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聯合聲明發表後,從布魯塞爾到華盛頓一下子統一了宣傳口徑,他們齊聲指責說,這是"老地圖"的錯,是負責提供情報的中央情報局錯用了多年前的"老地圖",結果造成目標選擇錯誤.

  北約發言人謝伊也改口承認:這是北約轟炸南聯盟以來"犯的最尷尬的錯誤",北約願向中國表示"真誠的道歉".同時,他話裡有話地"希望"中國接受北約的道歉,"不要試圖對這起事件做出任何錯誤的解釋,因為它只是一個錯誤",而且北約的道歉是"真誠的、合理的".

  然而,不願充當替罪羊的美國國家地圖局,5月16日發出一份正式新聞稿,強調"使用我們的產品的人員,不管是國務院、情報分析家,還是陸軍、陸戰隊、海軍或空軍,都可以信賴國家地圖局全力以赴的及時性、準確性……".聲明並說,"國家地圖局的用戶對我們有巨大信心."進一步強調,"最近有關國家地圖局地圖準確度的新聞報導,是不正確及片面的."國家地圖局發言人珍尼弗.拉弗利向《亞洲周刊》證實:"我們的地圖正確地標示了中國大使館及南聯盟軍需局的位置."她說,"問題一定出在其他數據上,因為瞄準轟炸目標不只靠地圖."

  5月18日,南聯盟建築師尼科季奇向記者展示了中國駐南使館所在位置,說明它與兩度遭空襲的南斯拉夫社會黨總部大樓的直線距離為2公里以上,與兩座建築物中間位置的南聯盟政府大樓也有1公里.他說:"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是建築在一片空地上,館舍所在地原本是一片荒地,那裡沒有任何舊建築,更談不上什麼軍事設施."最後,還確定地說:"中國駐南使館地要麼是空曠的野地,要麼是建成後的中國使館,那裡從來沒有任何其他建築."

  美國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官員也表示,中情局所說的由於"過期地圖"造成的轟炸很難站得住腳,恐怕也不是直接的原因,因為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早在4年前就搬到了現在的新地址!

  因此,"舊地圖"的說法沒有人相信!

  就在美國國防部部長科恩表示,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是一次"災難性錯誤",犯了這一錯誤的原因是"機構間嚴重缺乏協調"而導致的時候,5月11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承認說,確實是一架美國的B-2A型戰略轟炸機對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下了毒手.這終於證實了美國作戰飛機攻擊中國駐南大使館的種種傳言.

  B—2A隱形戰略轟炸機隸屬於駐美國本土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的第509轟炸機聯隊.目前共有9架.這種飛機是美國諾期羅普格魯門公司研製的戰略突防隱形轟炸機,主要任務是利用自身優越的隱身性能,從高空或低空突破敵方的防空系統,對戰略目標實施核打擊或常規轟炸.B-ZA隱形轟炸機只需要進行兩次空中加油就可以對全球任何地方實施空中打擊.它的攻擊能力非常強,1架B-ZA型隱形戰略轟炸機的作戰能力相當於4架F-117隱形戰鬥轟炸機或者8架F-15戰鬥機或者16架F-16戰鬥機的作戰能力.因此,在對南聯盟發動的空襲中,常常是單機或雙機從美國本土起飛執行空襲任務.

  1999年5月6日,一架名為"XXX(美國某州州名)精神"的B-2A型隱形轟炸機接到美國空中作戰司令部下達的"特別指令",而不是北約總部下達的命令後悄然起飛.

  據北約軍方透露,在此次對南聯盟的空襲行動中,美國除了向北約遞交一份打擊目標清單,與北約盟國一起執行對南聯盟狂轟亂炸外,美國自己還有一份只跟英國共享的"絕密"攻擊目標清單,實施一份與北約目標及目的完全不一樣的"特別指令".

  這架執行"特別指令"的B—ZA隱形戰略轟炸機就是根據美國人自己的"絕密清單'上列舉的目標進行的.它起飛後,橫跨大西洋,長途奔襲15個小時(中途在大西洋上空加油一次).

  按照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自己供認的情況來看,這架B-2A型隱形戰略轟炸機借著夜幕掩護抵達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附近空域後,立即投射出5枚精確制導炸彈或者飛彈,這些精確制導炸彈或者飛彈在衛星的引導下直接命中了中國大使館.

  據南聯盟國防部排雷專家斯特凡諾維奇確認,北約在對中國駐南大使館襲擊中使用了穿透力極強的飛彈,共發射了5枚,其中4枚擊中使館大樓,有兩枚飛彈從使館大樓頂穿透5層樓板,在地下室爆炸,一枚落在大使官邸頂部後,穿越兩層樓板鑽入地下,但尚未爆炸.

  攻擊中國駐南大使館的任務完成後,這架B-2A型隱形戰略轟炸機立即直返美國本土的懷特曼空軍基地,中途在大西洋上空又進行了一次空中加油.

  有分析家指出,所謂"過期地圖"之說的確是美國中央情報局一手擬定並提供給作戰部門的,只是它隱瞞了中國大使館的坐標,並謊稱那裡是南聯盟軍隊的軍火聚散中心.在得到北約盟軍最高司令部的首肯之後,美國空軍的轟炸機單獨執行了這一艱巨的任務.試想,一架B-ZA型隱形戰略轟炸機從美國本土起飛,執行完任務後不作任何停留就直接飛回美國本土,其用意何在呢?

  那麼,是否是"意外事件"和"意外傷亡"呢?美國人自己對這一說法就給予了否定.

  7月2日,美國《政企首要情報評論》周刊發表了一篇題為《轟炸中國駐南使館並非意外事件》的文章.文章說:把中國駐貝爾格勒使館作為轟炸目標,是可以由不低於英國外交大臣庫克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一級的指揮官來批准.這裡提出的問題是,由哪一個來批准,還是兩人一起來批准?人們應該已經覺察到根據盟國在任何戰爭中的關係而實行的國家安全規劃.這些戰爭包括美英控制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發動的戰爭.然而,無獨有偶,有意轟炸使館事件並非無先例可循.自1998年初以來,布萊爾政府在美國安全委員會的成員科恩、奧爾布賴特、戈爾以及可能還有其它人的共謀之下,一再通過欺騙手段採取欺騙性的軍事行動,要麼是實際的軍事行動,要麼是極其認真想採取的軍事行動,文章接著說,考慮到所有這些情況,有意轟炸中國駐貝爾格勒使館的動力也是來自英國政府和白宮政府,但他們是不會承認的.因為假如柯林頓總統披露這一事實,甚至聲明這起轟炸事件"絕非意外",他要麼將在被人操縱的彈劾之下而下台,要麼被某些深深潛伏在美國安全機構中的英美利益集團的人所暗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