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花朝仍是搖頭,顯然心事重重,不想說話,甚至顧不上再去重買東西,就冒雨往租住的地方跑去。
屋子裡頭燃過一小星沉香,那優雅的甜香極其悠長,在屋內縈繞許久都揮之不去。
舒歡打從外頭回來沒多久,被雨撲了個微濕,才沐浴了,披散著頭髮,端著一隻瓷碗坐在樓上窗前,呷著薑湯,隔簾看雨,聽見花朝和月夕的回報後,有些訝然的回過臉來,問道:「三爺?」
花朝猶豫道:「二奶奶知道我是打小進的府,三爺走時我才八九歲,見過是見過,但記不真了,方才不過匆匆打了個照面,覺得那字攤先生的容貌與二爺有幾分相像,我原還不敢確認是他,這才問了那紙墨鋪的掌柜,結果知道他姓顧,這大概就有六七分准了。」
舒歡垂著眼,沉吟不語。
花朝又道:「他瞧見我們後,匆忙收了攤就走,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認出了我,要不怎麼這樣驚慌。」
「那不至於。」舒歡搖了搖頭道:「你才說的,他走時你不過八九歲年紀,又不常在他面前伺候,這麼多年過去,身量臉龐都長了,他怎麼可能認得出來?應該是——」
她還沉吟著未說出來,就聽見有人接話道:「你們的傘。」
兩個丫鬟聞聲連忙轉過頭去:「二爺。」
顧熙然也才沐浴完,半束的發上帶著清爽的濕意,他走到了舒歡身旁,望著她微微一笑。
舒歡抬眼望他,也在笑:「是了,咱們帶出來的那些傘上都有顧家的標記,想是他看見後認了出來。」
顧熙然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吩咐花朝月夕道:「咱們先不走了,你們明日再去那字攤瞧瞧,若是見了他,就跟著他,知道他的住處後再來回稟。」
「是。」花朝應了一聲,要退出去。
月夕明顯有些失望,但也無可奈何,只好吐了吐舌,跟著花朝出去。
舒歡望著那晃動的簾影,低聲嘆息:「這麼多年了,原來他們兩人躲在此處。」
顧熙然走到窗前,望著外頭綿綿不斷的細雨,搖了搖頭:「若真是他,擺著字攤,看樣子境況不太好。」
舒歡沒說什麼,慢慢的喝完了薑湯,將空碗撂到了桌上,這才道:「他肯定不想看見顧家的人,不想被找到,要不然也不至於匆匆而去了。」
她說著,揚起頭來問道:「帶他和小萱回去嗎?」
顧熙然捉了她的一縷發,在指尖纏繞把玩,半晌方笑道:「那要看他們願不願意回去了。」
……猜測果然沒有錯,接下來的二三天,花朝和月夕每日都去字攤附近等候,但一直沒有看見那個字攤先生再次露面,不用問,他肯定就是顧家失蹤多年的三爺顧熙仁了,否則沒有必要一直躲著不見人。
到了第四天,花朝和月夕回來時,面上帶著有了收穫的笑,回稟說雖然還是沒有看見人,但是從某位常去字攤的熟客那裡,打聽到了顧熙仁的住處,就在鎮旁青巒山下的一間茅草屋內,離這裡並不太遠。
顧熙然和舒歡當即讓人備了車,往青巒山去。
青巒山位於青巒鎮的西面,山勢挺拔而陡峭,不論四季,山峰上常年都是雲霧繚繞,山腳下也只有一條拿碎石板鋪就的羊腸小道迤邐而上,天氣晴朗時那山道都不太好走,落雨時道上長年生長的青苔更是滑腳。
顧熙仁才從山上回來,衣上沾了不少雨水濕泥,但他渾沒在意,只是從柴房裡抱了一捆乾柴,搬到雨篷下面,慢慢的劈起柴禾來。
雨天,能做的事也就這些了,他不著急。
劈柴劈到累時,他拿衣袖胡亂抹抹額上的汗,再回屋裡取一隻粗瓷碗,打水缸里舀起一碗涼水就仰起頭來大口大口的往嘴裡灌。
水是山泉水,清涼甘甜,極解渴意。
一口氣灌完水,他正愜意的要拿衣袖抹嘴,不經意間往門外瞥了一眼,就目瞪口呆的僵立在了那裡。
門外的雨篷底下,蹲著兩個衣裳穿得鼓鼓囊囊的孩子,正在那裡專心致志的推滾著一隻石球,從他的角度望過去,可以看見孩子的側臉,都是圓潤潤粉嘟嘟的,瞧著極其可愛,但是這兩個孩子的年紀,絕對不會超過二歲,因為他們時而站起來走動時,腳步還有些蹣跚搖擺,嘴裡不時咕噥著的言語,也含糊而咿呀。
這……顧熙仁頭一個反應,是被嚇到了!
他往後退了一步,緊接著目光就往四周搜索起來,想看看有沒有出現大人的身影,可是門外什麼人都沒有,有的只是微雨、薄霧和帶著雨露的長草葉在風裡輕輕顫動。
嗓子眼裡有些發乾,他又覺得口渴了,因為這兩個孩子的出現,讓他有了危機感。
這樣荒僻的地方會出現粉雕玉琢般的孩子,本來就是件離奇事,何況數日前,他還在街上瞧見了顧家的丫鬟。他直覺的反應是,他被找見了!
辛辛苦苦躲了六年,最初的兩年裡,他時刻擔心著會被找到,會被帶回顧家,因此每個地方住不到三個月,他就忙著帶顧萱搬離,再後來日子慢慢過去,始終沒發現有人在找他們,又打聽到章家退了親事,顧熙然接手了顧家生意,他覺得不會有人再惦記著找他們,就漸漸放心起來,在這青巒鎮上住了下來,直到如今。
想到這裡,他微眯了眼睛,再仔細看那兩個孩子,發現兩人竟然長得一模一樣,身上穿的都不是錦緞,而是尋常的細布衣襖,除了肥嘟嘟的手腕上戴的紅線編系的龍鳳玉墜手串外,也沒有佩什麼貴重的金銀飾物。
屋子裡頭燃過一小星沉香,那優雅的甜香極其悠長,在屋內縈繞許久都揮之不去。
舒歡打從外頭回來沒多久,被雨撲了個微濕,才沐浴了,披散著頭髮,端著一隻瓷碗坐在樓上窗前,呷著薑湯,隔簾看雨,聽見花朝和月夕的回報後,有些訝然的回過臉來,問道:「三爺?」
花朝猶豫道:「二奶奶知道我是打小進的府,三爺走時我才八九歲,見過是見過,但記不真了,方才不過匆匆打了個照面,覺得那字攤先生的容貌與二爺有幾分相像,我原還不敢確認是他,這才問了那紙墨鋪的掌柜,結果知道他姓顧,這大概就有六七分准了。」
舒歡垂著眼,沉吟不語。
花朝又道:「他瞧見我們後,匆忙收了攤就走,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認出了我,要不怎麼這樣驚慌。」
「那不至於。」舒歡搖了搖頭道:「你才說的,他走時你不過八九歲年紀,又不常在他面前伺候,這麼多年過去,身量臉龐都長了,他怎麼可能認得出來?應該是——」
她還沉吟著未說出來,就聽見有人接話道:「你們的傘。」
兩個丫鬟聞聲連忙轉過頭去:「二爺。」
顧熙然也才沐浴完,半束的發上帶著清爽的濕意,他走到了舒歡身旁,望著她微微一笑。
舒歡抬眼望他,也在笑:「是了,咱們帶出來的那些傘上都有顧家的標記,想是他看見後認了出來。」
顧熙然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吩咐花朝月夕道:「咱們先不走了,你們明日再去那字攤瞧瞧,若是見了他,就跟著他,知道他的住處後再來回稟。」
「是。」花朝應了一聲,要退出去。
月夕明顯有些失望,但也無可奈何,只好吐了吐舌,跟著花朝出去。
舒歡望著那晃動的簾影,低聲嘆息:「這麼多年了,原來他們兩人躲在此處。」
顧熙然走到窗前,望著外頭綿綿不斷的細雨,搖了搖頭:「若真是他,擺著字攤,看樣子境況不太好。」
舒歡沒說什麼,慢慢的喝完了薑湯,將空碗撂到了桌上,這才道:「他肯定不想看見顧家的人,不想被找到,要不然也不至於匆匆而去了。」
她說著,揚起頭來問道:「帶他和小萱回去嗎?」
顧熙然捉了她的一縷發,在指尖纏繞把玩,半晌方笑道:「那要看他們願不願意回去了。」
……猜測果然沒有錯,接下來的二三天,花朝和月夕每日都去字攤附近等候,但一直沒有看見那個字攤先生再次露面,不用問,他肯定就是顧家失蹤多年的三爺顧熙仁了,否則沒有必要一直躲著不見人。
到了第四天,花朝和月夕回來時,面上帶著有了收穫的笑,回稟說雖然還是沒有看見人,但是從某位常去字攤的熟客那裡,打聽到了顧熙仁的住處,就在鎮旁青巒山下的一間茅草屋內,離這裡並不太遠。
顧熙然和舒歡當即讓人備了車,往青巒山去。
青巒山位於青巒鎮的西面,山勢挺拔而陡峭,不論四季,山峰上常年都是雲霧繚繞,山腳下也只有一條拿碎石板鋪就的羊腸小道迤邐而上,天氣晴朗時那山道都不太好走,落雨時道上長年生長的青苔更是滑腳。
顧熙仁才從山上回來,衣上沾了不少雨水濕泥,但他渾沒在意,只是從柴房裡抱了一捆乾柴,搬到雨篷下面,慢慢的劈起柴禾來。
雨天,能做的事也就這些了,他不著急。
劈柴劈到累時,他拿衣袖胡亂抹抹額上的汗,再回屋裡取一隻粗瓷碗,打水缸里舀起一碗涼水就仰起頭來大口大口的往嘴裡灌。
水是山泉水,清涼甘甜,極解渴意。
一口氣灌完水,他正愜意的要拿衣袖抹嘴,不經意間往門外瞥了一眼,就目瞪口呆的僵立在了那裡。
門外的雨篷底下,蹲著兩個衣裳穿得鼓鼓囊囊的孩子,正在那裡專心致志的推滾著一隻石球,從他的角度望過去,可以看見孩子的側臉,都是圓潤潤粉嘟嘟的,瞧著極其可愛,但是這兩個孩子的年紀,絕對不會超過二歲,因為他們時而站起來走動時,腳步還有些蹣跚搖擺,嘴裡不時咕噥著的言語,也含糊而咿呀。
這……顧熙仁頭一個反應,是被嚇到了!
他往後退了一步,緊接著目光就往四周搜索起來,想看看有沒有出現大人的身影,可是門外什麼人都沒有,有的只是微雨、薄霧和帶著雨露的長草葉在風裡輕輕顫動。
嗓子眼裡有些發乾,他又覺得口渴了,因為這兩個孩子的出現,讓他有了危機感。
這樣荒僻的地方會出現粉雕玉琢般的孩子,本來就是件離奇事,何況數日前,他還在街上瞧見了顧家的丫鬟。他直覺的反應是,他被找見了!
辛辛苦苦躲了六年,最初的兩年裡,他時刻擔心著會被找到,會被帶回顧家,因此每個地方住不到三個月,他就忙著帶顧萱搬離,再後來日子慢慢過去,始終沒發現有人在找他們,又打聽到章家退了親事,顧熙然接手了顧家生意,他覺得不會有人再惦記著找他們,就漸漸放心起來,在這青巒鎮上住了下來,直到如今。
想到這裡,他微眯了眼睛,再仔細看那兩個孩子,發現兩人竟然長得一模一樣,身上穿的都不是錦緞,而是尋常的細布衣襖,除了肥嘟嘟的手腕上戴的紅線編系的龍鳳玉墜手串外,也沒有佩什麼貴重的金銀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