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閻錫山:有種子的雞蛋,那種子就是“中”。此種子不可思議、不能說明,宇宙間只有個種子,造化也就是把握的這種子。假定地球上抽去萬物的種子,地球就成了枯朽。人事中失了“中”,失了種子,人類就陷於悲慘。

  說得如此繞,不知道泰戈爾當時聽明白沒有。

  閻錫山吩咐徐志摩道:“小徐,你跟這位湯因比先生說,我很仰慕他的學識見解。”

  徐志摩立即翻譯傳話,並介紹了閻錫山的身份職務。

  湯因比正好想要了解中國局勢,他對閻錫山也有所耳聞,當即笑道:“閻將軍你好,我聽說過你在山西的優秀治理。”

  “湯先生也知道山西之事?”閻錫山頓覺飄飄然,他的政績連印度和英國的大學者都知道,這事倍兒有面子。

  湯因比道:“我聽周赫煊先生講的,他非常讚賞你的教育政策,說你是民國辦教育中唯一有能力、有魄力,又頭腦清醒的人。”

  “哈哈哈,周先生謬讚了。”閻錫山得意笑道,對周赫煊印象更佳。

  湯因比說:“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親自去山西看看。”

  “歡迎之至!”閻錫山連忙做出承諾。

  當年泰戈爾訪問山西時,閻錫山可是組織了代表團迎接,那場面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還有軍樂隊奏響迎賓曲。一向滴酒不沾的閻錫山,還破例陪泰戈爾喝汾酒,足以見得他有多麼重視。

  此時的中國人,不管是政客軍閥,還是學者富商,都極度渴望獲得洋人的認可,特別是那些大名鼎鼎的洋人。

  閻錫山也不管啥易培基、虞洽卿了,熱火朝天地跟湯因比聊起來。看似是在向對方請教,卻三句不離自己的山西,瘋狂推銷著自己的政績,還把他那套似是而非的儒家見解扯出來。

  徐志摩在翻譯時強忍著笑意,他早領教過閻部長“哲學”思想。好在湯因比對中國文化也一知半解,居然被閻錫山唬得一愣一愣的,從此認定閻錫山是中國軍閥界的思想家。

  “諸位聊得很高興啊,我跟樂怡要來打擾了!”周赫煊帶著張樂怡過來敬酒。

  “我以茶代酒,祝你們白頭偕老、早生貴子。”閻錫山舉杯笑道,“周先生,待會兒敬完酒,你就來坐這一桌。我,還有你,還有湯因比先生,可以暢談思想哲學問題。”

  “一定,一定!”周赫煊狂汗。

  ……

  朋友太多也麻煩,周赫煊當晚被各種人拉著說話,等他回到閻錫山那桌時,差不多都已經散場了。

  閻錫山低聲道:“周先生,你說的話都應驗了啊,中央真的鐵了心思要裁軍,連對我下手的步驟都跟你說的一模一樣。你說我該如何應付?”

  “我哪有什麼法子?”周赫煊苦笑。

  閻錫山看了看正在離場的賓客,拍拍周赫煊的肩頭說:“我明天再來拜訪,咱們當面細談。”

  周赫煊無奈地說:“我送你出去。”

  等周赫煊把閻錫山送出門再回來,張謀之殷切笑道:“賢婿,閻部長、易部長、虞老闆,還有三國公使要來參加婚禮的事,你怎麼不早說啊?我都沒時間準備,可別怠慢了。”

  “我只是發了請帖而已,沒把握他們來不來。”周赫煊說,“而且我也沒請閻錫山,是他自己來的,不曉得從哪兒打聽到我要結婚的消息。”

  張謀之驚訝道:“你沒請閻部長,是他自己來的?”

  “是啊。”周赫煊點頭說。

  張謀之已經無語了,他以前並不把學者當回事兒,只看重洋人、高官和巨富。

  但周赫煊用事實證明,學者也是很牛逼的,那面子大到沒邊了。

  閻錫山不但是民政部長,更是北方地區的大軍閥,在軍界足以和常凱申平起平坐。這種厲害人物,別人請都請不到,可周赫煊結婚,閻錫山居然不請自來。

  張謀之心想:說不定,今後張家還得倚重這個女婿。

  張樂怡見父親對丈夫的態度大變,心頭跟吃了蜜一樣,誰不希望自己的男人得到家人認可?

  第二天上海各大報紙,都對周赫煊的婚禮進行了詳細報導,因為到場的名人實在太多了。

  《申報》甚至列出了詳細名單:“周赫煊先生的婚禮,可謂中國文化界空前盛事……來賓之到者,不僅有國民政府兩位部長閻錫山和易培基,商界虞洽卿和徐申如亦有出席。外賓有美國公使夫婦、法國公使夫婦和英國公使夫婦,以及英國著名學者湯因比、上海泰晤士報沙易夫婦、新孚洋行戴維斯夫婦……而文化學術界名人更加繁多,有章太炎、胡適、蔣百里、張君勱、袁克文、夏鵬、史量才、張季鸞、葉聖陶、梁得所、徐志摩、梁實秋、徐悲鴻、陸小曼、沈從文、汪亞塵、劉海粟、唐槐秋、鍾觀光、譚熙鴻、饒孟侃、余上沅……”

  無數看了報紙的讀者,都對那一長串名單感到震驚。特別是文化界人士,都搞不懂周赫煊為毛能結交如此多“名士”,章太炎還在被政府通緝中,居然也露面跑去參加婚禮。

  第二百八十一章 開飛機賀喜

  周赫煊在上海又有了新宅子,位於法租界海格路,也即後世的華山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