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你想做什麼,便去做什麼。」
第46章
沈銳心中還是惦念著唐公望那邊, 第二天又巴巴地送上了一份拜帖,只是送過去之後便石沉大海,沒了消息, 沈銳心中便斷定唐公望那邊許是無望了。
若是還有消息,沈銳必定會在秦先生那邊搪塞一番, 再轉圜幾日,看看風向再說。
二十那日,沈銳休沐, 便提著表禮, 帶著沈江霖一道往秦府而去。
沈江霖與秦勉雖未見過面,但是隔著沈江雲的傳話, 其實已經神交已久。
秦勉的學識,沈江霖是認可的, 所以對於沈銳讓他拜秦勉為師, 沈江霖也是願意的。
只是到底兩人之前只是「隔空切磋」,沒有實際相見過,具體如何,還要等一會兒見了面再說。
沈江霖認為, 在這個時代拜得一名靠譜的老師還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
雖然沈江霖覺得以自己的學習能力繼續往上科考並非什麼大問題, 但是他所缺乏的是對這個時代的全面認識, 不僅僅是在書本上的認知, 更是在社會人情方面、在細枝末節方面、在這個時代人的思想方面, 這些都是他要去學習的。
科舉考試最重要的便是考文章,文章便是一個人思想的代表, 以手書我心,考官看的除了文采精華便是考生的思想境界。
沈江霖來此世間已經一年多了,但是他是帶著上輩子的記憶穿越來的, 二十多年的學習和教育,已經打磨出了一個如今的沈江霖,他的很多思維模式是已經有了定式的,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而他要學習的,是更能了解、熟知眼前這個世界的一切,成為一個不能被這個世界發現的破綻。
他亟需一個真正的領路人。
秦勉雖然自己並未中過進士,但是無疑他是一個很會做老師的人,所以以舉人之身,教出了不少出色的學生,並且在京中文壇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沈銳能說動秦勉收下他,如無意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父子兩個上了秦家的大門,剛一下馬車,秦府的管事便出門相迎,沈銳見狀,心中已有了三分滿意——如此重視,想來今日只是走個過場,拜師之事十有八九是穩了。
秦家宅邸距離皇城稍遠,但是勝在鬧中取靜,和唐府差不多大的三進宅院,但是修葺的更加精緻風雅,隨處可見梅蘭竹菊四君子的擺件,入了正廳,正對面掛著的便是孔夫子的畫像,下面長條案上擺著一個三角銅爐,裡面插著三柱清香,此刻已經燃到了最末一節,只是香灰並未撒到外頭去,想來是每日有人勤加打掃、經常擦拭的。
管事熱情邀請沈銳父子二人在堂下稍坐片刻,婢女準備好的香茗果碟也端了上來。
沈江霖一看那個果碟,也對秦府的富庶有了點認知。
只見一個緋色剔透的荷葉形狀瑪瑙盤裡,承放著三串仿佛新鮮摘下的龍眼,個個拇指大小,似珍珠般渾圓,枝幹挺秀,纖葉碧綠,與瑪瑙盤相映成趣。
這龍眼著實新鮮,只不過京中乃是北方地區,根本生長不出這水果,須得從海南、番禺或是龍川等地運輸而來。這些地方與京城一南一北、千里之遙,摘下必須即用冰塊鎮著,一刻不停地運到京城來,才能如今這般盛放在小几上,任人取用。
反正沈江霖在榮安侯府從沒吃過這玩意。
見物識人,這位秦先生可不僅僅是大哥口中說的那般嚴謹肅穆,與生活上定是十分有情趣之人。
沈銳目光輕輕掃了一眼沈江霖,搖了搖頭。
沈江霖看懂了沈銳的意思,讓他別拿那龍眼吃。
龍眼需要撥殼吃,汁水難免沾到手指,而且沈江霖沒吃過龍眼,沈銳這是怕他鬧了笑話。
沈江霖內心一哂,他又不是真的小孩,還饞嘴這個。
沒讓沈銳父子久等,秦勉很快就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
沈江霖看去,秦勉身量修長,個子頗高,年紀大約與沈銳差不多大,容長臉、留著短須,目光炯炯,面容嚴肅,許是經常習慣性皺眉的緣故,眉峰中間有兩道深深的褶子,身穿石灰青綢緞直裰,頭戴四方平定巾,儼然一副儒士裝扮。
沈江霖在看秦勉,秦勉的目光也是一下子就落到了沈江霖身上。
秦勉是教授過沈江雲多年的,也接觸過沈銳,知道沈家男人在相貌上俱都十分不俗,原以為沈江雲之相貌已經是平生僅見,沒想到他的弟弟亦是不遑多讓,雖然年紀尚小,還未長成,但是到了沈江雲那個年紀,恐怕比之兄長不遑多讓。
沒人會對長得好的人第一眼就心生惡意,更何況沈江霖不僅僅長得好,如今還有個小三元的名頭在,可不是那種繡花枕頭的人物。
秦勉是有心收徒,原本上次就該一口答應下來,今日見面,一是想壓壓少年人的銳氣,讓他心悅誠服拜他為師,二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哪怕覺得既然中了小三元了,必有其過人之處,但是秦勉這麼多年沒少接觸一些沽名釣譽之輩,所以還是要親自驗過,才算放心。
三人行禮過後,分賓主落座,秦勉與沈銳寒暄了幾句,便將話題扯到了沈江霖頭上。
先是問了沈江霖讀了幾年書,讀書可有什麼心得體會,有什麼不會之處,沈江霖順勢提了幾個自己認為頗有爭議點的內容,秦勉做老師是做習慣了的,而且沈江霖問的又有水平,秦勉忍不住就講了起來,一講就有些停不下來。
沈江霖是個思維跳躍又邏輯在線的人物,很快便和秦勉探討起來,有問有答,沈銳有心想插嘴賣弄幾句自己的學問,還好知道今天主要是給兒子來拜師的,生生忍下了。
秦勉越看沈江霖越滿意,言談行止不卑不亢,他講的東西沈江霖都能舉一反三、一點就透,實在是一株不得了的好苗子,秦勉教了這麼多的學生,其中不乏佼佼者,但是有沈江霖珠玉在前,竟都被比了下去。
尤其是沈江霖身上有一股不屬於少年人的穩重勁,本來秦勉還以為沈江霖年少成名,總歸是寶劍出鞘、少年人銳氣利不可當,可誰想到接觸了沈江霖之後,才發現他心性老成,根本沒有他擔心的那種情況出現。
秦勉正要鬆口,收下沈江霖,突然底下人來報,唐老相公求見。
秦勉心中還在納罕,是哪位唐老相公,拿過拜帖一看,竟是剛剛卸任的吏部侍郎唐公望唐老相公。
此人雖然卸任,但是官風極為清正,家中子弟亦是出息,秦勉聽起族兄有提起過幾次,但是兩家從無交集,怎麼會這個時候來拜見?
只是貴客臨門,不得不見,秦勉剛想對沈銳父子道一聲歉意,想讓他們先到他書房稍後片刻再來相會,卻聽底下門人稍微湊近了些,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音量道:「唐老相公說,他是為了沈家二少爺來的,若是老爺正在會客,便讓他一同過來便是。」
秦勉心頭一跳,有些狐疑地看了沈江霖一眼,既然對方都如此說了,必然有緣故,秦勉推拒不得,只能叫人快快請了來。
沈銳與沈江霖面面相覷,雖然心裡頭已經有點想法,但是也沒想到唐公望會出現在此地。
說來唐公望自從那日和妻子鍾氏說過之後,依舊左思右想了一日,沈銳送來的拜帖他也暫時按下不表,畢竟之前想著要回鄉里,如今若是又不回去了,京中要處理的田地產業就要收回,還得再仔細考慮一下其中利弊。
等唐公望徹底想清楚了,他今日就叫人上容安侯府遞了帖子,結果誰知道去送帖子的人回來稱,沈侯爺一大早就帶著沈江霖去秦府拜師去了。
也是門房趙二多嘴了一句,否則唐公望都不知道沈家父子今日就要敲定下師父人選了。
唐公望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但是轉念一想又是,沈江霖這樣資質的學生,只要是做師父的,誰不想要?他還要思前想後,其他人可能就要搶著要了。
鍾氏正在用早食,跟著聽了一耳朵,頓時看著唐公望嘲道:「該你的,讓你前思後想的,現在好徒弟要被人搶走了吧!」
見唐公望還看著自己瞪眼,又罵道:「還坐在這裡幹什麼,趕緊去那秦府,把小徒兒帶回來,若是帶不回來,今日你就別回來吃午飯了!」
唐公望被老妻攆了出去,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撣了撣衣袍,上了馬車便徑直往秦府去。
霖哥兒說的不錯,凡事要遵從本心。
他已六十了,孔聖人都說六十而耳順,七十就要從心所欲不逾矩了。
唐公望一進正廳,果然沈家父子俱在,與秦勉的一臉肅容不同,唐公望臉上是時常掛著笑的,看著和藹可親,只是吏部署衙的人,都在背後稱呼唐公望為「笑面虎」。
「久聞秦先生大名,同在京城卻不曾拜會過,失敬失敬!」唐公望先行寒暄,秦勉立馬起身相迎,請唐公望落座。
唐公望自然而然地坐在了沈銳上首,沈江霖對面。
「不知今日唐老相公前來,所謂何事?」唐公望來的蹊蹺,秦勉便也不兜圈子,直接問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第46章
沈銳心中還是惦念著唐公望那邊, 第二天又巴巴地送上了一份拜帖,只是送過去之後便石沉大海,沒了消息, 沈銳心中便斷定唐公望那邊許是無望了。
若是還有消息,沈銳必定會在秦先生那邊搪塞一番, 再轉圜幾日,看看風向再說。
二十那日,沈銳休沐, 便提著表禮, 帶著沈江霖一道往秦府而去。
沈江霖與秦勉雖未見過面,但是隔著沈江雲的傳話, 其實已經神交已久。
秦勉的學識,沈江霖是認可的, 所以對於沈銳讓他拜秦勉為師, 沈江霖也是願意的。
只是到底兩人之前只是「隔空切磋」,沒有實際相見過,具體如何,還要等一會兒見了面再說。
沈江霖認為, 在這個時代拜得一名靠譜的老師還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
雖然沈江霖覺得以自己的學習能力繼續往上科考並非什麼大問題, 但是他所缺乏的是對這個時代的全面認識, 不僅僅是在書本上的認知, 更是在社會人情方面、在細枝末節方面、在這個時代人的思想方面, 這些都是他要去學習的。
科舉考試最重要的便是考文章,文章便是一個人思想的代表, 以手書我心,考官看的除了文采精華便是考生的思想境界。
沈江霖來此世間已經一年多了,但是他是帶著上輩子的記憶穿越來的, 二十多年的學習和教育,已經打磨出了一個如今的沈江霖,他的很多思維模式是已經有了定式的,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而他要學習的,是更能了解、熟知眼前這個世界的一切,成為一個不能被這個世界發現的破綻。
他亟需一個真正的領路人。
秦勉雖然自己並未中過進士,但是無疑他是一個很會做老師的人,所以以舉人之身,教出了不少出色的學生,並且在京中文壇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沈銳能說動秦勉收下他,如無意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父子兩個上了秦家的大門,剛一下馬車,秦府的管事便出門相迎,沈銳見狀,心中已有了三分滿意——如此重視,想來今日只是走個過場,拜師之事十有八九是穩了。
秦家宅邸距離皇城稍遠,但是勝在鬧中取靜,和唐府差不多大的三進宅院,但是修葺的更加精緻風雅,隨處可見梅蘭竹菊四君子的擺件,入了正廳,正對面掛著的便是孔夫子的畫像,下面長條案上擺著一個三角銅爐,裡面插著三柱清香,此刻已經燃到了最末一節,只是香灰並未撒到外頭去,想來是每日有人勤加打掃、經常擦拭的。
管事熱情邀請沈銳父子二人在堂下稍坐片刻,婢女準備好的香茗果碟也端了上來。
沈江霖一看那個果碟,也對秦府的富庶有了點認知。
只見一個緋色剔透的荷葉形狀瑪瑙盤裡,承放著三串仿佛新鮮摘下的龍眼,個個拇指大小,似珍珠般渾圓,枝幹挺秀,纖葉碧綠,與瑪瑙盤相映成趣。
這龍眼著實新鮮,只不過京中乃是北方地區,根本生長不出這水果,須得從海南、番禺或是龍川等地運輸而來。這些地方與京城一南一北、千里之遙,摘下必須即用冰塊鎮著,一刻不停地運到京城來,才能如今這般盛放在小几上,任人取用。
反正沈江霖在榮安侯府從沒吃過這玩意。
見物識人,這位秦先生可不僅僅是大哥口中說的那般嚴謹肅穆,與生活上定是十分有情趣之人。
沈銳目光輕輕掃了一眼沈江霖,搖了搖頭。
沈江霖看懂了沈銳的意思,讓他別拿那龍眼吃。
龍眼需要撥殼吃,汁水難免沾到手指,而且沈江霖沒吃過龍眼,沈銳這是怕他鬧了笑話。
沈江霖內心一哂,他又不是真的小孩,還饞嘴這個。
沒讓沈銳父子久等,秦勉很快就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
沈江霖看去,秦勉身量修長,個子頗高,年紀大約與沈銳差不多大,容長臉、留著短須,目光炯炯,面容嚴肅,許是經常習慣性皺眉的緣故,眉峰中間有兩道深深的褶子,身穿石灰青綢緞直裰,頭戴四方平定巾,儼然一副儒士裝扮。
沈江霖在看秦勉,秦勉的目光也是一下子就落到了沈江霖身上。
秦勉是教授過沈江雲多年的,也接觸過沈銳,知道沈家男人在相貌上俱都十分不俗,原以為沈江雲之相貌已經是平生僅見,沒想到他的弟弟亦是不遑多讓,雖然年紀尚小,還未長成,但是到了沈江雲那個年紀,恐怕比之兄長不遑多讓。
沒人會對長得好的人第一眼就心生惡意,更何況沈江霖不僅僅長得好,如今還有個小三元的名頭在,可不是那種繡花枕頭的人物。
秦勉是有心收徒,原本上次就該一口答應下來,今日見面,一是想壓壓少年人的銳氣,讓他心悅誠服拜他為師,二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哪怕覺得既然中了小三元了,必有其過人之處,但是秦勉這麼多年沒少接觸一些沽名釣譽之輩,所以還是要親自驗過,才算放心。
三人行禮過後,分賓主落座,秦勉與沈銳寒暄了幾句,便將話題扯到了沈江霖頭上。
先是問了沈江霖讀了幾年書,讀書可有什麼心得體會,有什麼不會之處,沈江霖順勢提了幾個自己認為頗有爭議點的內容,秦勉做老師是做習慣了的,而且沈江霖問的又有水平,秦勉忍不住就講了起來,一講就有些停不下來。
沈江霖是個思維跳躍又邏輯在線的人物,很快便和秦勉探討起來,有問有答,沈銳有心想插嘴賣弄幾句自己的學問,還好知道今天主要是給兒子來拜師的,生生忍下了。
秦勉越看沈江霖越滿意,言談行止不卑不亢,他講的東西沈江霖都能舉一反三、一點就透,實在是一株不得了的好苗子,秦勉教了這麼多的學生,其中不乏佼佼者,但是有沈江霖珠玉在前,竟都被比了下去。
尤其是沈江霖身上有一股不屬於少年人的穩重勁,本來秦勉還以為沈江霖年少成名,總歸是寶劍出鞘、少年人銳氣利不可當,可誰想到接觸了沈江霖之後,才發現他心性老成,根本沒有他擔心的那種情況出現。
秦勉正要鬆口,收下沈江霖,突然底下人來報,唐老相公求見。
秦勉心中還在納罕,是哪位唐老相公,拿過拜帖一看,竟是剛剛卸任的吏部侍郎唐公望唐老相公。
此人雖然卸任,但是官風極為清正,家中子弟亦是出息,秦勉聽起族兄有提起過幾次,但是兩家從無交集,怎麼會這個時候來拜見?
只是貴客臨門,不得不見,秦勉剛想對沈銳父子道一聲歉意,想讓他們先到他書房稍後片刻再來相會,卻聽底下門人稍微湊近了些,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音量道:「唐老相公說,他是為了沈家二少爺來的,若是老爺正在會客,便讓他一同過來便是。」
秦勉心頭一跳,有些狐疑地看了沈江霖一眼,既然對方都如此說了,必然有緣故,秦勉推拒不得,只能叫人快快請了來。
沈銳與沈江霖面面相覷,雖然心裡頭已經有點想法,但是也沒想到唐公望會出現在此地。
說來唐公望自從那日和妻子鍾氏說過之後,依舊左思右想了一日,沈銳送來的拜帖他也暫時按下不表,畢竟之前想著要回鄉里,如今若是又不回去了,京中要處理的田地產業就要收回,還得再仔細考慮一下其中利弊。
等唐公望徹底想清楚了,他今日就叫人上容安侯府遞了帖子,結果誰知道去送帖子的人回來稱,沈侯爺一大早就帶著沈江霖去秦府拜師去了。
也是門房趙二多嘴了一句,否則唐公望都不知道沈家父子今日就要敲定下師父人選了。
唐公望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但是轉念一想又是,沈江霖這樣資質的學生,只要是做師父的,誰不想要?他還要思前想後,其他人可能就要搶著要了。
鍾氏正在用早食,跟著聽了一耳朵,頓時看著唐公望嘲道:「該你的,讓你前思後想的,現在好徒弟要被人搶走了吧!」
見唐公望還看著自己瞪眼,又罵道:「還坐在這裡幹什麼,趕緊去那秦府,把小徒兒帶回來,若是帶不回來,今日你就別回來吃午飯了!」
唐公望被老妻攆了出去,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撣了撣衣袍,上了馬車便徑直往秦府去。
霖哥兒說的不錯,凡事要遵從本心。
他已六十了,孔聖人都說六十而耳順,七十就要從心所欲不逾矩了。
唐公望一進正廳,果然沈家父子俱在,與秦勉的一臉肅容不同,唐公望臉上是時常掛著笑的,看著和藹可親,只是吏部署衙的人,都在背後稱呼唐公望為「笑面虎」。
「久聞秦先生大名,同在京城卻不曾拜會過,失敬失敬!」唐公望先行寒暄,秦勉立馬起身相迎,請唐公望落座。
唐公望自然而然地坐在了沈銳上首,沈江霖對面。
「不知今日唐老相公前來,所謂何事?」唐公望來的蹊蹺,秦勉便也不兜圈子,直接問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