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得知消息後,短暫的驚慌過後,她很快鎮定下來,舉手投足間,竟也有了幾分鎮定與沉靜。
聽了老太妃的許諾,戚時微也只是頓了一頓,便問:「那裴清榮呢?」
「我庇護不了所有人,」老太妃倒很坦誠,「你生得像我女兒,又在那時救過小王爺,也算是緣分一場。因這份緣分和親熱,我能認你為義女,護著你和明姐兒。至於再多的事,我也管不了。」
在波譎雲詭的朝堂爭鬥面前,女眷總是無關緊要的,老太妃一輩子識進退,這才能在如此高齡還能在皇帝面前說得上話。庇護戚時微和明姐兒在她的能力範圍內,也沒人能置喙什麼,但裴清榮,就只能請他自求多福了。
足見老太妃對此並不樂觀,因此分毫不願沾染。
戚時微心下仍在思量,想著裴清榮如今境況,老太妃搖搖頭,語重心長道:「等以後你就知道了,男人,那都是靠不住的東西。人活一世,最終能倚靠的只有自己。若是他吉人天相,那一家團圓是最好不過,但若是有個萬一,你也是穩穩噹噹的郡主,足以撫養孩子長大成人,等待風波過去,再找個合心意的新郡馬。你可能覺得我太過狠心,但我是過來人,不說漂亮話,你還有女兒,把女兒好好養大才是最重要的。」
老太妃目光銳利,絲毫沒有老年人的渾濁。
「我言盡於此,」老太妃道,「你好好兒想一想。」
===
「你來幹什麼?」見到她的第一眼,裴清榮微不可見地一蹙眉。
見此情形,戚時微還有什麼不知道的,聲音都帶著抖:「來找你。」
帳中沒有其他人,本就是跟隨皇帝到京郊行獵,帳篷都是臨時搭的,帶的下人也不多。裴清榮與戚時微一貫低調,跟隨的人也都安安靜靜,不會喧譁吵鬧。但此刻這份安靜中透著些別樣的意味,能聽見帳外有風卷過零星草葉,有些蕭條。
早晨彈劾的奏摺已經傳開,皇上還未發明旨,但已讓人去調查,也許了裴清榮上折自辨,侯府的下人便都被裴夫人叫了回去。
裴清榮面前鋪了紙筆,摺子寫到一半,外頭靜得落針可聞。
「你已獲封郡主,不要和這事沾上干係,現在就回老太妃處,晚上宴席時也坐在她旁邊,不要帶明姐兒到我這邊來。」裴清榮鎮靜道。
「我如果說不呢?」戚時微道。
裴清榮的眉頭深深蹙起來,壓低了聲音:「先前都說好了,掉腦袋的事情,你也跟著胡鬧!」
他隨手擱了筆,是要好好同她講道理的樣子,戚時微腦海里名為理智的弦終於崩斷:「到底是誰胡鬧?」
她一邊說,一邊抄起擺在香爐旁的麈尾往裴清榮身上扔:「這麼大的事,我來看你一眼都不行,真是好大的氣魄!不愧是裴相公!」
忍了一天,戚時微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一般順著臉頰向下淌,連話都有些說不清楚了。
裴清榮站在那裡挨了兩下,堅冰一樣紋絲不動的外表終於融化了,伸手把她摟進懷裡,低聲安撫:「好了,別哭了。」
老太妃面前,戚時微要抽絲剝繭一般,從隻言片語中猜想如今形勢,還要努力說服老太妃,她不能哭;裴月明面前,她要當個好母親,安撫女兒乖乖待在老太妃帳中,不要出門,更不能流露絲毫軟弱。
如今她終於能哭出聲來,抽抽噎噎,把隱藏了一天的擔憂和不安都發泄出來。
她靠著裴清榮的胸膛,耳邊能清晰地聽見他沉穩的心跳,忍不住又打了她兩下。
裴清榮握住她的手,捏了捏,親了下她額頭,見戚時微終於平靜下來,開口問:「明姐兒呢?」
「在老太妃帳中歇下了,我讓石青陪著她,」戚時微道,「你放心,我是偷偷來的,路上沒人看見。」
她在老太妃帳中等到午後,接了旨,爾後便推說要歇息,帶著明姐兒回了帳中,關起門來。看明姐兒被哄睡了,戚時微這才披上一件斗篷,悄悄回來找他。
老太妃的話縱然冷酷,但有一句是對的,她是個母親,不論如何,都要為女兒打算。現如今裴清榮被彈劾,她有了郡主的名頭,才更能幫的上忙,也能護住明姐兒。
「做得好。」裴清榮摸了摸她的頭。
「你呢?」戚時微道,「現在該你了。」
「我先前都同你說好了,」裴清榮道,「此事干係甚大,明姐兒又幼小,我本來想把你留在京中,派人護著,但老太妃突然下旨
召見,我就猜到,她應當也想護著你。」
兩隻老狐狸過招,不需要太多交流,彼此一個眼神,就能達成默契。老太妃拋來暗示,裴清榮順勢接受,把戚時微和明姐兒送過去,兩人在面上毫無干係。
裴清榮事先的確同她透過風,秦王蠢蠢欲動,想先以混淆血統為由命人上奏摺彈劾,逼得裴清榮暫避風頭,再趁朝堂紛亂之際有所動作。
然而事先得到消息是一回事,實打實面對又是一回事,裴清榮動身前只告訴她,要她帶著明姐兒安安份份待在老太妃處,其他的他自有辦法,可沒說他差點被推出去問斬!
「你當時就猜到她只會庇護我和明姐兒兩個?」戚時微很是敏銳。
如若不然,裴清榮不會這樣。明顯是覺得老太妃會護住她,又不希望和他牽涉太深。
既然如此,一個對如今政局全然懵懂無知的戚時微顯然更合老太妃的心意,也更會被全心全意地保護。
裴清榮無聲地默認了。
戚時微氣笑了:「那你呢?」
老太妃給了她很好的選項:活在庇護下,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郡主,安安穩穩地撫養明姐兒長大,什麼麻煩事也不沾染。
——那要是裴清榮真的死了呢?
如果是剛恢復前世記憶那會兒,戚時微一定毫不猶豫地答應。
活了兩輩子,她從來就是個膽小的人,寧願生活簡簡單單、毫無波折,從不奢望任何事。
但現在不行,哪怕是在心中輕輕一想這個畫面,戚時微就覺得心中抽痛。
戚時微絲毫不避,一雙眼睛直直凝視著他,過了半晌,眨了眨眼,淚珠就又滾下來。
裴清榮安慰她:「還沒那麼危險,我心裡有數。侯府那群蠢貨,腦子加起來沒有二兩,膽子倒是能論車拉,淨幹些與虎謀皮的蠢事。我不願被他們綁著往死路上走,就只能先趁這個機會撕擼開,以後好辦事。」
縱然其中有些辛苦,那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戚時微聽他條分縷析,言辭犀利而冷靜,渾似在談論全然不相干的人和事,忍不住一面流淚,一面抬手打他。
「你知道嗎?我今天在老太妃處聽到的是,你差點被拉出去問斬!」
其實不至於,彈章里的用詞自然是愈嚴重愈好,裴清榮事先有盤算,心知最多不過下詔獄走一遭,事情到目前並沒有脫離掌控,何況還遠遠沒走到最壞的那一步。
但這樣的道理顯然不能同戚時微講,他只能安撫自己懷裡的姑娘:「不會的,都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我且死不了。」
戚時微頓了頓,抹乾淨眼淚,從袖中掏出一物:「你拿著。」
「是什麼?」裴清榮順勢接過,見是一條金剛菩提的佛珠,挑了挑眉。
「老太妃給的,是她的舊物,」戚時微道,「人多眼雜,我不能常常往來,這東西你先拿著。若是……真有什麼,派人送信給老太妃那邊,她那邊的人看了這串珠子,自然知道。」
「不必,這是給明姐兒的吧?」裴清榮捻了捻這數珠,「給明姐兒戴好。」
戚時微看他臉上神色,忽然一笑:「你還不知道吧?」
「什麼?」
「她原本的確同你想的一樣,只想庇護我和明姐兒,直言讓我等風波過去後再招婿,」戚時微道,「但我說得她改了主意。」
裴清榮的的確確一驚。
「你承諾了什麼?」裴清榮第一反應是她以什麼為代價做了交換,仔細端詳戚時微神色,甚至伸手去摸她身上有沒有傷。
「沒有,」戚時微壓住他的手,「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哭求,又隱晦地提了她女兒……這些女人家的事,你不懂。」
昔年老太妃極有遠見地下注在皇帝一邊,成了最後的贏家,但當年政局何其慘烈,她夫君和唯一的愛女都因此早逝,只剩下一個孫兒,一直是她心頭隱痛。
人其實都一樣。譬如賭博,若是有賭徒在早年間贏過一把大的,又或是輸得格外慘烈,就會一直記在心裡,往後做決定時,也難免會受影響。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外如是。
老太妃這個年紀,所念的唯有尚未成人的孫子,雖說現在她還有幾分面子情,但日後下一任皇帝如何,又是個未知數了。此時不需她下注,只要在暗地支持,若是成了,子孫又是至少三代的榮華富貴,若是敗了,也不會被牽連。
戚時微的勸說並不激烈,只口口聲聲說她要為孩子和孩子的父親爭取一回。她還記得自己跪在老太妃身前,而老太妃眼神怔忪,喃喃念了一聲女兒的乳名,那時她就知道,事情有了轉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聽了老太妃的許諾,戚時微也只是頓了一頓,便問:「那裴清榮呢?」
「我庇護不了所有人,」老太妃倒很坦誠,「你生得像我女兒,又在那時救過小王爺,也算是緣分一場。因這份緣分和親熱,我能認你為義女,護著你和明姐兒。至於再多的事,我也管不了。」
在波譎雲詭的朝堂爭鬥面前,女眷總是無關緊要的,老太妃一輩子識進退,這才能在如此高齡還能在皇帝面前說得上話。庇護戚時微和明姐兒在她的能力範圍內,也沒人能置喙什麼,但裴清榮,就只能請他自求多福了。
足見老太妃對此並不樂觀,因此分毫不願沾染。
戚時微心下仍在思量,想著裴清榮如今境況,老太妃搖搖頭,語重心長道:「等以後你就知道了,男人,那都是靠不住的東西。人活一世,最終能倚靠的只有自己。若是他吉人天相,那一家團圓是最好不過,但若是有個萬一,你也是穩穩噹噹的郡主,足以撫養孩子長大成人,等待風波過去,再找個合心意的新郡馬。你可能覺得我太過狠心,但我是過來人,不說漂亮話,你還有女兒,把女兒好好養大才是最重要的。」
老太妃目光銳利,絲毫沒有老年人的渾濁。
「我言盡於此,」老太妃道,「你好好兒想一想。」
===
「你來幹什麼?」見到她的第一眼,裴清榮微不可見地一蹙眉。
見此情形,戚時微還有什麼不知道的,聲音都帶著抖:「來找你。」
帳中沒有其他人,本就是跟隨皇帝到京郊行獵,帳篷都是臨時搭的,帶的下人也不多。裴清榮與戚時微一貫低調,跟隨的人也都安安靜靜,不會喧譁吵鬧。但此刻這份安靜中透著些別樣的意味,能聽見帳外有風卷過零星草葉,有些蕭條。
早晨彈劾的奏摺已經傳開,皇上還未發明旨,但已讓人去調查,也許了裴清榮上折自辨,侯府的下人便都被裴夫人叫了回去。
裴清榮面前鋪了紙筆,摺子寫到一半,外頭靜得落針可聞。
「你已獲封郡主,不要和這事沾上干係,現在就回老太妃處,晚上宴席時也坐在她旁邊,不要帶明姐兒到我這邊來。」裴清榮鎮靜道。
「我如果說不呢?」戚時微道。
裴清榮的眉頭深深蹙起來,壓低了聲音:「先前都說好了,掉腦袋的事情,你也跟著胡鬧!」
他隨手擱了筆,是要好好同她講道理的樣子,戚時微腦海里名為理智的弦終於崩斷:「到底是誰胡鬧?」
她一邊說,一邊抄起擺在香爐旁的麈尾往裴清榮身上扔:「這麼大的事,我來看你一眼都不行,真是好大的氣魄!不愧是裴相公!」
忍了一天,戚時微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一般順著臉頰向下淌,連話都有些說不清楚了。
裴清榮站在那裡挨了兩下,堅冰一樣紋絲不動的外表終於融化了,伸手把她摟進懷裡,低聲安撫:「好了,別哭了。」
老太妃面前,戚時微要抽絲剝繭一般,從隻言片語中猜想如今形勢,還要努力說服老太妃,她不能哭;裴月明面前,她要當個好母親,安撫女兒乖乖待在老太妃帳中,不要出門,更不能流露絲毫軟弱。
如今她終於能哭出聲來,抽抽噎噎,把隱藏了一天的擔憂和不安都發泄出來。
她靠著裴清榮的胸膛,耳邊能清晰地聽見他沉穩的心跳,忍不住又打了她兩下。
裴清榮握住她的手,捏了捏,親了下她額頭,見戚時微終於平靜下來,開口問:「明姐兒呢?」
「在老太妃帳中歇下了,我讓石青陪著她,」戚時微道,「你放心,我是偷偷來的,路上沒人看見。」
她在老太妃帳中等到午後,接了旨,爾後便推說要歇息,帶著明姐兒回了帳中,關起門來。看明姐兒被哄睡了,戚時微這才披上一件斗篷,悄悄回來找他。
老太妃的話縱然冷酷,但有一句是對的,她是個母親,不論如何,都要為女兒打算。現如今裴清榮被彈劾,她有了郡主的名頭,才更能幫的上忙,也能護住明姐兒。
「做得好。」裴清榮摸了摸她的頭。
「你呢?」戚時微道,「現在該你了。」
「我先前都同你說好了,」裴清榮道,「此事干係甚大,明姐兒又幼小,我本來想把你留在京中,派人護著,但老太妃突然下旨
召見,我就猜到,她應當也想護著你。」
兩隻老狐狸過招,不需要太多交流,彼此一個眼神,就能達成默契。老太妃拋來暗示,裴清榮順勢接受,把戚時微和明姐兒送過去,兩人在面上毫無干係。
裴清榮事先的確同她透過風,秦王蠢蠢欲動,想先以混淆血統為由命人上奏摺彈劾,逼得裴清榮暫避風頭,再趁朝堂紛亂之際有所動作。
然而事先得到消息是一回事,實打實面對又是一回事,裴清榮動身前只告訴她,要她帶著明姐兒安安份份待在老太妃處,其他的他自有辦法,可沒說他差點被推出去問斬!
「你當時就猜到她只會庇護我和明姐兒兩個?」戚時微很是敏銳。
如若不然,裴清榮不會這樣。明顯是覺得老太妃會護住她,又不希望和他牽涉太深。
既然如此,一個對如今政局全然懵懂無知的戚時微顯然更合老太妃的心意,也更會被全心全意地保護。
裴清榮無聲地默認了。
戚時微氣笑了:「那你呢?」
老太妃給了她很好的選項:活在庇護下,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郡主,安安穩穩地撫養明姐兒長大,什麼麻煩事也不沾染。
——那要是裴清榮真的死了呢?
如果是剛恢復前世記憶那會兒,戚時微一定毫不猶豫地答應。
活了兩輩子,她從來就是個膽小的人,寧願生活簡簡單單、毫無波折,從不奢望任何事。
但現在不行,哪怕是在心中輕輕一想這個畫面,戚時微就覺得心中抽痛。
戚時微絲毫不避,一雙眼睛直直凝視著他,過了半晌,眨了眨眼,淚珠就又滾下來。
裴清榮安慰她:「還沒那麼危險,我心裡有數。侯府那群蠢貨,腦子加起來沒有二兩,膽子倒是能論車拉,淨幹些與虎謀皮的蠢事。我不願被他們綁著往死路上走,就只能先趁這個機會撕擼開,以後好辦事。」
縱然其中有些辛苦,那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戚時微聽他條分縷析,言辭犀利而冷靜,渾似在談論全然不相干的人和事,忍不住一面流淚,一面抬手打他。
「你知道嗎?我今天在老太妃處聽到的是,你差點被拉出去問斬!」
其實不至於,彈章里的用詞自然是愈嚴重愈好,裴清榮事先有盤算,心知最多不過下詔獄走一遭,事情到目前並沒有脫離掌控,何況還遠遠沒走到最壞的那一步。
但這樣的道理顯然不能同戚時微講,他只能安撫自己懷裡的姑娘:「不會的,都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我且死不了。」
戚時微頓了頓,抹乾淨眼淚,從袖中掏出一物:「你拿著。」
「是什麼?」裴清榮順勢接過,見是一條金剛菩提的佛珠,挑了挑眉。
「老太妃給的,是她的舊物,」戚時微道,「人多眼雜,我不能常常往來,這東西你先拿著。若是……真有什麼,派人送信給老太妃那邊,她那邊的人看了這串珠子,自然知道。」
「不必,這是給明姐兒的吧?」裴清榮捻了捻這數珠,「給明姐兒戴好。」
戚時微看他臉上神色,忽然一笑:「你還不知道吧?」
「什麼?」
「她原本的確同你想的一樣,只想庇護我和明姐兒,直言讓我等風波過去後再招婿,」戚時微道,「但我說得她改了主意。」
裴清榮的的確確一驚。
「你承諾了什麼?」裴清榮第一反應是她以什麼為代價做了交換,仔細端詳戚時微神色,甚至伸手去摸她身上有沒有傷。
「沒有,」戚時微壓住他的手,「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哭求,又隱晦地提了她女兒……這些女人家的事,你不懂。」
昔年老太妃極有遠見地下注在皇帝一邊,成了最後的贏家,但當年政局何其慘烈,她夫君和唯一的愛女都因此早逝,只剩下一個孫兒,一直是她心頭隱痛。
人其實都一樣。譬如賭博,若是有賭徒在早年間贏過一把大的,又或是輸得格外慘烈,就會一直記在心裡,往後做決定時,也難免會受影響。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外如是。
老太妃這個年紀,所念的唯有尚未成人的孫子,雖說現在她還有幾分面子情,但日後下一任皇帝如何,又是個未知數了。此時不需她下注,只要在暗地支持,若是成了,子孫又是至少三代的榮華富貴,若是敗了,也不會被牽連。
戚時微的勸說並不激烈,只口口聲聲說她要為孩子和孩子的父親爭取一回。她還記得自己跪在老太妃身前,而老太妃眼神怔忪,喃喃念了一聲女兒的乳名,那時她就知道,事情有了轉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