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疏寧輕輕喚了他一聲:「阿來。」

  小福來微怔,隨即轉過頭來,漂亮的眉眼微訝的看向周疏寧,隨即笑著喃聲說了兩個字:「夢……夢……」

  周疏寧的眼淚就這樣不爭氣的流了下來,他上前抱住長孫翎曄,小聲說道:「不是做夢,是爹爹回來了,阿來是不是在想爹爹?」

  長孫翎曄也終於意識到了什麼,他抬手摸了一把周疏寧的臉頰,又用胖乎乎的小手給他擦乾淨眼淚,開口道:「爹爹……回來了?」

  周疏寧的鼻子酸脹難忍,眼淚仿佛斷了線的珠子一般,用力點頭道:「對,回來了。對不起阿來,都是爹爹的錯,是爹爹讓你難過了。」

  長孫翎曄也哇的一聲哭了出來,他年紀太小,不懂表達,一歲多的崽,能說幾個字已經很不錯了,只得藉助哭泣來表達這充沛的感情。

  長孫清明在一旁也是淚流滿面,上前摟住這對父子,仿佛摟住了他的全世界。

  第二日,國舅爺周疏寧歸來的消息傳遍了江城上下,並有另一個消息也傳開了,皇帝下令,以皇后之儀厚葬皇后周疏窈。

  聽到這個消息後,百姓們先是鬆了口氣,隨即又對周疏寧產生了極度的欽佩。

  不愧為親姐弟,不論在能力還是對陛下的感情牽絆上,都是一等一的。

  對於知道真相的人來說,這就很撕裂,不過大家也都理解,這是皇上讓周疏寧趁機恢復男子身份最好的一個契機。

  只是第二天上朝,皇帝又給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他要冊封國舅周疏寧為新皇后,就仿佛小孩子一般撒潑道:「朕已經失去了一個愛人,不能再失去阿寧!阿寧是朕此生的摯愛,勝過皇后,朕一定要封他為後!」

  言官們都快哭了,不光言官哭了,連蕭王都哭著想哭,第一次跪到地上懇求:「皇上啊,此例史上未有,咱們不能這麼幹吶!您要是這麼幹了,上愧對祖宗,下愧對群臣啊!」

  皇帝卻也鬧上了:「憑什麼不能立?朕偏要立!朕就要立!朕今天還就立定了!」

  蕭王找來太后說理,太后竟一副不想勸的態度,心想皇帝不就是立個男皇后,這男皇后身上的功勳快能當個皇帝了,那不比他整日昏昏沉沉,消沉下去強多了?

  但這件事,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群臣竟還上演了絕食戲碼,齊齊的跪到河清殿正殿前抗議。

  皇帝卻鐵了心,已經下令讓尚衣局開始製造男式皇后吉服了。

  文武百官沒辦法,終於想到了一個人,連夜把那位致仕的老相邦請了回來。

  盧相邦年歲實在大了,哪怕給他一個專座,也還是時常告假,去歲冬天,終於熬不住了,太上皇准了他的致仕奏請。

  本來老相邦在城外弄了個別院,想過點養老的生活,而且女兒和吳千雲訂了婚,這婚事也算是在先皇后撮合之下成的,又事關江山社稷,老相邦不得不拖著年邁的身子,跑到京城裡來勸皇上。

  皇帝給老相邦面子,決定聽他一言,重新在朝堂上商討這件事。

  文武百官快哭了,有史以來也沒聽說過男皇后,這要真立了男皇后,還不得亂了陰陽,擾了朝綱啊!

  終於,盧老相邦開口道:「皇上,封周國舅為皇后,是有不妥。但周國舅確實於國有大功,單單是平定飛煞門這件事,便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依草民的愚見,皇上可封周國舅為異姓王。皇上您……意下如何?」

  眾臣一聽盧老相邦的話,紛紛附和道:「對對對,封異姓王!異姓親王,也是全無先倒,這個也是天大的恩德了!」

  皇帝裝模作樣想了片刻,隨即點頭道:「那好吧!既然大家都這麼說了,朕也不好再任性妄為,便依大家的意見,就封國舅周疏寧為……安王!安國定邦,國之棟樑,以後他便是朕的一字並肩王。」

  第462章 就封姜放為蘭陵王

  周疏寧跪下謝恩,卻怎麼想都覺得不對。

  心想你該不會一開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吧?

  擔心百官反對,所以先提一個更過分的要求,再降低標準,換成異姓親王,這樣大臣們反而更好接受一些。

  周疏寧心想你可真是個詭計多端的男人,只是這幾天大人們折騰來折騰去,換了一個他們也不想看到的結果,不知道內心是怎樣的感受。

  但不論如何,周疏寧這寧王是封定了,長孫清明當天便擬了聖旨,把原來的公主府賜給他做寧王府,事情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樣。

  並讓禮部籌備辦理先皇后的後事,讓眾人意外的是,這個後事皇帝竟然並不是十分看重,只說按照皇后禮制辦理即可。

  眾人不免唏噓,真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皇上有了弟弟,這麼快便把姐姐忘到爪哇國去了。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周疏寧回來了,寧安記又回到了原本的模樣,百姓們竟也十分認這個弟弟,仿佛姐姐根本不曾存在過一般。

  甚至在有些百姓的記憶里,一直是弟弟創辦的寧安記,根本沒有姐姐的印象。

  這種應該是主神系統附帶送他的小禮物,漸漸讓人們淡忘掉周疏窈,徹底替換成周疏寧,今後大家也只會記得他這個寧王。

  把這一切處理妥當後,便已是半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長孫清明在這半個月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康復了起來,非但精神飽滿,身體更加壯實了,就連精氣神兒都恢復到了最巔峰狀態。

  文武百官們被氣吐血的同時,也悄悄鬆了口氣,心想寵幸男人也比早亡的好,畢竟大晏已經百年沒有這樣開疆擴土的帝王了。

  可以預見的,這位陛下將會是一代霸主。

  甚至在禮部向皇帝進言改年號的時候,他都十分自負的來了一句:「朕這個皇帝本來就尚未登基,不如等到天下一統,年號與不登基大典一同進行吧!」

  這話說的讓眾臣熱血沸騰,誰不想見證華夏的大一統呢,這可是里程碑式的。

  而姜放也沒讓大家失望,在西疆捷報頻傳,每次傳來姜大將軍得勝的消息,朝野上下都會慶賀一番。

  還有威王那邊,威王也連下北遼多個部落,還有最為關鍵的一戰,半個月內應該也會有好消息傳來。

  這邊周疏寧是真的安下心來了,又恢復了他做做生意講講學,偶爾去茶館聽聽說書先生講的趣事,還會去青樓找點樂子。

  當然,只是單純的找樂子,不是尋歡作樂去的。

  長孫清明每日下朝必來寧王府找他,但不一定能找到,偶爾還要滿大街去找。

  沒辦法,周疏寧就是閒不住,近日又建了一所蒙學,專門接收三到六歲的小朋友,讓家中的父母都可以外出勞務。

  其實在他的帶領下,這三年來大晏的風氣越來越開放,治安也越來越好。

  女子走在路上不會無緣無故的被侮辱,每日街道上都會看到一隊一隊的巡邏兵,如今他們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巡捕。

  當然,眼下只有京城是這個模樣,周疏寧的眼光長遠,想把整個大晏都變的河清海晏,讓百姓們安居樂業,讓姑娘們不再懼怕走夜路。

  當然,他也在不遺餘力的搞發明,比如近日在他的努力之下,找到了石油。

  有了石油,就可以做油燈,油爐,做鋪中的瀝青。

  這個時代的科技還很落後,好在現在成立了工部,可以對未知的科技進行研發。

  不要小瞧古人,古人其實非常聰明,現代人未必能強過他們,只是現代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才會顯得自己更聰明些。

  而且古人是沒有普及教育的,如果給他們普及教育,安知他們不會解數獨,不會列表格,不會寫代碼了?

  就這樣,時間又過了一月,姜放西疆大捷,整個西戎若羌區域全部歸入大晏,周疏寧給他取名為新疆,意為大晏新的疆域。

  大鬍子兄弟被封為鎮西大將軍,負責整個新疆邊塞的駐守。

  姜放功成身退,被長孫清明召回了京城,此等大功,定是加官進爵。

  眼下他已經是上將軍,不少人都猜測,皇上會給姜大將軍授爵位。

  只是不知道會給他封到哪個位置,自古帝王公侯伯子男,最高的是周疏寧被授予的一字並肩王,再往下才是親王,非例外不會封授皇子以外的人為親王,姜放此等大功,怕是要封一個二字郡王。

  周疏寧聽說姜放要回來了,也不往外頭跑了,竟乖乖窩在了宮裡等人。

  長孫清明忍俊不禁:「他們大軍拔營速度慢的很,就算是急行軍也要十日路程,你這就等上了?」

  周疏寧摟住長孫清明的腰,略帶撒嬌意味的說道:「皇上是不歡迎我在宮裡等嗎?唉,姐姐才故去幾日啊,屍骨未寒,皇上便對她的弟弟厭棄了?」

  長孫清明:……

  知道他角色扮演上癮,長孫清明也只是勾了勾他的鼻子,說道:「這倒是正好,我恰好有事要與你商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