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臣尚年少,不堪……”

  “年少?”裴據起身哈哈大笑起來:“朕比你大不了幾歲。”

  姜琬:“……”

  好吧,他們都不是寶寶了。

  新帝登基第六年,穿過來的第十三個年頭——

  姜琬掌印戶部,兼轉運使,一時青雲路暢,風頭無二。

  除去漕運之外,戶部還管著天下的稅賦徵收、鹽鐵、開礦鑄錢之事,可以說是要主持整個朝廷的經濟工作了。

  古代中國的產鹽區甚廣,從青海、四川到東南沿海,井鹽和海鹽並立,大小鹽池不少,且不難獲取,看似一樣小生意,實則不然,朝廷不榷鹽,官府和商人都可以參與販賣,商人販鹽還不用交稅,新帝登基之後的幾年下來,社會穩定,商路暢通,他們從中賺取了巨額的利潤。

  姜琬覺得這塊肉養肥了,是時候開開刀為朝廷進步點額外的油水了,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東南福建的大小鹽井收歸地方州縣所有,讓官府出面專售,朝廷從中抽成,試行半年後發覺效益可觀,龍心大悅,下旨各地效仿,為國庫大力斂財。

  “琬哥兒——”難地一個休沐日,姜琬正和宗小茹在房裡膩歪,外頭婆子風風火火地找了過來:“府上來了位神醫,老太太讓哥兒帶著夫人過去瞧瞧。”

  姜琬:“沒病沒災的,看什麼大夫。去,告訴老太太,我還沒起呢,打發他走就是了。”

  “老太太說,哥兒成親這麼多日,早該有喜了……”

  姜琬迅速看了宗小茹一眼:“可不是嘛。”

  宗小茹驀地紅了臉:“你……”

  姜琬有點卡:“沒,沒,沒,我沒催你生啊,你別生氣。”

  第154章 入閣

  宗小茹斂眉捏了一下他的手, 姜琬反過來扣住她纖細的手指:“你去了先站在院外,我先去會會他,瞧瞧是什麼人你再出來。”

  畢竟是薑母叫人過來請他們的, 不露面也說不過去。

  “真是神醫, 就讓他瞧瞧?”兩人走出小院的時候, 宗小茹囁喏了句。

  “多半是騙人的。”姜琬認真地笑了聲:“不過也有少半是世外高人, 說不準。”

  緊跟在後面的婆子聽了道:“哥兒可不要這麼說,如今哥兒位高權重,誰敢到咱們府里來行騙?是吧, 少夫人。”

  宗小茹向來和善, 回眸微微笑:“媽媽說的是。”

  姜琬拉著她快步往前走了兩步, 低聲道:“我瞧這家裡,一個個比咱倆還急呢。”

  隨便一個人都能來他府上自稱神醫,還不是猜准了他和宗小茹結婚這許多年沒有所出嘛。

  話音一落, 宗小茹驀地神色一頓:“不如, 你在房裡收個人吧?”

  這話來的突兀, 姜琬一時沒反應過來:“哪兒顧的過來,有你就夠了。”

  一個就好,兩個操心, 誰那麼想不開給自己找麻煩呢。

  宗小茹沒說話, 小手在他手心裡緊緊捏著。

  “夫人你不知曉,夫婦兩人二十五歲以後生的孩兒能更多繼承咱們的聰慧, 咱們要生貴子, 自然要多等幾年了, 你相公我有的是耐心啊……”

  他這幾年常不在京中,又兼宗小茹年紀小,便也沒將這等事放在心上,沒想卻成了她的心病。

  古時女子以生育為己任,婚後三年無出的,自覺要幫著丈夫張羅納妾的事,絕不能因為嫉妒而耽誤婆家的煙火傳承。

  宗小茹抬頭望了他一眼,又瞬間低下頭去:“我知道。”

  得夫如此,婦復何求。

  婆子看見這兩人如此膩歪,動了動嘴角,想說什麼又沒說出來,只訕訕跟在後面,一雙渾濁的眼珠茫然無光,不知道在想什麼。

  “哥兒怎地來的這麼慢?”守在薑母院子門口的婆子見他們過來,忙拉著姜琬道:“老太太等許久了。”

  姜琬笑著一拱手:“我這就給祖母賠罪去。”

  “君逸——”

  抬腳入院的一刻,溫厚的男聲從院中傳來。

  春光瀰漫,院中西府海棠開的繁華,風華灼灼。

  “王先生!”

  ——終南山的王觀,王雙翼,多年前姜琬曾在那裡師從他做學問,二人師生相稱大半年之久。

  珠簾挑起,一抹藍衫從裡面出來,謙謙君子之風撲面而來,王觀笑著道:“若不說老夫會點醫術,還進不了貴府呢。”

  姜琬撩衫跪地:“王先生大駕,學生未曾遠迎,失禮失禮。”

  “快起來,快起來。我一介布衣可擔不起你著公卿王侯一拜。”王觀扶髯大笑。

  姜琬心中詫異:這位老先生最厭紅塵,已經避世幾十年,皇帝多次想召他入仕都求而不得,這次突然來到他府中,莫不是有什麼大事。

  “先生此次下山,可是興致所至?”

  王觀又大笑:“是啊。人老了,耐不住山中寂寞,故來熱鬧處走一走。”

  姜琬道:“學生榮幸,終有服侍先生的機會了。”

  這些年他沒少寫信去終南山,左右想去終南山走一趟,就等著一日報答王觀老人家的點撥之恩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