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阿蕙讓他們把自己和孩子們都保護起來,直到天亮。
天亮的時候,警備廳廳長來了。
他告訴阿蕙,昨晚捕獲的那名殺手咬舌自盡了。
他還告訴阿蕙:孟子楠的官邸被洗劫,他的夫人和孩子皆被殺。
孟子楠的妻子和孩子死了……
阿蕙只覺得後背發涼。
孟子楠沒有一件事逃脫前世的宿命。
而阿蕙呢?
她想到了廖士堯。
不知道為何,這一刻阿蕙的心緊緊揪住了的疼,她仿佛一口氣透不出來。
過了兩天,這樁慘案才有了初步嫌疑人。
嫌疑人是北方政府的。
警備廳又給廖府增加了兵力。
阿蕙和孩子們哪裡都不敢去,整日躲在家裡。
廖士堯那邊,一直沒有消息傳回來。
第202章 第一夫人
孟府慘案,震驚朝野。
孟子楠妻兒被殺,卻查不到兇手。
可是前線開戰,軍令如山,不可能讓孟子楠臨時回來。
關於這點,高層決斷不一:有人覺得應該讓孟子楠回來,軍法無外乎人情;有人覺得令行禁止,既然下了行軍令,就斷乎沒有更改的道理。
一旦孟子楠回來,士氣必然受挫,那時就是將千萬將士的性命送到敵人槍口之下。
孰輕孰重,應該有個定論。
最後,僅僅是通知了孟子楠,還讓他繼續執行軍令。
南京政府則替孟子楠安葬妻兒。
葬禮那天,靈堂滿滿當當的人。
阿蕙站在人群里,她眼睛酸得厲害。
直到這一刻,她才想:假如當初委屈一點,嫁給了孟子楠,能不能改變他的悲劇?
只可惜,當年太過於傲氣,太過於自私!
不想這些還好,一想這些就想哭。
她提早離開了。
廖府也是戒備森嚴。
回到家裡,阿蕙裝作若無其事。
背後抱著兆年,看到孩子黑眸盈盈,阿蕙的眼淚就再也止不住,簌簌落下來。她心裡一直堵著什麼。
她也開始認真思考她和廖士堯的婚姻。這次的婚姻,她無疑是受益者,她不應該有其他念頭。
一直以來,她也是這樣做的,她用了全力去尊重她的婚姻和廖士堯。
可是心裡某個角落,堆滿了塵埃。剝開層層疊疊,阿蕙看到了孟子楠,那麼無賴衝著她笑。她那單純又美好的初戀,原來在她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她很難受。
前線戰事,一直沒有消息傳回來。
日子就到了十月。
廖府再也沒有發生大事,而政府也沒有告訴阿蕙,到底那晚的殺手是誰。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殺害她和孟子楠的家人,政府打算如何處理。
她去問了一次,被客客氣氣的推搡回來。
日子就到了十月底。
阿蕙在家裡,除了報紙之外,什麼內幕都打聽不到。
可是她被孟家慘案嚇住了。萬一再有人偷襲。怎麼辦?她就暗中找了靖幫的人,讓他們給自己做守衛。
倒也沒什麼大事。
兆慎的武館去不了了,整日在家跟著阿蕙念書寫字。
阿蕙拿了廖士堯書架上的軍事入門,開始教兆慎一些軍事基本常識。這個兆慎倒感興趣,學得興致盎然。
轉眼就到了年關。
居然局勢動盪。阿蕙不敢帶著孩子去茂城,她留在南京過年。
沈閱和孟勤的五七,阿蕙去了他們墳前燒紙。
回到家。又是心情起伏。
到了臘月初八,阿蕙吩咐家裡傭人做了臘八粥,幾個孩子吃得開心。管家卻來告訴阿蕙,大少爺回來了。
阿蕙帶著孩子們,親自迎到了門口。
才兩年未見,兆寅長高了很多,已經有了成熟男子的體魄,更像阿蕙前世認識的人。
他衝著他們笑。笑容里添了幾分魅惑。
阿蕙請他進來之後,吩咐傭人去收拾房間,讓兆寅住下來。
等安頓好了。阿蕙問他:「應該沒有畢業吧?怎麼提前回來了?」
兆寅有點沉默。
他沒說,只是笑著道:「想家了。我二叔呢?」
阿蕙把廖士堯行軍之事,告訴了他。
兆寅點點頭。
而後。他什麼也沒說。
阿蕙覺得他有事瞞著自己,就坐下來,問他:「在英國惹事了嗎?」
兆寅白了她一眼,自己起身去收拾箱子,漫不經心道:「惹了事就躲回來,是你們女人家幹的事。你別瞎猜了。」
阿蕙又問她:「見到徐夫人了嗎?」
兆寅不悅,悶聲道:「不知道你說什麼!」他果然是不認徐夫人的。
阿蕙就沒有再囉嗦,走了出去,留他自己收拾東西。
到了第二天,兆寅發現家裡氣氛不對,到處都是衛兵。他問阿蕙:「發生了什麼事?這哪裡像家?跟軍營差不多。你很害怕嗎?」
阿蕙點頭,把上次的事和孟家的慘案告訴了他。
兆寅沒有說話。
「二叔會知道你很好的!」兆寅道。
阿蕙就笑。難道她所作所為,都是想讓廖士堯覺得她很好?
兆寅回來之後,阿蕙問他將來有什麼打算,是跟著他二叔去軍營,還是自己找份差事?
他說:「我想做點生意,準備去香港,想先跟二叔說一聲。」
天亮的時候,警備廳廳長來了。
他告訴阿蕙,昨晚捕獲的那名殺手咬舌自盡了。
他還告訴阿蕙:孟子楠的官邸被洗劫,他的夫人和孩子皆被殺。
孟子楠的妻子和孩子死了……
阿蕙只覺得後背發涼。
孟子楠沒有一件事逃脫前世的宿命。
而阿蕙呢?
她想到了廖士堯。
不知道為何,這一刻阿蕙的心緊緊揪住了的疼,她仿佛一口氣透不出來。
過了兩天,這樁慘案才有了初步嫌疑人。
嫌疑人是北方政府的。
警備廳又給廖府增加了兵力。
阿蕙和孩子們哪裡都不敢去,整日躲在家裡。
廖士堯那邊,一直沒有消息傳回來。
第202章 第一夫人
孟府慘案,震驚朝野。
孟子楠妻兒被殺,卻查不到兇手。
可是前線開戰,軍令如山,不可能讓孟子楠臨時回來。
關於這點,高層決斷不一:有人覺得應該讓孟子楠回來,軍法無外乎人情;有人覺得令行禁止,既然下了行軍令,就斷乎沒有更改的道理。
一旦孟子楠回來,士氣必然受挫,那時就是將千萬將士的性命送到敵人槍口之下。
孰輕孰重,應該有個定論。
最後,僅僅是通知了孟子楠,還讓他繼續執行軍令。
南京政府則替孟子楠安葬妻兒。
葬禮那天,靈堂滿滿當當的人。
阿蕙站在人群里,她眼睛酸得厲害。
直到這一刻,她才想:假如當初委屈一點,嫁給了孟子楠,能不能改變他的悲劇?
只可惜,當年太過於傲氣,太過於自私!
不想這些還好,一想這些就想哭。
她提早離開了。
廖府也是戒備森嚴。
回到家裡,阿蕙裝作若無其事。
背後抱著兆年,看到孩子黑眸盈盈,阿蕙的眼淚就再也止不住,簌簌落下來。她心裡一直堵著什麼。
她也開始認真思考她和廖士堯的婚姻。這次的婚姻,她無疑是受益者,她不應該有其他念頭。
一直以來,她也是這樣做的,她用了全力去尊重她的婚姻和廖士堯。
可是心裡某個角落,堆滿了塵埃。剝開層層疊疊,阿蕙看到了孟子楠,那麼無賴衝著她笑。她那單純又美好的初戀,原來在她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她很難受。
前線戰事,一直沒有消息傳回來。
日子就到了十月。
廖府再也沒有發生大事,而政府也沒有告訴阿蕙,到底那晚的殺手是誰。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殺害她和孟子楠的家人,政府打算如何處理。
她去問了一次,被客客氣氣的推搡回來。
日子就到了十月底。
阿蕙在家裡,除了報紙之外,什麼內幕都打聽不到。
可是她被孟家慘案嚇住了。萬一再有人偷襲。怎麼辦?她就暗中找了靖幫的人,讓他們給自己做守衛。
倒也沒什麼大事。
兆慎的武館去不了了,整日在家跟著阿蕙念書寫字。
阿蕙拿了廖士堯書架上的軍事入門,開始教兆慎一些軍事基本常識。這個兆慎倒感興趣,學得興致盎然。
轉眼就到了年關。
居然局勢動盪。阿蕙不敢帶著孩子去茂城,她留在南京過年。
沈閱和孟勤的五七,阿蕙去了他們墳前燒紙。
回到家。又是心情起伏。
到了臘月初八,阿蕙吩咐家裡傭人做了臘八粥,幾個孩子吃得開心。管家卻來告訴阿蕙,大少爺回來了。
阿蕙帶著孩子們,親自迎到了門口。
才兩年未見,兆寅長高了很多,已經有了成熟男子的體魄,更像阿蕙前世認識的人。
他衝著他們笑。笑容里添了幾分魅惑。
阿蕙請他進來之後,吩咐傭人去收拾房間,讓兆寅住下來。
等安頓好了。阿蕙問他:「應該沒有畢業吧?怎麼提前回來了?」
兆寅有點沉默。
他沒說,只是笑著道:「想家了。我二叔呢?」
阿蕙把廖士堯行軍之事,告訴了他。
兆寅點點頭。
而後。他什麼也沒說。
阿蕙覺得他有事瞞著自己,就坐下來,問他:「在英國惹事了嗎?」
兆寅白了她一眼,自己起身去收拾箱子,漫不經心道:「惹了事就躲回來,是你們女人家幹的事。你別瞎猜了。」
阿蕙又問她:「見到徐夫人了嗎?」
兆寅不悅,悶聲道:「不知道你說什麼!」他果然是不認徐夫人的。
阿蕙就沒有再囉嗦,走了出去,留他自己收拾東西。
到了第二天,兆寅發現家裡氣氛不對,到處都是衛兵。他問阿蕙:「發生了什麼事?這哪裡像家?跟軍營差不多。你很害怕嗎?」
阿蕙點頭,把上次的事和孟家的慘案告訴了他。
兆寅沒有說話。
「二叔會知道你很好的!」兆寅道。
阿蕙就笑。難道她所作所為,都是想讓廖士堯覺得她很好?
兆寅回來之後,阿蕙問他將來有什麼打算,是跟著他二叔去軍營,還是自己找份差事?
他說:「我想做點生意,準備去香港,想先跟二叔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