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誰知珠兒卻是急得滿頭大汗解釋,說太子殿下對她很好,之所以她會哭也是因為她自己膽子小的原因。還說太子殿下雖然臉色冷,但對她挺溫柔的。小花逗趣的問怎麼溫柔法,珠兒卻是訥訥的紅了臉。
小花曾和景帝在榻上討論過,兒子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景帝說,什麼意思也沒有,靜靜的看著吧。
突然有一日,珠兒連著幾日沒來鳳棲宮了,小花還有些念得慌。派人過去問了話,才知道珠兒這幾日有些不舒服,太醫剛過來請了脈,說是喜脈。
自己這是要當祖母了?
小花心情詭異的同時,親自去東宮看了珠兒,吩咐她好好養胎,需要什麼遣人來鳳棲宮說。
又想著這丫頭年紀小,比她當初那會生晫兒時還小,便把早已處於養老狀態的賀嬤嬤請出了山,把為她侍過幾次產的徐媽媽派了過去,為珠兒調養。
在這期間,楊諾不出所望的過了會試殿試。在殿試中,被審卷的眾位大人共推為頭三名,之後被景帝點了新科狀元,可謂是實至名歸。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說的就是楊諾。
對於太子伴讀楊諾,京中眾人皆有耳聞,可此次楊諾參加會試殿試卻是從未露出絲毫風聲,大家還以為是同名同姓,揭榜之後才知道此楊諾就是彼楊諾。
太子的伴讀,定遠侯的親侄兒!
之後景帝下得賜婚聖旨,又將楊諾推到了風頭浪尖。
景帝居然把疼到心坎里的大公主賜婚給這新科狀元楊諾,次年完婚。讓京中眾勛貴人家的子弟憤恨之餘,羨慕不已。
誰不知道娶了大公主,日後定然平步青雲。陛下與皇后唯一的女兒,太子同胞所出的妹妹。大熙沒有駙馬不得出仕的規定,所以在大公主及笄禮之後,許多勛貴人家的子弟都動了想尚主的心。
沒想到被這楊諾不聲不響拔了頭籌。
說酸話的自是不會少,不過這楊諾不卑不亢,倒讓許多人都吃了癟。當然也是少不了有人欣賞的,許多人都說此子日後定然不凡。
公主府正在建,依依進入備嫁期。珠兒在養胎,這期間東宮出了次亂子。早幾年宮裡分派過去教導太子人事的那兩個宮人,居然暗中對珠兒下了手。那兩個宮人是宮裡的老人,在東宮時間也比珠兒久,見太子寵愛珠兒,對兩人不聞不問,便起了壞心。
幸好賀嬤嬤不是當假的,人老心可沒瞎,知道皇后娘娘讓她出馬就是規避任何意外之事的,自然把得極其嚴格。東西還沒遞到珠兒跟前兒,便被發現了。
之後查出是這兩人做的,一向對下親厚的太子,第一次露出雷霆之色,下令杖斃了兩人。
聽下面人報珠兒根本不知道這事兒,也沒受到驚嚇,小花才放下心來,之後又感嘆傻人有傻福氣。這女娃憨憨的,可運道卻是極好的。
過了幾月,珠兒足月誕下了一對龍鳳胎。
景帝大喜,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小花也歡喜的很,珠兒生產時,她便陪著兒子在產房外坐著,看到兩個粉嫩嫩的新生兒,心裡軟得化了水。
珠兒生育有功,晉了太子良娣。
辦完皇孫皇孫女滿月宴後,次月依依出嫁。
出嫁當日,小花和依依抱著哭了良久,還是景帝在一旁說‘嫁的不遠,日後常常回宮’,這兩人才表情囧囧的抹眼淚停住。
依依出嫁後並沒有住在公主府,而是住在京郊楊家莊子裡。小兩口夫妻恩愛,婆婆又是從小看自己長大的,日子自然過得順遂。
皇子十八大婚,可關於太子選太子妃一事卻是一直沒有動靜。
小花私下問了景帝一下,景帝道,不急。
……
又過了兩年。
薑還是老的辣,駱晫不敵,主動找了景帝商議此事。父子兩個不知商量了什麼,駱晫出御書房時,據說臉色不太好。
景帝突然下詔傳位於太子,朝野震驚,連小花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麼大的事,景帝居然沒跟自己說。之後小花才知道,原來景帝和駱晫做了交易,想立珠兒為太子妃可以,接了朕的位置。
駱晫無奈,黑著臉答應了。
小花愕然,這是老子坑了兒子?
景帝可是早就跟她說,晫兒想立誰當太子妃他不管,只要出身清白,自己喜歡,不論家世。
駱晫登基,景帝成了太上皇,小花成了皇太后。
就在駱晫初登基忙得七葷八素之時,景帝突然帶著小花悄悄出了皇宮。
“朕一直答應說要帶你出去走走,終於成行。”
小花表情還囧囧的,連聲急道:“團團,囡囡……”
團團和囡囡是小皇孫和小皇孫女的小名,小花這兩年的心頭好。珠兒會生,生得兩個孩子也極為可人,小花成日裡抱著都捨不得丟了,讓景帝吃了不少乾醋。
小花捨不得小孫子和小孫女!
景帝把小花的臉掰成和自己臉對臉,僵著臉,“沒有團團囡囡,只有朕。”
“瑜兒快到大婚年紀了,還有琦兒還小……”
“老大會管他們的。”
“可……”
“你不願陪朕出去走走?”景帝臉色黑黑的,還有點小哀怨,“朕老了,你也老了,以後就沒機會了。”
小花突然心就軟了下來,她喟嘆一口,心裡有點感傷,又有點好笑。良久,化為一個動作,偎進景帝的懷裡,“我願意呢,願意陪璟郎一輩子,下輩子,生生世世。”
景帝沒有說話,只是環著小花的手更緊了。
……
“那咱們什麼時候回來?”
“過個一年半載。”
小花放心的點點頭,暗忖時間也不長,到時候還是能見小孫子小孫女的。
……
殊不知景帝是蒙她的,而且小花多年未離開過皇宮,一朝自由也是如脫韁的野馬。等兩人再次回宮,瑜兒的兒子都會跑了。
當然,那都是之後的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ps:皇家篇算正式完了,之後是正兒八經的番外,關於四少爺和喬氏的。
四少爺和喬氏這對cp一直很戳面面,曾想過作為一個單獨的故事來寫,想了想作罷,面面實在不喜歡寫渣男,雖然阮思義算不上是個真正的渣男,只是想法有差異,行為有點渣罷了。
不會告訴你們擼阮思義和喬氏番外的時候,面面淚奔了好幾次。
☆、第182章 番外之阮思義vs喬氏
????錦陽侯府一夕之間便在京城裡沉寂了。
可沉寂歸沉寂,人沒死,日子總是要過的。
阮瞻一夕之間便倒了,自己被奪了爵,傳了幾代的爵位在他手裡葬送,他實在受不了這個打擊。
纏綿病榻半載,人便不行了。
於是阮思明與阮思義兩兄弟,重孝還未取下又添新孝。
原本兄弟兩個還是有差事的,可惜有孝在身,只能丁憂。此時的兩人很茫然,因為他們很清楚,他們的差事都是憑著錦陽侯府的面子領來的。母親把陛下給得罪慘了,這一旦丁憂,可能就是永無止境。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以前家裡還是有不少產業的,兄弟兩個節省點用,還是能過一輩子的。
當然,這只是阮思義的想法,別人的打算可不是如此。
阮瞻死後,以往被田氏壓下來的幾個庶子都蹦了出來,鬧著要分家。兩個要體面的碰到一群不要體面的,只能分家。
分少了還不行,現如今都知道阮家把陛下得罪慘了,包括阮思義妻子的娘家都不敢插手管事,更不用說外家那個不中用的英國公府。於是只能按著人頭分,幾下一平,能到手的又少了。
阮思明似乎被這一出出鬧煩了,分完家便把不是他這一房的人都給趕了出去,包括阮思義這個親弟弟。
阮思義二話沒說,帶著四房的女眷搬到分給自己的宅子裡去住。
喬氏不吭不響,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家中事情也不管,任人折騰。
阮思義有四房姨娘,還有幾個通房,個個都是嬌生慣養的,包括阮思義也是,家中自是少不了買人侍候。並且一切生活照著以往來,沒過多久,便入不敷出了。
錯,是根本沒入。
幾十口子人張口就要吃飯,銀子自然越來越少。
當初分家的時候,倒也分了兩個鋪子給他,可惜鋪子均是那種生意不好的。別說賺錢了,每月還要往裡頭貼,阮思義只能把鋪子關了賣出去,換了銀子。
賣鋪子的銀子花完,又想到分到手裡的那些地產出也不好,於是又把莊子給賣了。
喬氏只是一直看著,什麼也不說。
終於賣到賣無可賣,只剩下這座宅子並這些個人了,於是開始賣下人。
沒了下人,那些個嬌生慣養的自是不慣的很,而喬氏只是禁閉自己屋的大門,帶著春桃並陳媽媽過自己的日子,不管外面幾乎鬧翻了天。
很快便有人卷著自己的首飾跑了,最厲害的那個把阮思義身邊留作念想的幾個玉佩也捲走了。
……
那一日,外面寂靜的厲害。
喬氏打開門,看到的是坐在堂屋裡一身白衣,身形佝僂蜷坐在椅子裡的阮思義。
喬氏真想大笑幾聲,可她此時是不能的。
“夫君,你怎麼了?”
阮思義抬眼看了她一眼,有些震驚,“你怎麼還在?”
“妾身為什麼不會在?妾身是夫君的妻,自是要跟夫君在一起的。”
阮思義表情複雜,再度看了她一眼,眼中閃過厭惡,又很快掩去。
喬氏視若無睹,“夫君,這家裡人呢?”
“走了,都走了……”
阮思義失魂落魄站起身,恍惚的往屋裡走去。
……
阮思義感覺自己睡了良久,一睜開看到的就是脖子短粗有點敦實的她。
“夫君,你餓了嗎?”喬氏邊說,邊轉身端了一碗粥過來,“妾身煮了粥。”
白粥的米香味兒在空氣里的散發,阮思義頓時飢腸轆轆起來。
他有多久沒吃東西了?
睡著之前已經有一日了,如今也不知睡了幾日。
喬氏一勺一勺的餵著他,他吃急了,被嗆到。喬氏趕忙放下碗,拿帕子給他擦嘴,並拍著他的背給他順氣。
阮思義見她碰觸他,想掙開,又忍住了。
給他順了氣,喬氏又端著餵他,阮思義默默地吃著,什麼也沒說。
小花曾和景帝在榻上討論過,兒子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景帝說,什麼意思也沒有,靜靜的看著吧。
突然有一日,珠兒連著幾日沒來鳳棲宮了,小花還有些念得慌。派人過去問了話,才知道珠兒這幾日有些不舒服,太醫剛過來請了脈,說是喜脈。
自己這是要當祖母了?
小花心情詭異的同時,親自去東宮看了珠兒,吩咐她好好養胎,需要什麼遣人來鳳棲宮說。
又想著這丫頭年紀小,比她當初那會生晫兒時還小,便把早已處於養老狀態的賀嬤嬤請出了山,把為她侍過幾次產的徐媽媽派了過去,為珠兒調養。
在這期間,楊諾不出所望的過了會試殿試。在殿試中,被審卷的眾位大人共推為頭三名,之後被景帝點了新科狀元,可謂是實至名歸。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說的就是楊諾。
對於太子伴讀楊諾,京中眾人皆有耳聞,可此次楊諾參加會試殿試卻是從未露出絲毫風聲,大家還以為是同名同姓,揭榜之後才知道此楊諾就是彼楊諾。
太子的伴讀,定遠侯的親侄兒!
之後景帝下得賜婚聖旨,又將楊諾推到了風頭浪尖。
景帝居然把疼到心坎里的大公主賜婚給這新科狀元楊諾,次年完婚。讓京中眾勛貴人家的子弟憤恨之餘,羨慕不已。
誰不知道娶了大公主,日後定然平步青雲。陛下與皇后唯一的女兒,太子同胞所出的妹妹。大熙沒有駙馬不得出仕的規定,所以在大公主及笄禮之後,許多勛貴人家的子弟都動了想尚主的心。
沒想到被這楊諾不聲不響拔了頭籌。
說酸話的自是不會少,不過這楊諾不卑不亢,倒讓許多人都吃了癟。當然也是少不了有人欣賞的,許多人都說此子日後定然不凡。
公主府正在建,依依進入備嫁期。珠兒在養胎,這期間東宮出了次亂子。早幾年宮裡分派過去教導太子人事的那兩個宮人,居然暗中對珠兒下了手。那兩個宮人是宮裡的老人,在東宮時間也比珠兒久,見太子寵愛珠兒,對兩人不聞不問,便起了壞心。
幸好賀嬤嬤不是當假的,人老心可沒瞎,知道皇后娘娘讓她出馬就是規避任何意外之事的,自然把得極其嚴格。東西還沒遞到珠兒跟前兒,便被發現了。
之後查出是這兩人做的,一向對下親厚的太子,第一次露出雷霆之色,下令杖斃了兩人。
聽下面人報珠兒根本不知道這事兒,也沒受到驚嚇,小花才放下心來,之後又感嘆傻人有傻福氣。這女娃憨憨的,可運道卻是極好的。
過了幾月,珠兒足月誕下了一對龍鳳胎。
景帝大喜,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小花也歡喜的很,珠兒生產時,她便陪著兒子在產房外坐著,看到兩個粉嫩嫩的新生兒,心裡軟得化了水。
珠兒生育有功,晉了太子良娣。
辦完皇孫皇孫女滿月宴後,次月依依出嫁。
出嫁當日,小花和依依抱著哭了良久,還是景帝在一旁說‘嫁的不遠,日後常常回宮’,這兩人才表情囧囧的抹眼淚停住。
依依出嫁後並沒有住在公主府,而是住在京郊楊家莊子裡。小兩口夫妻恩愛,婆婆又是從小看自己長大的,日子自然過得順遂。
皇子十八大婚,可關於太子選太子妃一事卻是一直沒有動靜。
小花私下問了景帝一下,景帝道,不急。
……
又過了兩年。
薑還是老的辣,駱晫不敵,主動找了景帝商議此事。父子兩個不知商量了什麼,駱晫出御書房時,據說臉色不太好。
景帝突然下詔傳位於太子,朝野震驚,連小花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麼大的事,景帝居然沒跟自己說。之後小花才知道,原來景帝和駱晫做了交易,想立珠兒為太子妃可以,接了朕的位置。
駱晫無奈,黑著臉答應了。
小花愕然,這是老子坑了兒子?
景帝可是早就跟她說,晫兒想立誰當太子妃他不管,只要出身清白,自己喜歡,不論家世。
駱晫登基,景帝成了太上皇,小花成了皇太后。
就在駱晫初登基忙得七葷八素之時,景帝突然帶著小花悄悄出了皇宮。
“朕一直答應說要帶你出去走走,終於成行。”
小花表情還囧囧的,連聲急道:“團團,囡囡……”
團團和囡囡是小皇孫和小皇孫女的小名,小花這兩年的心頭好。珠兒會生,生得兩個孩子也極為可人,小花成日裡抱著都捨不得丟了,讓景帝吃了不少乾醋。
小花捨不得小孫子和小孫女!
景帝把小花的臉掰成和自己臉對臉,僵著臉,“沒有團團囡囡,只有朕。”
“瑜兒快到大婚年紀了,還有琦兒還小……”
“老大會管他們的。”
“可……”
“你不願陪朕出去走走?”景帝臉色黑黑的,還有點小哀怨,“朕老了,你也老了,以後就沒機會了。”
小花突然心就軟了下來,她喟嘆一口,心裡有點感傷,又有點好笑。良久,化為一個動作,偎進景帝的懷裡,“我願意呢,願意陪璟郎一輩子,下輩子,生生世世。”
景帝沒有說話,只是環著小花的手更緊了。
……
“那咱們什麼時候回來?”
“過個一年半載。”
小花放心的點點頭,暗忖時間也不長,到時候還是能見小孫子小孫女的。
……
殊不知景帝是蒙她的,而且小花多年未離開過皇宮,一朝自由也是如脫韁的野馬。等兩人再次回宮,瑜兒的兒子都會跑了。
當然,那都是之後的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ps:皇家篇算正式完了,之後是正兒八經的番外,關於四少爺和喬氏的。
四少爺和喬氏這對cp一直很戳面面,曾想過作為一個單獨的故事來寫,想了想作罷,面面實在不喜歡寫渣男,雖然阮思義算不上是個真正的渣男,只是想法有差異,行為有點渣罷了。
不會告訴你們擼阮思義和喬氏番外的時候,面面淚奔了好幾次。
☆、第182章 番外之阮思義vs喬氏
????錦陽侯府一夕之間便在京城裡沉寂了。
可沉寂歸沉寂,人沒死,日子總是要過的。
阮瞻一夕之間便倒了,自己被奪了爵,傳了幾代的爵位在他手裡葬送,他實在受不了這個打擊。
纏綿病榻半載,人便不行了。
於是阮思明與阮思義兩兄弟,重孝還未取下又添新孝。
原本兄弟兩個還是有差事的,可惜有孝在身,只能丁憂。此時的兩人很茫然,因為他們很清楚,他們的差事都是憑著錦陽侯府的面子領來的。母親把陛下給得罪慘了,這一旦丁憂,可能就是永無止境。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以前家裡還是有不少產業的,兄弟兩個節省點用,還是能過一輩子的。
當然,這只是阮思義的想法,別人的打算可不是如此。
阮瞻死後,以往被田氏壓下來的幾個庶子都蹦了出來,鬧著要分家。兩個要體面的碰到一群不要體面的,只能分家。
分少了還不行,現如今都知道阮家把陛下得罪慘了,包括阮思義妻子的娘家都不敢插手管事,更不用說外家那個不中用的英國公府。於是只能按著人頭分,幾下一平,能到手的又少了。
阮思明似乎被這一出出鬧煩了,分完家便把不是他這一房的人都給趕了出去,包括阮思義這個親弟弟。
阮思義二話沒說,帶著四房的女眷搬到分給自己的宅子裡去住。
喬氏不吭不響,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家中事情也不管,任人折騰。
阮思義有四房姨娘,還有幾個通房,個個都是嬌生慣養的,包括阮思義也是,家中自是少不了買人侍候。並且一切生活照著以往來,沒過多久,便入不敷出了。
錯,是根本沒入。
幾十口子人張口就要吃飯,銀子自然越來越少。
當初分家的時候,倒也分了兩個鋪子給他,可惜鋪子均是那種生意不好的。別說賺錢了,每月還要往裡頭貼,阮思義只能把鋪子關了賣出去,換了銀子。
賣鋪子的銀子花完,又想到分到手裡的那些地產出也不好,於是又把莊子給賣了。
喬氏只是一直看著,什麼也不說。
終於賣到賣無可賣,只剩下這座宅子並這些個人了,於是開始賣下人。
沒了下人,那些個嬌生慣養的自是不慣的很,而喬氏只是禁閉自己屋的大門,帶著春桃並陳媽媽過自己的日子,不管外面幾乎鬧翻了天。
很快便有人卷著自己的首飾跑了,最厲害的那個把阮思義身邊留作念想的幾個玉佩也捲走了。
……
那一日,外面寂靜的厲害。
喬氏打開門,看到的是坐在堂屋裡一身白衣,身形佝僂蜷坐在椅子裡的阮思義。
喬氏真想大笑幾聲,可她此時是不能的。
“夫君,你怎麼了?”
阮思義抬眼看了她一眼,有些震驚,“你怎麼還在?”
“妾身為什麼不會在?妾身是夫君的妻,自是要跟夫君在一起的。”
阮思義表情複雜,再度看了她一眼,眼中閃過厭惡,又很快掩去。
喬氏視若無睹,“夫君,這家裡人呢?”
“走了,都走了……”
阮思義失魂落魄站起身,恍惚的往屋裡走去。
……
阮思義感覺自己睡了良久,一睜開看到的就是脖子短粗有點敦實的她。
“夫君,你餓了嗎?”喬氏邊說,邊轉身端了一碗粥過來,“妾身煮了粥。”
白粥的米香味兒在空氣里的散發,阮思義頓時飢腸轆轆起來。
他有多久沒吃東西了?
睡著之前已經有一日了,如今也不知睡了幾日。
喬氏一勺一勺的餵著他,他吃急了,被嗆到。喬氏趕忙放下碗,拿帕子給他擦嘴,並拍著他的背給他順氣。
阮思義見她碰觸他,想掙開,又忍住了。
給他順了氣,喬氏又端著餵他,阮思義默默地吃著,什麼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