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王遠去北疆不過三月,卻能夠消弭戰禍安撫鎮北軍,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不但天下百姓,就是朝堂百官和本宮,也同樣對楚王心存感激。」

  一番場面話之後,少不得應該加以賞賜,但是底下的群臣全都心裡明白——賞錢財,李明澤生活簡樸並不愛豪奢,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賞美女,李明澤堂堂親王,至今尚未迎娶王妃,王府中至今只有一位良媛;賞爵位賞勛級,對於一個親王來說更是笑話。

  如此大功,竟是已經無物可賞!

  群臣心中震動的同時,有的把目光投向了御座上抱著小皇帝的崔夙,有的把目光轉向了百官之首的魯豫非和陳誠安,至於更多人則是緊緊盯著李明澤。不可否認,如今這位楚王已經不同於當初那位徒有虛名的王爺。在小皇帝尚未長成之前,那便是宗室之中的第一人。

  正當所有人猜測著之後情形的時候,殿後一角偏門的小太監忽然扯著嗓子高聲叫道:「太皇太后駕到!」

  轟——

  對於大多數已經確信太皇太后死訊的人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就連李明澤也在瞬間失去了笑容 儘管很快便恢復了臉上地鎮定。但是他心中的震動卻非同小可。

  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

  若不是太皇太后已去,京城怎麼會忽然發生那麼多變動。又怎麼會任由那個人在宮中為所欲為?倘若不是因為宮中暗線極其肯定地斷定了這個消息,他也不會這樣自信。也不會因為控制了鎮北軍和南北大營而執意進城。只要他地祖母仍舊活著,那麼,所有人的頭上便籠罩著最最深重地陰影,就是他有通天徹地之能,輸掉整盤棋的可能卻有七八成!

  他一面隨著群臣下拜。一面用眼角的餘光打量著那被人抬進來的肩輿。他能夠清清楚楚地看到那個坐在上頭的人影,而那雙看似混濁實則犀利地眸子,則是讓他感到一陣深深的心悸,仿佛一瞬間心底所有秘密都被人看去了一般。一招失算滿盤皆輸,他這一次居然把所有籌碼都賠了進去。即便太皇太后活不了幾天,但是,想要對付他的時間無疑異常充裕。

  「臣等拜見太皇太后!」

  「哼。」

  冷淡卻不無威勢的一聲冷哼讓不少人縮了一下腦袋,而崔夙此時亦抱著小皇帝李禎偏身施禮。看見兩個小太監忙著把人安置在座位上,就連深悉根底的她亦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旋即低頭將李明澤回來的事情一一複述了一遍。

  末了,她才瞥了下頭的李明澤一眼,低聲奏道:「楚王此番功勞不小。不愧是宗室子弟的楷模,正該加賞。」「哀家早已放權給你監國。便由你做主吧。」

  簡簡單單一句話又讓眾多人為之色變。尤其是剛剛在東上閣等待時口出怨言的臣子,此時更是背上冷汗淋漓。須知天下無不透風地牆。倘若同僚為了升遷或是其他而出賣他們,那麼,那十幾年或更多年苦讀換來的功名前程,無不付諸東流。

  至於李明澤在聽到這句話時,更忍不住抬頭往上看了一眼,見太皇太后喉頭微動,嘴唇微張,僅剩的最後一絲希望頓時完全化作了泡影。

  原來,她真地沒有死,一切都不過是煙霧彈而已!

  「楚王爵位已經極致,孫兒的意思是,加封楚王食邑一千五百戶,加上柱國……」崔夙忽然停住了話頭,心中想著李明澤至今尚無一男半女,這賞封子嗣算是沒用了。摸了一眼袖中那個捲軸,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忽然又接口道,「可比照先頭太宗皇帝封景王地先例,賞丹書鐵券,封司徒,進……神武上將

  最後一連串地封號一出,別說群臣大吃一驚,就連李明澤自己都吃了一驚。他當初設想的自然是攝政王,但是,太皇太后地忽然出現,讓他一瞬間從高峰跌落到了谷底。雖然知道自己這大功不可能被抹煞,可南北二營的事不可能不追究,所以萬萬沒有想到崔夙一開口,就為他要了丹書鐵券。

  雖說君王要殺人,即使有丹書鐵券也只是枉然,但終究聊勝於無。而神武上將軍……雖說是虛職,卻可以開設幕府,並非尋常虛職。也就是說,他已經可以名正言順地招攬人手作為左膀右臂,如果這司徒是太尉,那就更好了。

  「准。」

  簡簡單單一個字讓下頭的群臣全都呆若木雞,不少期待著太皇太后駁斥崔夙的人更是瞠目結舌。當初太皇太后對李明澤的壓制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可一趟北疆之行卻發生了這樣三百六十度的轉彎,能夠理解的人自然是寥寥無幾。

  「准神武上將軍在豐州開設幕府,攝鎮北軍都統。」

  緊跟而來的這一聲又可謂是讓一群人驚掉了下巴,待反應過來之後,不少機靈人不禁暗贊連連。北疆既然已經為李明澤所懾服,那麼讓其駐兵靈州,自然是最好不過的。而對於李明澤來說,這卻是不得不吞下的苦果——原來,太皇太后在派他出京之前,早就安排好了這一切雖然並不甘心,但他亦不得不俯首領命。地位和權勢雖然重要,但他更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畢竟,如今的豐州不能完全說是不毛之地,那裡已經是他實力的最大來源。

  「七郎,你一向是哀家幾個孫兒之中最最聰明能幹的,哀家送你一句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好生鎮守北疆,哀家總有去的那一日,到了那時你便能體會哀家苦心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