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陛下的語氣一貫是冷淡的,可當下卻又柔又輕,好似說重些,會嚇到令昭儀一般。
陛下何時這般體貼,這般耐心地對待一個嬪妃?
便是蕙妃,也不曾見過這樣的陛下吧?
依照規矩今夜本該留在重光殿的扶喻,卻在宴席上待了沒多久後,同姜令音攜手離開。
這個被眾人抱以期望、慎重對待的宴會,在扶喻和姜令音一同離開後,也宣布了散場。
眾人沉默又失望。
但最難堪的,莫過於瑾妃。
顧靜姝離開重光殿時,若有所思地瞥了眼上方面無表情地瑾妃。
重錦輕聲感慨:「這下子,令昭儀算是徹底得罪了瑾妃。」
「不過,以令昭儀如今的盛寵,日後再誕下皇嗣,焉知不會越過瑾妃娘娘呢?如今得罪了,也不算什麼事兒。」
顧靜姝不可置否。
說到這裡,重錦忽然想起來什麼似的,忙環顧了一下四周,確定無人在看她們後,她再次壓低聲音:「娘娘,奴婢今兒去膳房的路上,聽到了幾個宮女在談論令昭儀……」
她覷著自家娘娘,一字一頓:「說什麼無子封妃。」
顧靜姝眉目陡然一凝,「這種話,聽聽就是了。」
重錦會意:「是,奴婢省的。」
*
眼看暑氣逐漸散去,回宮的日子也定了下來。
晌午時的太陽仍毒辣得很,姜令音卻一改常態,坐著步輦來到含清殿。
蘇穆清站在廊下,長身玉立,目不斜視。
籍安遠遠見到她的儀仗便去通傳了,因而待姜令音下了步輦,籍安便迫不及待地迎她進殿。
「天兒熱,娘娘怎麼來了?」
姜令音目光掠過一旁的蘇穆清,看向籍安,笑吟吟地問:「陛下可在忙麼?」
籍安弓著身,笑眯眯道:「娘娘來得巧,幾位大人剛好離開,陛下正打算用膳呢。」
姜令音瞬間明白了籍安話里的意思,她輕頷首,腳步翩躚得進入扶喻的眼帘。
「陛下聖安。」
福身的動作還沒做完,便被扶喻打斷,「過來,可用過膳了?」
姜令音依言走到他身邊,被他自然而然地牽起了手。
她笑得眉眼彎彎,「妾身來同陛下一起用膳。」
扶喻看了她一眼,唇角微勾:「無事獻殷勤。」
姜令音眉頭一壓,立即反駁:「陛下怎能這麼想妾身呢?」
扶喻一邊拉著她往後殿走,一邊嗤了一聲:「往常哪一次不是朕去扶搖殿?」
日頭高,女子怕熱,也怕曬黑,又想同他一道用膳,又不想出來,便幾次三番地暗示他,讓他去扶搖殿。
說她沒臉皮,她還反過來怪他不心疼她。
姜令音努了努嘴,沒說話了。
話是這麼說沒錯,左右扶喻也從了她的意願。
今日她來見扶喻,倒也確實有一件事:「陛下先前不是答應帶妾身去南巡嗎?妾身瞧著,陛下都打算啟程回宮了,莫不是等回了宮,再去南巡?」
扶喻一頓,忽然想起此事他還沒和女子通氣。
他沒掩飾臉上的神情,姜令音眸色微閃,靜靜地問:「陛下另有安排了?」
扶喻啞著聲,將今年秋闈和明年春闈、殿試的事簡略提了一嘴,又將之後的安排說了一遍。
「待殿試結束,明年的這個時候,朕帶你去南巡。」
大抵是不想見女子情緒低落,扶喻忙又保證:「愔愔放心,這件事朕已經讓蘇穆清去準備了。」
南巡是一件大事,必然要提前做好準備。
姜令音心思百轉,面上不露分毫,勉強「哦」了聲,「妾身明白了。」
知曉女子期盼已久的事落了空,心裡會不舒服,於是用膳時,扶喻便殷勤地給她盛湯、夾菜。
這場面,看得慶望眼皮子直跳。
仿佛似曾相識——
令昭儀初次侍膳時似乎也是這般?
第118章 記仇權寵加身,
鋒芒畢露。
十月初八,桂花飄香,秋意正濃,聖駕動身返回長安。
回程的幾日,姜令音頻繁進出聖駕,引來了諸多人的側目。
一來二去,隨行的官員都知道了她的身份。
不過,他們的注意力大多放在了「綏安侯府姜家」這幾個字上。長安城是皇宮所在地,盤踞了數不清的王侯國公、名門世家。
綏安侯的爵位來自於先祖,乃太宗皇帝所封,世襲罔替,已有數百年。姜家不是大姓,但先祖曾尚皇室公主,所以也談得上與皇室沾親帶故,只是幾代下來,已有蕭條之勢。
因著姜銜玉為皇妃,又撫養了皇長子的緣故,姜家的才逐漸揚名。
如今見又一姜家女頗得聖眷,眾人不免道一聲姜家真是好運道。至於旁的,卻不做他想。
姜令音倒是不知他們這些人的想法,知道了,恐怕也是一笑置之。
她想要的,只有扶喻擁有,也只有扶喻給的起。所以,她從入宮開始,就僅僅在意扶喻一人的想法而已。
眾人回到長安已是十月中旬。
眾妃在淑妃的率領下在宮門前恭迎聖駕。
近三個月不見,淑妃的臉色比先前憔悴了許多,不知是不是丟了宮權的緣故。
姜令音的視線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便見淑妃朝她看過來。
她的神情有些恍惚,臉上也划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就在姜令音以為她會說什麼的時候,淑妃倏然移開了視線,她什麼也沒說,卻好似什麼都說了。
姜令音悄然動了動手指,眼底一片晦暗之色。
待回了承光宮,她立即喊來棲箋,「宮裡最近可發生了什麼事?」
棲箋想了想,搖頭道:「祺婕妤病故後,淑妃娘娘被陛下剝奪了宮權,宮裡人人風聲鶴唳。這段日子,各位娘娘和主子們都各自待在宮裡,什麼事也沒發生。」
「不過淑妃娘娘這段時日病了,請了好幾次太醫,前兩日,章夫人還遞了牌子進宮探望淑妃娘娘。」
姜令音挑眉,「此事是何人應允?」
章夫人有誥命在身,淑妃又是正二品妃位,二人相見並非難事,但——淑妃沒了宮權,若是召見章夫人,或是章夫人請求入宮,都需要經過掌管後宮之人的同意。
故而姜令音有此一問。
此事應當讓她和顧靜姝知曉,偏偏她們當時不在後宮。
棲箋沒想到她這麼警覺,立即笑道:「是陳尚宮。」
又道:「先前一直是陳尚宮協助淑妃娘娘。」
所以,這個意思是,陳尚宮和淑妃交情匪淺?
這對她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姜令音垂眸思量須臾,又問:「魏選侍那兒如何?」
魏選侍就是先前的瓊貴嬪。
棲箋道:「魏選侍被降位後,鬧騰了好些日子,等祺婕妤病逝後,不知怎的,就安分了下來,一直到今日,也不曾有什麼動靜。」
姜令音稍稍意外了一下,又不覺得有什麼稀奇了。她將宮裡的情況了解完之後,用過膳,正準備看會帳簿,便聽喜盛來報陳尚宮求見。
姜令音看了眼天色,將人傳進來。
陳尚宮雖年逾五十,但精神健碩。她穿著褐色的寬袖長衫,髮髻梳得一絲不苟,一雙眼睛烏黑明亮,仿若能洞察人心。
「臣尚宮局尚宮陳氏給昭儀娘娘請安,娘娘金安。」
在姜令音面前,她恭敬的姿態卻與常人無異。
打見到此人的第一眼,姜令音就覺得是個硬茬,她有心試探,便溫聲喚人奉茶:「尚宮大人不必多禮,先坐下吧。」
她一抬手,纖苓立即為陳尚宮斟了一盞茶。
「娘娘折煞臣了,當不得娘娘大人二字。」陳尚宮拱手一禮。
姜令音笑笑,不可置否。
待臀部沾了半個交杌後,陳尚宮用餘光掃了一眼四周,只見殿內的宮人有條不紊地做著手上的活兒,她心裡有了底,眼前的主子沒有屏退左右的意思。
在不曾見過令昭儀前,她聽到過不少關於這位娘娘的傳言,但這一見,卻更讓她明白一個道理:謠言不可信。
知曉尚宮局歸令昭儀管理後,底下的女史們都有些焦躁和不安,亦有不少抱怨,無他,令昭儀太過年輕了。這一路走來,她也太順遂了。像她這樣的年紀,總喜歡意氣用事,偏偏她如今頗得聖寵,後宮之中無人制衡。
可一旦她犯了錯,底下的人都將會遭殃。
她們不想受牽連,便都想著日後對她睜隻眼閉隻眼糊弄過去也就罷了。
她倒是沒有過早下定論,可心裡也是猶豫的,然而叫她意外的是,陛下一回宮,就讓御前的人來給她傳了口諭,讓她來拜見令昭儀。
陳尚宮從前就是太后扶持上位的,陛下也可以說是她看著長大的,她了解陛下的性格,且陛下從前一貫不插手內廷之事。由此可見,陛下對令昭儀的重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陛下何時這般體貼,這般耐心地對待一個嬪妃?
便是蕙妃,也不曾見過這樣的陛下吧?
依照規矩今夜本該留在重光殿的扶喻,卻在宴席上待了沒多久後,同姜令音攜手離開。
這個被眾人抱以期望、慎重對待的宴會,在扶喻和姜令音一同離開後,也宣布了散場。
眾人沉默又失望。
但最難堪的,莫過於瑾妃。
顧靜姝離開重光殿時,若有所思地瞥了眼上方面無表情地瑾妃。
重錦輕聲感慨:「這下子,令昭儀算是徹底得罪了瑾妃。」
「不過,以令昭儀如今的盛寵,日後再誕下皇嗣,焉知不會越過瑾妃娘娘呢?如今得罪了,也不算什麼事兒。」
顧靜姝不可置否。
說到這裡,重錦忽然想起來什麼似的,忙環顧了一下四周,確定無人在看她們後,她再次壓低聲音:「娘娘,奴婢今兒去膳房的路上,聽到了幾個宮女在談論令昭儀……」
她覷著自家娘娘,一字一頓:「說什麼無子封妃。」
顧靜姝眉目陡然一凝,「這種話,聽聽就是了。」
重錦會意:「是,奴婢省的。」
*
眼看暑氣逐漸散去,回宮的日子也定了下來。
晌午時的太陽仍毒辣得很,姜令音卻一改常態,坐著步輦來到含清殿。
蘇穆清站在廊下,長身玉立,目不斜視。
籍安遠遠見到她的儀仗便去通傳了,因而待姜令音下了步輦,籍安便迫不及待地迎她進殿。
「天兒熱,娘娘怎麼來了?」
姜令音目光掠過一旁的蘇穆清,看向籍安,笑吟吟地問:「陛下可在忙麼?」
籍安弓著身,笑眯眯道:「娘娘來得巧,幾位大人剛好離開,陛下正打算用膳呢。」
姜令音瞬間明白了籍安話里的意思,她輕頷首,腳步翩躚得進入扶喻的眼帘。
「陛下聖安。」
福身的動作還沒做完,便被扶喻打斷,「過來,可用過膳了?」
姜令音依言走到他身邊,被他自然而然地牽起了手。
她笑得眉眼彎彎,「妾身來同陛下一起用膳。」
扶喻看了她一眼,唇角微勾:「無事獻殷勤。」
姜令音眉頭一壓,立即反駁:「陛下怎能這麼想妾身呢?」
扶喻一邊拉著她往後殿走,一邊嗤了一聲:「往常哪一次不是朕去扶搖殿?」
日頭高,女子怕熱,也怕曬黑,又想同他一道用膳,又不想出來,便幾次三番地暗示他,讓他去扶搖殿。
說她沒臉皮,她還反過來怪他不心疼她。
姜令音努了努嘴,沒說話了。
話是這麼說沒錯,左右扶喻也從了她的意願。
今日她來見扶喻,倒也確實有一件事:「陛下先前不是答應帶妾身去南巡嗎?妾身瞧著,陛下都打算啟程回宮了,莫不是等回了宮,再去南巡?」
扶喻一頓,忽然想起此事他還沒和女子通氣。
他沒掩飾臉上的神情,姜令音眸色微閃,靜靜地問:「陛下另有安排了?」
扶喻啞著聲,將今年秋闈和明年春闈、殿試的事簡略提了一嘴,又將之後的安排說了一遍。
「待殿試結束,明年的這個時候,朕帶你去南巡。」
大抵是不想見女子情緒低落,扶喻忙又保證:「愔愔放心,這件事朕已經讓蘇穆清去準備了。」
南巡是一件大事,必然要提前做好準備。
姜令音心思百轉,面上不露分毫,勉強「哦」了聲,「妾身明白了。」
知曉女子期盼已久的事落了空,心裡會不舒服,於是用膳時,扶喻便殷勤地給她盛湯、夾菜。
這場面,看得慶望眼皮子直跳。
仿佛似曾相識——
令昭儀初次侍膳時似乎也是這般?
第118章 記仇權寵加身,
鋒芒畢露。
十月初八,桂花飄香,秋意正濃,聖駕動身返回長安。
回程的幾日,姜令音頻繁進出聖駕,引來了諸多人的側目。
一來二去,隨行的官員都知道了她的身份。
不過,他們的注意力大多放在了「綏安侯府姜家」這幾個字上。長安城是皇宮所在地,盤踞了數不清的王侯國公、名門世家。
綏安侯的爵位來自於先祖,乃太宗皇帝所封,世襲罔替,已有數百年。姜家不是大姓,但先祖曾尚皇室公主,所以也談得上與皇室沾親帶故,只是幾代下來,已有蕭條之勢。
因著姜銜玉為皇妃,又撫養了皇長子的緣故,姜家的才逐漸揚名。
如今見又一姜家女頗得聖眷,眾人不免道一聲姜家真是好運道。至於旁的,卻不做他想。
姜令音倒是不知他們這些人的想法,知道了,恐怕也是一笑置之。
她想要的,只有扶喻擁有,也只有扶喻給的起。所以,她從入宮開始,就僅僅在意扶喻一人的想法而已。
眾人回到長安已是十月中旬。
眾妃在淑妃的率領下在宮門前恭迎聖駕。
近三個月不見,淑妃的臉色比先前憔悴了許多,不知是不是丟了宮權的緣故。
姜令音的視線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便見淑妃朝她看過來。
她的神情有些恍惚,臉上也划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就在姜令音以為她會說什麼的時候,淑妃倏然移開了視線,她什麼也沒說,卻好似什麼都說了。
姜令音悄然動了動手指,眼底一片晦暗之色。
待回了承光宮,她立即喊來棲箋,「宮裡最近可發生了什麼事?」
棲箋想了想,搖頭道:「祺婕妤病故後,淑妃娘娘被陛下剝奪了宮權,宮裡人人風聲鶴唳。這段日子,各位娘娘和主子們都各自待在宮裡,什麼事也沒發生。」
「不過淑妃娘娘這段時日病了,請了好幾次太醫,前兩日,章夫人還遞了牌子進宮探望淑妃娘娘。」
姜令音挑眉,「此事是何人應允?」
章夫人有誥命在身,淑妃又是正二品妃位,二人相見並非難事,但——淑妃沒了宮權,若是召見章夫人,或是章夫人請求入宮,都需要經過掌管後宮之人的同意。
故而姜令音有此一問。
此事應當讓她和顧靜姝知曉,偏偏她們當時不在後宮。
棲箋沒想到她這麼警覺,立即笑道:「是陳尚宮。」
又道:「先前一直是陳尚宮協助淑妃娘娘。」
所以,這個意思是,陳尚宮和淑妃交情匪淺?
這對她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姜令音垂眸思量須臾,又問:「魏選侍那兒如何?」
魏選侍就是先前的瓊貴嬪。
棲箋道:「魏選侍被降位後,鬧騰了好些日子,等祺婕妤病逝後,不知怎的,就安分了下來,一直到今日,也不曾有什麼動靜。」
姜令音稍稍意外了一下,又不覺得有什麼稀奇了。她將宮裡的情況了解完之後,用過膳,正準備看會帳簿,便聽喜盛來報陳尚宮求見。
姜令音看了眼天色,將人傳進來。
陳尚宮雖年逾五十,但精神健碩。她穿著褐色的寬袖長衫,髮髻梳得一絲不苟,一雙眼睛烏黑明亮,仿若能洞察人心。
「臣尚宮局尚宮陳氏給昭儀娘娘請安,娘娘金安。」
在姜令音面前,她恭敬的姿態卻與常人無異。
打見到此人的第一眼,姜令音就覺得是個硬茬,她有心試探,便溫聲喚人奉茶:「尚宮大人不必多禮,先坐下吧。」
她一抬手,纖苓立即為陳尚宮斟了一盞茶。
「娘娘折煞臣了,當不得娘娘大人二字。」陳尚宮拱手一禮。
姜令音笑笑,不可置否。
待臀部沾了半個交杌後,陳尚宮用餘光掃了一眼四周,只見殿內的宮人有條不紊地做著手上的活兒,她心裡有了底,眼前的主子沒有屏退左右的意思。
在不曾見過令昭儀前,她聽到過不少關於這位娘娘的傳言,但這一見,卻更讓她明白一個道理:謠言不可信。
知曉尚宮局歸令昭儀管理後,底下的女史們都有些焦躁和不安,亦有不少抱怨,無他,令昭儀太過年輕了。這一路走來,她也太順遂了。像她這樣的年紀,總喜歡意氣用事,偏偏她如今頗得聖寵,後宮之中無人制衡。
可一旦她犯了錯,底下的人都將會遭殃。
她們不想受牽連,便都想著日後對她睜隻眼閉隻眼糊弄過去也就罷了。
她倒是沒有過早下定論,可心裡也是猶豫的,然而叫她意外的是,陛下一回宮,就讓御前的人來給她傳了口諭,讓她來拜見令昭儀。
陳尚宮從前就是太后扶持上位的,陛下也可以說是她看著長大的,她了解陛下的性格,且陛下從前一貫不插手內廷之事。由此可見,陛下對令昭儀的重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