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沈江霖心思靈透,他知道徐姨娘是想叫自己遠離這裡的是非,別被魏氏給遷怒了。
沈江霖一聲不吭,沒有和徐姨娘爭辯,但是卻很強硬地拉過徐姨娘的手,打開沾血的棉帕,只見手掌心中的皮肉還翻開著,看著便讓人頭皮一麻。
沈江霖拔開瓷瓶塞子,將藥粉撒在了徐姨娘掌心上,徐姨娘不知道是疼還是什麼,眼淚水一滴一滴地掉了下來,砸到了跪著的小碎石上。
上好了藥,沈江霖將藥瓶塞給了徐姨娘,這才起身離開 。
徐姨娘多少次想要兒子親近自己,生怕魏氏這個嫡母徹底奪走了她的兒子。
可是真當沈江霖站在她這一邊,無聲地抗議著太太的所作所為之時,徐姨娘又是滿腹擔心,就怕因為自己帶累了兒子。
魏氏就在花廳裡頭的碧紗櫥里休息,外面的動靜,自然都在掌握之中,聽到春雨的小聲稟告,魏氏冷笑了一聲,卻是一言不發。
魏氏心裡何嘗不是愁腸百結?
若是沈江霖一點都不顧徐姨娘,魏氏難免不覺得他冷心冷肺,對生母都不顧的人,對他這個嫡母就是真心真意了?
若是沈江霖愚鈍,只敬嫡母,忘了生母,那這樣一個沒出息沒前途孩子的真心真意她也看不上;若沈江霖聰慧,那這樣的「真心真意」又有多可怕?
如今,沈江霖兩個案首都拿了,魏氏還能說他一句「愚鈍」嗎?幾千個讀書人裡面拿第一,往深處想,雲哥兒和侯爺都沒做到的事情,沈江霖做到了。
可是,沈江霖表現的對徐姨娘越重情重義,魏氏心中就越是不甘心。
同時,這裡面還夾雜著沈銳和沈江雲如今對沈江霖的喜愛,實在是讓魏氏都不知道應該用何態度去對待沈江霖了。
魏氏腦子裡甚至一閃而過一個可怕的想法,若是當年霖哥兒一出生的時候,就去母留子,抱養在自己跟前,就當作是自己親生的一般養起來,何至於到了今日束手束腳、怎麼做都不對!
還沒等到魏氏繼續想下去,外頭突然鬧哄哄了起來,魏氏蹙著眉罵道:「一個個的,越發沒規矩起來,吵什麼!」
春雨卻打起竹簾,滿臉笑意地快步走了進來:「恭喜太太,賀喜太太!外頭報喜的官差來了,說是咱們大少爺中了!」
魏氏「騰」地一下站了起來,聲音都有些哆嗦了:「你說的可是真的?是咱們大少爺的名字?」
春雨連連道:「回太太的話,就是咱大少爺,奴婢聽的清清楚楚,就是大少爺的名諱,生員榜第三十六名,名次還很靠前呢!」
魏氏雙手合十,連連謝過各路菩薩,心跳地飛快,臉上也升騰起一股紅暈,甚至魏氏感覺到自己整張臉都是麻的,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才好。
春桃趕緊上前提醒道:「太太,外頭報喜的人還等著呢!」
魏氏這才反應過來:「對!對!快給我換一身衣裳,再叫人把喜錢準備好!」
這個時候,胳膊也不疼了,人也有力氣了,整個人都容光煥發起來。
喜錢之類的東西,魏氏早就叫人悄悄備下了,只是怕到時候沈江雲沒中,被人知道了笑話,不曾拿出來說罷了,如今這些都是現成的。
春桃連忙給魏氏換了一身衣服,又手腳麻利地重新梳了頭髮,等一切停當,魏氏才帶著一群丫鬟婆子趕緊去了前頭會客的花廳。
下人早就去通知了沈江雲,沈江雲身為男子,穿衣打扮速度很快,不過是換了一身見客的衣裳,就先去了花廳。
一群報喜訊的官差吹吹打打進了榮安侯府,很是熱鬧,吸引了不少路過榮安侯府那條街的行人去看,沈家族人更是都涌了過來,門房上的人,連忙將府門大開,將人客氣地迎了進去。
那些官差都是人精,能搶到來榮安侯府報信差事的,都是有點門道的,他們還自發請了敲鑼打鼓的人過來,算是幫榮安侯府的面子給做足了。
因著人多,鬧哄哄的一團,這些人便都到了花廳外頭的抱廈里站著,等到下人們說他們大少爺到了,便有一個領頭的官差當先一步站了出來,先是拱手恭喜了一番,核對了一下姓名籍貫,然後高聲報喜:「恭喜沈相公,取得丁卯年順天府生員科考第三十六名!祝沈相公早日金榜題名、進士及第!」
隨著領頭官差的唱報聲,底下鞭鼓齊鳴,熱鬧非凡,一起被請進來的沈家族人也是連聲恭賀,魏氏剛一走進花廳,聽到的就是這則喜報!
魏氏激動地手心都在發顫,連聲道:「快,快去撒喜錢,給傳喜報的人打賞!」
春桃連忙指揮著兩個粗使婆子,搬來一簸箕用紅繩穿好的喜錢,朝著來看熱鬧的沈家族親撒過去,那些來報喜的十來個官差,每人得了一個筆錠如意的銀錁子再加一串喜錢,領頭的官差掂了掂份量,恐怕得有二兩重,頓時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好話便如不要錢一般往外冒,夸的沈江雲都有些飄飄然了。
管事的鄭全福想留他們喝杯茶再走,但是這些人還急著去趕下一家,連聲婉拒了,熱熱鬧鬧一窩蜂的來,又轟轟烈烈走了個乾脆。
魏氏見這麼多沈氏族親都在,又想著今日是個大喜的日子,正準備差鄭全福去給沈銳傳喜訊,再安排廚房準備席面,晚上請一請沈家族親,共同熱鬧熱鬧。
可鄭全福還沒走出侯府大門,就看到又有一隊人馬敲鑼打鼓地往他們這邊過來,因著前頭來過一群報喜的人,鄭全福看到這隊人馬比剛剛的氣勢更足、人更多,就有些愣住了,心裡頭想著,怎麼又來一群人?難不成這些官差想錢想瘋了,又要來討一次喜錢?
轉念一想,也不對,他們府上可是有兩位少爺的,該不會是……
鄭全福還沒想完,前頭報喜的人隔著老遠就在高喊:「恭喜榮安侯府沈江霖沈小相公,取得丁卯年順天府生員科考第一名頭等,連中小三元,喜上加喜!」
「恭喜榮安侯府沈江霖沈小相公,取得丁卯年順天府生員科考第一名頭等,連中小三元,喜上加喜!」
這段話一直在重複高喊,這回可不僅僅是路過的人和沈氏族親了,這隊人馬後面跟了一長串人,很多人都好奇這位連中小三元的沈小相公到底長什麼樣子,聽說只有十一歲,就連中小三元,這可是真正的天才人物啊!
若是能搶到一二喜錢,沾沾這家人的文氣,說不得以後自家的孩子都能聰明幾分!
鄭全福被釘在門口挪動不了了,等到回過神來後,連忙拔腿就往裡頭跑,一邊跑一邊高喊:「二少爺中了!二少爺中了!是第一名!第一名!」
剛準備散去的族親們,聽到此等消息,頓時一片歡騰,也不走了,俱都留在此地,剛剛他們就搶到了不少喜錢,如今二少爺還中了第一名,連中小三元,侯府豈不是要散更多喜錢?
外頭一片熱鬧,魏氏聽到喜報的時候,耳朵邊還有些嗡嗡的,甚至猶自有些不信:「此話當真?」
鄭全福連連點頭,肥胖臉頰上的肉一顫一顫的:「報喜的人也到門口了,那隊伍老長老長了!」
魏氏一下子慌了,她就準備了一簸箕的喜錢,剛剛都散了一半了,如今沈江霖得了第一名,豈能比雲哥兒散的少?
那些喜錢都是事先用紅繩,六枚銅錢一串串起來的,這個時候哪裡來的及串?
又聽侯府門口也堵滿了看熱鬧的人,魏氏好面子,怎能這個時候丟了份?
春桃連忙湊到魏氏面前小聲道:「奴婢還預備了一些,生怕不夠用,就在後頭庫房裡備著呢!」
魏氏心一下子穩了,讚賞地看了一眼春桃,春桃便又讓人抱來一簸箕喜錢,合著剛剛散下的那一半,一起撒了出去,侯府外頭熱鬧的沸反盈天、人頭攢頭,恭賀的好話一車軲轆地說,所有侯府的下人都挺直了腰杆子,臉上是與有榮焉的笑意。
當鄭全福將消息報到太常寺沈銳處的時候,所有太常寺的官員都圍過來給沈銳道喜,就連一向和沈銳有些不對付的太常寺少卿童言煥都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沈銳,不情不願地說了一聲「恭喜」。
沈銳看著童言煥那張老臉上滿是吃驚的表情,心裡可別提有多美了。
第42章
童言煥比沈銳還要大幾歲, 當年是進士一甲榜眼出身,在翰林院做過三年翰林院編修,下放過地方做過縣令、政績斐然, 之後調任回京,入工部沒兩年又左遷禮部做了六年官, 今年剛剛升任從四品太常寺左少卿,是太常寺里的一個刺頭。
太常寺本就是清閒衙門,除了幾個大節氣的時候忙碌, 平時也不過是在衙門裡點卯之後喝茶閒聊, 看書觀鳥、手談品詩,是個修身養性的地方。
尤其是沈銳作為太常寺卿, 正所謂上行下效,大家早就習慣了這樣的辦公節奏, 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一般進太常寺的官員分為兩種, 一種就如沈銳這樣的,得個閒差在這裡養老,還有一種則是官位上的過渡,或是有什麼隱情需要蟄伏兩年, 上頭暫時不能重用他, 等到了時機就會再調任出去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沈江霖一聲不吭,沒有和徐姨娘爭辯,但是卻很強硬地拉過徐姨娘的手,打開沾血的棉帕,只見手掌心中的皮肉還翻開著,看著便讓人頭皮一麻。
沈江霖拔開瓷瓶塞子,將藥粉撒在了徐姨娘掌心上,徐姨娘不知道是疼還是什麼,眼淚水一滴一滴地掉了下來,砸到了跪著的小碎石上。
上好了藥,沈江霖將藥瓶塞給了徐姨娘,這才起身離開 。
徐姨娘多少次想要兒子親近自己,生怕魏氏這個嫡母徹底奪走了她的兒子。
可是真當沈江霖站在她這一邊,無聲地抗議著太太的所作所為之時,徐姨娘又是滿腹擔心,就怕因為自己帶累了兒子。
魏氏就在花廳裡頭的碧紗櫥里休息,外面的動靜,自然都在掌握之中,聽到春雨的小聲稟告,魏氏冷笑了一聲,卻是一言不發。
魏氏心裡何嘗不是愁腸百結?
若是沈江霖一點都不顧徐姨娘,魏氏難免不覺得他冷心冷肺,對生母都不顧的人,對他這個嫡母就是真心真意了?
若是沈江霖愚鈍,只敬嫡母,忘了生母,那這樣一個沒出息沒前途孩子的真心真意她也看不上;若沈江霖聰慧,那這樣的「真心真意」又有多可怕?
如今,沈江霖兩個案首都拿了,魏氏還能說他一句「愚鈍」嗎?幾千個讀書人裡面拿第一,往深處想,雲哥兒和侯爺都沒做到的事情,沈江霖做到了。
可是,沈江霖表現的對徐姨娘越重情重義,魏氏心中就越是不甘心。
同時,這裡面還夾雜著沈銳和沈江雲如今對沈江霖的喜愛,實在是讓魏氏都不知道應該用何態度去對待沈江霖了。
魏氏腦子裡甚至一閃而過一個可怕的想法,若是當年霖哥兒一出生的時候,就去母留子,抱養在自己跟前,就當作是自己親生的一般養起來,何至於到了今日束手束腳、怎麼做都不對!
還沒等到魏氏繼續想下去,外頭突然鬧哄哄了起來,魏氏蹙著眉罵道:「一個個的,越發沒規矩起來,吵什麼!」
春雨卻打起竹簾,滿臉笑意地快步走了進來:「恭喜太太,賀喜太太!外頭報喜的官差來了,說是咱們大少爺中了!」
魏氏「騰」地一下站了起來,聲音都有些哆嗦了:「你說的可是真的?是咱們大少爺的名字?」
春雨連連道:「回太太的話,就是咱大少爺,奴婢聽的清清楚楚,就是大少爺的名諱,生員榜第三十六名,名次還很靠前呢!」
魏氏雙手合十,連連謝過各路菩薩,心跳地飛快,臉上也升騰起一股紅暈,甚至魏氏感覺到自己整張臉都是麻的,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才好。
春桃趕緊上前提醒道:「太太,外頭報喜的人還等著呢!」
魏氏這才反應過來:「對!對!快給我換一身衣裳,再叫人把喜錢準備好!」
這個時候,胳膊也不疼了,人也有力氣了,整個人都容光煥發起來。
喜錢之類的東西,魏氏早就叫人悄悄備下了,只是怕到時候沈江雲沒中,被人知道了笑話,不曾拿出來說罷了,如今這些都是現成的。
春桃連忙給魏氏換了一身衣服,又手腳麻利地重新梳了頭髮,等一切停當,魏氏才帶著一群丫鬟婆子趕緊去了前頭會客的花廳。
下人早就去通知了沈江雲,沈江雲身為男子,穿衣打扮速度很快,不過是換了一身見客的衣裳,就先去了花廳。
一群報喜訊的官差吹吹打打進了榮安侯府,很是熱鬧,吸引了不少路過榮安侯府那條街的行人去看,沈家族人更是都涌了過來,門房上的人,連忙將府門大開,將人客氣地迎了進去。
那些官差都是人精,能搶到來榮安侯府報信差事的,都是有點門道的,他們還自發請了敲鑼打鼓的人過來,算是幫榮安侯府的面子給做足了。
因著人多,鬧哄哄的一團,這些人便都到了花廳外頭的抱廈里站著,等到下人們說他們大少爺到了,便有一個領頭的官差當先一步站了出來,先是拱手恭喜了一番,核對了一下姓名籍貫,然後高聲報喜:「恭喜沈相公,取得丁卯年順天府生員科考第三十六名!祝沈相公早日金榜題名、進士及第!」
隨著領頭官差的唱報聲,底下鞭鼓齊鳴,熱鬧非凡,一起被請進來的沈家族人也是連聲恭賀,魏氏剛一走進花廳,聽到的就是這則喜報!
魏氏激動地手心都在發顫,連聲道:「快,快去撒喜錢,給傳喜報的人打賞!」
春桃連忙指揮著兩個粗使婆子,搬來一簸箕用紅繩穿好的喜錢,朝著來看熱鬧的沈家族親撒過去,那些來報喜的十來個官差,每人得了一個筆錠如意的銀錁子再加一串喜錢,領頭的官差掂了掂份量,恐怕得有二兩重,頓時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好話便如不要錢一般往外冒,夸的沈江雲都有些飄飄然了。
管事的鄭全福想留他們喝杯茶再走,但是這些人還急著去趕下一家,連聲婉拒了,熱熱鬧鬧一窩蜂的來,又轟轟烈烈走了個乾脆。
魏氏見這麼多沈氏族親都在,又想著今日是個大喜的日子,正準備差鄭全福去給沈銳傳喜訊,再安排廚房準備席面,晚上請一請沈家族親,共同熱鬧熱鬧。
可鄭全福還沒走出侯府大門,就看到又有一隊人馬敲鑼打鼓地往他們這邊過來,因著前頭來過一群報喜的人,鄭全福看到這隊人馬比剛剛的氣勢更足、人更多,就有些愣住了,心裡頭想著,怎麼又來一群人?難不成這些官差想錢想瘋了,又要來討一次喜錢?
轉念一想,也不對,他們府上可是有兩位少爺的,該不會是……
鄭全福還沒想完,前頭報喜的人隔著老遠就在高喊:「恭喜榮安侯府沈江霖沈小相公,取得丁卯年順天府生員科考第一名頭等,連中小三元,喜上加喜!」
「恭喜榮安侯府沈江霖沈小相公,取得丁卯年順天府生員科考第一名頭等,連中小三元,喜上加喜!」
這段話一直在重複高喊,這回可不僅僅是路過的人和沈氏族親了,這隊人馬後面跟了一長串人,很多人都好奇這位連中小三元的沈小相公到底長什麼樣子,聽說只有十一歲,就連中小三元,這可是真正的天才人物啊!
若是能搶到一二喜錢,沾沾這家人的文氣,說不得以後自家的孩子都能聰明幾分!
鄭全福被釘在門口挪動不了了,等到回過神來後,連忙拔腿就往裡頭跑,一邊跑一邊高喊:「二少爺中了!二少爺中了!是第一名!第一名!」
剛準備散去的族親們,聽到此等消息,頓時一片歡騰,也不走了,俱都留在此地,剛剛他們就搶到了不少喜錢,如今二少爺還中了第一名,連中小三元,侯府豈不是要散更多喜錢?
外頭一片熱鬧,魏氏聽到喜報的時候,耳朵邊還有些嗡嗡的,甚至猶自有些不信:「此話當真?」
鄭全福連連點頭,肥胖臉頰上的肉一顫一顫的:「報喜的人也到門口了,那隊伍老長老長了!」
魏氏一下子慌了,她就準備了一簸箕的喜錢,剛剛都散了一半了,如今沈江霖得了第一名,豈能比雲哥兒散的少?
那些喜錢都是事先用紅繩,六枚銅錢一串串起來的,這個時候哪裡來的及串?
又聽侯府門口也堵滿了看熱鬧的人,魏氏好面子,怎能這個時候丟了份?
春桃連忙湊到魏氏面前小聲道:「奴婢還預備了一些,生怕不夠用,就在後頭庫房裡備著呢!」
魏氏心一下子穩了,讚賞地看了一眼春桃,春桃便又讓人抱來一簸箕喜錢,合著剛剛散下的那一半,一起撒了出去,侯府外頭熱鬧的沸反盈天、人頭攢頭,恭賀的好話一車軲轆地說,所有侯府的下人都挺直了腰杆子,臉上是與有榮焉的笑意。
當鄭全福將消息報到太常寺沈銳處的時候,所有太常寺的官員都圍過來給沈銳道喜,就連一向和沈銳有些不對付的太常寺少卿童言煥都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沈銳,不情不願地說了一聲「恭喜」。
沈銳看著童言煥那張老臉上滿是吃驚的表情,心裡可別提有多美了。
第42章
童言煥比沈銳還要大幾歲, 當年是進士一甲榜眼出身,在翰林院做過三年翰林院編修,下放過地方做過縣令、政績斐然, 之後調任回京,入工部沒兩年又左遷禮部做了六年官, 今年剛剛升任從四品太常寺左少卿,是太常寺里的一個刺頭。
太常寺本就是清閒衙門,除了幾個大節氣的時候忙碌, 平時也不過是在衙門裡點卯之後喝茶閒聊, 看書觀鳥、手談品詩,是個修身養性的地方。
尤其是沈銳作為太常寺卿, 正所謂上行下效,大家早就習慣了這樣的辦公節奏, 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一般進太常寺的官員分為兩種, 一種就如沈銳這樣的,得個閒差在這裡養老,還有一種則是官位上的過渡,或是有什麼隱情需要蟄伏兩年, 上頭暫時不能重用他, 等到了時機就會再調任出去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