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送書……不妥,這不是詛咒人家賭的時候輸錢麼?送金銀……他家裡壓根不缺。送珠寶……他家娘子是頭等彪悍的,指不定還會編排些別的名堂出來。唉,到底該送什麼是好!」來來回回在房間中走了好幾圈,榮慶猛地想到勞明諾的妻子即將生產,頓時猛地一拍雙手,旋即從抽屜里翻出來一樣東西。不是別的,卻是一個精緻的金質長命鎖。這東西原本沒有什麼稀奇,只是不像一般尋尋常常的鎖片,中間卻是空的,一按機簧就能打開前頭的暗門,竟是一個設計精巧地香球。他當初無意中得到這個玩意,無奈家裡的孩子早就大了,因此一直擱在那裡不曾動彈,想不到這回還能派上用處。
「總算是齊了……」他鄭而重之地找出一個匣子裝了。旋即扯開喉嚨大叫了一聲:「來人!」
話音剛落,便有一個親兵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躬身等待吩咐。榮慶把好幾樣盒子一一指給他看了,又將早就寫好的帖子交給了他,口中卻仍舊不忘囑咐:「見了勞大人,別忘了問候一聲,就說軍中地兄弟都等著他。哪天有空一起來喝酒!」
那親兵自然明白此中關節,一一答應之後便拿起那幾個盒子往外走,少不得再叫上四個伴當。這老上司當了兵部侍郎,南大營上下不說有光彩,今後升遷或是其他都能落下不少好處,可謂是人人得臉。這邊人走了,榮慶便長長噓了一口氣,冷不丁想到了一個問題——當初如果勞明諾在南大營中,楚王李明澤和那一位的事情是不是會有另一個結果。或者根本不會發生?
「勞頭兒不在,似乎這事情也愈發多了。」
他剛剛嘟囔完這一句,外頭就傳來了一個笑聲:「榮大人如今當了這麼大地官。還怕事情多?要說有些人愁沒事,有些人愁事多。還真的是眾口難調。」
話音剛落。門帘便被人挑開,緊接著便走進來好些人。榮慶之第一眼便看見了居中那個笑嘻嘻的年輕人。一顆心不禁陡地提了起來——這位主兒不是傳說上北疆勞軍去了麼,怎麼會忽然跑到他這南大營裡頭了?還有,這麼多人忽然進來,難道守衛和他那些親兵全都死了不成?
心中雖然異常懷疑,但他在面上卻不敢表露毫分,打了個哈哈便連忙上前行禮。然而,這腰還沒彎下去,對方就忽然一個托手將他扶起,他再三抗拒不得,索性也就直起了腰。
「不是有旨意說楚王您去了北疆勞軍麼?」
李明澤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道:「不過都是些小事,已經解決了。」
小事!榮慶心中一突,腦子中一時全都是亂七八糟的念頭。身在軍中,他的消息總比尋常百姓和官員要靈通一些,隱約也聽說,北疆有些不穩地傾向。在他看來,太皇太后和長公主將這位楚王遠遠地派到北疆,原本就有些出難題和發配的意思,誰知這一位竟輕輕巧巧地脫身回來了。
想到這裡,他的心裡不禁有些惴惴不安,當下便試探著問道:「楚王的意思是,契丹人已經退兵了?」
「他們銳氣受挫,再加上內部人心不齊,不退兵難道還在那裡喝西北風麼?」
李明澤見榮慶瞠目結舌,心中不禁異常快意。就上一次和此人打交道的情況來看,這是一個粗中帶細的將領,而且審時度勢的眼光很強,若是此番能夠打動了對方,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他從來就不信什麼虛無縹緲的天命,他就不信,靠著自己地雙手和腦子,打拼不出一條真正的出路來。
對於李明澤的回答,榮慶甚是尷尬,當下不禁嘿嘿笑了兩聲。見兩邊無話可說,他頓時覺得坐立不安,思量再三索性直言問道:「楚王既然回來了,為何不直接進城,而是到我這裡來?」
「進城?如今地京城能進麼?」李明澤眉頭一挑,倏地向前進了一步,「我若是不到榮大人這裡來,只怕就沒有地方去了。我剛剛讓人到城門去過,十二個城門只開了一半,這還不算,進出城門的人全都像查捉賊似地,鐵定是有什麼事。反正我地事情也不急,乾脆等兩天再走,免得惹出麻煩。對了,夙兒……長公主這幾天可曾下過什麼旨令?」
一聲親昵的夙兒讓榮慶沒來由心中直犯嘀咕,那一次地事情之後,他就旁敲側擊地打聽了很久,終於得知李明澤和崔夙昔日算得上青梅竹馬。雖說之後的一系列事情讓他明白這兩位主兒多半是有緣無份,但這心裡總歸是存了一個疙瘩。如今李明澤這一下失言,他不禁生出了一個詭異的念頭——這位楚王和長公主不會是藕斷絲連吧?
李明澤看著臉色變幻不定的榮慶,右手不禁在袖子裡把玩著那方仿製得惟妙惟肖的隴右節度使之印。要不是靠著這個,他這一路上休想那麼方便——自打北疆戰事一起之後,路上的盤查就嚴格了許多,偏偏他不可能不帶護衛,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
幸好,他身邊的能人異士著實不少!
網友上傳章節 第四卷 日落碧山廬 第四十一章 好言相勸
慈壽宮。
普通太監和宮女自然不知道裡頭的暖閣換了個主人,一日三餐照舊送到門口,該批覆的奏摺等照舊會每天早晨送出來,仿佛裡頭仍然是原先那幅模樣。
暖閣裡面依舊燃燒著蜜燭,燈火煌煌之下,徐瑩正坐在案桌前奮筆疾書,至於陳非驚則依舊戴著銀假面,仿佛睡著了一般坐在椅子上,那兩個和他形影不離的義弟則是不見了蹤影。在確認太皇太后確實已經死了之後,他便立刻把兩人遣去五內所布置,而自己則是隻身呆在了這慈壽宮——不是因為藝高人膽大,而是他隱約覺得,倘若一個人留在這裡,徐瑩會有別的話對他說。
「總算是齊了……」他鄭而重之地找出一個匣子裝了。旋即扯開喉嚨大叫了一聲:「來人!」
話音剛落,便有一個親兵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躬身等待吩咐。榮慶把好幾樣盒子一一指給他看了,又將早就寫好的帖子交給了他,口中卻仍舊不忘囑咐:「見了勞大人,別忘了問候一聲,就說軍中地兄弟都等著他。哪天有空一起來喝酒!」
那親兵自然明白此中關節,一一答應之後便拿起那幾個盒子往外走,少不得再叫上四個伴當。這老上司當了兵部侍郎,南大營上下不說有光彩,今後升遷或是其他都能落下不少好處,可謂是人人得臉。這邊人走了,榮慶便長長噓了一口氣,冷不丁想到了一個問題——當初如果勞明諾在南大營中,楚王李明澤和那一位的事情是不是會有另一個結果。或者根本不會發生?
「勞頭兒不在,似乎這事情也愈發多了。」
他剛剛嘟囔完這一句,外頭就傳來了一個笑聲:「榮大人如今當了這麼大地官。還怕事情多?要說有些人愁沒事,有些人愁事多。還真的是眾口難調。」
話音剛落。門帘便被人挑開,緊接著便走進來好些人。榮慶之第一眼便看見了居中那個笑嘻嘻的年輕人。一顆心不禁陡地提了起來——這位主兒不是傳說上北疆勞軍去了麼,怎麼會忽然跑到他這南大營裡頭了?還有,這麼多人忽然進來,難道守衛和他那些親兵全都死了不成?
心中雖然異常懷疑,但他在面上卻不敢表露毫分,打了個哈哈便連忙上前行禮。然而,這腰還沒彎下去,對方就忽然一個托手將他扶起,他再三抗拒不得,索性也就直起了腰。
「不是有旨意說楚王您去了北疆勞軍麼?」
李明澤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道:「不過都是些小事,已經解決了。」
小事!榮慶心中一突,腦子中一時全都是亂七八糟的念頭。身在軍中,他的消息總比尋常百姓和官員要靈通一些,隱約也聽說,北疆有些不穩地傾向。在他看來,太皇太后和長公主將這位楚王遠遠地派到北疆,原本就有些出難題和發配的意思,誰知這一位竟輕輕巧巧地脫身回來了。
想到這裡,他的心裡不禁有些惴惴不安,當下便試探著問道:「楚王的意思是,契丹人已經退兵了?」
「他們銳氣受挫,再加上內部人心不齊,不退兵難道還在那裡喝西北風麼?」
李明澤見榮慶瞠目結舌,心中不禁異常快意。就上一次和此人打交道的情況來看,這是一個粗中帶細的將領,而且審時度勢的眼光很強,若是此番能夠打動了對方,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他從來就不信什麼虛無縹緲的天命,他就不信,靠著自己地雙手和腦子,打拼不出一條真正的出路來。
對於李明澤的回答,榮慶甚是尷尬,當下不禁嘿嘿笑了兩聲。見兩邊無話可說,他頓時覺得坐立不安,思量再三索性直言問道:「楚王既然回來了,為何不直接進城,而是到我這裡來?」
「進城?如今地京城能進麼?」李明澤眉頭一挑,倏地向前進了一步,「我若是不到榮大人這裡來,只怕就沒有地方去了。我剛剛讓人到城門去過,十二個城門只開了一半,這還不算,進出城門的人全都像查捉賊似地,鐵定是有什麼事。反正我地事情也不急,乾脆等兩天再走,免得惹出麻煩。對了,夙兒……長公主這幾天可曾下過什麼旨令?」
一聲親昵的夙兒讓榮慶沒來由心中直犯嘀咕,那一次地事情之後,他就旁敲側擊地打聽了很久,終於得知李明澤和崔夙昔日算得上青梅竹馬。雖說之後的一系列事情讓他明白這兩位主兒多半是有緣無份,但這心裡總歸是存了一個疙瘩。如今李明澤這一下失言,他不禁生出了一個詭異的念頭——這位楚王和長公主不會是藕斷絲連吧?
李明澤看著臉色變幻不定的榮慶,右手不禁在袖子裡把玩著那方仿製得惟妙惟肖的隴右節度使之印。要不是靠著這個,他這一路上休想那麼方便——自打北疆戰事一起之後,路上的盤查就嚴格了許多,偏偏他不可能不帶護衛,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
幸好,他身邊的能人異士著實不少!
網友上傳章節 第四卷 日落碧山廬 第四十一章 好言相勸
慈壽宮。
普通太監和宮女自然不知道裡頭的暖閣換了個主人,一日三餐照舊送到門口,該批覆的奏摺等照舊會每天早晨送出來,仿佛裡頭仍然是原先那幅模樣。
暖閣裡面依舊燃燒著蜜燭,燈火煌煌之下,徐瑩正坐在案桌前奮筆疾書,至於陳非驚則依舊戴著銀假面,仿佛睡著了一般坐在椅子上,那兩個和他形影不離的義弟則是不見了蹤影。在確認太皇太后確實已經死了之後,他便立刻把兩人遣去五內所布置,而自己則是隻身呆在了這慈壽宮——不是因為藝高人膽大,而是他隱約覺得,倘若一個人留在這裡,徐瑩會有別的話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