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到鄭大將軍和廉親王到了,沈妙歌把紅袖的話重新說了一遍,最後道:「我們不上朝、不接旨,只聽軍令;袖兒所說的,聽調不聽宣。」

  廉親王聽完之後撫掌:「好主意,只是要有萬全之計才能。」接下來就是男人們的事情了,他們細細的計議起來;而紅袖離開大廳,去尋六夫人等人閒話家常去了。

  最終,幾家人決定在大家之上培養一些武將,還有一些士兵:當然要移過來一些漁民,這裡就是幾家人安身立命之處,要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

  而他們聽命去邊關之時,帶著自己可信的將領,然後到時候該退之時便退:灰巾人在兩年之前大多都調了回來,沒有再讓他們繼續留在天朝的京城等地;以後,還是要多派些人出去到京城和邊關,如此也能以防萬一;並且在軍中事畢回島時,這些灰巾人正好可以做策應。

  諸如此類的,眾人商議了很久之後,把他們的意思通過朝中一些人的嘴,告訴給了皇帝;在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皇帝終於都答應了下來。

  因為皇帝答應得不太痛快,所以幾家人還是放下多半的心,不過還是謹慎的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把島上布防好之的後,沈侯爺、鄭大將軍和沈妙歌、沈二爺等人出發了。

  紅袖和幾府的人送他們上船時,都是眼眶微紅,只不過沒有人阻攔他們:天朝,倒底是他們的故土。

  日日的誦經,成了幾家人的習慣;經過了三年的浴血奮戰,沈妙歌等人終於收復了失地,揚威外番。

  在今天,所有出征的人就要回來了,而大軍的凱旋當然同幾家人沒有關係:沈、鄭兩家人都是自邊關上直接回來的。

  皇帝,幾家人是永遠也不想見的。

  時間的流逝中,沈、鄭兩家人又出去過一次,而大島上的生活並沒有讓男人們失去朝氣:他們天天、日日都為了將來的出戰而努力著;為了保護他們的家人而努力著。

  大島在幾家人的努力下,漸漸變成了一座小小的城池,慢慢的在海外有了極強的名聲;而男人們練兵的重要活動:就是巡海,去找那些海盜練手。

  幾十年之後,沈妙歌和紅袖都已經是白髮蒼蒼時,他們的兒子還一樣奉調令去邊關守土;雖然後來也有皇帝動過歪念,但是卻因為廉親王等人的安排,幾家人並沒有受到任何一點兒傷害。

  沈、鄭、廉親王、靖安郡王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而仙靈茶樓里所講的書,就是以這幾家人為原型的故事——當然是做過了改動,不能讓皇家有任何不滿的。

  但是聽調不聽宣,讓所有的人聽書的人心中暗爽:假想著如何是自己,當如何的英雄蓋世,如何的豪氣干雲;真是不此生。

  人人都以為這些英雄們的日子,當然是多彩多姿的,但是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他們認為英雄蓋世的幾家人男人,有的正在給嬌妻下廚,還有的正在和帳本奮戰——他們也是人,也要吃飯、睡覺,偶爾也一樣會夫妻鬥氣。

  「豪氣干雲?」廉親王端著剛剛做出來的肉羹,輕笑道:「熱氣干雲算不算英雄?」

  番外之大姐兒的洞房花燭夜

  終於成親了,不管是大姐兒還是福官,心裡都閃過了這麼一句話;雖然兩家的長輩都沒有人反對他們成親,但是他們想要真正成為小夫妻,還真是不容易啊。

  不過大姐兒在踏出沈家門時,還是落了淚;雖然說,不過是一牆之隔,但是她想到父母的養育之恩,家中長輩們的寵愛,心裡依然是酸酸的。

  坐在喜房裡,她想得最多反而不是福官,而是沈老祖、太夫人等等;還有,她的那些弟弟們:唉,不知道那一對雙生子,能不能鎮得住那些個淘氣包。

  等到福官好不容易擺脫了賀客們來到了新房時,聽到大姐兒的第一句話,絕不是他所想到的任何一句:「你說,我們要不要把兩府的牆推倒,我們在中間讓人造個院子?」

  福官摸了摸頭:「此事,以後再說。」他現在只想和大姐兒兩個人好好的說說體己話,然後嘛,他在心裡笑了幾聲。

  他走過來坐到了大姐兒的身邊,拉起了大姐兒的手來:「大姐兒。」他叫得十分的春情蕩漾。

  大姐兒的心思立馬回歸,然後一張臉通紅輕輕的「嗯」了一聲兒,不比蚊子叫大了多少;此時,她才忽然進入真正的新娘子狀態:今天晚上……,太羞人,這可怎麼辦?

  她忽然感覺福官坐在太近,又感覺今天有些太熱了,不自在的動了動身子,想離福官遠一些。

  大姐兒的嘻笑怒罵福官都領教過了,嬌羞之態卻是最讓他心動心癢的,而今天晚上的大姐兒的嬌羞更是不同以往,讓福官立時便醉了。

  他看著大姐兒又輕輕喚了一聲兒:「大姐兒。」他這一時根本什麼都忘了,只有眼前的大姐兒;他也不知道應該做什麼了,只知道胸中柔柔的,除了喚了大姐兒之外還沒有想到要做其它。

  一直以來他是被「欺壓」的一方,雖然和大姐兒是青梅竹馬,但是卻從來不敢越雷池一步:除了幼時,後來連牽手都沒有過。

  現在看著嬌羞無限的大姐兒,再加上手中柔若無骨的小手,福官感覺自己幸福的就要融化了。

  大姐兒又輕輕的應了一聲兒,此時已經被福官灼熱的目光盯得低下了頭,哪裡還敢再看福官一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