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頁
紅袖在睡著之前,在心底道:謝謝老天爺,能讓她來到這個世界,享受這樣的幸福生活——還有幾十年的幸福呢,過去的那些艱辛,現在想來並不算什麼了。
好人,一生平安。
侯門嬌之中秋番外
中秋佳節到了,沈家早已經做好了各種燈籠,在天色全黑之後,便把燈籠都掛了起來。
紅袖扶了沈老祖出來,在亭子裡擺好了屏風、設好了暖爐,沈老祖歪在榻上不但不會感覺到涼意,而且十分的舒服。
沈老祖看了看那些燈,再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月亮:「這麼多的燈光,都沒有壓過月色去呢。」
各房夫人笑應著坐了下來,桌上擺著各色的果品與月餅。
大姐兒帶著沈家十幾個孩子在挑著燈籠在院子裡亂轉,跑得一頭是汗;看到這邊上來了果品,孩子們跑了過來給大人們見禮:不過眼睛都盯在桌上,挑選著中自己意的月餅與果子。
長輩們一聲叫起,孩子們便伸手各自取了看中的月餅與果子,笑著又跑開了。
大姐兒也想跑時,卻被沈老祖一把攬到了懷中:「我的小祖宗,你就安穩一些陪部我吧;」看到大姐兒有些不願意,很眼饞那些跑來跑去的弟弟們,便笑道:「過了今年這個中秋,下一個中秋你便不是在我們家過了。」
大姐兒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不依的在沈老祖懷裡扭了幾下,然後就低下頭玩弄起自己的衣角來,再也不見剛剛的「假小子」樣兒。
三夫人笑著:「其實我們大姐兒如果不說話、不動的只坐著,就是一個正經的大家閨秀。」眾人聽完鬨笑著連連點頭:「誰再說我們家的姑娘霸王,讓他們來看看我們大姐兒坐著不動的樣子。」
六夫人笑道:「不能只是坐著不動兒,還要大姐兒有幾分羞意,這才像呢;不然他們來看我們大姐兒,我們大姐兒一瞪眼,不要說大家閨秀了,就是那將軍都沒有我們大姐兒目光有威風、鎮得住人。」
六夫人的話把焚琴笑得打跌,大姐兒嗔著撲倒在沈老祖的懷裡:「老祖宗——!」
沈老祖撫著她的頭:「不要緊,不要緊,大家閨秀有什麼了不起,十個大家閨秀也比不了我們大姐兒一個頭髮絲兒。」說著看向紅袖:「說起來,這也算是女兒像母親啊,我可是聽說當年袖兒……」
紅袖的臉立時紅了,她現在可是幾個孩子的娘親了:「老祖宗,嬸娘們取笑大姐兒,我這個做娘的不開口還不成?您卻還要拉上我。」
不遠處就是男人們的席面,和女人們緊鄰著:因為只是一家人團聚,也沒有外人,所以男女只是分席而已,並沒有相隔開。
沈老侯爺聽到這裡看向鄭大將軍笑道:「我還只是聽人家說起,今兒你來說說袖兒小時侯的事情……。」
鄭大將軍看了一眼紅袖,滿眼都是驕傲:「女兒啊,就要這樣養——動不動風吹就倒,哪有我們袖兒……」
紅袖沒有想到父親居然真開口,看向母親鄭姜氏:「母親,您也不說說父親。」鄭姜氏只笑不語,反正都是一家人,說說有什麼打緊;說起來,她也很想念袖兒小時候呢。
紅袖無奈,只能起身道:「我去看看今年的燈謎。」她這是想逃開,眾人當然知道。
沈妙歌一看紅袖離席,便也隨便找一藉口去尋紅袖了;而沈二爺和沈四爺大叫:「五弟,老夫老妻了,如此形影不離丟下兄弟們不理,可真就說不過去了。」
引得沈妙歌回頭瞪了他們一眼,卻還是自顧自的去了。
紅袖看到沈妙歌一笑:「你來做什麼,一會兒回去我們安安靜靜賞月不好,非要招惹得哥哥們嘲笑你。」
沈妙歌拉起紅袖的手來:「不理他們,你看一會兒他們會不會離席——那才是現世報呢。」自管和紅袖一面看燈一面賞月,細細的說著一些平常的瑣事,很是快樂。
雖然說兩夫妻已經是多年,但是兩人的感情是越來越沉厚,並沒有什麼七年之癢之類的:紅袖有時候想,會不會古代男人的感情具有保鮮功能?在上一世,她可是聽多了夫妻感情變淡的事兒。
沈妙歌這些年來,對紅袖唯一的不滿,就是她每每都說聽自己的,但每每二三年便會生一胎:如果不是他的心足夠強,當真是要嚇死了。
不過看著兒子們跑來跑去,再看看身邊的妻子微隆的肚子,他對紅袖悄悄的道:「你說,這一次會是女兒吧?」
紅袖微笑:「不知道,也許會是吧?不管是兒是女,是我們的孩子就好。」她知道沈家的長輩們,已經和她嫁入沈家時完全不同了,人人都盼著紅袖能生個女兒。
不便紅袖生一個是兒子,再生一個還是兒子;就是霜霜等人,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兒子:女兒只得了大姐兒一個!
當真是萬綠叢中一點紅,沈家長輩們把大姐兒都當成了眼珠子一般,把她和福官的圓房一事是拖了又拖,拖得廉親王吹鬍子瞪眼睛,可是沈妙歌現在卻能和他斗個旗鼓相當,他拿沈家半分法子也沒有。
廉親王也只能對兒子說:「福官啊,你再不把你妻子搶回來,我怕我這兒媳婦一輩子就會被沈家霸占走了。」
福官兒只是笑,他從來不摻和岳父和父親的「鬥爭」。
想到女兒,免不了就會想起女婿和親家,沈妙歌看了一眼大門方向:「袖兒,你說廉王爺一家人,怎麼還沒有到?」
好人,一生平安。
侯門嬌之中秋番外
中秋佳節到了,沈家早已經做好了各種燈籠,在天色全黑之後,便把燈籠都掛了起來。
紅袖扶了沈老祖出來,在亭子裡擺好了屏風、設好了暖爐,沈老祖歪在榻上不但不會感覺到涼意,而且十分的舒服。
沈老祖看了看那些燈,再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月亮:「這麼多的燈光,都沒有壓過月色去呢。」
各房夫人笑應著坐了下來,桌上擺著各色的果品與月餅。
大姐兒帶著沈家十幾個孩子在挑著燈籠在院子裡亂轉,跑得一頭是汗;看到這邊上來了果品,孩子們跑了過來給大人們見禮:不過眼睛都盯在桌上,挑選著中自己意的月餅與果子。
長輩們一聲叫起,孩子們便伸手各自取了看中的月餅與果子,笑著又跑開了。
大姐兒也想跑時,卻被沈老祖一把攬到了懷中:「我的小祖宗,你就安穩一些陪部我吧;」看到大姐兒有些不願意,很眼饞那些跑來跑去的弟弟們,便笑道:「過了今年這個中秋,下一個中秋你便不是在我們家過了。」
大姐兒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不依的在沈老祖懷裡扭了幾下,然後就低下頭玩弄起自己的衣角來,再也不見剛剛的「假小子」樣兒。
三夫人笑著:「其實我們大姐兒如果不說話、不動的只坐著,就是一個正經的大家閨秀。」眾人聽完鬨笑著連連點頭:「誰再說我們家的姑娘霸王,讓他們來看看我們大姐兒坐著不動的樣子。」
六夫人笑道:「不能只是坐著不動兒,還要大姐兒有幾分羞意,這才像呢;不然他們來看我們大姐兒,我們大姐兒一瞪眼,不要說大家閨秀了,就是那將軍都沒有我們大姐兒目光有威風、鎮得住人。」
六夫人的話把焚琴笑得打跌,大姐兒嗔著撲倒在沈老祖的懷裡:「老祖宗——!」
沈老祖撫著她的頭:「不要緊,不要緊,大家閨秀有什麼了不起,十個大家閨秀也比不了我們大姐兒一個頭髮絲兒。」說著看向紅袖:「說起來,這也算是女兒像母親啊,我可是聽說當年袖兒……」
紅袖的臉立時紅了,她現在可是幾個孩子的娘親了:「老祖宗,嬸娘們取笑大姐兒,我這個做娘的不開口還不成?您卻還要拉上我。」
不遠處就是男人們的席面,和女人們緊鄰著:因為只是一家人團聚,也沒有外人,所以男女只是分席而已,並沒有相隔開。
沈老侯爺聽到這裡看向鄭大將軍笑道:「我還只是聽人家說起,今兒你來說說袖兒小時侯的事情……。」
鄭大將軍看了一眼紅袖,滿眼都是驕傲:「女兒啊,就要這樣養——動不動風吹就倒,哪有我們袖兒……」
紅袖沒有想到父親居然真開口,看向母親鄭姜氏:「母親,您也不說說父親。」鄭姜氏只笑不語,反正都是一家人,說說有什麼打緊;說起來,她也很想念袖兒小時候呢。
紅袖無奈,只能起身道:「我去看看今年的燈謎。」她這是想逃開,眾人當然知道。
沈妙歌一看紅袖離席,便也隨便找一藉口去尋紅袖了;而沈二爺和沈四爺大叫:「五弟,老夫老妻了,如此形影不離丟下兄弟們不理,可真就說不過去了。」
引得沈妙歌回頭瞪了他們一眼,卻還是自顧自的去了。
紅袖看到沈妙歌一笑:「你來做什麼,一會兒回去我們安安靜靜賞月不好,非要招惹得哥哥們嘲笑你。」
沈妙歌拉起紅袖的手來:「不理他們,你看一會兒他們會不會離席——那才是現世報呢。」自管和紅袖一面看燈一面賞月,細細的說著一些平常的瑣事,很是快樂。
雖然說兩夫妻已經是多年,但是兩人的感情是越來越沉厚,並沒有什麼七年之癢之類的:紅袖有時候想,會不會古代男人的感情具有保鮮功能?在上一世,她可是聽多了夫妻感情變淡的事兒。
沈妙歌這些年來,對紅袖唯一的不滿,就是她每每都說聽自己的,但每每二三年便會生一胎:如果不是他的心足夠強,當真是要嚇死了。
不過看著兒子們跑來跑去,再看看身邊的妻子微隆的肚子,他對紅袖悄悄的道:「你說,這一次會是女兒吧?」
紅袖微笑:「不知道,也許會是吧?不管是兒是女,是我們的孩子就好。」她知道沈家的長輩們,已經和她嫁入沈家時完全不同了,人人都盼著紅袖能生個女兒。
不便紅袖生一個是兒子,再生一個還是兒子;就是霜霜等人,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兒子:女兒只得了大姐兒一個!
當真是萬綠叢中一點紅,沈家長輩們把大姐兒都當成了眼珠子一般,把她和福官的圓房一事是拖了又拖,拖得廉親王吹鬍子瞪眼睛,可是沈妙歌現在卻能和他斗個旗鼓相當,他拿沈家半分法子也沒有。
廉親王也只能對兒子說:「福官啊,你再不把你妻子搶回來,我怕我這兒媳婦一輩子就會被沈家霸占走了。」
福官兒只是笑,他從來不摻和岳父和父親的「鬥爭」。
想到女兒,免不了就會想起女婿和親家,沈妙歌看了一眼大門方向:「袖兒,你說廉王爺一家人,怎麼還沒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