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頁
這樣太子的安危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不過有居心叵測的寧遠侯楚華謹在旁邊相隨,賀寧馨也能想像太子如坐針氈的境地。
賀寧馨嘆了口氣。她看得很清楚,皇帝立太子的心,其實並不是特別堅定。若是真的將大皇子當太子看待,是絕對不會讓他跟著楚華謹去西南賑災的。
簡飛揚聽了賀寧馨的話,沉吟半晌道:“可是寧遠侯說得也有道理。太子乃一國儲君,才是最能代表聖上去賑災撫民的。”
賀寧馨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寧遠侯這話,也就是能胡弄一時。你想想,照他這麼說,那欽差大臣都要由太子去才行。若不是太子代皇帝出行,就不配宣揚皇命,做欽差大臣。——照寧遠侯這種說法,以前那麼多位欽差大臣,根本都是不被臣民們接受的騙子!還敢拿著尚方寶劍去招搖撞騙,簡直要罪加一等,抄家滅族才是!”說得十分諷刺。
簡飛揚想了想,笑道:“當時你真應該在朝堂上,直接駁了寧遠侯的話才是。”
賀寧馨自嘲地笑了笑,悠悠地嘆了口氣。這個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接受男主外,女主內的。偶爾有女子對於外務稍有涉獵,就被認為是牝雞司晨。更有甚者,認為婦奪夫政,是要亡國的。——不知道哪一天,女人才能真正和男人一樣走出家門,平起平坐。
看著賀寧馨默默出神,不說話,簡飛揚忙安慰她道:“不如你跟我說,我去幫你說項去?”
賀寧馨忙笑道:“跟你說什麼?這是聖上和太子之間的事,哪裡容得我們這些人置喙?”
簡飛揚一點就透,低聲問賀寧馨:“你認為,其實聖上還在考驗觀望大皇子?”已經改了口,不再稱大皇子為“太子”。
賀寧馨點點頭,也壓低聲音對簡飛揚道:“這只是我的一點小見識。你看-----如果聖上想駁了寧遠侯的話,其實有很多種法子。不過聖上沒有這麼做,而是順水推舟,讓太子去西南賑災。可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聖上將太子派到最危險的地方,你說,不是在考驗他,是在做什麼?”其實更關鍵的原因,賀寧馨沒有說出來。
她知道,老寧遠侯的事,始終是宏宣帝心裡的一個結。
老寧遠侯有功,的確有功。若是沒有他,宏宣帝就不能復位。可是他也有過,且是滔天的大過。他覬覦神器,心懷不軌,甚至最後鋌而走險,試圖弒君自立。
這樣的大罪,足以抹殺他之前一切的功勞。
大皇子是宏宣帝的親生兒子,可也是老寧遠侯嫡親的外孫。若是宏宣帝一點芥蒂都沒有,他也不是宏宣帝了。
可是正因為他是皇帝,他不能讓自己心裡的好惡蒙蔽了他的雙眼。更何況老寧遠侯謀反的事,其實還沒有大規模展開,就被宏宣帝和裴舒凡當機立斷,誅除首惡,將一切扼殺在萌芽階段了。
所以在大齊朝絕大多數臣民眼裡,老寧遠侯是扶持聖上登基的大功臣,又因為死得早,一切的罪惡還沒有來得及暴露,便湮沒在塵埃當中。寧遠侯楚華謹,在大家眼裡,還是忠良之後,三位皇子響噹噹的外家。
老寧遠侯的那些事情,本來就說不出口。他暴斃之後,宏宣帝還親往弔唁過,甚至賜了祭祀的田地,只差入忠良祠讓後世祭拜了。
這樣的大皇子,沒有任何行差踏錯,且是嫡長的大皇子,怎麼可能不立為太子?
而且他無論心性才幹,都跟宏宣帝極為相似。
這樣的人,也許不是一個好人,或者好男人,卻有做一個好皇帝的潛質。
是不是好皇帝,本來就不能簡簡單單用是不是好男人的標準來衡量。
前朝也有皇帝,重情重義專一,一生後宮裡面只有一個女人,便是他的皇后。
可惜最後他卻無子而終。只好由首輔出面,將他兄弟家的孩子過繼過來做皇帝。那位皇后後來雖然做了太后,下場卻不算很好。
本朝的高祖皇帝范朝暉的經歷,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別說宏宣帝的父皇隆慶帝,為了龐貴妃,差點將大齊江山拱手送
“聖上心裡,一定很是複雜。他讓太子去西南賑災,其實有點聽天由命的感覺。”賀寧馨冷靜地跟簡飛揚分析。
簡飛揚聽了半天,也明白了賀寧馨的意思,往後仰躺在床上,雙手抱著頭,眼望著床頂的合歡結,沉聲問她:“你想讓我怎麼做?”
賀寧馨看了簡飛揚一眼,道:“不是我想讓你怎麼做,而是你想怎麼做。你是想讓鎮國公府一直平安無事呢,還是不久之後,我們只好犯個小錯,被削職為民,隱居山林去?”
簡飛揚“哼”了一聲,道:“我鎮國公府世世代代為大齊出血出力,可不是為了最後隱居山林的。——我的子言,以後也是會做大將軍,威震敵膽的!”很是為小子言自豪。
小子言最愛聽簡飛揚講行軍打仗的故事,又跟著簡飛揚學看輿圖,跟著賀寧馨學識字念書,很是上進。
這樣的孩子,讓他終老山林,就連賀寧馨也不忍的。
聽了簡飛揚的話,賀寧馨笑道:“有你這句話就好。你記得,去西南,第一要保證太子的安全。別的事都可以靠後,太子的安危第一重要。”
簡飛揚點點頭:“我們鎮國公府,一向只維護正統。”老鎮國公簡士弘便是為了如今的皇帝,當年的廢太子去世的。
賀寧馨被噎了一下,對簡飛揚道:“好吧,我剛才說錯了一點。你自己的安全最重要。先保證了你自己的安危,其次才是保護太子的安危。”
簡飛揚笑著搖搖頭,道:“你不用說來說去地繞圈子。我自然道我自己的安危甚至比太子的安危還要重要。我若死了,誰能保護太子?所以我一定會活著。就算萬一不能保全太子,我也會活著回來見你的。”
說著,簡飛揚摸了摸賀寧馨隆起的小腹,有些遺憾地道:“可惜,不能親眼看見他出生了。”
賀寧馨將簡飛揚的手按在自己的小腹上,默默地沒有說話。
簡飛揚輕輕在賀寧馨小腹上撫來撫去,抬頭笑看賀寧馨道:“不過幸好我們頭一個孩子是兒子。不然我還真不放心就這樣出征。”武將出去打仗,總是有風險的。就算是主掌中軍的大將軍,也說不定有馬失前蹄的那一天。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做武將的,若是認為哪一次出征沒有風險,就是腦子進水了。
賀寧馨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是,我也覺得很幸運,幸好我們頭一個孩子,是小子言。”賀寧馨笑著道,眼裡有些濕潤起來。
若是簡飛揚不在了,賀寧馨有兒子傍身,鎮國公的爵位會世襲下來,她也可以著力教養兒子,不至於老來無依無靠,要看別人的臉色過活。
所以每一個武將的妻子,最關心的便是能生出一個兒子。
大齊朝的皇帝,也很注意這一點。除了世襲的武職以外,考武舉的舉子,按例不能是家裡的獨子。
兩人想到小子言,都相視而笑。
說了一會兒小子言近來的趣事之後,賀寧馨又想起一事,對簡飛揚道:“聖上答應讓寧遠侯跟著去西南,大概也是打著將老寧遠侯的勢力一網打盡的主意。——太子恐怕另有要務,安郡王的緹騎估計也會在暗地裡行事。你跟著太子,注意太子明面上的防務和西南的邊境防務就行,別的事,特別是有關寧遠侯楚華謹的,你要有多遠,躲多遠,千萬不要管。”
簡飛揚想起當年被他毀掉的玉璽,問賀寧馨:“你記不記得當年柳夢寒讓人拿去東南,挑撥謝運那群人的玉璽?”
賀寧馨怎麼可能忘?
“當然記得。你還說過,你將那玉璽毀掉了。——你確定當時沒有別人看見?”賀寧馨有些擔心地問道。
簡飛揚搖搖頭,很是確信:“絕對沒有人看見。我只是在想,聖上派太子去西南,跟寧遠侯虛與委蛇,是不是跟那玉璽有關?”
何止是玉璽,還有很多別的東西……
賀寧馨卻一時無法說出口,只是對簡飛揚道:“自然是跟玉璽有關。不過,玉璽既然被你毀掉了,那真真假假就無所謂了。他們可以去查,能查出什麼結果,就看他們的本事了。柳夢寒已經死了,此事到此為止,我們之間以後也不要提起來。”
簡飛揚應了一聲,對賀寧馨道:“我明白了。這一次,對太子是機會,對我們鎮國公府也是機會。”已經胸有成竹地拿了主意。
賀寧馨張了張口,有心想問一聲,可是看簡飛揚的神色,一定是很有把握。畢竟這麼久了,他從來沒有讓她失望過。
再想一想,若是簡飛揚成功了,他們自然會從此不用擔心會被皇帝鳥盡弓藏。若是失敗了,自己就跟他一起去算了。
不過有居心叵測的寧遠侯楚華謹在旁邊相隨,賀寧馨也能想像太子如坐針氈的境地。
賀寧馨嘆了口氣。她看得很清楚,皇帝立太子的心,其實並不是特別堅定。若是真的將大皇子當太子看待,是絕對不會讓他跟著楚華謹去西南賑災的。
簡飛揚聽了賀寧馨的話,沉吟半晌道:“可是寧遠侯說得也有道理。太子乃一國儲君,才是最能代表聖上去賑災撫民的。”
賀寧馨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寧遠侯這話,也就是能胡弄一時。你想想,照他這麼說,那欽差大臣都要由太子去才行。若不是太子代皇帝出行,就不配宣揚皇命,做欽差大臣。——照寧遠侯這種說法,以前那麼多位欽差大臣,根本都是不被臣民們接受的騙子!還敢拿著尚方寶劍去招搖撞騙,簡直要罪加一等,抄家滅族才是!”說得十分諷刺。
簡飛揚想了想,笑道:“當時你真應該在朝堂上,直接駁了寧遠侯的話才是。”
賀寧馨自嘲地笑了笑,悠悠地嘆了口氣。這個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接受男主外,女主內的。偶爾有女子對於外務稍有涉獵,就被認為是牝雞司晨。更有甚者,認為婦奪夫政,是要亡國的。——不知道哪一天,女人才能真正和男人一樣走出家門,平起平坐。
看著賀寧馨默默出神,不說話,簡飛揚忙安慰她道:“不如你跟我說,我去幫你說項去?”
賀寧馨忙笑道:“跟你說什麼?這是聖上和太子之間的事,哪裡容得我們這些人置喙?”
簡飛揚一點就透,低聲問賀寧馨:“你認為,其實聖上還在考驗觀望大皇子?”已經改了口,不再稱大皇子為“太子”。
賀寧馨點點頭,也壓低聲音對簡飛揚道:“這只是我的一點小見識。你看-----如果聖上想駁了寧遠侯的話,其實有很多種法子。不過聖上沒有這麼做,而是順水推舟,讓太子去西南賑災。可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聖上將太子派到最危險的地方,你說,不是在考驗他,是在做什麼?”其實更關鍵的原因,賀寧馨沒有說出來。
她知道,老寧遠侯的事,始終是宏宣帝心裡的一個結。
老寧遠侯有功,的確有功。若是沒有他,宏宣帝就不能復位。可是他也有過,且是滔天的大過。他覬覦神器,心懷不軌,甚至最後鋌而走險,試圖弒君自立。
這樣的大罪,足以抹殺他之前一切的功勞。
大皇子是宏宣帝的親生兒子,可也是老寧遠侯嫡親的外孫。若是宏宣帝一點芥蒂都沒有,他也不是宏宣帝了。
可是正因為他是皇帝,他不能讓自己心裡的好惡蒙蔽了他的雙眼。更何況老寧遠侯謀反的事,其實還沒有大規模展開,就被宏宣帝和裴舒凡當機立斷,誅除首惡,將一切扼殺在萌芽階段了。
所以在大齊朝絕大多數臣民眼裡,老寧遠侯是扶持聖上登基的大功臣,又因為死得早,一切的罪惡還沒有來得及暴露,便湮沒在塵埃當中。寧遠侯楚華謹,在大家眼裡,還是忠良之後,三位皇子響噹噹的外家。
老寧遠侯的那些事情,本來就說不出口。他暴斃之後,宏宣帝還親往弔唁過,甚至賜了祭祀的田地,只差入忠良祠讓後世祭拜了。
這樣的大皇子,沒有任何行差踏錯,且是嫡長的大皇子,怎麼可能不立為太子?
而且他無論心性才幹,都跟宏宣帝極為相似。
這樣的人,也許不是一個好人,或者好男人,卻有做一個好皇帝的潛質。
是不是好皇帝,本來就不能簡簡單單用是不是好男人的標準來衡量。
前朝也有皇帝,重情重義專一,一生後宮裡面只有一個女人,便是他的皇后。
可惜最後他卻無子而終。只好由首輔出面,將他兄弟家的孩子過繼過來做皇帝。那位皇后後來雖然做了太后,下場卻不算很好。
本朝的高祖皇帝范朝暉的經歷,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別說宏宣帝的父皇隆慶帝,為了龐貴妃,差點將大齊江山拱手送
“聖上心裡,一定很是複雜。他讓太子去西南賑災,其實有點聽天由命的感覺。”賀寧馨冷靜地跟簡飛揚分析。
簡飛揚聽了半天,也明白了賀寧馨的意思,往後仰躺在床上,雙手抱著頭,眼望著床頂的合歡結,沉聲問她:“你想讓我怎麼做?”
賀寧馨看了簡飛揚一眼,道:“不是我想讓你怎麼做,而是你想怎麼做。你是想讓鎮國公府一直平安無事呢,還是不久之後,我們只好犯個小錯,被削職為民,隱居山林去?”
簡飛揚“哼”了一聲,道:“我鎮國公府世世代代為大齊出血出力,可不是為了最後隱居山林的。——我的子言,以後也是會做大將軍,威震敵膽的!”很是為小子言自豪。
小子言最愛聽簡飛揚講行軍打仗的故事,又跟著簡飛揚學看輿圖,跟著賀寧馨學識字念書,很是上進。
這樣的孩子,讓他終老山林,就連賀寧馨也不忍的。
聽了簡飛揚的話,賀寧馨笑道:“有你這句話就好。你記得,去西南,第一要保證太子的安全。別的事都可以靠後,太子的安危第一重要。”
簡飛揚點點頭:“我們鎮國公府,一向只維護正統。”老鎮國公簡士弘便是為了如今的皇帝,當年的廢太子去世的。
賀寧馨被噎了一下,對簡飛揚道:“好吧,我剛才說錯了一點。你自己的安全最重要。先保證了你自己的安危,其次才是保護太子的安危。”
簡飛揚笑著搖搖頭,道:“你不用說來說去地繞圈子。我自然道我自己的安危甚至比太子的安危還要重要。我若死了,誰能保護太子?所以我一定會活著。就算萬一不能保全太子,我也會活著回來見你的。”
說著,簡飛揚摸了摸賀寧馨隆起的小腹,有些遺憾地道:“可惜,不能親眼看見他出生了。”
賀寧馨將簡飛揚的手按在自己的小腹上,默默地沒有說話。
簡飛揚輕輕在賀寧馨小腹上撫來撫去,抬頭笑看賀寧馨道:“不過幸好我們頭一個孩子是兒子。不然我還真不放心就這樣出征。”武將出去打仗,總是有風險的。就算是主掌中軍的大將軍,也說不定有馬失前蹄的那一天。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做武將的,若是認為哪一次出征沒有風險,就是腦子進水了。
賀寧馨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是,我也覺得很幸運,幸好我們頭一個孩子,是小子言。”賀寧馨笑著道,眼裡有些濕潤起來。
若是簡飛揚不在了,賀寧馨有兒子傍身,鎮國公的爵位會世襲下來,她也可以著力教養兒子,不至於老來無依無靠,要看別人的臉色過活。
所以每一個武將的妻子,最關心的便是能生出一個兒子。
大齊朝的皇帝,也很注意這一點。除了世襲的武職以外,考武舉的舉子,按例不能是家裡的獨子。
兩人想到小子言,都相視而笑。
說了一會兒小子言近來的趣事之後,賀寧馨又想起一事,對簡飛揚道:“聖上答應讓寧遠侯跟著去西南,大概也是打著將老寧遠侯的勢力一網打盡的主意。——太子恐怕另有要務,安郡王的緹騎估計也會在暗地裡行事。你跟著太子,注意太子明面上的防務和西南的邊境防務就行,別的事,特別是有關寧遠侯楚華謹的,你要有多遠,躲多遠,千萬不要管。”
簡飛揚想起當年被他毀掉的玉璽,問賀寧馨:“你記不記得當年柳夢寒讓人拿去東南,挑撥謝運那群人的玉璽?”
賀寧馨怎麼可能忘?
“當然記得。你還說過,你將那玉璽毀掉了。——你確定當時沒有別人看見?”賀寧馨有些擔心地問道。
簡飛揚搖搖頭,很是確信:“絕對沒有人看見。我只是在想,聖上派太子去西南,跟寧遠侯虛與委蛇,是不是跟那玉璽有關?”
何止是玉璽,還有很多別的東西……
賀寧馨卻一時無法說出口,只是對簡飛揚道:“自然是跟玉璽有關。不過,玉璽既然被你毀掉了,那真真假假就無所謂了。他們可以去查,能查出什麼結果,就看他們的本事了。柳夢寒已經死了,此事到此為止,我們之間以後也不要提起來。”
簡飛揚應了一聲,對賀寧馨道:“我明白了。這一次,對太子是機會,對我們鎮國公府也是機會。”已經胸有成竹地拿了主意。
賀寧馨張了張口,有心想問一聲,可是看簡飛揚的神色,一定是很有把握。畢竟這麼久了,他從來沒有讓她失望過。
再想一想,若是簡飛揚成功了,他們自然會從此不用擔心會被皇帝鳥盡弓藏。若是失敗了,自己就跟他一起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