師也已經跟她簡短談過,分數絕對沒問題,剩下的就是選專業了。
明天,可以去招生組那裡面談。
黎嘉期待而激動,差點失眠。
第53章
面談進行得很順利。
黎嘉在出分之前也了解過學校的專業設置, 按照興趣選了新傳, 她在全省的排名也足夠保住這個選擇。
兩邊簽個簡單的協議,就只剩黎嘉填寫志願,學校發錄取通知書了。
戴坤那邊卻麻煩得很。
市理科狀元帶來榮耀光環, 也帶來許多麻煩,在各個學校招生組的電話打爆的間隙里, 還有媒體找到聯繫方式,想請戴坤抽空接受個小採訪——幾乎是每年文理狀元都要做的事。
採訪倒還能應付,糾結的是志願填報。
總分全省第五,數學和理綜單項成績第一的排名,幾乎讓所有人認定, 戴坤會選擇T大。
戴建明在出分後不久就趕到了戴坤的住處, 徐老師和校辦公室也很快打電話關心成績和報考意向。
所以當戴坤很明確地拒絕T大的邀請,提出想報考航大時,幾乎所有人都炸鍋了。
學校和老師鞭長莫及,戴建明最先反對。
“你究竟考慮清楚沒?”他坐在沙發上,為兒子的成績而高興,也為這選擇而生氣, 沉聲勸說, “你看看兩所學校每年的錄取分數, T大和航大是一個水平的嗎?六百九的分數,去報六百七的學校, 你知道高考的每一分有多難?”
“知道。”戴坤站在窗邊,聲音冷淡, “我優先選專業,學校其次。”
“放屁!你出去問問老師同學,學校的名聲有多重要。報T大,都跟招生老師說好了。”
戴坤眉峰陡然添了凌厲,“是我在報考。”
“你這是胡鬧!”戴建明一想到那白白浪費掉的二十分,氣就不打一處來,“你還在跟我賭氣是不是?以前你打架逃課,抽菸喝酒,我都沒管,小事兒管不住。可這是什麼時候?這是影響你一輩子的大事,你給我想清楚!”
“想清楚了,選航大。”
“砰”的一聲,戴建明一巴掌拍在桌上,“你才幾歲,就能想清楚?知道招聘是什麼樣嗎?知道在職場,學校名片代表什麼嗎?有個T大的學歷,你起點就比別人高,將來的人脈見識,哪怕升職的時候,T大的學歷能帶來多大的便利!”
他畢竟工作已久,對公司職場的事感觸很深,著急之下,臉都有點漲紅。
戴坤很煩躁。
比起戴建明所說的就業、薪資、升職,他所考慮的,是興趣和理想。
航空航天是他自幼喜歡的東西,哪怕在爸媽離婚後最頹廢的那段時間,也不捨得丟棄。以前只是在雜誌和模型里粗知皮毛,現在有機會去領域內最好的地方學習,哪能錯過?
他懶得爭辯,丟下一句“我知道怎麼選”,就摔門走了。
事關前途和今後幾十年的人生,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比起並不喜歡的絢麗光環,他更想在喜歡的領域鑽研深入,將精力花在喜歡的事情上。哪怕待遇未必有多好,收入和前途未必光鮮亮麗。
他自認有選擇的底氣。
之後學校和招生組輪番轟炸,種種好話說盡,到了填志願的那天,戴坤還是選了航大。
志願表交上去的時候,徐老師雖然遺憾,倒沒多說什麼。
等戴坤一走,校辦公室的電話便打了過來。
省市狀元向來是各個學校爭搶的對象,對高校來說,多招幾個狀元,不止意味著優秀生源,還能在下一屆拿來做GG,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
對高中更不用說,多一個學生考進清北,不止是給學校撐門面,也能在評級評優里占優勢。
只可惜戴坤性子太執拗,這幾天油鹽不進,校辦公室始終盯著。
聽說戴坤最終填了航大,那邊沉默了半天,讓徐老師把志願表拿過去。
隨後,單獨打電話給戴建明,請他去一趟學校-
報完志願,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很快從學校發往學生手裡。
戴坤接到電話的時候還有點意外,沒想到航大的通知書會來得那麼快。拿到快件,映入眼中的不是期待中的藍色飛行器和太空,而是T大的校徽。
和緩的前奏過去,戴坤低沉的聲音慢慢迴響,一字一字,入耳溫柔。
“深色的海面鋪滿白色的月光
我出神望著海心不知飛哪去
聽到他在告訴你
說他真的喜歡你
我不知該躲哪裡
愛一個人是不是應該有默契
我以為你懂得每當我看著你
……
願意在角落唱沙啞的歌
再大聲也都是給你
請用心聽不要說話……”
包間裡昏暗逼仄,只有兩個人獨處。
戴坤一手塞在褲袋,單手舉著話筒,就那麼懶洋洋地站著,一雙深邃的眼睛盯著黎嘉,唱得專注而用心。所謂歌以言情,他特地帶她過來,就是因為吃醋麼?
黎嘉忍不住笑,等戴坤唱完,一本正經地建議。
“蠻好聽的,歌神再唱一遍?”
戴坤果然又唱了一遍,眼底帶著調侃的味道。
黎嘉便乖乖坐著欣賞,唇邊笑意愈來愈深。
這個醋吃得,還挺別致-
第二天中午,高考成績開始查詢。
黎嘉的成績果然跟預期的差不多,總分682分。
戴坤發揮也很穩定,695分,是寧市理科狀元,全省排名第五。寧市並非省會,這排名比去年的市理科狀元還高了幾名。
電話里兩人都很高興,想起當初剛轉學過去時不思進取的態度,黎嘉還忍不住揶揄。
“行啊戴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承蒙同桌幫助。”戴坤也笑了,“彼此彼此。”
隔著電話,黎嘉站在窗前,眉眼彎彎。
這樣的結果完全出乎預料,在轉學之初,她所想的也不過是提一提成績,儘量考個好點的學校,沒太大的野心。結果一路奮鬥過來,兩人取長補短,竟會像今天這樣,攜手站在寧中排行榜的頂端。
而那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在此刻也終於觸手可及。
——掛斷P大電話的那一瞬,她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比起她的欣喜若狂,戴坤倒很淡定。
這個成績在預料之中,讓他覺得開心的,是他真的拿到了市狀元的頭銜,足夠在黎嘉跟前嘚瑟一陣。
而至於其他,他有很明確的想去的學校,哪怕少考十幾分,也是足夠的。
分數公布沒多久,在學校組織填報志願之前,一通通電話便打了進來。
各個高校招生組的老師早已抵達寧市,拿到全省排名靠前的考生名單,便開始挨個發出邀請。一整個下午,黎嘉便接到了十來通電話。除了理科生夢寐以求的T大外,其他排得上號的學校幾乎都有邀請。
黎嘉乖巧而客氣回答,說會考慮了解,掛斷電話,便在桌前傻笑。
她的目標早已藏在心裡,P大。
跟楊哲無關,只是仰慕那裡的自由氛圍和人文氣息,而P大招生組的老師也已經跟她簡短談過,分數絕對沒問題,剩下的就是選專業了。
明天,可以去招生組那裡面談。
黎嘉期待而激動,差點失眠。
第53章
面談進行得很順利。
黎嘉在出分之前也了解過學校的專業設置, 按照興趣選了新傳, 她在全省的排名也足夠保住這個選擇。
兩邊簽個簡單的協議,就只剩黎嘉填寫志願,學校發錄取通知書了。
戴坤那邊卻麻煩得很。
市理科狀元帶來榮耀光環, 也帶來許多麻煩,在各個學校招生組的電話打爆的間隙里, 還有媒體找到聯繫方式,想請戴坤抽空接受個小採訪——幾乎是每年文理狀元都要做的事。
採訪倒還能應付,糾結的是志願填報。
總分全省第五,數學和理綜單項成績第一的排名,幾乎讓所有人認定, 戴坤會選擇T大。
戴建明在出分後不久就趕到了戴坤的住處, 徐老師和校辦公室也很快打電話關心成績和報考意向。
所以當戴坤很明確地拒絕T大的邀請,提出想報考航大時,幾乎所有人都炸鍋了。
學校和老師鞭長莫及,戴建明最先反對。
“你究竟考慮清楚沒?”他坐在沙發上,為兒子的成績而高興,也為這選擇而生氣, 沉聲勸說, “你看看兩所學校每年的錄取分數, T大和航大是一個水平的嗎?六百九的分數,去報六百七的學校, 你知道高考的每一分有多難?”
“知道。”戴坤站在窗邊,聲音冷淡, “我優先選專業,學校其次。”
“放屁!你出去問問老師同學,學校的名聲有多重要。報T大,都跟招生老師說好了。”
戴坤眉峰陡然添了凌厲,“是我在報考。”
“你這是胡鬧!”戴建明一想到那白白浪費掉的二十分,氣就不打一處來,“你還在跟我賭氣是不是?以前你打架逃課,抽菸喝酒,我都沒管,小事兒管不住。可這是什麼時候?這是影響你一輩子的大事,你給我想清楚!”
“想清楚了,選航大。”
“砰”的一聲,戴建明一巴掌拍在桌上,“你才幾歲,就能想清楚?知道招聘是什麼樣嗎?知道在職場,學校名片代表什麼嗎?有個T大的學歷,你起點就比別人高,將來的人脈見識,哪怕升職的時候,T大的學歷能帶來多大的便利!”
他畢竟工作已久,對公司職場的事感觸很深,著急之下,臉都有點漲紅。
戴坤很煩躁。
比起戴建明所說的就業、薪資、升職,他所考慮的,是興趣和理想。
航空航天是他自幼喜歡的東西,哪怕在爸媽離婚後最頹廢的那段時間,也不捨得丟棄。以前只是在雜誌和模型里粗知皮毛,現在有機會去領域內最好的地方學習,哪能錯過?
他懶得爭辯,丟下一句“我知道怎麼選”,就摔門走了。
事關前途和今後幾十年的人生,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比起並不喜歡的絢麗光環,他更想在喜歡的領域鑽研深入,將精力花在喜歡的事情上。哪怕待遇未必有多好,收入和前途未必光鮮亮麗。
他自認有選擇的底氣。
之後學校和招生組輪番轟炸,種種好話說盡,到了填志願的那天,戴坤還是選了航大。
志願表交上去的時候,徐老師雖然遺憾,倒沒多說什麼。
等戴坤一走,校辦公室的電話便打了過來。
省市狀元向來是各個學校爭搶的對象,對高校來說,多招幾個狀元,不止意味著優秀生源,還能在下一屆拿來做GG,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
對高中更不用說,多一個學生考進清北,不止是給學校撐門面,也能在評級評優里占優勢。
只可惜戴坤性子太執拗,這幾天油鹽不進,校辦公室始終盯著。
聽說戴坤最終填了航大,那邊沉默了半天,讓徐老師把志願表拿過去。
隨後,單獨打電話給戴建明,請他去一趟學校-
報完志願,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很快從學校發往學生手裡。
戴坤接到電話的時候還有點意外,沒想到航大的通知書會來得那麼快。拿到快件,映入眼中的不是期待中的藍色飛行器和太空,而是T大的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