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琳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在碰頭會上苦笑:「他們這是討飯的手法,除非他們GG合同,否則他們就不可能順著咱們的意思來。但要是給了GG合同,以後會有更多的此類無恥媒體,要我說,這些小媒體的影響力不大,隨他們去好了。」

  張超無所謂的道:「不行就找幾個廠商,停掉他們的GG好了。就算沒有咱們的關聯公司,有關係的公司總是不少的。」

  「你要停掉他們的GG,恐怕跳的還會更厲害,再者說,中止合同的賠償金還有不少呢,還得咱們賠出來。」李琳說著搖搖頭,道:「說起來就覺得不爽,我特意買了他們最近幾天的報紙,差不多天天都有評論文章出來……咦!」

  她帶了報紙到小會議室,翻到一頁停了下來。

  「怎麼了,一驚一乍的。」霍昌如今是集團的常務副總,威嚴十足。

  李琳吐吐舌頭,道:「這家湘江的報紙連著幾天做慈善基金會的專題評論,還點了咱們的名字,今天卻是一句話都沒有。」

  「不正常?」

  「很不正常。」李琳說著拉開其他幾張報紙,有的有,有的沒有,卻是看不出規律來。

  蘇城看他們討論了片刻,沒有結果,乾脆道:「不管他們了,事主都被收拾了,不相關的媒體就算了,咱們也不能讓所有人都說咱們想說的話……」

  一句話結束了這個話題,張超就說起了預付貨款的政策。

  要說起來,這也不是蘇城的創新,他本人對商業和工業化運作,其實是沒有多少積累的,基本屬於零起步的狀態,現學現賣。

  但是,在淡季預付貨款的做法卻是一招非常著名的商場絕技,由蘇寧電器的創始人發明,進而成為了中國白電行業的一條規則。在此之前,商場和工廠的結算周期往往長達2個月乃至1年。這其中的差別是巨大的,而從結果來看,淡季預付貨款的方式的確是雙贏的策略。

  一方面,廠商獲得預付款能夠更好的安排生產,淡季採購原料的成本又會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商場得到了貨源和質量的保證,又能拿到較低的價格。

  唯一限制這種方式推行的,其實還是現金儲備的問題。

  大華實業如今滿倉漫谷的資金,蘇城更樂意將之作為一種行業門檻。因此,幾乎是整個大華的供應鏈上,都開始推行淡季預付貨款的方式。

  對94年的中國工廠主來說,預付貨款不能說是完全新鮮的事,可也是非常難得的,尤其是在大片國企倒閉的日子裡,預付的貨款簡直就是救命錢,許多企業自己恐怕都不清楚,它們能不能活到下一年。

  如此一來,大華政策的火爆自不必說。

  張超更是故作苦惱的做結束語:「戰略部目前要審核的申請書有38000多份,堆了好幾個房間,逼的大家都要挪位置了。」

  蘇城也被他說的數字嚇了一跳:「這麼多?」

  「給錢呢,能不多嗎?咱們只要通過審核,對方少說能立刻拿到幾百萬,多的能拿到幾千萬……不過,這些申請書里承諾的優惠也確實不錯,最多的有降到50%以下的。」

  「要確定他們能有利潤。」蘇城馬上叮囑了一句。

  張超重重點頭:「肯定的,沒有利潤的工廠也就沒有發展性了,和咱們扶持的本意相反。」

  蘇城頷首,又查看了幾份報表,就算是結束了這次的高層碰頭會。

  楊明將幾個人送走,等了片刻方才回來,腳步匆匆的來到蘇城桌前,低聲道:「蘇董……」

  蘇城笑了:「這么小聲做什麼,辦公室又沒有別人。」

  「是,是……那個,有位蘇歡先生想見您。」

  蘇城想了一下,道:「沒什麼印象,哪個公司的?」

  「應該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他年齡和您差不多,自稱是您的堂兄。」楊明一口氣把話說完了,才看向蘇城。

  大華實業內部,知道蘇城家庭情況的人並不多,楊明卻是不同。作為蘇城的大秘書,他其實就是大管家一樣的存在,集團內部的事情要關心,蘇城的家事也要關心,如蘇城的母親,儘管不願離開荊山,卻還是有定期安排的身體檢查,生活服務等等,遇到一些瑣事,那邊的人也會向楊明報告,同樣的,蘇氏家族內部的恩恩怨怨,楊明亦是或明或暗的打聽過。

  自從幾天前蘇忠雄出現,楊明就有意識的了解了蘇家的內部成員,這蘇宦正是蘇忠雄的兒子,此時出現,目的難料。

  蘇城也愣了一下,就讓他喊人進來了。

  蘇歡是個面目清朗的年輕人,全身收拾的利落乾淨,白襯衣的袖口領口硬挺挺的,將整個人都拔高了似的。

  進到辦公室里,蘇歡與蘇城互相打量了兩秒鐘,就聽蘇歡大聲叫道:「哥!」

  這麼直接不含糊的做法,令蘇城驚訝不已,上下看了他兩眼,才道:「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蘇歡滿不在乎的道:「知道,站隊唄。」

  「哦?」

  「我爸說了,你有本事,爺爺又喜歡,跟著你前途遠大。不過,他年紀大了,就不站隊了。」蘇歡兩句話說清楚了,又道:「我昨天找了關係,給幾家報社打了電話,讓他們停了不實報導,算是投名狀吧,您看怎麼樣。」

  蘇城恍然,卻是搖搖頭道:「做敲門磚夠了,做投名狀不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