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到了福安宮,黃門進去通傳,立了約莫五分鐘,裡面傳音出來,林熙便整了整身上的一品朝服,按照葉嬤嬤教的儀態,步步規矩的入內。
不急不緩,不驕不躁,平常之心帶敬畏,乖順皮相藏傲骨。
葉嬤嬤教的她記得,小心的步入到正中,這行走當中便偷眼掃了兩側,看見左下有年輕女子,頭戴鳳冠,身穿金色大衫陪著繡鳳霞帔,便知乃是皇后朱氏,當下放心上前,對著正中先拜。
“臣婦謝林氏叩見太皇太后娘娘,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口中念詞,規矩叩拜,頭磕三下,老態龍鐘的聲音傳來一句免,林熙才應謝起身,略側了身子對著太后又是一番如此,太后發了話免,林熙再次應謝起身,如此才對著朱氏叩拜了下去。
對著祖宗,乃是三拜九叩,對著這三位,今日也倒湊了個滿。
禮數盡到,並未完,今日乃是謝恩的,是以她又再度跪下,高聲叩謝封賞。
“快起來吧!”太皇太后招呼著言語,一旁的宮女上前虛扶了一把,太后招呼了一句賜座,太監便送來一張繡凳。
林熙規矩著言謝後,這才理了半裙屈膝而坐,只沾了半邊屁股,實打實的遵循著禮儀規矩,之後雙手輕側在身旁,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自然而然,毫無半點做作與生硬,看得那朱氏眉眼高挑,太后溫笑,而皇太后則是立時笑著言語:“瞧瞧,這才是命婦的頭臉,這才是一品夫人的樣兒,日後她家謝夫子做了侯,她便是侯夫人,命婦中的一等一,橫豎都是咱大周命婦中的頭臉!”
林熙立時起身言語:“皇太后真是虛抬了臣婦的臉,臣婦可不敢當!”
“你安心坐著吧,不必一句一起身的,你是葉嬤嬤教養大的,便是我這一路,算我的嫡系至親呢!”皇太后一句話便給林熙歸了隊。林熙豈會不知話中意思,立時起身笑言:“能算到您這一路的嫡系來。定是臣婦祖上燒了高香的,臣婦當真是好福氣了!”
她這言辭讓皇太后聽著熨帖,便笑著點頭,此時太后卻是一清嗓子開了口:“時光荏苒,一眨眼你都是有孩子的人了。林氏啊,你還記得當年你到宮裡來參加乞巧宴麼?那時你同謝家的十四姑娘在一處,可叫本宮為難了,真不知是選你好。還是選十四姑娘好!”
林熙淡笑不語,並不出言接茬—這話兒她可沒法接,接不好就要栽進坑裡。她可沒忘記當年她差點就當了絆腳石,更沒忘了,她全然就是被當年的這位太后給算計去當坑的,這會兒她到賣好來了,難道她就真不知道十四姑娘是早定的人嗎?
“那後來母后是如何選的啊?”此時朱氏見林熙不接茬。便張口遞梯子,立時太后言道:“最後啊,還是淑貴太妃拿了她的喜盒給了林氏,我想著她有此殊榮也不枉這一行,才安心點了謝家的十四姑娘。也不知林氏可怨我不?”
“原來是這樣啊!”朱氏轉頭衝著林熙言語:“一品夫人當年原是如此敗北的啊!”
林熙聞言一笑:“是太后和太妃恩澤,看臣婦年輕。怕臣婦不懂事,才有心照料,說實話,臣婦可比不上我那十四姑姑,她乃謝家嫡女,自小便是飽讀詩書的,她的才華與本事,對的起那個巧字,是以太后與太妃當年抉擇,臣婦可服氣的很呢!”
“謝夫人這話可謙遜過了,說實話,本宮當時看你,覺得你乖巧敦厚,是個溫柔細弱的小姑娘,可誰料這一眨眼的功夫,你年紀輕輕的就做了謝家的當家主母,倒是雷厲風行起來,不但手段高明,治下也更嚴明啊!”
林熙聞言欠身衝著太后一彎:“太后娘娘與謝家親密無間,臣婦便也不怕丟醜了,哎,我兇狠起來這也是沒法子啊,有道是:這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打我成了當家主母起,前有刁奴盤算,後有小人撤退,我若溫溫柔柔的,豈不成了軟柿子?我夫家滿門都是飽學之士,更知禮義廉恥,家中人雖未為難,偏生那些吃了謝家好處還手腳亂拋的,一心生非,我是當家主母,就得看住這份家業啊,不然那對的起公婆信任,又哪能在謝家立腳?是以我才只能狠下心來,快刀斬亂麻,削了這些孽障,免得吃著我謝家的好,還生著我謝家的非,當我謝家是好欺的主嗎?您說是不是啊,太后? ”
太后聞言尷尬的一笑,強自當自己沒聽出這話中影射之句:“府大便生刁奴,這不稀奇,小門小戶的可就沒這些是非了。”
林熙笑著言語:“太后這話有道理,可是我這幾年莊子上的事也不少,小門小戶也有鬥嘴的瑣碎,是以還是覺得老話有道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哎,我呀,既然在這個位置上,也就只能扛起來不是?再苦再難,就是頂著風言風語不也得做?”林熙說著微微抬了頭,眼神沒直視太后的臉,卻也明顯的沖了她:“太后您是過來人,當年先帝大行,若不是您和皇太后撐著,何來今日這般天下太平?不也是您二位守定了江山,助力陛下萬代社稷的嗎?”
太后悻悻的一笑沒有言語,到時皇太后聞言笑了:“你到會說,一轉頭,倒扯上我們了,我們又與你治家有什麼相關了!”
林熙起身,輕輕一福:“回皇太后娘娘的話,我們做女人的,以誰為榜?天下臣民當以皇室為榜,女兒家的自然是向著母儀天下的皇后學習,皇太后,太后,你們一直是臣婦心中的榜樣,是你們用堅定的信念,高雅的儀態,親切的言辭,讓臣婦明白命婦該如何做,是你們的睿智果敢和護衛皇族的心,讓臣婦明白護衛一個家庭應有的態度啊!臣婦謝林氏,真心叩謝二位娘娘對臣婦的感召之力,臣婦有生之年必然像二位學習,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恩威並舉!”
不急不緩,不驕不躁,平常之心帶敬畏,乖順皮相藏傲骨。
葉嬤嬤教的她記得,小心的步入到正中,這行走當中便偷眼掃了兩側,看見左下有年輕女子,頭戴鳳冠,身穿金色大衫陪著繡鳳霞帔,便知乃是皇后朱氏,當下放心上前,對著正中先拜。
“臣婦謝林氏叩見太皇太后娘娘,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口中念詞,規矩叩拜,頭磕三下,老態龍鐘的聲音傳來一句免,林熙才應謝起身,略側了身子對著太后又是一番如此,太后發了話免,林熙再次應謝起身,如此才對著朱氏叩拜了下去。
對著祖宗,乃是三拜九叩,對著這三位,今日也倒湊了個滿。
禮數盡到,並未完,今日乃是謝恩的,是以她又再度跪下,高聲叩謝封賞。
“快起來吧!”太皇太后招呼著言語,一旁的宮女上前虛扶了一把,太后招呼了一句賜座,太監便送來一張繡凳。
林熙規矩著言謝後,這才理了半裙屈膝而坐,只沾了半邊屁股,實打實的遵循著禮儀規矩,之後雙手輕側在身旁,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自然而然,毫無半點做作與生硬,看得那朱氏眉眼高挑,太后溫笑,而皇太后則是立時笑著言語:“瞧瞧,這才是命婦的頭臉,這才是一品夫人的樣兒,日後她家謝夫子做了侯,她便是侯夫人,命婦中的一等一,橫豎都是咱大周命婦中的頭臉!”
林熙立時起身言語:“皇太后真是虛抬了臣婦的臉,臣婦可不敢當!”
“你安心坐著吧,不必一句一起身的,你是葉嬤嬤教養大的,便是我這一路,算我的嫡系至親呢!”皇太后一句話便給林熙歸了隊。林熙豈會不知話中意思,立時起身笑言:“能算到您這一路的嫡系來。定是臣婦祖上燒了高香的,臣婦當真是好福氣了!”
她這言辭讓皇太后聽著熨帖,便笑著點頭,此時太后卻是一清嗓子開了口:“時光荏苒,一眨眼你都是有孩子的人了。林氏啊,你還記得當年你到宮裡來參加乞巧宴麼?那時你同謝家的十四姑娘在一處,可叫本宮為難了,真不知是選你好。還是選十四姑娘好!”
林熙淡笑不語,並不出言接茬—這話兒她可沒法接,接不好就要栽進坑裡。她可沒忘記當年她差點就當了絆腳石,更沒忘了,她全然就是被當年的這位太后給算計去當坑的,這會兒她到賣好來了,難道她就真不知道十四姑娘是早定的人嗎?
“那後來母后是如何選的啊?”此時朱氏見林熙不接茬。便張口遞梯子,立時太后言道:“最後啊,還是淑貴太妃拿了她的喜盒給了林氏,我想著她有此殊榮也不枉這一行,才安心點了謝家的十四姑娘。也不知林氏可怨我不?”
“原來是這樣啊!”朱氏轉頭衝著林熙言語:“一品夫人當年原是如此敗北的啊!”
林熙聞言一笑:“是太后和太妃恩澤,看臣婦年輕。怕臣婦不懂事,才有心照料,說實話,臣婦可比不上我那十四姑姑,她乃謝家嫡女,自小便是飽讀詩書的,她的才華與本事,對的起那個巧字,是以太后與太妃當年抉擇,臣婦可服氣的很呢!”
“謝夫人這話可謙遜過了,說實話,本宮當時看你,覺得你乖巧敦厚,是個溫柔細弱的小姑娘,可誰料這一眨眼的功夫,你年紀輕輕的就做了謝家的當家主母,倒是雷厲風行起來,不但手段高明,治下也更嚴明啊!”
林熙聞言欠身衝著太后一彎:“太后娘娘與謝家親密無間,臣婦便也不怕丟醜了,哎,我兇狠起來這也是沒法子啊,有道是:這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打我成了當家主母起,前有刁奴盤算,後有小人撤退,我若溫溫柔柔的,豈不成了軟柿子?我夫家滿門都是飽學之士,更知禮義廉恥,家中人雖未為難,偏生那些吃了謝家好處還手腳亂拋的,一心生非,我是當家主母,就得看住這份家業啊,不然那對的起公婆信任,又哪能在謝家立腳?是以我才只能狠下心來,快刀斬亂麻,削了這些孽障,免得吃著我謝家的好,還生著我謝家的非,當我謝家是好欺的主嗎?您說是不是啊,太后? ”
太后聞言尷尬的一笑,強自當自己沒聽出這話中影射之句:“府大便生刁奴,這不稀奇,小門小戶的可就沒這些是非了。”
林熙笑著言語:“太后這話有道理,可是我這幾年莊子上的事也不少,小門小戶也有鬥嘴的瑣碎,是以還是覺得老話有道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哎,我呀,既然在這個位置上,也就只能扛起來不是?再苦再難,就是頂著風言風語不也得做?”林熙說著微微抬了頭,眼神沒直視太后的臉,卻也明顯的沖了她:“太后您是過來人,當年先帝大行,若不是您和皇太后撐著,何來今日這般天下太平?不也是您二位守定了江山,助力陛下萬代社稷的嗎?”
太后悻悻的一笑沒有言語,到時皇太后聞言笑了:“你到會說,一轉頭,倒扯上我們了,我們又與你治家有什麼相關了!”
林熙起身,輕輕一福:“回皇太后娘娘的話,我們做女人的,以誰為榜?天下臣民當以皇室為榜,女兒家的自然是向著母儀天下的皇后學習,皇太后,太后,你們一直是臣婦心中的榜樣,是你們用堅定的信念,高雅的儀態,親切的言辭,讓臣婦明白命婦該如何做,是你們的睿智果敢和護衛皇族的心,讓臣婦明白護衛一個家庭應有的態度啊!臣婦謝林氏,真心叩謝二位娘娘對臣婦的感召之力,臣婦有生之年必然像二位學習,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恩威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