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她越過重重兵士,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求皇上開恩,救救孩子,他還不到百天呢,妾身求您了,求您了……」
她磕頭,頭碰在黃土地上,砰砰有聲,那孩子也算是心有靈犀,被母親聲淚俱下的哭喊感染,自發的止了聲息。萬籟俱寂的夜空下,就剩下一個女人慘痛悽厲的求告,那種肝腸寸斷的焦灼,讓在場的人聽著一陣惻然。
皇帝面色鐵青,目光陰沉,深恨岑氏這個時候出現。一個孩子罷了,雖說是他目下唯一的兒子,可那是從前迫於無奈,眼下他身登大寶,往後廣納後宮,要多少兒子沒有!何用發愁?倒是這個孩子的存在提醒了他,自己曾有一段委曲求全、受制於人的不堪歲月,實在是非常惱人。
岑氏大約也是這麼想的,見皇帝死活不開口,她也急了,口不擇言的吶喊,「皇上,您已坐上那個位子,再不用懼怕常太監搶了咱們孩子,孩子對您沒有威脅,他還是個吃奶的娃娃,不會和您爭,您開恩罷,放過我們母子,我帶著哥兒遠遠的離開,再不出現在您跟前兒,求您高抬貴手啊……」
這可是亂了套了,岑氏狀若癲狂,赤紅了雙眼,簡直什麼話都不忌諱的往外倒。皇帝恨得咬牙切齒,女人真是不牢靠,當了娘滿心滿肺的全是孩子,人說為母則強,她就是這麼強法兒,公然拆他的台,把過去那點老底兒全兜出來!
不能再叫她說下去了,事關他的臉面,也關乎皇嗣秘辛,在場的個個心裡有數,說得再多,恐怕連先帝為何一直無子,為何又突然暴斃都成了疑雲,要是落在有心人的耳朵里,連他的正統位置也難免遭人詬病。畢竟才剛即位,諸事繁雜,他不能被一個女人和孩子亂了陣腳。
皇帝腦子轉得快,這麼一鬧,人人都清楚他得了長子,若為幾個罪名不實的傢伙罔顧孩子性命,他涼薄陰狠的名頭就傳開了,將來再要人下死力效忠,人家心裡也會掂量。位子沒坐穩當,就樹下刻薄寡恩的形象,實在得不償失。
他扭頭對指揮使低聲吩咐,「把岑氏攔下,先放那兩個人走。叫岑氏親眼看著孩子無事。你親自去,接過孩子,交到她手上。務必保證朕的皇子無虞。再派一隊人馬,跟著欽犯,找準時機一舉拿下。」
指揮使躬身應是,才要下城樓,後頭急急跑上來一個內臣,尖著嗓子稟道,「皇上,常全義畏罪自縊,臨了放了一把火,把宅子點了,這會兒大火燒得內城紅了半邊的天,神樞營救了一刻鐘,也還是沒救下來。」
皇帝震怒,轉身劈面一掌打在內臣臉上,把人打得趔趄了好幾步,一眾人見狀,呼啦啦的匍匐在地,個個噤若寒蟬。
簡直亂得不能再亂,就這麼幾苗人攪得乾坤混沌,掃臉,實在是太掃臉。可眼下干生氣沒用,一個權宦還沒等他治罪就死得不明不白,動靜鬧得這麼大,內閣那幫人,還有科道那群爛了舌頭的腐儒要怎麼應付,才是他今夜該好好思量的大事。
「回宮。」皇帝冷聲喝令,也不顧身後岑氏婉轉哭嚎,一甩袖子,率先步下了城樓。
指揮使忙跟隨其後,與蔣釗談妥,先放顧沈二人離開,待人走遠再將孩子交還到岑氏懷裡。
沈寰存著戒備,解開繫緊她和顧承的繩索,扶著他先上馬,自己則坐在他身後,旨在為他擋冷箭。策馬奔至蔣釗身畔,她切切叮囑,「萬事小心,二哥,我在約好的地方等你,一定要平安回來。」
蔣釗右手握韁繩,左臂抱孩子,沉聲應她,「放心,你一路照顧好他。」
馬兒撒開四蹄狂奔而去。侍衛望著前方,悄聲對上司擔保,「卑職等即刻去追,天明前定將這二人捉拿歸案。」
指揮使冷哼一聲,「憑你?誰知道這倆人還有多少同夥,連常太監都給無聲無息的弄沒了。哎我說,你也不拿腦子好好想想,常全義死了,他和外頭人勾結給先帝爺下藥的案子就算銷了,死無對證!再要不解氣,就只剩下鞭屍這一個法兒,你是嫌皇上還不夠心煩?且給萬歲爺留點德行罷。」
說完揮揮手,示意他們小心跟著,至於跟得上跟不上,那就全憑造化了。
一氣跑出去二十多里,沈寰見後頭沒人追來,方才略微放慢速度,關切的輕聲問,「傷口顛的疼不疼?有沒有再被磨破?」
顧承靠在她懷裡,只笑說沒事,可才說完,背上的一道傷就崩裂開,血淌下來,熱熱的,沾濕了她的衣襟。
眼淚忍不住,嘩地溢出眼眶。她沒心思去擦,一心怕他覺得疼,把他摟得更緊了,「很快就到,咱們到了地方,我給你重新包紮……」
她哽咽,他如何聽不出來。記憶里她是個不愛哭的人,連父親遇害也只是隱忍的落下有數的眼淚,為了他,卻抽泣難言。熱淚落在他肩頭,灼燒得那一片肌膚發燙,比身陷囹圄還令他痛苦難捱。
「別哭,迎著風呢,眼睛還要不要了。」他勸慰著,「我一點沒覺得疼,都過去了,真的。」
她點頭,隨意在臉上抹一把,擁著他人,一徑催馬狂奔。
終於到了地方,原來紫金庵只有一個狹小的佛堂,連上掌庵的尼姑在內一共三個人。老尼先前得了錢志的信兒,一早就給他們預備好了地方。
「這裡有處地道,原先是為躲戰亂挖的,就在庵堂後頭,我叫人收拾了一下,你們暫且委屈幾日,躲過了風聲再出來。每天早晚我親自給你們送吃的,你們只管踏實養傷就是。」
她磕頭,頭碰在黃土地上,砰砰有聲,那孩子也算是心有靈犀,被母親聲淚俱下的哭喊感染,自發的止了聲息。萬籟俱寂的夜空下,就剩下一個女人慘痛悽厲的求告,那種肝腸寸斷的焦灼,讓在場的人聽著一陣惻然。
皇帝面色鐵青,目光陰沉,深恨岑氏這個時候出現。一個孩子罷了,雖說是他目下唯一的兒子,可那是從前迫於無奈,眼下他身登大寶,往後廣納後宮,要多少兒子沒有!何用發愁?倒是這個孩子的存在提醒了他,自己曾有一段委曲求全、受制於人的不堪歲月,實在是非常惱人。
岑氏大約也是這麼想的,見皇帝死活不開口,她也急了,口不擇言的吶喊,「皇上,您已坐上那個位子,再不用懼怕常太監搶了咱們孩子,孩子對您沒有威脅,他還是個吃奶的娃娃,不會和您爭,您開恩罷,放過我們母子,我帶著哥兒遠遠的離開,再不出現在您跟前兒,求您高抬貴手啊……」
這可是亂了套了,岑氏狀若癲狂,赤紅了雙眼,簡直什麼話都不忌諱的往外倒。皇帝恨得咬牙切齒,女人真是不牢靠,當了娘滿心滿肺的全是孩子,人說為母則強,她就是這麼強法兒,公然拆他的台,把過去那點老底兒全兜出來!
不能再叫她說下去了,事關他的臉面,也關乎皇嗣秘辛,在場的個個心裡有數,說得再多,恐怕連先帝為何一直無子,為何又突然暴斃都成了疑雲,要是落在有心人的耳朵里,連他的正統位置也難免遭人詬病。畢竟才剛即位,諸事繁雜,他不能被一個女人和孩子亂了陣腳。
皇帝腦子轉得快,這麼一鬧,人人都清楚他得了長子,若為幾個罪名不實的傢伙罔顧孩子性命,他涼薄陰狠的名頭就傳開了,將來再要人下死力效忠,人家心裡也會掂量。位子沒坐穩當,就樹下刻薄寡恩的形象,實在得不償失。
他扭頭對指揮使低聲吩咐,「把岑氏攔下,先放那兩個人走。叫岑氏親眼看著孩子無事。你親自去,接過孩子,交到她手上。務必保證朕的皇子無虞。再派一隊人馬,跟著欽犯,找準時機一舉拿下。」
指揮使躬身應是,才要下城樓,後頭急急跑上來一個內臣,尖著嗓子稟道,「皇上,常全義畏罪自縊,臨了放了一把火,把宅子點了,這會兒大火燒得內城紅了半邊的天,神樞營救了一刻鐘,也還是沒救下來。」
皇帝震怒,轉身劈面一掌打在內臣臉上,把人打得趔趄了好幾步,一眾人見狀,呼啦啦的匍匐在地,個個噤若寒蟬。
簡直亂得不能再亂,就這麼幾苗人攪得乾坤混沌,掃臉,實在是太掃臉。可眼下干生氣沒用,一個權宦還沒等他治罪就死得不明不白,動靜鬧得這麼大,內閣那幫人,還有科道那群爛了舌頭的腐儒要怎麼應付,才是他今夜該好好思量的大事。
「回宮。」皇帝冷聲喝令,也不顧身後岑氏婉轉哭嚎,一甩袖子,率先步下了城樓。
指揮使忙跟隨其後,與蔣釗談妥,先放顧沈二人離開,待人走遠再將孩子交還到岑氏懷裡。
沈寰存著戒備,解開繫緊她和顧承的繩索,扶著他先上馬,自己則坐在他身後,旨在為他擋冷箭。策馬奔至蔣釗身畔,她切切叮囑,「萬事小心,二哥,我在約好的地方等你,一定要平安回來。」
蔣釗右手握韁繩,左臂抱孩子,沉聲應她,「放心,你一路照顧好他。」
馬兒撒開四蹄狂奔而去。侍衛望著前方,悄聲對上司擔保,「卑職等即刻去追,天明前定將這二人捉拿歸案。」
指揮使冷哼一聲,「憑你?誰知道這倆人還有多少同夥,連常太監都給無聲無息的弄沒了。哎我說,你也不拿腦子好好想想,常全義死了,他和外頭人勾結給先帝爺下藥的案子就算銷了,死無對證!再要不解氣,就只剩下鞭屍這一個法兒,你是嫌皇上還不夠心煩?且給萬歲爺留點德行罷。」
說完揮揮手,示意他們小心跟著,至於跟得上跟不上,那就全憑造化了。
一氣跑出去二十多里,沈寰見後頭沒人追來,方才略微放慢速度,關切的輕聲問,「傷口顛的疼不疼?有沒有再被磨破?」
顧承靠在她懷裡,只笑說沒事,可才說完,背上的一道傷就崩裂開,血淌下來,熱熱的,沾濕了她的衣襟。
眼淚忍不住,嘩地溢出眼眶。她沒心思去擦,一心怕他覺得疼,把他摟得更緊了,「很快就到,咱們到了地方,我給你重新包紮……」
她哽咽,他如何聽不出來。記憶里她是個不愛哭的人,連父親遇害也只是隱忍的落下有數的眼淚,為了他,卻抽泣難言。熱淚落在他肩頭,灼燒得那一片肌膚發燙,比身陷囹圄還令他痛苦難捱。
「別哭,迎著風呢,眼睛還要不要了。」他勸慰著,「我一點沒覺得疼,都過去了,真的。」
她點頭,隨意在臉上抹一把,擁著他人,一徑催馬狂奔。
終於到了地方,原來紫金庵只有一個狹小的佛堂,連上掌庵的尼姑在內一共三個人。老尼先前得了錢志的信兒,一早就給他們預備好了地方。
「這裡有處地道,原先是為躲戰亂挖的,就在庵堂後頭,我叫人收拾了一下,你們暫且委屈幾日,躲過了風聲再出來。每天早晚我親自給你們送吃的,你們只管踏實養傷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