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不太相信,便又抱過了紅袖來,孩子睡得還是很香甜;沈妙歌想了想,還是「勸著」紅袖把孩子放到床上,這樣也就萬無一失了。

  紅袖知道剛剛出生的孩子是不用吃奶的,便放下了他;回頭摟著沈妙歌的腰,和他細細的說起話來。

  可是當沈妙歌又想吻紅袖時,那孩子便又驚天動地的哭了起來;沈妙歌就在床邊上,被孩子嚇了一跳,然後又奇怪怎麼會如此巧?

  只顧想事情,一個不留神他便跌倒在床下,讓抱起孩子來的紅袖又是心疼又是好笑:「你這麼大的人,怎麼就跌下床了。」

  沈妙歌索性坐在地上看著紅袖懷中的兒子:這小子不會真是故意的吧?他摸了摸下巴,嗯,要趕快找奶娘才成。後來,就正像他所擔心的,這個兒子成了最讓他頭疼的一個——最粘母親。

  他趴在床沿上看著紅袖哄孩子,忽然輕輕的問:「袖兒,這一次、你可遇到了危險?」他想到紅袖臨盆時自己不在,便心中一陣刺痛。

  紅袖知道他的小心思,輕輕的搖頭拍著兒子:「沒有,只是痛了兩三個時辰吧,一直在屋裡走來走去,到真生的時候倒是很快、很順利的。」說著看了一眼沈妙歌:「你沒有聽穩婆們說嘛,一胎快比一胎受得痛苦小。」

  雖然是如此說,不過並不是絕對的:就有那死在三胎、四胎上的婦人;不過紅袖不打算告訴沈妙歌,因為那只是極少數了。而且她是練武之人,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危險。

  沈妙歌聽了之後,看看紅袖卻沒有再說什麼。

  此時響起了敲門聲兒:「是不是,也應該輪到我來說說話了?你看,這天可都亮了。」鄭大將軍的聲音自外面傳了進來。

  第22章 議分離

  沈妙歌和鄭大將軍暫時也在小山村中住了下來,把張大娘家的房子住了一個滿噹噹,不過倒把這個老大娘樂得合不攏嘴兒:她啊,一個人的日子過怕了,喜的就是一個人多熱鬧。

  雖然她也擔心紅袖一行人的離去,不過老人家想得開,總有分開的時候,眼下能相聚就是緣份啊。

  而村中里人家都是以打獵為生,所以對沈妙歌和鄭大將軍打虎之事十二分的欽佩:雖然虎沒有打死,但是人能毫髮無傷把虎逼走,已經很讓他們興奮了。

  一連幾日,村中幾家人輪流做東請沈妙歌和鄭大將軍過去飲酒;如此一來,他們和村中人很快便打成了一片。

  軍人嘛,自然有其粗豪的一面,和獵戶們可以說是脾性相投。而鄭大將軍送出信鴿之後,便要在這裡等廉親王的人來接應,所以和沈妙歌安心的做起了獵戶來。

  近一年來的搜尋,他們比獵戶們還熟悉大山;有了他們的加入,村中的收入一下子多了不少;這更讓他們受村中人的敬重了。

  最奇怪的要數古大夫了,自沈妙歌和鄭大將軍來了之後,他回了一趟家:回去打了一個包袱回來,便住到了張大娘家不走了。

  張大娘心中有數,高高興興的安排古大夫住下,並沒有趕他走的意思;而沈妙歌和鄭大將軍在心情平靜一些後,也看出來了古大夫的心思。

  經過幾日的接觸之後,雖然不知道古大夫的來歷,但是卻能確定他不是暗衛的人;這也就讓鄭大將軍和沈妙歌放下了大半的心思。

  如果映舒和他情投意合,便把映舒留下來和他過活也行:帶古大夫回島,眼下是不可能的——因為不知道他的來歷,不管是沈妙歌還是鄭大將軍,都要為島上那上千口人的性命著想。

  紅袖知道古大夫會武並且是高手之後,也是如此想的;如果映舒和他情投意和,那麼便讓他們結成夫妻留下來生活;如果日後查出古大夫的來歷,再接他們夫妻上島不遲。

  古大夫的臉皮之厚,也終於讓紅袖等人領教;也要說古大夫這人極為聰明,他知道要得映舒之心,還要得紅袖幾個點頭同意才成,所以對於這幾個很親熱。

  只是親熱,並不是巴結奉承,這是有區別的;正是這個人的自尊自重,倒得到了紅袖等人的讚賞,並沒有阻止他接近映舒。

  映舒直以此時放下了大半的心思之後,才查覺到古大夫的心意,她開始害羞每天都避著古大夫;這成了古大夫眼下最大的苦惱。

  紅袖的月子,因為沈妙歌、鄭大將軍、古大夫打得野獸很多,而映舒和張大娘兩個採得野菌也很多,養得十分好。

  只說雞湯,野雞和野菌燉的就比沈府中的雞湯還要好上三分:也就是樣子不太好看;雖然沒有什麼燕窩之類的補品,不過紅袖的身子還是恢復的極快。

  銀子是有的,不過紅袖眾人都認為不應該去城中買燕窩這種東西引來側目;而且有古大夫在,他在燉得肉湯中加些藥材,便已經很滋補了。

  終於在等了一個多月之後,沈妙歌等人接到了廉親王的通知,接他們的人在十幾天之後就應該會到。

  現在這個時辰張大娘和古大夫都睡下了,紅袖和沈妙歌、鄭大將軍、映舒坐在屋裡議事兒;要走,需要做得事情很多。

  首先就是皇帝的事情。

  雖然沈妙歌現在已經不會去做刺殺皇帝的事情,不過他卻不願意看到皇帝就這樣安穩在坐在那把龍椅上。

  眼下邊關已經狼煙四起:那些外族已經聯合起來,一起發動了對天朝的戰爭。此事,卻不是廉親王等人的計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