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沈璃驚訝說道:「難道陸文瑾真是韃靼王的兒子?」
裴若初卻道:「等回京揭曉真相,自然知曉。」
沈璃策馬追上了裴若初的馬車,「咱們此番回京,沒有合適的契機,只怕是自投羅網。」
季明瑤信中所說長公主已經控制了皇宮。
裴若初道:「季將軍和韓將軍戰死,趙晉親自護送二位將軍的棺木回京!迎忠魂歸國,誰敢阻攔!」
他好想好想瑤兒,等到一切結束,他定要為瑤兒補一場大婚,讓瑤兒風光出嫁。
又對沈璃道:「沈都督在此駐守,孤一人回京!」
沈璃還打算和他搶瑤兒,簡直做夢。
第82章
京城,紗帽胡同。
這一夜,劫匪闖進城中搶奪,季明瑤讓慕晴禁閉家門,守住家宅,防賊人攻進宅院。
她一刻也不敢闔眼,始終將心弦繃的緊緊的,外面殺喊聲不斷。
季成宗不敢睡,又擔心姐姐會出事,便拉著姐姐躲進了母親房中,孩子心思簡單,只要看著一家人在一起,平安無事,才能放心。
熬到了後半夜,季明宗不過是個六歲的孩子,終於熬不住,靠在母親的懷裡睡著了。
外面殺喊聲震天,尤氏將季明瑤摟進懷中。季明瑤寬慰母親,「母親,你先睡吧,女兒來守著,女兒不怕。」
尤氏雖然不知道季明瑤到底在做什麼,但她的心裡有
種預感,季明瑤在做一件大事。
他們能住上這間大宅子,季明宗能請最好的老師,她能用上最好的藥,還找來神醫替她調養身體,這都是女兒的功勞。
尤其是近一個月以來,季明瑤每天早出晚歸,尤氏精心為女兒太過忙碌難免會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她親自下廚為女兒做飯,可每天都見不到人,她便讓汀蘭準備了食盒,將飯菜送去。
可飯菜每天都剩了許多,眼看著女兒越來越瘦,尤氏心疼不已,她自覺從前自己對女兒虧欠太多,如今便想百倍千地對女兒好,將以往的虧欠疏忽都補回來。
她猶豫了半響,這才鼓起勇氣說道:「阿瑤是不是有個相好的?這才捨不得回家。」尤氏臉都憋紅了,這才強忍羞恥說出來。
季明瑤聽了母親的話,一時未反應過來,見母親緊張難安,寬慰道:「母親在胡思亂想些什麼?」
母親的繼母秦氏不許她識字讀書,母親從小被教的全都是婦德女訓,腦子裡都是以夫為天,遵守婦德,
當初母親能鼓起寫下休書,已是用盡了所有勇氣。能問出這句話,不知內心又經歷了何種煎熬。
尤氏雖然未曾看見季明瑤和男子來往,但季明瑤畢竟是她親生,自然能感覺到女兒的身邊有個男人。
不成婚卻有了男人,像尤氏試圖說服自己,但還是心裡接受不了,尤氏心疼女兒,心疼季明瑤定是因為陸文瑾的緣故,她這才不想成婚。
她不忍女兒再受委屈,又怕女兒吃虧。
尤氏內心糾結又矛盾,她急得眼睛都紅了,「母親並沒有責怪你的意思,母親只是希望你能過得好,能得到幸福,切莫因為之前真心錯付,遇到了錯的人,便將自己徹底封閉起來,更不能因為母親的不幸,因為母親和你父親成了一對怨偶,你便再也不相信男人,甚至再不願成婚。」
「那個……」尤氏支支吾吾,半響才道:「有人不計較阿瑤從前的那段過往,也不在乎阿瑤與人相好過,他說願意等阿瑤。」
季明瑤道:「是齊宴吧?」
尤氏驚訝問道:「原來阿瑤都猜到了。」「四郎一直在等阿瑤。阿瑤真的不再考慮他了嗎?」
季明瑤搖了搖頭。
尤氏嘆道:「那孩子也是個倔性子,總覺得自己配不上你,一直關門苦讀,如今總算高中。張榜那日,你不在家,我還特地去看過,他考中了狀元。」
尤氏說起齊宴滿臉喜色,那孩子勤奮又肯努力,對女兒也是死心塌地,可不知為何,季明瑤就是看不上他。
「揭榜那日,京城那些富商官宦都來榜上捉婿,見四郎生得相貌俊美,又是狀元郎,人家都想將他捉了去。的齊宴眼睛不好,看不清路,好不容易狼狽地從人群中擠出來,那洗白的青色長衫都給撕破了,他被扔了一身的香袋荷包。還被一枚玉佩砸腫了額頭,他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擺脫了他們,被擠到我跟前來,發現你沒來……」
尤氏想到那雙炙熱明亮的眼睛,瞬間便暗了下去,滿臉寫著失望。就連她也心中動容。
「多好的孩子啊!他滿心滿眼都是你,一直等著你,生怕自己配不上你,等到高中狀元後才敢來找你。」
尤氏仍然不死心,又問道:「阿瑤真的不再考慮四郎了?」
這幾日,季明瑤一直忙於訓練暗衛,忙於錦繡坊的生意,而當初他們從清河縣回到京城之時,齊宴便已入了東宮成了幕僚,也很少再來尋她,她猜測應該是裴若初找過齊宴,兩人之間應是有什麼約定,但齊宴入了東宮之後,裴若初並未為難他,而是給予任用提拔的機會。後來她從沈府替嫁東宮,即便齊宴當時不知,之後定然也會知曉。
齊宴如今又對母親提及此事,恐怕也只有一個原因,那便是裴若初出事了。
而只有太子出事,長公主最後的顧慮沒了,才會心無旁騖地攻進皇宮。
得知裴若初出事,季明瑤心急如焚,「母親,我已經嫁人了。」
「什麼?」尤氏驚得失手打翻了茶盞,「嫁了?什麼時候嫁的?姓甚名誰,家住何方?家中有幾口人?是做何營生的?女子嫁人是關係到一輩子的大事,我女兒出嫁連我這個當娘親的都不知,果然阿瑤還是怨母親當初對你的種種,不願原諒母親嗎?」
尤氏傷心得直抹眼淚,女子這輩子成婚就只有一次,她的女兒生的這般好看,穿上嫁衣必定美若天仙,定是最幸福最美麗的新娘,可她身為母親,竟然沒見到親生女兒穿嫁衣的模樣,就連出嫁都不知。她如何能不傷心難過。
尤其擔心季明瑤像她一樣所託非人,擔心女婿待女兒不好,像她嫁錯了人,怕女兒會痛苦一輩子。
「我的女兒嫁了人,我卻連送女出嫁的機會都沒有。」
季明瑤握住母親的枯瘦的雙手,看著她的眼睛,「不是的,女兒又怎會不願意讓母親送嫁,只是這個中曲折一時半會說不清楚,等過兩日,女兒忙於手頭上的事,一定將大婚當天的詳細經過都告知母親。」
尤氏心想木已成舟,女兒已經嫁人之事無法改變,但見女兒提起那位神秘的夫君,滿臉洋溢著喜色,尤氏便覺得女兒應是過得幸福的,這才稍稍放寬心。
季明瑤好不容易安撫了尤氏,侍奉母親用了湯藥,便趕緊出去查看。
慕晴前來回稟,「如今劫匪闖入城中,京衛隊已經出動抓捕劫匪,街上到處都是抓人的錦衣衛,外面越發混亂不堪,街上已經死了不少人,宮裡的消息也傳不出來。」
季明瑤面色凝重,「區區劫匪餘孽竟敢進攻皇城。而東宮掌管衛隊,劫匪突然闖入京城殺人,京衛隊快速出動剿匪,但錦衣衛加入之後場面卻越發混亂,恐怕錦衣衛真正聽命的應該是長公主。劫匪進攻,錦衣衛名為阻攔,實則是為了控制皇城,長公主勾結劫匪,串通錦衣衛,宮裡的禁衛軍只怕守不住。」
這時,一陣寒風吹過,樹葉簌簌而落,天氣越來越涼,只怕再過幾日便要下雪了。
慕晴遲疑了許久,終於說道:「阿瑤,關城傳來消息,太子帶兵夜襲韃靼大營,被韃靼王射落馬下,身中劇毒。」
季明瑤不假思索直接道:「假的。」
「他放出這個消息是為了迷惑長公主,太子殿下定然另有圖謀。」
慕晴卻道:「可韃靼三十萬鐵騎,大燕只有六萬將士,經過邊關一戰後,士氣本就低落,如何能抵禦三十萬大軍。」
其實季明瑤也很擔心,聽了慕晴的話心裡更是忐忑不安。
雖然她拿到了季樂瑤的手書,有了對付趙晉的辦法,但韃靼兵怎麼般,又該如何退兵?
季明瑤不懂打仗,不知這兩軍對戰之事,想著太子此去關成,要防著趙晉背後算計,又要抵擋韃靼來襲,必定十分艱難。
戰場之上兇險萬分,季明瑤心中擔心煩悶,但越是這個時候她便越是不能自己嚇唬自己。
「戰場之事,我相信殿下定然會有辦法,而我們要做的事便是將京城的最新的消息傳遞出去,不給殿下拖後腿。」
不知今夜宮裡到底會是怎樣的結果,長公主攻進皇宮,便是長公主取勝,局面便會變得更加的棘手。
邊關在打戰,若是這個時候再發生內亂,更多的百姓會受苦。
*
燕帝重病纏身,平日縱情酒色,身體已經被掏空了,先是聽聞太子中了毒箭,韃靼就要攻破京城,殺進皇城。
他棄京城去蜀地遭群臣反對,還沒來得及謀劃,他便又病倒了,醒來之後,偌大的空曠的寢殿中只有長公主在他的身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裴若初卻道:「等回京揭曉真相,自然知曉。」
沈璃策馬追上了裴若初的馬車,「咱們此番回京,沒有合適的契機,只怕是自投羅網。」
季明瑤信中所說長公主已經控制了皇宮。
裴若初道:「季將軍和韓將軍戰死,趙晉親自護送二位將軍的棺木回京!迎忠魂歸國,誰敢阻攔!」
他好想好想瑤兒,等到一切結束,他定要為瑤兒補一場大婚,讓瑤兒風光出嫁。
又對沈璃道:「沈都督在此駐守,孤一人回京!」
沈璃還打算和他搶瑤兒,簡直做夢。
第82章
京城,紗帽胡同。
這一夜,劫匪闖進城中搶奪,季明瑤讓慕晴禁閉家門,守住家宅,防賊人攻進宅院。
她一刻也不敢闔眼,始終將心弦繃的緊緊的,外面殺喊聲不斷。
季成宗不敢睡,又擔心姐姐會出事,便拉著姐姐躲進了母親房中,孩子心思簡單,只要看著一家人在一起,平安無事,才能放心。
熬到了後半夜,季明宗不過是個六歲的孩子,終於熬不住,靠在母親的懷裡睡著了。
外面殺喊聲震天,尤氏將季明瑤摟進懷中。季明瑤寬慰母親,「母親,你先睡吧,女兒來守著,女兒不怕。」
尤氏雖然不知道季明瑤到底在做什麼,但她的心裡有
種預感,季明瑤在做一件大事。
他們能住上這間大宅子,季明宗能請最好的老師,她能用上最好的藥,還找來神醫替她調養身體,這都是女兒的功勞。
尤其是近一個月以來,季明瑤每天早出晚歸,尤氏精心為女兒太過忙碌難免會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她親自下廚為女兒做飯,可每天都見不到人,她便讓汀蘭準備了食盒,將飯菜送去。
可飯菜每天都剩了許多,眼看著女兒越來越瘦,尤氏心疼不已,她自覺從前自己對女兒虧欠太多,如今便想百倍千地對女兒好,將以往的虧欠疏忽都補回來。
她猶豫了半響,這才鼓起勇氣說道:「阿瑤是不是有個相好的?這才捨不得回家。」尤氏臉都憋紅了,這才強忍羞恥說出來。
季明瑤聽了母親的話,一時未反應過來,見母親緊張難安,寬慰道:「母親在胡思亂想些什麼?」
母親的繼母秦氏不許她識字讀書,母親從小被教的全都是婦德女訓,腦子裡都是以夫為天,遵守婦德,
當初母親能鼓起寫下休書,已是用盡了所有勇氣。能問出這句話,不知內心又經歷了何種煎熬。
尤氏雖然未曾看見季明瑤和男子來往,但季明瑤畢竟是她親生,自然能感覺到女兒的身邊有個男人。
不成婚卻有了男人,像尤氏試圖說服自己,但還是心裡接受不了,尤氏心疼女兒,心疼季明瑤定是因為陸文瑾的緣故,她這才不想成婚。
她不忍女兒再受委屈,又怕女兒吃虧。
尤氏內心糾結又矛盾,她急得眼睛都紅了,「母親並沒有責怪你的意思,母親只是希望你能過得好,能得到幸福,切莫因為之前真心錯付,遇到了錯的人,便將自己徹底封閉起來,更不能因為母親的不幸,因為母親和你父親成了一對怨偶,你便再也不相信男人,甚至再不願成婚。」
「那個……」尤氏支支吾吾,半響才道:「有人不計較阿瑤從前的那段過往,也不在乎阿瑤與人相好過,他說願意等阿瑤。」
季明瑤道:「是齊宴吧?」
尤氏驚訝問道:「原來阿瑤都猜到了。」「四郎一直在等阿瑤。阿瑤真的不再考慮他了嗎?」
季明瑤搖了搖頭。
尤氏嘆道:「那孩子也是個倔性子,總覺得自己配不上你,一直關門苦讀,如今總算高中。張榜那日,你不在家,我還特地去看過,他考中了狀元。」
尤氏說起齊宴滿臉喜色,那孩子勤奮又肯努力,對女兒也是死心塌地,可不知為何,季明瑤就是看不上他。
「揭榜那日,京城那些富商官宦都來榜上捉婿,見四郎生得相貌俊美,又是狀元郎,人家都想將他捉了去。的齊宴眼睛不好,看不清路,好不容易狼狽地從人群中擠出來,那洗白的青色長衫都給撕破了,他被扔了一身的香袋荷包。還被一枚玉佩砸腫了額頭,他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擺脫了他們,被擠到我跟前來,發現你沒來……」
尤氏想到那雙炙熱明亮的眼睛,瞬間便暗了下去,滿臉寫著失望。就連她也心中動容。
「多好的孩子啊!他滿心滿眼都是你,一直等著你,生怕自己配不上你,等到高中狀元後才敢來找你。」
尤氏仍然不死心,又問道:「阿瑤真的不再考慮四郎了?」
這幾日,季明瑤一直忙於訓練暗衛,忙於錦繡坊的生意,而當初他們從清河縣回到京城之時,齊宴便已入了東宮成了幕僚,也很少再來尋她,她猜測應該是裴若初找過齊宴,兩人之間應是有什麼約定,但齊宴入了東宮之後,裴若初並未為難他,而是給予任用提拔的機會。後來她從沈府替嫁東宮,即便齊宴當時不知,之後定然也會知曉。
齊宴如今又對母親提及此事,恐怕也只有一個原因,那便是裴若初出事了。
而只有太子出事,長公主最後的顧慮沒了,才會心無旁騖地攻進皇宮。
得知裴若初出事,季明瑤心急如焚,「母親,我已經嫁人了。」
「什麼?」尤氏驚得失手打翻了茶盞,「嫁了?什麼時候嫁的?姓甚名誰,家住何方?家中有幾口人?是做何營生的?女子嫁人是關係到一輩子的大事,我女兒出嫁連我這個當娘親的都不知,果然阿瑤還是怨母親當初對你的種種,不願原諒母親嗎?」
尤氏傷心得直抹眼淚,女子這輩子成婚就只有一次,她的女兒生的這般好看,穿上嫁衣必定美若天仙,定是最幸福最美麗的新娘,可她身為母親,竟然沒見到親生女兒穿嫁衣的模樣,就連出嫁都不知。她如何能不傷心難過。
尤其擔心季明瑤像她一樣所託非人,擔心女婿待女兒不好,像她嫁錯了人,怕女兒會痛苦一輩子。
「我的女兒嫁了人,我卻連送女出嫁的機會都沒有。」
季明瑤握住母親的枯瘦的雙手,看著她的眼睛,「不是的,女兒又怎會不願意讓母親送嫁,只是這個中曲折一時半會說不清楚,等過兩日,女兒忙於手頭上的事,一定將大婚當天的詳細經過都告知母親。」
尤氏心想木已成舟,女兒已經嫁人之事無法改變,但見女兒提起那位神秘的夫君,滿臉洋溢著喜色,尤氏便覺得女兒應是過得幸福的,這才稍稍放寬心。
季明瑤好不容易安撫了尤氏,侍奉母親用了湯藥,便趕緊出去查看。
慕晴前來回稟,「如今劫匪闖入城中,京衛隊已經出動抓捕劫匪,街上到處都是抓人的錦衣衛,外面越發混亂不堪,街上已經死了不少人,宮裡的消息也傳不出來。」
季明瑤面色凝重,「區區劫匪餘孽竟敢進攻皇城。而東宮掌管衛隊,劫匪突然闖入京城殺人,京衛隊快速出動剿匪,但錦衣衛加入之後場面卻越發混亂,恐怕錦衣衛真正聽命的應該是長公主。劫匪進攻,錦衣衛名為阻攔,實則是為了控制皇城,長公主勾結劫匪,串通錦衣衛,宮裡的禁衛軍只怕守不住。」
這時,一陣寒風吹過,樹葉簌簌而落,天氣越來越涼,只怕再過幾日便要下雪了。
慕晴遲疑了許久,終於說道:「阿瑤,關城傳來消息,太子帶兵夜襲韃靼大營,被韃靼王射落馬下,身中劇毒。」
季明瑤不假思索直接道:「假的。」
「他放出這個消息是為了迷惑長公主,太子殿下定然另有圖謀。」
慕晴卻道:「可韃靼三十萬鐵騎,大燕只有六萬將士,經過邊關一戰後,士氣本就低落,如何能抵禦三十萬大軍。」
其實季明瑤也很擔心,聽了慕晴的話心裡更是忐忑不安。
雖然她拿到了季樂瑤的手書,有了對付趙晉的辦法,但韃靼兵怎麼般,又該如何退兵?
季明瑤不懂打仗,不知這兩軍對戰之事,想著太子此去關成,要防著趙晉背後算計,又要抵擋韃靼來襲,必定十分艱難。
戰場之上兇險萬分,季明瑤心中擔心煩悶,但越是這個時候她便越是不能自己嚇唬自己。
「戰場之事,我相信殿下定然會有辦法,而我們要做的事便是將京城的最新的消息傳遞出去,不給殿下拖後腿。」
不知今夜宮裡到底會是怎樣的結果,長公主攻進皇宮,便是長公主取勝,局面便會變得更加的棘手。
邊關在打戰,若是這個時候再發生內亂,更多的百姓會受苦。
*
燕帝重病纏身,平日縱情酒色,身體已經被掏空了,先是聽聞太子中了毒箭,韃靼就要攻破京城,殺進皇城。
他棄京城去蜀地遭群臣反對,還沒來得及謀劃,他便又病倒了,醒來之後,偌大的空曠的寢殿中只有長公主在他的身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