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努渾濁的雙眼變得清明,他愣愣的看著余柏林,然後視線轉到馮博聞身上,之後一直仔細看著馮博聞,好像怎麼看也看不夠。

  直到最後閉上雙眼。

  馮博聞握著馮努的雙手,哭不出聲音,只呆呆的流著眼淚,好像失了魂一樣。

  他剛出生便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現在連爺爺都失去了。

  至親之人,一個也沒有了。

  之後,他便是孤家寡人了。

  以前馮努遠航的時候,馮博聞雖然孤單,但至少知道遠方有著親人,有個盼頭。

  現在這個盼頭也沒了。

  余柏林看著馮博聞,想起了自己。

  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他都沒有父母緣。

  有八字先生說他命硬,說不定是真的。

  “你要守孝三年。這三年,我會派人跟著你,教導你如何處理家事。雖然要讀書,但俗世經濟,你還是要懂的。你要科舉做官,這些遲早要接觸。”余柏林道,“之後,你可要隨我繼續讀書?”

  馮博聞搖了搖頭,道:“既然爺爺不讓我多和皇家接觸,希望我安穩一輩子,我就要完成爺爺遺願。”

  “若我有能力,一直科舉做官,到了京城,說明即使我再來見表叔,也不會拖累表叔。”馮博聞哽咽道,“到時候,爺爺也該放心了。”

  余柏林又嘆了一口氣,算是默許了。

  既然馮博聞主意已定,他也不再多言。

  只是馮博聞身邊的人,他要好好斟酌一下,不但要護得住馮博聞,也要能教導他才成。

  他除了幾位好友之外,和其餘讀書人的關係並不親近。但他的友人們交友廣泛,說不得能為馮博聞尋的一西席常住,不僅能教導馮博聞讀書,還能順帶能照看一二。

  馮努離世之後,余柏林知道馮博聞處理馮努身後之事,然後準備陪著馮博聞扶棺回鄉。

  在余柏林來見馮努的時候,當地官員紛紛想來拜見,都被余柏林擋了回去。

  此次是喪事,哪裡是這些人套近乎的時候。

  不過這些人若是以弔唁的名義,余柏林也不好擋人出去。

  還好這些人都算人精,知道不可能在別人悲傷的時候去做什麼過分之事,起了反效果,惹了余柏林生氣,那才是得不償失。

  馮努離世,馮博聞斬衰三年,余柏林也要服小功五月。

  余柏林不用像馮博聞一樣結廬而居為其守靈,只需在家服小功。馮努祖籍在京城範圍,余柏林正好回一趟京城。

  在馮努去世的時候,余柏林便向皇帝陛下上了服小功的摺子。

  只有丁憂才需要去職守孝。余柏林服小功,待馮努入土為安之後,還得匆匆趕回瀛洲,只是需要披麻吃素,不得宴請而已。

  余柏林本想順道回一趟京城,檢查檢查京中產業,並不打算去見友人和大寶小寶。

  畢竟有孝在身。

  誰知道回去當晚,就見著大寶小寶在家裡候著了。一大一小一模一樣討好的笑臉,讓余柏林忍俊不禁。

  第127章

  “下官戴孝在身,兩位殿下應忌諱才是。”余柏林輕聲道。

  “嗷!”大寶已經是一個成熟穩重的少年,只是開心笑著。小寶雖然也是一半大少年,卻是最頑皮的時候,又得父母兄長寵愛,余柏林一說話,他就撲了上去。

  余柏林忙笑著把小寶推開,看著已經到了他胸口的小寶,仔細打量之後道:“許久不見,小寶已經長大了啊。”

  小寶使勁點頭:“我已經長大了,這次林再走,就把我帶走吧。”

  余柏林哭笑不得。

  大寶乾咳了兩聲,道:“小寶,別胡鬧。”

  小寶拉著余柏林的衣袖,往余柏林身後一躲,對著大寶吐了吐舌頭:“林,我跟你說,大哥最近越來越囉嗦了,跟教我的幾位先生一樣囉嗦。”

  大寶沒好氣道:“你怎麼不說你越來越淘氣了?”

  小寶道:“沒有,你亂說。”

  說罷,小寶拉了拉余柏林的衣袖,道:“大哥亂說。”

  余柏林看看大寶,又看看身後的小寶,心知兩人來這裡肯定是皇帝陛下允許的,也不再勸他們回去,而是讓王府總管和因為年老特意讓其留在京城的李叔李媽好好準備兩人留宿的東西。

  大寶小寶身邊雖有侍從跟著,但他們來到德王府,都是由的王府的下人準備東西。

  雖然兩人身邊的侍從換了好幾撥,但做主的還是那幾位老人。即使余柏林離開了幾年,他們仍舊知道這些規矩。

  至於那些心感詫異的新人,在看到兩位皇子身邊的老人都不說話時,自己也乖乖閉嘴。

  在皇子身邊伺候的人,沒一個傻的。

  余柏林心中描繪多次兩位皇子長大後的模樣,今天見到了,心裡才落到實處。

  雖然沒有參與到大寶小寶成長的一點一滴,但兩人都被教導的十分優秀。

  雖然……小寶這樣子有點既視感。

  余柏林想了半天,在大寶小寶詢問王叔的時候,余柏林才恍然。

  小寶這樣子,怎麼有點像初遇時的封蔚?

  余柏林哭笑不得。難道說把皇室嫡次子養成封蔚那種天老大帝後老二我老三的又狂又二的性格,是皇室的通病?

  還是說,這是皇帝陛下獨家的愛好?

  不過或許是因為濾鏡太厚重的關係,即使現在小寶一些行為很像當年封蔚靠攏,但在余柏林眼中,封蔚那樣是犯二,是傻缺,是看著就想讓人揍他。

  對於小寶,就是活潑可愛開朗有趣。

  這大概就是看同齡人和晚輩的視角不同的緣故。

  至于大寶,他已經完全有了比同齡人更沉穩的性格,外界那麼多讚譽,不是吹出來的。

  因回來的較晚,當晚余柏林只是略微和大寶小寶說了一會兒話,就各自安寢了。

  小寶朝著要和余柏林同寢,大寶微笑著搖搖頭,沒再和以前那樣和小寶一起咋呼。

  第二日,余柏林習慣性雞鳴則起,打拳練劍,然後沐浴洗漱,吃飯看書。

  在外面做官可不像在京城時間安排上那麼死板,只要工作按時完成,時間安排上很自由。

  余柏林起床的時候,大寶和小寶也起來了。

  兩人在余柏林的帶領下,一起晨練。

  大寶嘆氣道:“林,你不知道,平日讓小寶早起真是個大難題。今天你回來了,他就可積極了。“小寶不滿的瞪向大寶。

  大哥總是在說他壞話,還有沒有兄弟情了?!

  余柏林笑道:“小寶現在也要每日上課吧?早晨應該很早起才是。”

  小寶使勁點頭:“就是,哪能賴床,肯定會被老師又責罵。”

  大寶道:“是啊,所以叫小寶起床就是個大難題了。”

  小寶氣得立刻告狀:“林!大哥欺負我!”

  余柏林笑著搖搖頭:“你們兩啊,別鬥嘴了。昨日忘記問了,陛下讓你們出來,可有什麼話帶給我?”

  大寶道:“父皇只是讓我們到王府休息幾日,之後可能會每隔幾日讓我們到王府向林學習。其餘的,倒是沒說什麼。”

  小寶神秘兮兮道:“我可是知道其他的!”

  大寶道:“你偷聽到什麼了?”

  小寶不滿:“什麼叫偷聽,我是光明正大的聽。”

  “好吧,你光明正大的聽到什麼了?”

  小寶道:“我聽父皇跟母后說,咳咳,‘朕正在想是否讓澈之和長青回京,長青就回來了。那乾脆就別回去了。’。我猜,等林小功之後,大概會調職回京吧。”

  “既然這樣,估計很快就會有旨意了。”大寶點頭。

  大寶既然已經參與政事,皇帝陛下早就向大寶提起過此事。

  只是覺得一時難以選擇接替的人選,便一直斟酌著。

  現在余柏林已經回來,這五個月必須有人替他,倒是逼迫皇帝陛下選人提前適應余柏林的工作了。

  “王叔恐怕也會在五個月之後回來。”大寶推測道。

  小寶老氣橫秋道:“只希望王叔別在林不在的時候又……”

  他話還沒說完,就被大寶捂住嘴:“你能不能別烏鴉嘴?”

  余柏林笑道:“哪有那麼靈驗?澈之還是很有分寸的。”

  不久之後,余柏林就慘遭打臉,小寶也被大寶狠狠說了一通。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余柏林小功回京,對京中來說,算不得什麼大事。

  這是小功,又不是丁憂。丁憂去職三年,對一官員仕途而言,算是很大打擊。但若是皇帝一直記著他,三年也不過彈指一揮。

  小功只五月,還不去職,不過算是暫時休假,再加上余柏林簡在帝心,五個月根本不算什麼。

  事實也證明了朝臣想法的正確。

  余柏林回去當日,兩位皇子就不忌諱余柏林有孝在身,去見了余柏林。

  雖說兩位皇子說是去德王府,也的確進的德王府的大門。但在這個時候突然去德王府,誰都能想到這是去見余柏林了。

  之後,皇帝陛下更是特意下旨,讓兩位皇子每隔幾日便出宮向余柏林請教學問。

  余柏林一直掛著東宮諭德的職位,本就有教導皇子的職責。這麼做,也並無可說之處。

  至於有孝在身,皇子是否忌諱,那是帝後和兩位皇子自己決定,旁人也說不了什麼。

  這忌諱不忌諱,還是看個人。

  余柏林回京之後,見皇子都能來看他,其餘大臣也將所謂忌諱拋到腦後,統統向余柏林遞帖子,無論是邀約還是上門,都讓收帖子的門房收到手軟。

  余柏林全都以守孝為名拒了。

  這五個月,他就宅在家裡,練練武看看書教教兩位皇子,偶爾有一二友人前來拜訪。倒有些當年未曾做官,還在準備科舉時的樣子了。

  余柏林如此悠閒,封蔚可就不好受了。

  軍事基地建立幾年,該打的都打了,知道大暉海軍實力的夷人和海盜們,也不敢再來拈老虎鬍鬚了。

  然而大暉擁有華夏民族獨有的“內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去外面“護衛”商人的海軍們暫且還有的仗可打,封蔚這種坐鎮的大BOSS就只能等人打上門來。

  但是,現在並沒有人敢打上門來。

  余柏林在的時候,封蔚覺得日子甜蜜,倒也不覺得無聊。

  余柏林一走,封蔚性格本就獨的很,作為王爺又不可能去與哪個大臣交好,便每日無所事事,除了折騰折騰將士們,就沒別的事可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