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他以為,宿誼這是在委婉的給他出謀劃策,讓他一勞永逸的免於前朝遺老的騷擾,也免於被捲入此類事件中。
易苒母親為漢朝公主,一些前朝遺老老是看到他,就想到漢朝失去的榮光,甚至讓他“光復”漢室。
且不說就算漢室皇帝也不會選公主的兒子,就算漢朝宗室還在,現在天下已經是昱朝的天下,倒行逆施是不可能成功的。但雖然易苒心中明白,但總會有蒼蠅不斷撲上來,讓他煩不勝煩。
若是他在這次壽宴上,公開進獻“江山”,正好證明了他心中,江山已經是昱朝的,毋庸置疑。那些非要把他當成漢室繼承人的遺老,也可給他們一種漢室主動送“江山”給昱朝皇帝的感覺。
雖然他真不是什麼漢室繼承人,他不姓劉,姓易,昱朝才是他的國家。
易苒很是感動。宿誼雖非他同母兄長,但對他也很是關心。無論做出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基本太子有的,宿誼都會捎帶給易苒一份。因宿誼地位與他沒有任何利益糾葛,他也不用擔憂其他什麼,因此他對易苒比宮中親人更親近些。
這次還委婉為他出謀劃策,為他解決一直以來的隱患。
易苒知道自己幫不了宿誼什麼,只一次次將宿誼給他的好記在心中,然後每次出差,都會淘金心思給宿誼帶禮物,讓太子很是憂鬱。
即使後來變成皇帝的太子擁有國庫,卻總覺得別人送給他的,沒有易苒親自尋找的更有意義,因此多次暗自神傷,然後寫信大罵易苒。
易苒表示,這時候無視就好了。
宿誼可沒想那麼多,他只是覺得既然皇帝已經隱隱表現出對太子和易苒這次壽禮不滿,太子有新的壽禮,易苒也該有新的一份才是。他的確已經將易苒當弟弟,畢竟這孩子蠻可憐的,他很同情,但他私心裡,易苒肯定比不上太子。
至少他會和太子通信,說些有的沒有的,但對易苒,只是見了什麼新奇的或者做了什麼有趣的,都會捎帶給他一份而已。
但他這樣,在這個時候的人看來,也足夠親近了吧。
……
宿誼在徹底解決壽禮的事之後,終於可以放鬆心情享受養傷的生活了。如果御醫不要每次一說起養病,就非得捎帶上“飲食清淡”這話,他就更高興了。
有慕晏看著,宿誼連想偷嘴都不成。這時候宿誼一度懷疑自己在家中地位。
在宿誼的死纏爛打下,御醫終於鬆口,宿誼終於不用天天喝湯。他不過是腳扭了,又不是多大的傷,至於嗎?御醫就是太小心了。
慕晏對每次宿誼生病,都要因為吃食跟他抗爭一番,也很是無奈。
宿誼對什麼都不看重,就看重那口吃的。
這次從北疆回來時,宿誼還特意給還在戰場的王博源留書,讓他收繳戰利品的時候給他留點牛帶回京城,他養著吃牛肉。
因之前和西方遊牧民族敵對,邊關貿易一直沒開。即使貴族家中養有從西域人手中買來的牛作為菜牛,也不夠宿誼每天都吃。
不過宿誼每天都想吃牛肉,在現代社會也有些小奢侈。雖然以他的家庭條件沒問題。
還好宿誼莊園裡養的豬運用了新的養(閹)殖(割)技術之後,去掉了膻味。華國土生土長的豬之所以在白皮豬引進之後就瀕臨滅種,就是因為華國土生土長的豬長的太慢。不過這種豬肉是真好吃。
在宿誼貢獻了幾道豬肉食譜之後,他家的廚子又使勁渾身解數增加了許多新花樣,現在連有些心裡牴觸的慕晏也忍不住每天吃豬肉做的菜餚。
回鍋肉水煮肉鍋包肉蘇肉醃肉粉蒸肉,宿誼這個一點膻味都接受不了,吃羊肉得用重料壓的人,吃的滿臉滿足,並準備將新的養殖方法推廣出去。
“老百姓平日能吃得上的肉,也就是豬肉了。”宿誼道,“把養殖方法推廣出去之時,把菜譜也一同刊發了吧。”
宿誼在青州已經開了好幾家書樓,用印刷術幫助各個學派留存他們的學說,也推廣了許多新的技術,刊印了許多有關各類應用技術的書籍。
宿誼打算在京城也開些書樓。
慕晏很快就會回京,然後幾乎不會出京,他肯定也是。京城才是他的大本營,總要把產業慢慢置辦起來。
宿誼說要開書樓的時候還在“昏迷”,慕晏因為“憂鬱成疾”不好出面,便是太子接下了此事。無論是刊印還是編纂,宿誼都沒插手,讓太子弄好之後他把關。
不過在刊印好之後,宿誼心想自己當個甩手掌柜還是不對。若讓這些人編一些學問書籍也就罷了,技術類不適合。
平民看的技術類書籍,要越白話文越好,且應該配上圖畫流程。
“在那些編書人看來,這些書淺顯甚至粗俗。”宿誼解釋道,“但這些書本來就是給他們認為淺顯粗俗的人看的。這本書不是讓寫書的揚名,只是為了傳播技術而已。或許在世上的人看來,很不屑吧。所以這類書,以後可能要由官府編寫刊印比較合適。”
現在的讀書人寫書人大多十分驕傲,即使他們想要傳播技術,也會用較好的文筆。宿誼那種完全沒有文采的書,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侮辱,編寫出來被人看到,也會被其他人嘲笑。
不過宿誼自認為自己可不是什麼讀書人,也不在乎世人對他才華的嘲笑。
他現在地位夠高,名聲夠響,又不靠才華吃飯,他靠系統,靠忽悠,靠背靠皇帝老爹太子弟弟好乘涼。
對了,他還靠一個才華橫溢前途無量的愛人。
“反正我也無事,我改改吧,然後編書人寫我的名字。”宿誼眨眨眼睛,“我真想看到那些人看到這本書驚詫的樣子。對了,我把棉花紡織和羊毛紡織也寫進去,還有輪牧也寫進去。占了匈奴那麼多糙場,我們也可以放牧啊。我想要不要把養魚也寫進去。”
宿誼用光了自己的兌換點,得到了幾次抽獎機會。這次老天可能也看他運氣太差,在抽獎上給力了一番。他抽了兩次,兩次都是好東西,一次是科學放牧,一次是淡水水產養殖。
這些書也可以改一改刊印出來。不知道在京城這段時日做不做的完,做不完回到青州再做也可。到時候把模板寄給京城一份,讓他弟在京城賣。
“無論大哥做什麼,他們都會說好的。”太子道。且不說經宿誼解釋後,太子知道這其中宿誼為百姓謀求利益,且不計自身名聲的高尚品德,若是有人敢嘴碎,他也會拿出相應的手段。
現在他已經不是當初只會被宿誼保護的小拖累。
宿誼笑道:“希望吧。不過這樣,暫時就不用刊印了,我琢磨琢磨。”
要將這些技術都拿出來,即使是照著他抽到的書籍“翻譯”一遍,也不是一日兩日之功。
宿誼本擔心書樓是不是要延遲開業,誰曾想慕晏偷偷讓人從青州運了幾車已經刊印好的、在青州已經大賣的書來。再加上一些京城中也買得到的常見的書籍,書樓開業是沒問題了。
宿誼埋怨慕晏瞞著他,慕晏攤手:“這不是想給你個驚喜嗎?”
“不是笑話我考慮太少嗎?”宿誼開玩笑道。
慕晏道:“這些瑣事本就該我來處理,若是讓你考慮,還要我做什麼?”
慕晏故作哀怨道:“我也只能幫你處理些瑣碎的事了,若你連這都用不上我,我還有何顏面跟在你身邊。”
說完之後,慕晏還以袖掩面做拭淚狀,雷的宿誼忍不住踹了他一腳。
他現在腳傷已經好了,可以肆無忌憚的踹人了。
宿誼書店開張的時候,他也已經“甦醒”,並邀請了友人小聚。
在桌面上,那一桌全是用豬肉做的菜讓友人很是驚訝。不過能被宿誼認可為朋友的人,在小節上都不怎麼拘束,驚訝之後沒有覺得宿誼怠慢或者豬肉下賤噁心,反而躍躍欲試的嘗試起來,並且交口稱讚。
“若是豬肉本就這麼好吃,也不會被排斥在宴請之外。”王稟作為唯一一個見到宿誼“昏迷不醒”的友人心理壓力極大,現在看著宿誼雖有些清減,但精力還不錯的樣子,終於鬆了一口氣。
對此宿誼捏捏自己小肚腩,表示這穿著袍子果然不顯身材啊。
“這麼說,什麼高低貴賤,其實也就是為好吃不好吃給劃定一個等級而已嗎?”司馬鵠大笑道,“王大人可別在外面這麼說,又有人要鬧你了。”
王稟挑眉:“碰巧本官最近有些閒,鬧鬧正好松松筋骨。”
“近日萬國來朝,周邊那些小國來了個遍,紛紛要向我朝稱臣,居然都沒有鬧事的嗎?”宿誼好奇道。
“看看高句麗,再看看匈奴,誰敢鬧事?”謝淳道,“前日見了扶餘國王子,還以為他要說先被高句麗占去,後被我朝收回的地。誰知道他根本提都沒提,仿佛完全不知道這事一樣,看來是沒準備拿回去了。”
因謝淳、司馬鵠、趙璀三人在和高句麗扯皮一事上做的十分符合聖心,這次接待外國使團一事,又交給了他們。不過現在他們官職比以前高,權力也比以前大了。
經過這次歷練,他們應該會被分配到不同崗位磨礪,為入朝被重用做準備。
之後又是一輪科舉,又有一批新的進士要來了。
第二次進士科舉,盛況遠超第一次,競爭更是可以預見的慘烈。為此謝淳還笑話了他弟弟。本想多複習三年,誰知道是福是禍呢?
謝寰冷哼。學識只看個人,只要學得好,再多的人也能脫穎而出。
謝淳立刻嚴肅表示,的確如此,父親說得對。
謝梁癟嘴,你們兩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然後謝梁就被謝寰罰抄書了。
謝淳表示近些年因家中越來越好,父親也越來越溫和,弟弟好似也越來越開朗了,他很欣慰。
對此,謝淳的摯友王甫洮表示,他又想他從開朗變得不開朗的弟弟了QAQ,弟弟你什麼時候從邊關回來啊。
正護送著送給宿誼一群牛回京的王博源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別的將士護送金銀財寶俘虜人質等戰利品,他護送一群牛,還真是畫風奇異。
這一頓飯後,不僅國師安然無恙,外界不必多猜的消息傳了出去,京城氣氛更加歡樂祥和,來訪各國使團更加誠惶誠恐之外,便是豬的養殖技術和豬肉食譜還沒給老百姓,先從世家開始興起。
不知道這是和宿誼地位太高,他喜愛吃的豬肉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有關,還是和友人們帶回家的豬肉脯豬肉鬆以及臘肉香腸有關。
易苒母親為漢朝公主,一些前朝遺老老是看到他,就想到漢朝失去的榮光,甚至讓他“光復”漢室。
且不說就算漢室皇帝也不會選公主的兒子,就算漢朝宗室還在,現在天下已經是昱朝的天下,倒行逆施是不可能成功的。但雖然易苒心中明白,但總會有蒼蠅不斷撲上來,讓他煩不勝煩。
若是他在這次壽宴上,公開進獻“江山”,正好證明了他心中,江山已經是昱朝的,毋庸置疑。那些非要把他當成漢室繼承人的遺老,也可給他們一種漢室主動送“江山”給昱朝皇帝的感覺。
雖然他真不是什麼漢室繼承人,他不姓劉,姓易,昱朝才是他的國家。
易苒很是感動。宿誼雖非他同母兄長,但對他也很是關心。無論做出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基本太子有的,宿誼都會捎帶給易苒一份。因宿誼地位與他沒有任何利益糾葛,他也不用擔憂其他什麼,因此他對易苒比宮中親人更親近些。
這次還委婉為他出謀劃策,為他解決一直以來的隱患。
易苒知道自己幫不了宿誼什麼,只一次次將宿誼給他的好記在心中,然後每次出差,都會淘金心思給宿誼帶禮物,讓太子很是憂鬱。
即使後來變成皇帝的太子擁有國庫,卻總覺得別人送給他的,沒有易苒親自尋找的更有意義,因此多次暗自神傷,然後寫信大罵易苒。
易苒表示,這時候無視就好了。
宿誼可沒想那麼多,他只是覺得既然皇帝已經隱隱表現出對太子和易苒這次壽禮不滿,太子有新的壽禮,易苒也該有新的一份才是。他的確已經將易苒當弟弟,畢竟這孩子蠻可憐的,他很同情,但他私心裡,易苒肯定比不上太子。
至少他會和太子通信,說些有的沒有的,但對易苒,只是見了什麼新奇的或者做了什麼有趣的,都會捎帶給他一份而已。
但他這樣,在這個時候的人看來,也足夠親近了吧。
……
宿誼在徹底解決壽禮的事之後,終於可以放鬆心情享受養傷的生活了。如果御醫不要每次一說起養病,就非得捎帶上“飲食清淡”這話,他就更高興了。
有慕晏看著,宿誼連想偷嘴都不成。這時候宿誼一度懷疑自己在家中地位。
在宿誼的死纏爛打下,御醫終於鬆口,宿誼終於不用天天喝湯。他不過是腳扭了,又不是多大的傷,至於嗎?御醫就是太小心了。
慕晏對每次宿誼生病,都要因為吃食跟他抗爭一番,也很是無奈。
宿誼對什麼都不看重,就看重那口吃的。
這次從北疆回來時,宿誼還特意給還在戰場的王博源留書,讓他收繳戰利品的時候給他留點牛帶回京城,他養著吃牛肉。
因之前和西方遊牧民族敵對,邊關貿易一直沒開。即使貴族家中養有從西域人手中買來的牛作為菜牛,也不夠宿誼每天都吃。
不過宿誼每天都想吃牛肉,在現代社會也有些小奢侈。雖然以他的家庭條件沒問題。
還好宿誼莊園裡養的豬運用了新的養(閹)殖(割)技術之後,去掉了膻味。華國土生土長的豬之所以在白皮豬引進之後就瀕臨滅種,就是因為華國土生土長的豬長的太慢。不過這種豬肉是真好吃。
在宿誼貢獻了幾道豬肉食譜之後,他家的廚子又使勁渾身解數增加了許多新花樣,現在連有些心裡牴觸的慕晏也忍不住每天吃豬肉做的菜餚。
回鍋肉水煮肉鍋包肉蘇肉醃肉粉蒸肉,宿誼這個一點膻味都接受不了,吃羊肉得用重料壓的人,吃的滿臉滿足,並準備將新的養殖方法推廣出去。
“老百姓平日能吃得上的肉,也就是豬肉了。”宿誼道,“把養殖方法推廣出去之時,把菜譜也一同刊發了吧。”
宿誼在青州已經開了好幾家書樓,用印刷術幫助各個學派留存他們的學說,也推廣了許多新的技術,刊印了許多有關各類應用技術的書籍。
宿誼打算在京城也開些書樓。
慕晏很快就會回京,然後幾乎不會出京,他肯定也是。京城才是他的大本營,總要把產業慢慢置辦起來。
宿誼說要開書樓的時候還在“昏迷”,慕晏因為“憂鬱成疾”不好出面,便是太子接下了此事。無論是刊印還是編纂,宿誼都沒插手,讓太子弄好之後他把關。
不過在刊印好之後,宿誼心想自己當個甩手掌柜還是不對。若讓這些人編一些學問書籍也就罷了,技術類不適合。
平民看的技術類書籍,要越白話文越好,且應該配上圖畫流程。
“在那些編書人看來,這些書淺顯甚至粗俗。”宿誼解釋道,“但這些書本來就是給他們認為淺顯粗俗的人看的。這本書不是讓寫書的揚名,只是為了傳播技術而已。或許在世上的人看來,很不屑吧。所以這類書,以後可能要由官府編寫刊印比較合適。”
現在的讀書人寫書人大多十分驕傲,即使他們想要傳播技術,也會用較好的文筆。宿誼那種完全沒有文采的書,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侮辱,編寫出來被人看到,也會被其他人嘲笑。
不過宿誼自認為自己可不是什麼讀書人,也不在乎世人對他才華的嘲笑。
他現在地位夠高,名聲夠響,又不靠才華吃飯,他靠系統,靠忽悠,靠背靠皇帝老爹太子弟弟好乘涼。
對了,他還靠一個才華橫溢前途無量的愛人。
“反正我也無事,我改改吧,然後編書人寫我的名字。”宿誼眨眨眼睛,“我真想看到那些人看到這本書驚詫的樣子。對了,我把棉花紡織和羊毛紡織也寫進去,還有輪牧也寫進去。占了匈奴那麼多糙場,我們也可以放牧啊。我想要不要把養魚也寫進去。”
宿誼用光了自己的兌換點,得到了幾次抽獎機會。這次老天可能也看他運氣太差,在抽獎上給力了一番。他抽了兩次,兩次都是好東西,一次是科學放牧,一次是淡水水產養殖。
這些書也可以改一改刊印出來。不知道在京城這段時日做不做的完,做不完回到青州再做也可。到時候把模板寄給京城一份,讓他弟在京城賣。
“無論大哥做什麼,他們都會說好的。”太子道。且不說經宿誼解釋後,太子知道這其中宿誼為百姓謀求利益,且不計自身名聲的高尚品德,若是有人敢嘴碎,他也會拿出相應的手段。
現在他已經不是當初只會被宿誼保護的小拖累。
宿誼笑道:“希望吧。不過這樣,暫時就不用刊印了,我琢磨琢磨。”
要將這些技術都拿出來,即使是照著他抽到的書籍“翻譯”一遍,也不是一日兩日之功。
宿誼本擔心書樓是不是要延遲開業,誰曾想慕晏偷偷讓人從青州運了幾車已經刊印好的、在青州已經大賣的書來。再加上一些京城中也買得到的常見的書籍,書樓開業是沒問題了。
宿誼埋怨慕晏瞞著他,慕晏攤手:“這不是想給你個驚喜嗎?”
“不是笑話我考慮太少嗎?”宿誼開玩笑道。
慕晏道:“這些瑣事本就該我來處理,若是讓你考慮,還要我做什麼?”
慕晏故作哀怨道:“我也只能幫你處理些瑣碎的事了,若你連這都用不上我,我還有何顏面跟在你身邊。”
說完之後,慕晏還以袖掩面做拭淚狀,雷的宿誼忍不住踹了他一腳。
他現在腳傷已經好了,可以肆無忌憚的踹人了。
宿誼書店開張的時候,他也已經“甦醒”,並邀請了友人小聚。
在桌面上,那一桌全是用豬肉做的菜讓友人很是驚訝。不過能被宿誼認可為朋友的人,在小節上都不怎麼拘束,驚訝之後沒有覺得宿誼怠慢或者豬肉下賤噁心,反而躍躍欲試的嘗試起來,並且交口稱讚。
“若是豬肉本就這麼好吃,也不會被排斥在宴請之外。”王稟作為唯一一個見到宿誼“昏迷不醒”的友人心理壓力極大,現在看著宿誼雖有些清減,但精力還不錯的樣子,終於鬆了一口氣。
對此宿誼捏捏自己小肚腩,表示這穿著袍子果然不顯身材啊。
“這麼說,什麼高低貴賤,其實也就是為好吃不好吃給劃定一個等級而已嗎?”司馬鵠大笑道,“王大人可別在外面這麼說,又有人要鬧你了。”
王稟挑眉:“碰巧本官最近有些閒,鬧鬧正好松松筋骨。”
“近日萬國來朝,周邊那些小國來了個遍,紛紛要向我朝稱臣,居然都沒有鬧事的嗎?”宿誼好奇道。
“看看高句麗,再看看匈奴,誰敢鬧事?”謝淳道,“前日見了扶餘國王子,還以為他要說先被高句麗占去,後被我朝收回的地。誰知道他根本提都沒提,仿佛完全不知道這事一樣,看來是沒準備拿回去了。”
因謝淳、司馬鵠、趙璀三人在和高句麗扯皮一事上做的十分符合聖心,這次接待外國使團一事,又交給了他們。不過現在他們官職比以前高,權力也比以前大了。
經過這次歷練,他們應該會被分配到不同崗位磨礪,為入朝被重用做準備。
之後又是一輪科舉,又有一批新的進士要來了。
第二次進士科舉,盛況遠超第一次,競爭更是可以預見的慘烈。為此謝淳還笑話了他弟弟。本想多複習三年,誰知道是福是禍呢?
謝寰冷哼。學識只看個人,只要學得好,再多的人也能脫穎而出。
謝淳立刻嚴肅表示,的確如此,父親說得對。
謝梁癟嘴,你們兩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然後謝梁就被謝寰罰抄書了。
謝淳表示近些年因家中越來越好,父親也越來越溫和,弟弟好似也越來越開朗了,他很欣慰。
對此,謝淳的摯友王甫洮表示,他又想他從開朗變得不開朗的弟弟了QAQ,弟弟你什麼時候從邊關回來啊。
正護送著送給宿誼一群牛回京的王博源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別的將士護送金銀財寶俘虜人質等戰利品,他護送一群牛,還真是畫風奇異。
這一頓飯後,不僅國師安然無恙,外界不必多猜的消息傳了出去,京城氣氛更加歡樂祥和,來訪各國使團更加誠惶誠恐之外,便是豬的養殖技術和豬肉食譜還沒給老百姓,先從世家開始興起。
不知道這是和宿誼地位太高,他喜愛吃的豬肉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有關,還是和友人們帶回家的豬肉脯豬肉鬆以及臘肉香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