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青雲只覺得好笑,說了這半天的話,她居然只惦記著那個早死的小兒子。
旁邊眾人聽了這些話,倒是在心中暗暗驚懼,想著若是楚王太妃沒有犯下這些錯誤,說不定今日她就真的成事了,幸好幸好,此婦大愚若智,不曾叫她得逞。
只有徐閣老對青雲的態度有些不贊同:“縣主……咳,公主殿下,楚王太妃好歹也是您的長輩,您怎能這般……”
青雲打斷了他的話:“一介罪人,也有資格讓我敬她?!”
徐閣老閉嘴了。
太后心中大為暢快,笑著拉起女兒的手:“好孩子,這些年委屈你了,幸好如今惡人有惡報,咱們只等著看她的下場就好!”說到這裡,又轉向皇帝:“前些日子皇上不是說要問姜家的意思,看如何處置她麼?不知眼下可有回音了?”
皇帝笑了笑:“已經有了,只等年下祭祖時改了族譜就是。”他看向楚王太妃,神色淡淡地:“姜氏一族公議,都認為姜鳳卿行事惡毒,有負姜家家訓,不配再為姜家女,因此定了要將她出族,今後無論生死病休,都不與姜家相干,其子亦不能再認姜家為舅家。”他頓了頓,補上一句:“姜家二房的男丁也附議。”
姜家這個決定,卻是連楚郡王也擯棄在外了,趨利避害的意味太濃了些,不過倒也省了許多麻煩。
楚王太妃對此倒是沒怎麼激動,她只是冷冷地笑著,語氣中帶著幾分灰心:“那又如何?我從來就沒指望過姜家能幫上什麼忙,一向都是他們在依靠我。”
太后見狀只能搖頭:“你真是沒救了!”轉身就往後堂走。既然姜家將姜鳳卿出族,那她犯下任何罪行,都不會影響姜家了,她也不必再為這個不再是她姐姐的女人煩心。
青雲扶她回座,小林子快步悄聲進來,湊到皇帝耳邊說了一句話,皇帝便道:“既然楚郡王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楚王太妃眼中一亮,直起了身。她就知道!這個兒子不會棄她不顧的,在這時候跑來,必定是要為她求情!
楚郡王走進來時,腳步還帶著幾分虛弱,撲通一聲就跪在堂下,離楚王太妃足有三米以上的距離,說話的聲音也有此顫抖:“回稟皇上,臣父已經醒了。太醫說,臣父此番受傷,元氣大損,只怕有礙天年……”
皇帝微驚,隨即溫和地安撫道:“堂兄請起,堂兄不必擔憂,事情朕都已經知道了,楚王叔與堂兄此番都受驚了。楚王叔身子不好,只管安心休養。”
楚郡王含淚道:“臣謝皇上隆恩。只是此番變故,臣父子皆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臣父方才清醒時,曾囑咐臣前來將事情說清楚。先前因臣母有錯,臣父子二人領旨將她帶回禁足,過後聽聞京中流言,才知道臣母早有謀劃,臣父一怒之下前去尋臣母理論,卻不料被臣母擊傷。臣母更因此而以臣父性命威逼於臣,強要臣依她吩咐行事。臣雖不願,無奈為臣父性命著想,只能屈從……”
楚王太妃聽到這裡,已經忍不住大聲罵了:“逆子!你這個逆子!你們父子倆都不是好東西!我這般嘔心瀝血,為的是誰?還不是為了你們的榮華富貴?!你們不幫我就算了,還三番四次壞我好事。如今又將事情都怪到我頭上,你們怎麼不早點去死呢?!”
楚郡王頓了一頓,沒有理會,只繼續道:“臣父有言,夫妻二十餘載,直至如今才知道,夫妻情份不過是浮雲。只因有他,才有臣母的痴心妄想,故而自認有罪,實無臉面去見祖宗父兄。今日能做的,只有寫一封休書,求皇上許可,將臣母逐出宗室,生生世世,不再是皇家婦,也省得她到死也依舊存有妄想了!”他從懷中掏出一塊帕子,上頭布滿了暗紅色的字跡,卻是一封血書。
小林子趕緊雙手接下,轉呈給皇帝。
楚王太妃早已呆住了,她根本就不敢相信,那個對她痴心一片的男人,原來也會有休棄她的那一日。那她……那她該如何是好?姜家已經不要她了,夫家也不要她,她即使今日死在宗人府,將來也是個孤魂野鬼,那豈不是比廢后羅氏都要可憐?只怕連過去被她拋棄的丫頭魏紅綃、張碧羅,都比她強!
她的眼淚一下就迸出來了,撲過去抱住兒子:“靖兒,靖兒!我知道你和你父王只是一直氣憤,你們不會那麼狠心的,對不對?對不對?!”
楚郡王沒有看她:“母親,別再說你是一心為了我們的話了。你眼裡看到的,只有那個后座罷了。父王,我,還有那死去的弟弟,都不過是你的棋子而已。你心裡不念夫妻骨肉情份,今日也別怪父王與我。因為你犯下的罪孽,我們父子二人餘生都要為此贖罪呢!”
楚王太妃呆呆地看著他,似乎有些沒聽明白,但皇帝沒有給她更多的空間,只是揮了揮手,便有御衛進門將她拖了出去。
她被拖出門外後,忽然大力掙紮起來:“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他怎麼能這麼狠心?他明明對我發過誓的!他明明——”話音未落,不知從何處she來一支利箭,正中她的胸口,穿過她的身體,將她牢牢地釘在宗人府前堂大院的地面上。
石明倫高聲喝問:“什麼人?!”便帶著御衛循著箭she來的方向追了過去。大堂中一陣騷動,老臣們都慌了一下。楚郡王則盯著母親的屍體發起了呆,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沒過多久,石明倫來報:“皇上,是那逃走的羅家死士最後一人下的手。刺客已被御衛拿住,當場格殺了。”
皇帝定了定神,點頭表示知道了,吩咐下去:“將罪人屍體交還給楚郡王安葬了吧。”楚郡王眼圈一紅,重重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響頭。
楚王太妃死了。
青雲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只覺得有些不真實。她跟太后對望一眼,都有些茫然。
皇帝走過來道:“天快亮了,母后與皇姐一夜辛苦,還是早些回宮歇息去吧?這裡有朕呢。只剩下幾個罪人同夥,有個還是皇姐從前的丫頭,都只是旁枝末節,問清楚案情就都處置了,不必再勞太后與皇姐費心。”
青雲怔了怔,她的丫頭?是誰?但太后覺得累了,無言地點了點頭,就扶著她往外走,青雲也就將此事丟開,不再過問。橫豎跟楚王太妃勾搭上的,都不是好人。南陽王與諸老臣連忙下跪恭送,這回徐閣老的臉就不再像來時那麼黑了。
太后上馬車時,忽然對青雲說了一句話:“曹化那本日誌……我記得是在曹家人手裡,曹玦明小時候就是依那個給我下溫補方子的。怎麼李中道卻說,那本日誌是在太醫院呢?”
青雲愣了愣,這是怎麼一回事?
石明倫過來了,要親自將馬車送出大門去。他低聲對青雲提了一提:“曹秀才在廂房那頭呢,今夜之事,真是多虧了他。”
青雲訝然,忙望向他所指的方向,只見曹玦明正坐在廂房窗邊,抬頭沖她微笑。
難道說,曹玦明聽到了風聲,找石明倫幫忙混了進來,然後拿那本日誌為太后與她解圍嗎?李中道忽然改了口風,會不會也跟他有關係?
太后也瞧見了曹玦明,心下微動,臉色卻已緩和了許多。
青雲衝著曹玦明露出了一個微笑,忽然看見一抹光線落在他臉上,心下一動。兩人齊齊朝東邊天空望去,只見深藍的天邊不知幾時出現了一抹白。
原來是天亮了。
第一百零一十二章發榜
新帝繼位後的第四年二月,舉行了新一期的春闈會試。因有可靠的傳言說,新帝即將在明年正式親政,因此這一年的秋天會再舉行一屆恩科鄉試,明年春天則是多添一屆恩科會試,各地舉人們都有了兩次的科舉機會,故而人人都十分歡喜,更加努力地去備考。
連著兩屆科考,意味著有雙倍的名額,這樣好的機會,有心科舉入仕的人都不能錯過。
抱著這樣念頭上京赴試的人比往年更多些,而且有許多人都打算這一科若不中,也會留在京城等候明年春闈,因此參加會試的人數創下了本朝歷史的新高。禮部為了應對這一局面,可費了不少功夫,總算平平安安地熬過去了,沒鬧出什麼亂子來。又因為皇帝親自過問科考,十分重視,有心要搞小動作的,也都收斂了許多,所以沒有舞弊的傳聞傳出,就順利結束了會試。士林與民間皆道新君仁愛賢明,有一代明君之像呢。
今天正是會試放榜之日,貢院門口早已擠滿了人,就等著結果張貼出來了。附近一帶的茶館、酒樓,更是早早就滿了客,幾乎全都是應試的士子或其親朋,人人心急如焚。
青雲提前十日在離貢院大門最近的茶樓上訂了一個包間,此時倒是優哉游哉地坐在裡頭等候消息。曹玦明去年秋天順利考中了舉人,今年春闈也參加了,雖然喬致和、龔樂林與姜七老爺三位看過他的文章後,都覺得他今年可能有些勉強。若為穩妥計,還是再準備一年更好,但曹玦明還是下場了。青雲深知他的想法,倒也支持,不過對他考試的結果並不是十分看中。
旁邊眾人聽了這些話,倒是在心中暗暗驚懼,想著若是楚王太妃沒有犯下這些錯誤,說不定今日她就真的成事了,幸好幸好,此婦大愚若智,不曾叫她得逞。
只有徐閣老對青雲的態度有些不贊同:“縣主……咳,公主殿下,楚王太妃好歹也是您的長輩,您怎能這般……”
青雲打斷了他的話:“一介罪人,也有資格讓我敬她?!”
徐閣老閉嘴了。
太后心中大為暢快,笑著拉起女兒的手:“好孩子,這些年委屈你了,幸好如今惡人有惡報,咱們只等著看她的下場就好!”說到這裡,又轉向皇帝:“前些日子皇上不是說要問姜家的意思,看如何處置她麼?不知眼下可有回音了?”
皇帝笑了笑:“已經有了,只等年下祭祖時改了族譜就是。”他看向楚王太妃,神色淡淡地:“姜氏一族公議,都認為姜鳳卿行事惡毒,有負姜家家訓,不配再為姜家女,因此定了要將她出族,今後無論生死病休,都不與姜家相干,其子亦不能再認姜家為舅家。”他頓了頓,補上一句:“姜家二房的男丁也附議。”
姜家這個決定,卻是連楚郡王也擯棄在外了,趨利避害的意味太濃了些,不過倒也省了許多麻煩。
楚王太妃對此倒是沒怎麼激動,她只是冷冷地笑著,語氣中帶著幾分灰心:“那又如何?我從來就沒指望過姜家能幫上什麼忙,一向都是他們在依靠我。”
太后見狀只能搖頭:“你真是沒救了!”轉身就往後堂走。既然姜家將姜鳳卿出族,那她犯下任何罪行,都不會影響姜家了,她也不必再為這個不再是她姐姐的女人煩心。
青雲扶她回座,小林子快步悄聲進來,湊到皇帝耳邊說了一句話,皇帝便道:“既然楚郡王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楚王太妃眼中一亮,直起了身。她就知道!這個兒子不會棄她不顧的,在這時候跑來,必定是要為她求情!
楚郡王走進來時,腳步還帶著幾分虛弱,撲通一聲就跪在堂下,離楚王太妃足有三米以上的距離,說話的聲音也有此顫抖:“回稟皇上,臣父已經醒了。太醫說,臣父此番受傷,元氣大損,只怕有礙天年……”
皇帝微驚,隨即溫和地安撫道:“堂兄請起,堂兄不必擔憂,事情朕都已經知道了,楚王叔與堂兄此番都受驚了。楚王叔身子不好,只管安心休養。”
楚郡王含淚道:“臣謝皇上隆恩。只是此番變故,臣父子皆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臣父方才清醒時,曾囑咐臣前來將事情說清楚。先前因臣母有錯,臣父子二人領旨將她帶回禁足,過後聽聞京中流言,才知道臣母早有謀劃,臣父一怒之下前去尋臣母理論,卻不料被臣母擊傷。臣母更因此而以臣父性命威逼於臣,強要臣依她吩咐行事。臣雖不願,無奈為臣父性命著想,只能屈從……”
楚王太妃聽到這裡,已經忍不住大聲罵了:“逆子!你這個逆子!你們父子倆都不是好東西!我這般嘔心瀝血,為的是誰?還不是為了你們的榮華富貴?!你們不幫我就算了,還三番四次壞我好事。如今又將事情都怪到我頭上,你們怎麼不早點去死呢?!”
楚郡王頓了一頓,沒有理會,只繼續道:“臣父有言,夫妻二十餘載,直至如今才知道,夫妻情份不過是浮雲。只因有他,才有臣母的痴心妄想,故而自認有罪,實無臉面去見祖宗父兄。今日能做的,只有寫一封休書,求皇上許可,將臣母逐出宗室,生生世世,不再是皇家婦,也省得她到死也依舊存有妄想了!”他從懷中掏出一塊帕子,上頭布滿了暗紅色的字跡,卻是一封血書。
小林子趕緊雙手接下,轉呈給皇帝。
楚王太妃早已呆住了,她根本就不敢相信,那個對她痴心一片的男人,原來也會有休棄她的那一日。那她……那她該如何是好?姜家已經不要她了,夫家也不要她,她即使今日死在宗人府,將來也是個孤魂野鬼,那豈不是比廢后羅氏都要可憐?只怕連過去被她拋棄的丫頭魏紅綃、張碧羅,都比她強!
她的眼淚一下就迸出來了,撲過去抱住兒子:“靖兒,靖兒!我知道你和你父王只是一直氣憤,你們不會那麼狠心的,對不對?對不對?!”
楚郡王沒有看她:“母親,別再說你是一心為了我們的話了。你眼裡看到的,只有那個后座罷了。父王,我,還有那死去的弟弟,都不過是你的棋子而已。你心裡不念夫妻骨肉情份,今日也別怪父王與我。因為你犯下的罪孽,我們父子二人餘生都要為此贖罪呢!”
楚王太妃呆呆地看著他,似乎有些沒聽明白,但皇帝沒有給她更多的空間,只是揮了揮手,便有御衛進門將她拖了出去。
她被拖出門外後,忽然大力掙紮起來:“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他怎麼能這麼狠心?他明明對我發過誓的!他明明——”話音未落,不知從何處she來一支利箭,正中她的胸口,穿過她的身體,將她牢牢地釘在宗人府前堂大院的地面上。
石明倫高聲喝問:“什麼人?!”便帶著御衛循著箭she來的方向追了過去。大堂中一陣騷動,老臣們都慌了一下。楚郡王則盯著母親的屍體發起了呆,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沒過多久,石明倫來報:“皇上,是那逃走的羅家死士最後一人下的手。刺客已被御衛拿住,當場格殺了。”
皇帝定了定神,點頭表示知道了,吩咐下去:“將罪人屍體交還給楚郡王安葬了吧。”楚郡王眼圈一紅,重重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響頭。
楚王太妃死了。
青雲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只覺得有些不真實。她跟太后對望一眼,都有些茫然。
皇帝走過來道:“天快亮了,母后與皇姐一夜辛苦,還是早些回宮歇息去吧?這裡有朕呢。只剩下幾個罪人同夥,有個還是皇姐從前的丫頭,都只是旁枝末節,問清楚案情就都處置了,不必再勞太后與皇姐費心。”
青雲怔了怔,她的丫頭?是誰?但太后覺得累了,無言地點了點頭,就扶著她往外走,青雲也就將此事丟開,不再過問。橫豎跟楚王太妃勾搭上的,都不是好人。南陽王與諸老臣連忙下跪恭送,這回徐閣老的臉就不再像來時那麼黑了。
太后上馬車時,忽然對青雲說了一句話:“曹化那本日誌……我記得是在曹家人手裡,曹玦明小時候就是依那個給我下溫補方子的。怎麼李中道卻說,那本日誌是在太醫院呢?”
青雲愣了愣,這是怎麼一回事?
石明倫過來了,要親自將馬車送出大門去。他低聲對青雲提了一提:“曹秀才在廂房那頭呢,今夜之事,真是多虧了他。”
青雲訝然,忙望向他所指的方向,只見曹玦明正坐在廂房窗邊,抬頭沖她微笑。
難道說,曹玦明聽到了風聲,找石明倫幫忙混了進來,然後拿那本日誌為太后與她解圍嗎?李中道忽然改了口風,會不會也跟他有關係?
太后也瞧見了曹玦明,心下微動,臉色卻已緩和了許多。
青雲衝著曹玦明露出了一個微笑,忽然看見一抹光線落在他臉上,心下一動。兩人齊齊朝東邊天空望去,只見深藍的天邊不知幾時出現了一抹白。
原來是天亮了。
第一百零一十二章發榜
新帝繼位後的第四年二月,舉行了新一期的春闈會試。因有可靠的傳言說,新帝即將在明年正式親政,因此這一年的秋天會再舉行一屆恩科鄉試,明年春天則是多添一屆恩科會試,各地舉人們都有了兩次的科舉機會,故而人人都十分歡喜,更加努力地去備考。
連著兩屆科考,意味著有雙倍的名額,這樣好的機會,有心科舉入仕的人都不能錯過。
抱著這樣念頭上京赴試的人比往年更多些,而且有許多人都打算這一科若不中,也會留在京城等候明年春闈,因此參加會試的人數創下了本朝歷史的新高。禮部為了應對這一局面,可費了不少功夫,總算平平安安地熬過去了,沒鬧出什麼亂子來。又因為皇帝親自過問科考,十分重視,有心要搞小動作的,也都收斂了許多,所以沒有舞弊的傳聞傳出,就順利結束了會試。士林與民間皆道新君仁愛賢明,有一代明君之像呢。
今天正是會試放榜之日,貢院門口早已擠滿了人,就等著結果張貼出來了。附近一帶的茶館、酒樓,更是早早就滿了客,幾乎全都是應試的士子或其親朋,人人心急如焚。
青雲提前十日在離貢院大門最近的茶樓上訂了一個包間,此時倒是優哉游哉地坐在裡頭等候消息。曹玦明去年秋天順利考中了舉人,今年春闈也參加了,雖然喬致和、龔樂林與姜七老爺三位看過他的文章後,都覺得他今年可能有些勉強。若為穩妥計,還是再準備一年更好,但曹玦明還是下場了。青雲深知他的想法,倒也支持,不過對他考試的結果並不是十分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