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頁
見到那襲聖旨,蕭宜陽並沒有接旨,而是淡淡地道:「你跟我說沒用,讓你們女皇陛下來跟我說。」
那內侍苦笑道:「還是陛下了解您。我們陛下就在外頭的車裡候著。」
蕭宜陽一驚:「她來了?」便快步走了出去。
來到天策府門前,蕭宜陽看著那一輛普通的青木馬車,很是感慨。——只有媚娘才有這樣的魄力!
這些年來,他看著媚娘一步步從感業寺進入深宮,又一步步借著王皇后和蕭淑妃的矛盾左右逢源,以一個親生女兒的性命為代價,將王皇后和蕭淑妃一起拉下馬來,坐上皇后的寶座!
當時很多朝臣反對,只有蕭宜陽一言不發。
他是天策府上將,他不做聲,就是支持。
於是楚媚娘成了大齊的皇后。
後來,她又坐上朝堂,和永興帝齊治並稱「二聖」。
再後來,永興帝病逝,楚媚娘廢掉自己的兒子,自己坐上皇帝的位置,改國號為「楚」,成為古往今來第一位女皇帝!
蕭宜陽還是沉默,但是他不再打理軍務,將所有的軍權都交了出來,退隱洛陽天策府,不問世事。
媚娘確實有些本事,大楚在她手下蒸蒸日上,打擊士族門閥,扶植寒門庶族,徹底將士族趕出了朝堂。
可是她再能幹,如今也是垂垂老嫗,而且,她手下沒有能征善戰的大將。
安祿山反心一起,她的江山就危在旦夕。
所以她不得不來親自請蕭宜陽出馬。
她知道,如果這個世上有一個人能挽救她的命運,只有蕭宜陽。
這麼些年,她在權勢的路上大步往上走著,其實背後都有蕭宜陽的默默支持。
或者說,他不反對,就是支持。
蕭家人在軍方一言九鼎的地位,就是楚媚娘的最大底氣和背書。
可是今日,她的底氣和背書要結束了。
蕭宜陽在車下仰頭,看著楚媚娘道:「把江山還給齊氏,改回國號,我就幫你去打仗。」
楚媚娘嘆口氣:「我也沒有幾年好活了。我答應你,只要你收拾了這股叛軍,我就把江山傳給我的孫子,國號當然也會改回大齊。」
蕭宜陽點點頭,目送著楚媚娘的青木大車遠去。
除了當事人,誰都不知大楚的女帝曾經悄然出宮,來到洛陽天策府拜訪天策上將蕭宜陽!
楚媚娘走後,蕭宜陽果然召集自己的部下,迅速集結蕭家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安祿山叛亂的戰場。
這一仗,就打了八年。
等安祿山束手就擒的時候,女帝楚媚娘已經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了。
「陛下,叛賊安祿山已經被蕭大將軍斬首示眾。叛亂已經結束了。」楚媚娘的宮女在她耳邊輕聲說道。
楚媚娘昏昏沉沉地點點頭,道:「召蕭大將軍進宮吧。」
她的宮女應了,一邊派人去給蕭宜陽傳旨,讓他火速進宮。
此時蕭宜陽正在自家的帳篷里,跟一個站在他面前的男子說話。
「你走吧。『安祿山』已死,從此這個世上沒有『安祿山』這個人了。」蕭宜陽對那人說道。
那人正是應該已經被砍了頭的安祿山!
「為什麼放我?你難道不怕被人知道?」
「我們蕭安兩家是世交,也是親戚。我不忍看安家無後。你走,去東海上的小島,那裡有人接應你。」
安祿山想了一會兒,到底還是求生的心情占了上風,往海外去了。
接到女帝的急詔,蕭宜陽趕緊入宮,在女帝咽氣之前,拿到她的遺詔,扶植楚媚娘的孫子登上皇位,是為永明帝,重新改國號為大齊。
永明帝封蕭宜陽為汾國公,世襲罔替,和蕭家本來就有的柱國公並列為大齊四公之一。
蕭宜陽一直活到九十多歲,七子八婿,家業興旺。
蕭家也成為大齊世家裡面永遠流傳的傳奇!
(全書完)
完本感言
今天終於將《原配寶典》劃上了句號,有些傷感。本來有很多話要說,但是提起筆,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現在的心情,就是元代詩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鬂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不知不覺,就寫了杜恆霜、蕭士及的兩生兩世……
好了,廢話不說了,現在就說給全訂閱妹紙禮物的事。
這個就是,俺有二十多章內容修改過,從來沒有在網上全文發布過的章節。俺會全部替換進去。大家明天只要點一下全文更新/下載的按鈕,就可以把所有更新的章節都下載到你的起點女生網離線客戶端裡面,然後可以從頭看起了。
因為不是為了增加訂閱,所以俺不會說是哪些章節。總之八百多VIP章節,只有真正喜歡這本書,全文訂閱,並且願意從頭再看一遍的親,才有機會看到。用電腦看文的,只要都訂閱了,回頭一章章看的時候,就都在那裡了,連下載更新都不用做。
這些內容保證是別處沒有的。因為俺結文了,俺就不信有誰會這麼辛苦地一章章再去對比替換,除了俺這個作者以外。
這是為了給正版訂閱的書友一份在別處體會不到的閱讀體驗。
那內侍苦笑道:「還是陛下了解您。我們陛下就在外頭的車裡候著。」
蕭宜陽一驚:「她來了?」便快步走了出去。
來到天策府門前,蕭宜陽看著那一輛普通的青木馬車,很是感慨。——只有媚娘才有這樣的魄力!
這些年來,他看著媚娘一步步從感業寺進入深宮,又一步步借著王皇后和蕭淑妃的矛盾左右逢源,以一個親生女兒的性命為代價,將王皇后和蕭淑妃一起拉下馬來,坐上皇后的寶座!
當時很多朝臣反對,只有蕭宜陽一言不發。
他是天策府上將,他不做聲,就是支持。
於是楚媚娘成了大齊的皇后。
後來,她又坐上朝堂,和永興帝齊治並稱「二聖」。
再後來,永興帝病逝,楚媚娘廢掉自己的兒子,自己坐上皇帝的位置,改國號為「楚」,成為古往今來第一位女皇帝!
蕭宜陽還是沉默,但是他不再打理軍務,將所有的軍權都交了出來,退隱洛陽天策府,不問世事。
媚娘確實有些本事,大楚在她手下蒸蒸日上,打擊士族門閥,扶植寒門庶族,徹底將士族趕出了朝堂。
可是她再能幹,如今也是垂垂老嫗,而且,她手下沒有能征善戰的大將。
安祿山反心一起,她的江山就危在旦夕。
所以她不得不來親自請蕭宜陽出馬。
她知道,如果這個世上有一個人能挽救她的命運,只有蕭宜陽。
這麼些年,她在權勢的路上大步往上走著,其實背後都有蕭宜陽的默默支持。
或者說,他不反對,就是支持。
蕭家人在軍方一言九鼎的地位,就是楚媚娘的最大底氣和背書。
可是今日,她的底氣和背書要結束了。
蕭宜陽在車下仰頭,看著楚媚娘道:「把江山還給齊氏,改回國號,我就幫你去打仗。」
楚媚娘嘆口氣:「我也沒有幾年好活了。我答應你,只要你收拾了這股叛軍,我就把江山傳給我的孫子,國號當然也會改回大齊。」
蕭宜陽點點頭,目送著楚媚娘的青木大車遠去。
除了當事人,誰都不知大楚的女帝曾經悄然出宮,來到洛陽天策府拜訪天策上將蕭宜陽!
楚媚娘走後,蕭宜陽果然召集自己的部下,迅速集結蕭家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安祿山叛亂的戰場。
這一仗,就打了八年。
等安祿山束手就擒的時候,女帝楚媚娘已經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了。
「陛下,叛賊安祿山已經被蕭大將軍斬首示眾。叛亂已經結束了。」楚媚娘的宮女在她耳邊輕聲說道。
楚媚娘昏昏沉沉地點點頭,道:「召蕭大將軍進宮吧。」
她的宮女應了,一邊派人去給蕭宜陽傳旨,讓他火速進宮。
此時蕭宜陽正在自家的帳篷里,跟一個站在他面前的男子說話。
「你走吧。『安祿山』已死,從此這個世上沒有『安祿山』這個人了。」蕭宜陽對那人說道。
那人正是應該已經被砍了頭的安祿山!
「為什麼放我?你難道不怕被人知道?」
「我們蕭安兩家是世交,也是親戚。我不忍看安家無後。你走,去東海上的小島,那裡有人接應你。」
安祿山想了一會兒,到底還是求生的心情占了上風,往海外去了。
接到女帝的急詔,蕭宜陽趕緊入宮,在女帝咽氣之前,拿到她的遺詔,扶植楚媚娘的孫子登上皇位,是為永明帝,重新改國號為大齊。
永明帝封蕭宜陽為汾國公,世襲罔替,和蕭家本來就有的柱國公並列為大齊四公之一。
蕭宜陽一直活到九十多歲,七子八婿,家業興旺。
蕭家也成為大齊世家裡面永遠流傳的傳奇!
(全書完)
完本感言
今天終於將《原配寶典》劃上了句號,有些傷感。本來有很多話要說,但是提起筆,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現在的心情,就是元代詩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鬂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不知不覺,就寫了杜恆霜、蕭士及的兩生兩世……
好了,廢話不說了,現在就說給全訂閱妹紙禮物的事。
這個就是,俺有二十多章內容修改過,從來沒有在網上全文發布過的章節。俺會全部替換進去。大家明天只要點一下全文更新/下載的按鈕,就可以把所有更新的章節都下載到你的起點女生網離線客戶端裡面,然後可以從頭看起了。
因為不是為了增加訂閱,所以俺不會說是哪些章節。總之八百多VIP章節,只有真正喜歡這本書,全文訂閱,並且願意從頭再看一遍的親,才有機會看到。用電腦看文的,只要都訂閱了,回頭一章章看的時候,就都在那裡了,連下載更新都不用做。
這些內容保證是別處沒有的。因為俺結文了,俺就不信有誰會這麼辛苦地一章章再去對比替換,除了俺這個作者以外。
這是為了給正版訂閱的書友一份在別處體會不到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