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總恆都死了,你安心說吧。」

  李燕庸瞥了眼不時朝著二人看過來的兗王府兵。

  「我不知道細節,只知道李總恆今日赴死,是為了復仇。」

  「但我可以明確地來回答你第一個問題,我之所以出現在這,是李總恆給我的消息。」

  「不用猜,他的意思是希望我把你帶走,護你的安全。」

  藺照雪煩死了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破事。

  李總恆是拋棄她,要隨手把她讓給別人?

  得,李總恆不是不告訴她真相嗎?

  可以,她藺照雪也並不稀罕知道。

  藺照雪把自己隨身帶著的姻緣牌,往屍身的方向扔過去。

  而後直接咬在李燕庸的手臂,推開他,自己一個人撐著,回了馬車。

  *

  藺照雪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整整半年,沉默寡言地不再說話,整個人消瘦了一大圈。

  期間,一直是李燕庸在陪著她走出來。

  她能很明顯地察覺到,李燕庸是真的變了。

  或許他不能說變,只能說,李燕庸突然悟到自己想要的,和藺照雪想要的。

  所以能身體力行地做到以前完全不會做的事。耐心多了,悉心有了,浪漫事在學習中。

  連藺照雪的爹娘,都對李燕庸有了好臉色。

  藺照雪漸漸好起來,也不再每日把自己悶在屋子裡。

  但就是死活不鬆口,不肯和李燕庸重新在一起。

  因為她是真的放手了,就不會回頭的性子,想改變她意見的話很難。

  眨眼間,兒子李徽已經成親了。

  結親的人,是當年童子科的女博士。

  今年,李燕庸又提了成親的事。

  也是在同年,藺照雪遇險了。

  可卻被一個突然出現的暗衛救下,暗衛卻被砸暈了。

  藺昭雪認識他,是李總恆的貼身侍衛。

  李總恆,其實一直安排貼身侍衛在她身邊?

  藺照雪愣住了。

  突然,一切好像就解釋通了。

  加上這些年她查到的線索,簡單總結一下:

  當年,李總恆的母家舉家被屠,他為了復仇,一直忍辱負重做成了權貴。

  正當幾個月前,他想動身殺了仇人時,兗王卻擔心李總恆勢大,想讓仇人的權勢制衡李總恆,不讓李總恆殺仇人。

  李總恆從來不會受制於人。

  於是,李總恆就只好自主殺了仇人。

  為了防止被兗王憂心一家獨大從而追殺,牽連藺照雪,加之他並不會為了別人放棄他的仇恨,愛人和仇恨面前,他選擇了都要。

  於是一命換一命,仇人死了,他也死了,兗王就不會擔心一家獨大了。

  不但讓藺昭雪免於被牽連,讓藺照雪後半生安全。

  還能藉此為籌碼,讓她得到兗王這未來皇帝的關照。

  所以,

  藺照雪新婚前,他為了斷了他和藺昭雪表面的牽連,防止藺照雪被遷怒、被他耽誤。

  他泄露給了李燕庸他的所有的謀算和真相,借李燕庸的手,阻止了和藺照雪的婚禮。

  這也解釋了:

  李燕庸為什麼能在李總恆有暗衛保護她的情況下,把她擄走,近她的身;為什麼李總恆能毫無負擔地走,留她一人;為什麼上次和李總恆纏綿時像最後一次,他格外地惜時。

  所以,李總恆早早就抱了想把她託付給李燕庸的心思,早早想自己扛下所有,自己一個人去死,獨留她在世界上。

  他把她保護得很好,但她不需要這種好。

  *

  藺昭雪的心徹底累了。

  她已經懶得再去喜歡人。

  李燕庸說明了他的價值,藺昭雪見他改了,以及兒子需要一個好爹,於是答應了和李燕庸成婚。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只是李燕庸有時候會有點幼稚,多大的男人了。

  比如藺昭雪每年都去祭拜李總恆,李燕庸每次都吃醋生氣。

  她說你那麼氣就別跟著了,他不,他偏偏還每次都跟著。

  最後,藺昭雪受不了了:

  「他已經死了,你看開點。」

  沒安全感的,一直是李燕庸。

  只不過曾經,藺昭雪給足了他安全感。

  *

  李燕後來的日子,相對於死水一般循規蹈矩的前半生來說,他覺著很好很好了。

  無非就是,想每天和夫人貼貼,卻每天都被打發去官場努力,讓他給兒子好好鋪路。

  再無非是,夫人總會去看那個死了的男人,眼裡流兩滴淚。

  他覺著夫人一定是無聊到困了才會流淚。

  其他,有她就好。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