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頁
我也道:「原來法澄大師看出來了?……果果,你和阿游這段時間守好這個娃娃,她與我們三夢宗風祖師頗有淵源,你們要小心看護。隨我來,我告訴你們她的原身在何處。紫成,你就不必跟著了,自己隨柳師叔去昭亭,思過三日之後我再來問你話。」
娃娃的原身在什麼地方?就在風君子當年摔破膝蓋遺落青冥鏡的地方,如此說來這個草木之精與我三夢宗還真是有緣。我命果果和阿游留在此地看護娃娃,果果知道如何教她調養,而阿游本身就是守護靈藥的毒蛇,多餘的話不用再交代。我還交給他倆一個任務,就是教娃娃說話,當然不能像沙根和紫成那麼教。
眾位高人紛紛帶著徒弟回去了,臨走時我對澤仁眨眼笑了笑。柳依依知道我們在天上這不意外,然而澤仁也是飛天趕來的,就沒發現和鋒與和曦兩位真人也在天上嗎?他可能是知道的,但是一直裝著不知道,別看這道士老老實實,也不是沒有心機的。
……
這一年秋天,容成與澤仁結為道侶,儀式在正一三山舉行。這也算修行界又一次各路高人的聚會,久未露面的守正真人親自主持儀式,在他人眼裡來看這是一對新人莫大的面子。他們成親之後我就將容成留在了蕪城,蕪城是我世間生意的總部,還有三夢宗兩處道場,確實需要一個管事的人。我將陳雁調到了淝水,她現在也能獨擋一面。
陳雁跟隨韓紫英學習世間之修,所依是風君子留下的那捲道法秘籍,這些年也算有所成就,更難得她還是經營管理上的人才。可是這些年她始終不肯拜紫英為師,紫英倒也不勉強她,有一次甚至和我開玩笑說以後有機會領著陳雁去拜風君子為師。我知道陳雁心裡在想什麼,但也只能暫且裝作不知道,有些事我也勉強不了。
轉過年菲兒生了個女孩,起名石雙成。我現在兒女雙全,生意也越做越大了,沒什麼不滿意的事情。不過生意做大了總還有麻煩,這幾年政府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越來越多了,大多打著招商引資繁榮地方經濟的旗號,但這些活動都有是要向企業攤派贊助的。這些事情我不插手,一般都交給容成去處理,但有一件事卻引起了我的注意。
蕪城要修文化一條街,起名狀元街,號稱要將千年古城悠久的文化傳統彰顯發揚,狀元街這個名字明顯暗指蕪城梅氏家族的輝煌歷史。不過有一件麻煩事,那條街要重修,兩邊的建築都要拆除,包括那座風君子曾經偷靈簽的送子觀音庵。
拆廟,是自古以來很忌諱的事情,不過在城市建設的潮流中顯得微不足道。那座觀音庵不算什麼文物,也無法在州府志中考證它的確切年代。文革期間菩薩曾被砸碎,大雄寶殿改成了幼兒園,八十年代又重建成了觀音庵。這時間還沒過二十年,觀音庵又要拆除了,門前小巷成了寬敞的文化一條街。
聽金爺爺說,解放前觀音庵門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溪穿過蕪城西郊。聽風君子說,他小時候幼兒園門前是一條明溝。而現在,文化一條街下面是一條被封住的陰溝,成了蕪城西區的主下水道。觀音庵拆除之後,原址後面要修建的是沿街商鋪,主要經營蕪城特產的文房四寶之類。聽說這個消息之後,我想去看一眼,倒不是想看那座廟,而是廟門前賣水果的關大嫂。
文化一條街工期安排的很緊,折遷工作要在2005年二月也就是春節之前完成。丹紫成放寒假也到蕪城了,說是先來看我再回家陪父母過年,卻天天在外面瞎逛。風君子這一年也回蕪城過春節,一樣天天在外面亂逛,他們在街上還碰見過好幾回。這一天我去狀元街的時候,正看見一幫工人在拆除觀音庵,到處塵土飛揚。然而在這塵灰飛揚中卻有一片淨土,那是街對面一個水果攤,攤子上的水果很新鮮掛著露珠,乾乾淨淨沒有沾染一點塵埃。
關大嫂在這裡。她今天坐在水果攤後面看著觀音庵被拆除,面色平靜毫不動容。今天她賣的水果不是黃金棗,而是大黑梨與櫨柑。正被拆除的一條街上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會路過買水果,可關大嫂還是在這裡擺攤,我來的時候水果攤前面站了兩個顧客。那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和一個光頭小和尚,正是丹紫成與沙根。這兩人又湊一塊去了,還逛到了這裡。我走過去的時候聽見他們兩個在說話——
丹紫成:「那櫨柑看上去很不錯,就像剛摘下來的,臘月里能見到真稀奇。沙根,我們去買兩個嘗嘗。」
沙根:「我沒錢。」
丹紫成:「我有,請你吃就是了。」
沙根:「那我不吃櫨柑,我要吃大黑梨。」
丹紫成走到水果攤前:「大嫂,給我們稱兩個櫨柑兩個黑梨。」
關大嫂笑了笑:「別人都是論斤買,你怎麼論個買?」
丹紫成:「也對哦,那我就多買點,讓大家都嘗嘗。」
沙根:「你要買多少?我吃一個黑梨就行。」
關大嫂看著沙根新剔的青頭皮,似乎很有興趣的問:「小師父,你是出家人?」
沙根:「是的,我是九林禪院的。」
關大嫂:「那你不用買啊,你可以向我化緣,我施捨你一個黑梨就是了。」
沙根搖著光頭:「化緣不是這麼化的。」
關大嫂:「那化緣是怎麼化的?」
沙根:「餓了化齋飯,渴了化碗水。可是我現在不餓不渴,就是有點讒,不能因貪戀口腹五味之欲而向居士化緣。」
娃娃的原身在什麼地方?就在風君子當年摔破膝蓋遺落青冥鏡的地方,如此說來這個草木之精與我三夢宗還真是有緣。我命果果和阿游留在此地看護娃娃,果果知道如何教她調養,而阿游本身就是守護靈藥的毒蛇,多餘的話不用再交代。我還交給他倆一個任務,就是教娃娃說話,當然不能像沙根和紫成那麼教。
眾位高人紛紛帶著徒弟回去了,臨走時我對澤仁眨眼笑了笑。柳依依知道我們在天上這不意外,然而澤仁也是飛天趕來的,就沒發現和鋒與和曦兩位真人也在天上嗎?他可能是知道的,但是一直裝著不知道,別看這道士老老實實,也不是沒有心機的。
……
這一年秋天,容成與澤仁結為道侶,儀式在正一三山舉行。這也算修行界又一次各路高人的聚會,久未露面的守正真人親自主持儀式,在他人眼裡來看這是一對新人莫大的面子。他們成親之後我就將容成留在了蕪城,蕪城是我世間生意的總部,還有三夢宗兩處道場,確實需要一個管事的人。我將陳雁調到了淝水,她現在也能獨擋一面。
陳雁跟隨韓紫英學習世間之修,所依是風君子留下的那捲道法秘籍,這些年也算有所成就,更難得她還是經營管理上的人才。可是這些年她始終不肯拜紫英為師,紫英倒也不勉強她,有一次甚至和我開玩笑說以後有機會領著陳雁去拜風君子為師。我知道陳雁心裡在想什麼,但也只能暫且裝作不知道,有些事我也勉強不了。
轉過年菲兒生了個女孩,起名石雙成。我現在兒女雙全,生意也越做越大了,沒什麼不滿意的事情。不過生意做大了總還有麻煩,這幾年政府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越來越多了,大多打著招商引資繁榮地方經濟的旗號,但這些活動都有是要向企業攤派贊助的。這些事情我不插手,一般都交給容成去處理,但有一件事卻引起了我的注意。
蕪城要修文化一條街,起名狀元街,號稱要將千年古城悠久的文化傳統彰顯發揚,狀元街這個名字明顯暗指蕪城梅氏家族的輝煌歷史。不過有一件麻煩事,那條街要重修,兩邊的建築都要拆除,包括那座風君子曾經偷靈簽的送子觀音庵。
拆廟,是自古以來很忌諱的事情,不過在城市建設的潮流中顯得微不足道。那座觀音庵不算什麼文物,也無法在州府志中考證它的確切年代。文革期間菩薩曾被砸碎,大雄寶殿改成了幼兒園,八十年代又重建成了觀音庵。這時間還沒過二十年,觀音庵又要拆除了,門前小巷成了寬敞的文化一條街。
聽金爺爺說,解放前觀音庵門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溪穿過蕪城西郊。聽風君子說,他小時候幼兒園門前是一條明溝。而現在,文化一條街下面是一條被封住的陰溝,成了蕪城西區的主下水道。觀音庵拆除之後,原址後面要修建的是沿街商鋪,主要經營蕪城特產的文房四寶之類。聽說這個消息之後,我想去看一眼,倒不是想看那座廟,而是廟門前賣水果的關大嫂。
文化一條街工期安排的很緊,折遷工作要在2005年二月也就是春節之前完成。丹紫成放寒假也到蕪城了,說是先來看我再回家陪父母過年,卻天天在外面瞎逛。風君子這一年也回蕪城過春節,一樣天天在外面亂逛,他們在街上還碰見過好幾回。這一天我去狀元街的時候,正看見一幫工人在拆除觀音庵,到處塵土飛揚。然而在這塵灰飛揚中卻有一片淨土,那是街對面一個水果攤,攤子上的水果很新鮮掛著露珠,乾乾淨淨沒有沾染一點塵埃。
關大嫂在這裡。她今天坐在水果攤後面看著觀音庵被拆除,面色平靜毫不動容。今天她賣的水果不是黃金棗,而是大黑梨與櫨柑。正被拆除的一條街上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會路過買水果,可關大嫂還是在這裡擺攤,我來的時候水果攤前面站了兩個顧客。那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和一個光頭小和尚,正是丹紫成與沙根。這兩人又湊一塊去了,還逛到了這裡。我走過去的時候聽見他們兩個在說話——
丹紫成:「那櫨柑看上去很不錯,就像剛摘下來的,臘月里能見到真稀奇。沙根,我們去買兩個嘗嘗。」
沙根:「我沒錢。」
丹紫成:「我有,請你吃就是了。」
沙根:「那我不吃櫨柑,我要吃大黑梨。」
丹紫成走到水果攤前:「大嫂,給我們稱兩個櫨柑兩個黑梨。」
關大嫂笑了笑:「別人都是論斤買,你怎麼論個買?」
丹紫成:「也對哦,那我就多買點,讓大家都嘗嘗。」
沙根:「你要買多少?我吃一個黑梨就行。」
關大嫂看著沙根新剔的青頭皮,似乎很有興趣的問:「小師父,你是出家人?」
沙根:「是的,我是九林禪院的。」
關大嫂:「那你不用買啊,你可以向我化緣,我施捨你一個黑梨就是了。」
沙根搖著光頭:「化緣不是這麼化的。」
關大嫂:「那化緣是怎麼化的?」
沙根:「餓了化齋飯,渴了化碗水。可是我現在不餓不渴,就是有點讒,不能因貪戀口腹五味之欲而向居士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