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是因為沈妙歌現在這種樣子,廉親王知道不可能帶走他:孩子、父母都提到了,但是沈妙歌還是不語;再加上鄭大將軍也不想回去,雖然他也掛念著妻兒,但是在眼下他已經相信紅袖不在人世的同時,總有一種特殊的感覺,他的小袖兒就在他的不遠處,等著他去接她回家。

  沈妙歌和鄭大將軍留了下來,廉親王安排了妥當了一切,留下了幾十個人之後,這才啟程回去了;而沈妙歌和鄭大將軍,他們又回到了原本仔細搜尋過的大山——他們要翻過山去,仔細搜尋那一個方向。

  因為沈妙歌想,可能紅袖主僕逃出了這座大山,所以暗衛們才沒有捉到她們;雖然這種希望很渺茫,但是沈妙歌還是要去搜尋。

  山中無歲月,時間在不停的搜尋中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又是一個月過去了。

  在廉親王離開之前,和沈妙歌發狂一樣尋找紅袖的這些時日裡,紅袖主僕在封山郡的過得並不是平平靜靜的。

  哪一座城中,總是會有一些紈絝子弟,總是會有幾個惡霸之類的人;這些人和城中的官府多少有些關係,再加上家中有些錢,在當地可以說是橫行無忌。

  紅袖和映舒並不是惹事生非的人,她們在無事的時候並不外出,和四鄰的交往也不多:她們是欽犯啊,並不想連累到人家。

  但是她們如此的深居簡出,自然也更加讓人們相信他們是一對私奔的小夫妻;只看到映舒的時候,人們的話題並不多。

  可是紅袖和四鄰見過面兒之後,這謠言便多了起來。也不是紅袖願意招搖,只是不得不和四鄰打個照面兒:時值年節,四鄰雖然對紅袖主僕有諸多的猜測,不過還是寬厚的性子占上風的人家多,所以不免要到紅袖主僕的小院子拜年。

  紅袖也就不得不出來還禮,接了四鄰的女眷到屋裡坐一坐,說笑幾句;雖然後來的回拜只是映舒去的,紅袖只是送了四鄰一些針錢活計之類的平常東西,但是眾人還是把她誇成了一朵花兒。

  尋常的百姓家,見到個齊整的女孩兒就要贊一聲美了,更何況是紅袖這樣白淨秀氣的婦人了:雖然紅袖的相貌也只是中等,但是氣質卻是掩不住的,平白的添了三分麗色,便成了百姓口中的佳人兒。

  這樣的名聲兒,倒不是四鄰有意要抵毀紅袖,大家只是看到這樣一個文文靜靜的漂亮人兒,又趕上年節不忙坐下來閒話時不免就要閒話幾句。

  於是紅袖的美貌便傳了出去,而紅袖和映舒卻一點也不知情。

  四鄰們經過接觸發現紅袖和映舒的性子都極隨和,人品也是不錯的,關於私奔的話當然不再提及:不過這樣的話也早已經傳了出去。

  年節過完之後,紅袖的身子已經顯了形,原本和映舒商量著要買馬車離開封川郡的,請了大夫來診脈,讓他多開幾副安胎的藥。

  大夫聽說她們要走遠路連連搖搖頭,說還是再養一個月之後再上路比較好,眼下胎兒剛剛養好,不要一下子又傷到了胎氣。

  映舒自然是求穩為上,在封川郡也沒有發生什麼事兒,便點頭同意了;紅袖也沒有反對,她的孩兒她自然是十分的上心,不想它在肚子裡有個三長兩短的。

  主僕二人又住了下來,此時已經是春暖花開,而沈妙歌和鄭大將軍也已經到了大山的另一邊了。

  紅袖小院中的一棵杏樹開了花,艷艷的引得人心情極好。紅袖便和映舒整治了三四樣小菜,趁著中午陽光正好時,在廊下擺好桌子賞花。

  紅袖斜倚在一張小小的軟榻上,看著滿樹的杏花兒有些愣愣的:孩子、父母、沈妙歌等等,都還好吧?不知道那海島之上,是不是也有繁花似錦的景致。

  映舒看她的樣子,便知道她又想起了大姐兒等人,便故意用他言來亂她的注意力:「姑娘,連著幾日天氣都很好,我們雇輛車出去走走?」

  紅袖聞言看了一眼映舒:「你就故意勾我吧,明兒我真動了心思,看你勸得住嗎?」她現在帶著身子,映舒是萬不敢讓她出去的。

  映舒笑了起來:「總是要出去的不是?再過上些日子,我們就買馬車走了——那個時候,姑娘怕要膩了外面的景兒。」

  紅袖微笑著剛想答話,便看到牆外邊飛進來一個小包袱;她看了一眼映舒,然後道:「過去瞧瞧是什麼東西,不是什麼乾淨的東西,便挖坑埋了吧。」

  映舒的臉已經氣得紅了,點點頭便過去用腳把小包袱踢開看了一眼裡面的東西:倒不像前幾次一樣,不是什么女人的貼身衣物或是春宮圖之類的,而是幾盒胭脂與兩身不錯的衣料。

  映舒看清楚之後只是冷冷一笑:真當我們主僕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居然拿這種東西來現眼——這種樣兒的胭脂與衣料,就算是府中的大丫頭看到都不會多看兩眼。

  她彎下腰把東西系了起來,回來說給紅袖聽。

  紅袖想了想道:「不要理會他們,眼下只有我們主僕二人,還是少惹是非的好;」她看了一眼那小包袱:「扔到了後面小院子裡去吧,我們走了,那些人自然能尋到。」

  映舒原本是打算給扔出去的,聽到紅袖的話想想也對:對方可是當地的惡霸,自己和姑娘雖然動起手並不怕他們,但是一來行藏就露了,二來紅袖帶著身子,也不適合和人動手。

  她也就沒有言語,拎著東西到小後院去了;剛把包袱扔下,便聽到前面有巨響傳來,好像是大門被打破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