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這回回京,是他們一家三口一塊兒回去。
珠珠現在已經五歲多了,也是時候帶她出遠門了,而且她每回收到京城送來給她的東西,也會問什麼時候能帶她去京城。
雲錚這回能回去,則是因為聖上的千秋節。
去年九月,東南沿海一帶受到海寇侵襲,沿海軍民奮力抵抗,最終不僅趕跑了海寇,還收復了周圍海上四島。
因此,今年聖上的千秋節,也辦得格外隆重,不止是為聖上慶生,更是宣揚國威的意思。
原先崔琳琅是打算自個兒帶著珠珠回去的,如今一家三口都能回,自然更好了。
今日是三月初七,行李差不多已經收拾妥當,只等初十那日啟程。
瞧著收拾妥當的東西,崔琳琅忽然想起一件事兒來。
「春櫻懷了有四個多月了吧?那等咱們回來她都該生了。」
「是呢,主子。昨兒奴婢還去看她了呢,她說在家待得憋悶,想找點事兒干呢。」
冬梅說到這兒,抿嘴一笑,悄悄告訴崔琳琅,「奴婢在她家裡頭用了飯,看得可是真真兒的,小周侍衛待春櫻可好了,連筷子都直接遞到手上呢。」
「明兒我也過去看看她。」
春櫻與周遠成親後,崔琳琅便將從前她的身契還給她了,不過之後她仍然在崔琳琅身邊做事。
不過如今他們小夫妻兩個自己用積蓄在外頭買了間小宅子,兩人白日裡仍在將軍府做事,晚上是要回家去的。
直到兩個月前,春櫻診出有了身孕,崔琳琅便不見她再日日過來了。
當初跟著崔琳琅從京城來的四個丫鬟,春櫻和夏蟬都成了親,秋果和冬梅二人倒是還跟從前一樣的想法,不想嫁人。
……
下午戌時過半,雲錚才從外頭回來,他馬上要回京,好些事兒得安排。
雲錚剛一進院子,就看到自家閨女坐在正屋門檻上,手裡頭還拄著長槍。
小餅也在邊上端坐著,瞧著頗有些「氣勢」。
「爹的寶貝珠珠,這是幹什麼嗎呢?你娘呢?」
雲錚笑容滿面地過去打算抱起女兒,手還沒伸出去呢就被槍給擋了回來。
崔琳琅這會兒聽到動靜出來,跟雲錚說:「你閨女這是氣你回來晚了,沒能陪她練槍。」
方才崔琳琅就催女兒去洗漱呢,她就不肯去,非得在這兒坐著。
雲錚聞言,直接在女兒面前蹲下,跟女兒道歉。
「爹錯了,爹今兒有事兒回來晚了,咱們現在去練槍怎麼樣?」
珠珠看她爹一眼,沒說話,但是拎著槍站起來了。
雲錚見此,對著媳婦兒眨了眨眼睛,示意後頭的事兒就交給他了。
果然大半時辰之後,父女倆又高高興興重歸於好了。
晚上睡覺前,雲錚還跟崔琳琅說呢,「咱閨女人小脾氣倒是不小。」
「你還好意思說,誰慣的?」
「我我我,都是我慣的。」
雲錚邊認錯,身子也向里探過去,順便堵上了崔琳琅接下來要說的話。
兩個月後,一家人才到了京城,因為帶著珠珠,他們一路上走走停停,花費的時間比往常多些。
這回他們到京城,是先回的雲家。
馬車才剛停下,就有好幾人迎上來了。
「是三少爺和三少夫人嗎?」
「是。」
雲錚先掀開車帘子跳下車,接著又把女兒抱下來,最後扶著崔琳琅下馬車。
「老夫人最近日日都叫小的來門口盯著呢!小小姐長得可真俊!」
珠珠聽見誇獎,抬起小臉,小長槍一戳,神氣非常地回人家:「謝謝誇讚。」
「誒呦不謝不謝!少爺少夫人快進去吧,老夫人等著呢。」
一路上,雲錚和崔琳琅都在教女兒,待會兒見了人要叫曾祖母。
「我知道,在庭州的時候你們就說過了。曾祖母給我送了好些東西呢!」
珠珠拍了拍自個兒胸口的玉佩,她還記著呢,這玉佩就是曾祖母送的。
老夫人自從收到孫子半路上寄來的信,就算著日子天天都叫人去外頭等。
方才雲錚和崔琳琅一到,就有人跑去傳話了。
「祖母!」
「曾祖母!珠珠來看您啦!」
還沒看見人呢,父女倆就先喊開了,可把老夫人喜壞了,等見著重孫女兒了,便心肝肉似的摟在懷裡。
「曾祖母可想死咱們珠珠了。」
「珠珠也想曾祖母。」
珠珠說著把自個兒脖子上的玉扯出來給老夫人看。
「曾祖母送給珠珠東西,珠珠謝謝曾祖母。」
這些話,崔琳琅和雲錚可是誰都沒教過,兩人都覺著自家姑娘約莫是天賦異稟。
這下子老夫人更是一口一個心肝兒地見著,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她有多喜歡這個重孫女兒。
大夫人看了,都心裡頭泛酸,覺著婆婆偏心孫輩就罷了,這會兒連重孫輩的都開始偏心了。
一老一少就這麼聊起來了,連雲錚和崔琳琅都被晾在了邊上。
次日崔琳琅和雲錚帶女兒回崔家,珠珠又是小嘴兒一咧,就把人哄得眉開眼笑,一屋子人都顧不上雲錚和崔琳琅了。
到後來,兩家都想讓珠珠在自個兒家裡住,最後雲錚和崔琳琅便決定一家一天,交替著住,這場「紛爭」才算完。
第197章 番外(3)一些小故事
——當將軍
珠珠槍不離身,正是喜歡的時候,回京城也到哪兒都拎著她的小槍。
那槍也傷不了人,槍頭都是木頭做的,而且也沒削尖,圓鈍鈍的,就是戳在身上也不會疼,而且珠珠也從來不拿著槍亂打人,崔琳琅和雲錚便也沒管著她。
結果這天兩人正在屋裡陪老夫人說話,就有丫頭來說,小小姐和大房小少爺打起來了。
雲錚和崔琳琅睜眼出去找女兒,堂嫂就先一步帶著正在哭的兒子過來了。
再看後頭,珠珠拉著雲銳的手昂著頭進來的,眼睛都沒紅一下。
兩人還沒問孩子怎麼回事兒,堂嫂就先開口了。
「四弟和弟妹怎麼能讓孩子整天拿著傷人的東西,這是在咱們自個兒家裡,要是上外頭打了人,人家不得說咱們定國公府沒教養。」
雲銳一聽這話可不樂意了,他書是讀了好幾年,可那脾氣一點兒沒變。
「堂嫂莫不是以為先開口就有理了吧?我們珠珠可沒有先動手打人,你怎麼不說你兒子先動手槍珠珠東西?
他比珠珠還大兩歲呢,怎麼這麼不懂事兒啊?這好在是在家裡,要是在外頭,人家不得說咱們定國公府的孩子都霸道啊?」
當時在場的不止有雲銳,還有丫鬟婆子,都看見了珠珠並未先動手。
老夫人便說了句:「寧哥兒是哥哥,怎好搶妹妹的東西?」
堂嫂約莫覺著兒子受了氣,還覺著老夫人偏心,便嘴快將心裡話給說出來了。
「小姑娘家,還是莫要舞刀弄槍的好,又不是男孩子,三弟和三弟妹可不能由著孩子,小姑娘還是溫柔貞靜為好。」
崔琳琅可不高興自己女兒被這麼說,當即就道:「這就不勞堂嫂費心了,孩子怎麼教,是我們自己的事兒。」
可珠珠聽了這話,卻想不明白了。她知道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一樣的,娘都教過她的,可從來沒有人跟她說過,她不能玩槍。
「娘,為什麼姑娘家不能舞刀弄槍?」
雲錚就更不客氣了,面對女兒的問題,他說:「沒有不能,心眼兒小的人才說不能。珠珠你什麼都能幹。」
「好了錚哥兒,越說越不像話了。」
畢竟還是一家人,小孩子玩鬧是一回事,大人之間爭吵就難看了。
老夫人瞪了孫子一眼,示意他別再火上澆油了。
等到一家三口回院子的時候,珠珠卻開口對父母說:
「珠珠以後想當大將軍!」
崔琳琅與雲錚對視一眼,也沒說不同意,而是先後開口道:
「當然可以了,不過珠珠要好好吃飯長高高才能當將軍,可不能挑食了。」
「你娘說得沒錯,聽你娘話的人才能當將軍,你爹我就最聽你娘的話了。」
「珠珠一定聽娘的話!」
——雲銳為官記
雲銳經過五年苦讀,一朝高中,他滿心想著能離哥哥一家人近點兒,還有他曾經的兩位好大哥也在西北。
即便是不能與哥哥同在庭州,起碼近點兒也行,西北那麼大,總有他一席之地。
然而……
天不遂他雲銳的願!
聖上竟然要將他留在京城。
還道:「懷隱這般青年才俊,到鴻臚寺這樣的地方,倒是正相合。」
雲銳能怎麼辦?他還能說不不成?
只能「高高興興」謝恩了。
大熙近些年,接連大敗烏厥,克丹以及海外琉球等國,周邊小國們自然都夾著尾巴過日子,不止如此還紛紛上京表明自己的衷心,如此一來,鴻臚寺倒成了炙手可熱的地方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珠珠現在已經五歲多了,也是時候帶她出遠門了,而且她每回收到京城送來給她的東西,也會問什麼時候能帶她去京城。
雲錚這回能回去,則是因為聖上的千秋節。
去年九月,東南沿海一帶受到海寇侵襲,沿海軍民奮力抵抗,最終不僅趕跑了海寇,還收復了周圍海上四島。
因此,今年聖上的千秋節,也辦得格外隆重,不止是為聖上慶生,更是宣揚國威的意思。
原先崔琳琅是打算自個兒帶著珠珠回去的,如今一家三口都能回,自然更好了。
今日是三月初七,行李差不多已經收拾妥當,只等初十那日啟程。
瞧著收拾妥當的東西,崔琳琅忽然想起一件事兒來。
「春櫻懷了有四個多月了吧?那等咱們回來她都該生了。」
「是呢,主子。昨兒奴婢還去看她了呢,她說在家待得憋悶,想找點事兒干呢。」
冬梅說到這兒,抿嘴一笑,悄悄告訴崔琳琅,「奴婢在她家裡頭用了飯,看得可是真真兒的,小周侍衛待春櫻可好了,連筷子都直接遞到手上呢。」
「明兒我也過去看看她。」
春櫻與周遠成親後,崔琳琅便將從前她的身契還給她了,不過之後她仍然在崔琳琅身邊做事。
不過如今他們小夫妻兩個自己用積蓄在外頭買了間小宅子,兩人白日裡仍在將軍府做事,晚上是要回家去的。
直到兩個月前,春櫻診出有了身孕,崔琳琅便不見她再日日過來了。
當初跟著崔琳琅從京城來的四個丫鬟,春櫻和夏蟬都成了親,秋果和冬梅二人倒是還跟從前一樣的想法,不想嫁人。
……
下午戌時過半,雲錚才從外頭回來,他馬上要回京,好些事兒得安排。
雲錚剛一進院子,就看到自家閨女坐在正屋門檻上,手裡頭還拄著長槍。
小餅也在邊上端坐著,瞧著頗有些「氣勢」。
「爹的寶貝珠珠,這是幹什麼嗎呢?你娘呢?」
雲錚笑容滿面地過去打算抱起女兒,手還沒伸出去呢就被槍給擋了回來。
崔琳琅這會兒聽到動靜出來,跟雲錚說:「你閨女這是氣你回來晚了,沒能陪她練槍。」
方才崔琳琅就催女兒去洗漱呢,她就不肯去,非得在這兒坐著。
雲錚聞言,直接在女兒面前蹲下,跟女兒道歉。
「爹錯了,爹今兒有事兒回來晚了,咱們現在去練槍怎麼樣?」
珠珠看她爹一眼,沒說話,但是拎著槍站起來了。
雲錚見此,對著媳婦兒眨了眨眼睛,示意後頭的事兒就交給他了。
果然大半時辰之後,父女倆又高高興興重歸於好了。
晚上睡覺前,雲錚還跟崔琳琅說呢,「咱閨女人小脾氣倒是不小。」
「你還好意思說,誰慣的?」
「我我我,都是我慣的。」
雲錚邊認錯,身子也向里探過去,順便堵上了崔琳琅接下來要說的話。
兩個月後,一家人才到了京城,因為帶著珠珠,他們一路上走走停停,花費的時間比往常多些。
這回他們到京城,是先回的雲家。
馬車才剛停下,就有好幾人迎上來了。
「是三少爺和三少夫人嗎?」
「是。」
雲錚先掀開車帘子跳下車,接著又把女兒抱下來,最後扶著崔琳琅下馬車。
「老夫人最近日日都叫小的來門口盯著呢!小小姐長得可真俊!」
珠珠聽見誇獎,抬起小臉,小長槍一戳,神氣非常地回人家:「謝謝誇讚。」
「誒呦不謝不謝!少爺少夫人快進去吧,老夫人等著呢。」
一路上,雲錚和崔琳琅都在教女兒,待會兒見了人要叫曾祖母。
「我知道,在庭州的時候你們就說過了。曾祖母給我送了好些東西呢!」
珠珠拍了拍自個兒胸口的玉佩,她還記著呢,這玉佩就是曾祖母送的。
老夫人自從收到孫子半路上寄來的信,就算著日子天天都叫人去外頭等。
方才雲錚和崔琳琅一到,就有人跑去傳話了。
「祖母!」
「曾祖母!珠珠來看您啦!」
還沒看見人呢,父女倆就先喊開了,可把老夫人喜壞了,等見著重孫女兒了,便心肝肉似的摟在懷裡。
「曾祖母可想死咱們珠珠了。」
「珠珠也想曾祖母。」
珠珠說著把自個兒脖子上的玉扯出來給老夫人看。
「曾祖母送給珠珠東西,珠珠謝謝曾祖母。」
這些話,崔琳琅和雲錚可是誰都沒教過,兩人都覺著自家姑娘約莫是天賦異稟。
這下子老夫人更是一口一個心肝兒地見著,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她有多喜歡這個重孫女兒。
大夫人看了,都心裡頭泛酸,覺著婆婆偏心孫輩就罷了,這會兒連重孫輩的都開始偏心了。
一老一少就這麼聊起來了,連雲錚和崔琳琅都被晾在了邊上。
次日崔琳琅和雲錚帶女兒回崔家,珠珠又是小嘴兒一咧,就把人哄得眉開眼笑,一屋子人都顧不上雲錚和崔琳琅了。
到後來,兩家都想讓珠珠在自個兒家裡住,最後雲錚和崔琳琅便決定一家一天,交替著住,這場「紛爭」才算完。
第197章 番外(3)一些小故事
——當將軍
珠珠槍不離身,正是喜歡的時候,回京城也到哪兒都拎著她的小槍。
那槍也傷不了人,槍頭都是木頭做的,而且也沒削尖,圓鈍鈍的,就是戳在身上也不會疼,而且珠珠也從來不拿著槍亂打人,崔琳琅和雲錚便也沒管著她。
結果這天兩人正在屋裡陪老夫人說話,就有丫頭來說,小小姐和大房小少爺打起來了。
雲錚和崔琳琅睜眼出去找女兒,堂嫂就先一步帶著正在哭的兒子過來了。
再看後頭,珠珠拉著雲銳的手昂著頭進來的,眼睛都沒紅一下。
兩人還沒問孩子怎麼回事兒,堂嫂就先開口了。
「四弟和弟妹怎麼能讓孩子整天拿著傷人的東西,這是在咱們自個兒家裡,要是上外頭打了人,人家不得說咱們定國公府沒教養。」
雲銳一聽這話可不樂意了,他書是讀了好幾年,可那脾氣一點兒沒變。
「堂嫂莫不是以為先開口就有理了吧?我們珠珠可沒有先動手打人,你怎麼不說你兒子先動手槍珠珠東西?
他比珠珠還大兩歲呢,怎麼這麼不懂事兒啊?這好在是在家裡,要是在外頭,人家不得說咱們定國公府的孩子都霸道啊?」
當時在場的不止有雲銳,還有丫鬟婆子,都看見了珠珠並未先動手。
老夫人便說了句:「寧哥兒是哥哥,怎好搶妹妹的東西?」
堂嫂約莫覺著兒子受了氣,還覺著老夫人偏心,便嘴快將心裡話給說出來了。
「小姑娘家,還是莫要舞刀弄槍的好,又不是男孩子,三弟和三弟妹可不能由著孩子,小姑娘還是溫柔貞靜為好。」
崔琳琅可不高興自己女兒被這麼說,當即就道:「這就不勞堂嫂費心了,孩子怎麼教,是我們自己的事兒。」
可珠珠聽了這話,卻想不明白了。她知道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一樣的,娘都教過她的,可從來沒有人跟她說過,她不能玩槍。
「娘,為什麼姑娘家不能舞刀弄槍?」
雲錚就更不客氣了,面對女兒的問題,他說:「沒有不能,心眼兒小的人才說不能。珠珠你什麼都能幹。」
「好了錚哥兒,越說越不像話了。」
畢竟還是一家人,小孩子玩鬧是一回事,大人之間爭吵就難看了。
老夫人瞪了孫子一眼,示意他別再火上澆油了。
等到一家三口回院子的時候,珠珠卻開口對父母說:
「珠珠以後想當大將軍!」
崔琳琅與雲錚對視一眼,也沒說不同意,而是先後開口道:
「當然可以了,不過珠珠要好好吃飯長高高才能當將軍,可不能挑食了。」
「你娘說得沒錯,聽你娘話的人才能當將軍,你爹我就最聽你娘的話了。」
「珠珠一定聽娘的話!」
——雲銳為官記
雲銳經過五年苦讀,一朝高中,他滿心想著能離哥哥一家人近點兒,還有他曾經的兩位好大哥也在西北。
即便是不能與哥哥同在庭州,起碼近點兒也行,西北那麼大,總有他一席之地。
然而……
天不遂他雲銳的願!
聖上竟然要將他留在京城。
還道:「懷隱這般青年才俊,到鴻臚寺這樣的地方,倒是正相合。」
雲銳能怎麼辦?他還能說不不成?
只能「高高興興」謝恩了。
大熙近些年,接連大敗烏厥,克丹以及海外琉球等國,周邊小國們自然都夾著尾巴過日子,不止如此還紛紛上京表明自己的衷心,如此一來,鴻臚寺倒成了炙手可熱的地方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