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商人不同,他們雖然風險很大,但是利潤更高,而且凡是掛了大宴朝國旗的海船,持有大宴朝的通關文書就能獲得大宴海軍的保護,哪怕遇到海盜了,只要給大宴海軍和有互保協議的地區軍隊送信求救,就能得到及時的保護。

  錢財再多也比不上安全的重要,想必商人們一定會樂意花錢保平安的。

  在傅子寒提到稅收的時候,聖人就反應過來了。當初西域那邊商路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結果如何?一個互市,一個入關稅收,直接填滿了半個國庫。若不是西域的利潤源源不斷的流入到國庫中,大宴朝這兩年的發展也不會這麼快速,更不可能在夏天的時候說救災就救災,將天災帶來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你覺得海外商路的利潤比西域絲綢之路更大?”

  “當然能肯定。”傅子寒帶著聖人拐了個彎兒,直接去了他的書舍,那裡有他收集回來的最新的地圖和旅行風物誌。

  “這幾個島嶼離粵城不遠,走一趟最多三四個月的時間。這裡盛產各種熱帶的水果,這裡產出的食物原料口味獨特,肯定能讓富有之家願意花錢嘗個鮮。還有這裡,盛產一種魚皮和蛇皮製成的衣服跟口袋,花樣絢麗的蠟染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

  花費了一下午的時間,中途還拉來了幾位忠心於聖人的大臣。傅子寒像講故事一般的將周圍的島國和另一塊大陸的港口城市一一介紹了一遍,其間還結合了這次前來大宴朝拜的海外諸地的使者的身份,將地域風情和特產習俗都普及了一通。“所以其實餅很大,根本不怕不夠吃,只是聖人心善,想要拉老牌的世家貴族們一把,才主動將皇室的利潤分薄出來。但是既然分不勻那就不分了,除開有功於朝廷的功勳老臣和皇族之外,其他人想要獲利就自己想辦法吧。當然,船隊的位置可以提供給他們,大宴朝海軍的保護也不收費了。只是這稅收上可以稍微操作一下,卻不能免掉,否則怕會引起更大的衝突。”

  傅子寒之前就給聖人強調過,國庫最大的來源就是稅收,特別是進出口的稅收,寧願免掉農人的雜稅,都不能不收商人們的貿易稅。

  對稅收這方面的問題,在上一次出海的時候,傅子寒就跟戶部的大人們專門討論過。當時因為不了解聖人的心思,大家還有些不敢放開了手腳。後來在見識到其他地方的海關稅收之後,戶部大人們的金錢之魂就再也按不下去了,怕是連聖人都沒法阻攔他們想要收稅的心。

  其實對世家貴族來說,稅收也不是不能做手腳的,甚至聖人也不可能完全嚴格的照章行事,但只要雙方都有底線,達成一個平衡就行了。

  像傅子寒這次一樣,他將出海所得的收入取了十分之一投入到閩南地區的幾大書院,設立對貧困學子的學業獎勵,甚至專門在錢莊設立一個帳號,凡是家境困難需要資助上京趕考的路費的,都可以憑自己的印鑑去帳號申請一筆錢,足夠他們參加考試的所有支出了。

  另外,他還連續三天布施,又給幾處大縣所轄下的育養院添置了不少必要的生活設施。這樣的事情花費不多,卻極得名聲,如果不是他背靠聖人,肯定會有人眼紅而給他使絆子的。

  傅子寒將這些花費統計了之後,報到戶部,再由戶部核算之後取十分之一的數額抵消了他應繳稅款的一部分。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傅子寒得了名聲又得了實惠,而戶部也能更好的執行稅收徵收,可謂是一舉數得。

  冉家和尹家也學著傅子寒的方法,在他們應繳稅款的時候,將做善事的金額和時間地點都一一記錄並統計了上去,果然也跟傅子寒一樣,抵消了應繳稅額的相應部分。而且冉家得到了戶部給與的“納稅光榮”的匾額褒獎,尹家也得了知府大人的公開表揚。而且在當年禮部出的善舉榜上,冉家尹家都赫然在榜,而且排名還跟同檔次的其他家族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這些都是張貼出來供百姓們看的,做不得假。一時之間,冉家尹家和傅家在百姓的心目中那就是真正的行善積德之家。

  聖人和大臣們在傅家的這一天一.夜裡,對即將發展起來的海外貿易燃起了熱情。之後要制定的相關制度就不是傅子寒能參與的了。他也沒有要參與的意思,因為胡家的老祖宗突然重病,而她唯一的願望,就是能看到胡大姑娘和六姑娘順利出嫁。“這麼說,婚事得提前了?”傅子寒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略懵,但很快便反應過來。

  他們家還好,立文跟六姑娘的婚事在進行的過程中,突然提前也不過是加快點進程而已。再說這事兒聖人交給了禮部籌辦,那麼多人參與進來,需要的物件在半個月之內就可齊備。

  有問題的是胡大姑娘那裡。經過上次的流言事件,大姑娘的行情簡直沒法說,真正的貴族家是不可能跟她議親的了,但是華陰胡家的那個小子也不願娶她,這就有點尷尬了。

  華陰胡家那個天才不樂意娶胡大姑娘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從來就沒回應過胡大姑娘的好感,人家一直心有所屬,看中的是他的小師妹,前淮陰府知府大人的嫡幼女。這倆人也算是青梅竹馬了,原本只待胡家小子金榜題名就可議親來著,卻不料橫插了這麼一竿子,讓前知府大人震怒的同時,也給這門親事增加了阻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