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小哥兒張開嘴,咬下一口:「甜呢。」
就著瓜口的彎月牙,顧昀川也咬了一口,眉目溫柔地看著沈柳:「是甜。」
也不知道是瓜甜,還是小哥兒甜。
暖風輕輕拂來,搖搖車裡的小娃娃睜開了眼。
沈柳是個哥兒,不像婦人似的好餵奶,顧家就和一戶養牛羊的人家說好了,每日去打一瓷盆的鮮奶。
日日餵養著,小娃娃早褪去了剛出生時的皺巴,眼下皮膚又白又嫩。
顧知禧伸手摸摸他肉乎乎的小臉蛋兒,小娃娃不哭也不鬧,頂新奇地攥緊了小姑娘細長的指頭,咿咿呀呀起來。
寶寶出生幾日了,小名喚作「安安」,大名還沒有取好。
想來顧昀川滿腹經綸,可到了兒子名字上,卻是左右為難,他《詩經》翻過三五遍,都還想不出叫什麼,仿佛不論多好的寓意放在小傢伙兒身上都還嫌不夠。
忽然,顧知禧輕聲問道:「阿哥,你啥時候去書塾啊?」
顧昀川微微眯了下眼睛:「我才在家幾日,你就嫌煩了。」
小姑娘臉色有些紅,想著哥夫生產那日家裡亂得緊,那帕子她還沒還呢……怕被人瞧出來,她忙又去看寶寶。
安安乖巧又聽話,一點兒想不出在沈柳肚子裡亂踢亂鬧的小娃娃,生下來會這般省心,歪著小腦瓜咯咯咯地笑,可愛得心都化開了。
顧知禧輕輕抽回手,又忍不住用指背在安安的小肉臉上彈了下,站起身:「我、我去瞧瞧阿娘做的咋樣了。」
這時節,蓮藕正下來,藕段又大又白,切開後能拉出粘綢的藕絲,很是新鮮。
灶房裡柴火聲噼啪作響,灶上坐著蓮藕排骨湯,燉了一個多時辰,香味都飄到了院子裡。
見人進屋,趙春梅輕聲道:「沒多少活計要做,你擱外頭乘涼嘛。」
顧知禧還是搬了把小凳子坐到了趙春梅邊上,案板上正放著切好的黃瓜,拍把蒜拌一拌就好了,米飯的香味若有似無的飄過來,很是清甜。
夏日風熱,晌午就在院子裡吃的飯,倏忽之間,又回到了去年此時。
一家人圍坐在這張小桌前,吃吃飯嘮嘮嗑,這慢悠悠的光景,無端的讓人心安。
鮮奶晾得溫熱,顧昀川接過碗,拿著瓷勺往安安嘴裡喂,孩子太小了,喝一兩口就吐泡泡似的吐半口,鮮奶流的滿臉都是。
沈柳一邊哄一邊拿著布巾擦:「哎呀安安好棒呀,又喝了一勺!」
倆人配合著,好半晌才將娃兒餵飽。
顧昀川又熟練地給安安抱在懷裡拍奶嗝,待這些都做好了,才放回搖搖車裡。
沈柳拿了個多邊的木頭小球到娃娃手裡,安安兩手捧住了,左右看看,啊嗚一聲張嘴啃了起來。
沈柳正想給木球拿回來,顧昀川卻伸手攬過他的肩膀:「讓他玩吧,先吃飯。」
趙春梅也隨聲附和:「先吃飯、先吃飯。」
蓮藕排骨湯已經盛好了,用勺子攪一攪還冒著微微熱氣,正好下口。
顧昀川不動聲色地將自己碗裡好啃的小段排骨夾到沈柳碗中,小哥兒勾起唇邊,一抬頭正對上顧昀川沉黑的眸子,兩人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身邊的安安咿咿呀呀自己玩得樂呵,趙春梅瞧著他就高興,滿臉慈愛地摸摸他的小手。
有夏風拂來,吹得柳枝唰唰作響。
這樣安然的光景,是人間最溫柔的煙火。
*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安安就滿月了,沈柳也出了月子。
顧家沒有大操大辦,只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兒吃了頓熱氣騰騰的飯。
舅舅家離得尚遠,人雖沒到,東西卻請人送了過來,許是知道夏秋的衣裳並不缺,便做了兩身冬天的襖子,還有一把小金鎖。
娃娃這么小,平日裡戴著不多方便,沈柳就收到了箱子底。
顧昀川在小半月前回了書塾教書,今年正月後,書塾又新招了一批學生,都是鎮子上的世家公子,按著年齡、學識劃分後,其中五個安排進了顧昀川的學堂里。
他一忙起來,抽不出許多時辰陪沈柳,就連安安都照顧不周全。
所以一到傍晚歸家,就主動接手了娃兒的一應瑣事,換洗尿布、餵奶……做的有模有樣。
夏日的夜晚總是鬧人,蟬聲將歇,蛙聲又響了起來。
遠天星光點點,忽而有風,搖晃了輕垂的綠絲絛。
吃過飯後,安安被趙春梅抱到房裡哄了,顧昀川和沈柳難得清淨,在後院裡洗洗涮涮。
水聲嘩啦啦的響,沈柳把安安的小肚兜擰乾,顧昀川便伸手接過來掛到了杆子上。
男人說:「明兒個旬休,要去供盞燈嗎?」
沈柳微怔:「供燈?」
顧昀川瞧了眼月亮,彎月映在水盆里,隨著水波輕輕抖動。
他坐回小凳子,將沈柳的手握在掌心,才浸過冷水有點紅,被大手包住了,漸漸回了暖:「安安滿月,家裡也沒操辦,就想著到廟裡給他供盞燈,求個平安喜樂,也順道帶你散散心。」
打生孩子到眼下,沈柳確實許久沒出過遠門了,他歪了歪頭:「就我們兩個嗎?」
「就我們兩個。」
回握住顧昀川的手,小哥兒笑起來:「好呀。」
……
夏日天亮得早,日頭還未升,天邊已經泛起白,霞光雲色,枝頭鳥啼。
兩人早早起了床,顧昀川穿好衣裳後,又幫沈柳系了盤扣,待到盤發時,他倒是安穩坐了下來,等著小哥兒幫忙。
沈柳瞭然,跪在男人身後幫他梳頭髮,頭髮很是厚實,握在手裡粗粗的一把,待木梳捋順後,用冠子豎好。
他讓人轉個身,面對面仔細瞧了良久,見鬢邊有些髮絲不多服帖,用梳子梳了兩下,抿到裡面。
屋子門窗都沒開,可日光還是透過縫隙落在了顧昀川的臉上。
沈柳不多敢瞧,即便是成親這般久了,他還是看上幾眼就會臉紅,想著男人咋會長得這麼好看。
顧昀川像是知道他在想什麼,微不可察地勾起唇角,僅僅一瞬,忙又恢復了平常,他溫聲道:「我去把水燒上,你收整好了就出來。」
沈柳抬眼皮瞧了他一眼,乖巧地點點頭。
正是仲夏,哪兒還用得著燒水,就連顧昀川自己洗臉也是直接用的井水,可念著沈柳才出月子,就是灶火烤人,也得兌溫了洗,不叫他碰冷水。
瞧著男人的背影,沈柳揉了把臉,趕忙收拾好下了地。
因著倆人要去廟裡供燈,安安昨夜是在趙春梅屋裡睡的。
沈柳本想著在家裡吃過再出門,顧昀川只道寺廟裡有齋飯,早晨更是現抻的撈麵,用的寺里的山泉水,麵條都帶著甜味。
一說起來,沈柳都饞了,忙著牽小牛跟著起程。
小牛已經快三歲了,顧家人照顧得好,草糧管夠,有時候還給兩根胡蘿蔔,它長得很是壯實。
打小就知道它骨架大,日後定長得好,卻不成想竟然這般健碩,比同齡的小牛都要整整大上一圈。
春夏後,天氣暖和起來,四面厚實的輿箱就不實用了,乾脆換做了板車。
倆人坐在車板上,靠在一塊兒邊說話邊趕路。
清晨的土路上有些霧氣,車輪碾過,留下一路深深的痕跡。
顧昀川說:「帶夠銀子了嗎?我可是身無長物。」
沈柳「哎呀」一聲:「忘記了,這可咋辦?」
顧昀川抿緊唇邊,正要停了牛車往回返,就聽小哥兒「咯咯咯」地笑了起來,他歪倒在男人懷裡,蹭著他的手臂:「帶著呢,夠夠的。」
「還知道逗你相公玩了是吧。」顧昀川作勢要打他屁股,可他何時真下得去手過,沈柳一點兒都不害怕,笑得比方才還大聲。
顧昀川便將人摟緊了,拍拍小牛的屁股,叫它繼續往前走。
山寺在鎮子遠郊,牛車緩慢,兩人到時,都過辰時了。
山里樹木豐茂,日光照不到的地界,頗有些冷清。
車馬多是停在山門口,往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到了寺門,步上長階才是供佛的金殿。
將牛車拴好,沈柳扶著顧昀川下了車,把手杖放到男人手中,主動牽住了他的手:「咱們不急,慢慢走。」
「慢慢走啥時候吃麵啊。」顧昀川滿眼笑意,「我家夫郎我知道,該是早都餓了。」
沈柳伸手捶他:「我說慢慢走是為了誰呀,還笑話我。」
趁著沒人,顧昀川湊過去親了小哥兒一口,壓著聲笑著說:「為了我。」
沈柳哼哼兩聲,臉卻紅了起來。
許是清晨,又不是什麼節慶,山寺里冷冷清清的。
倆人才走過幾步,就聽見身後傳來數聲馬嘶,雙駕的馬車在山門前停下,少年怒罵道:「在這地界就停了?想累死本少爺啊!」
有人唯唯諾諾地應:「少爺,您消消氣,往上走不多遠了,咱們拜過就是,也好向老夫人交代。」
就著瓜口的彎月牙,顧昀川也咬了一口,眉目溫柔地看著沈柳:「是甜。」
也不知道是瓜甜,還是小哥兒甜。
暖風輕輕拂來,搖搖車裡的小娃娃睜開了眼。
沈柳是個哥兒,不像婦人似的好餵奶,顧家就和一戶養牛羊的人家說好了,每日去打一瓷盆的鮮奶。
日日餵養著,小娃娃早褪去了剛出生時的皺巴,眼下皮膚又白又嫩。
顧知禧伸手摸摸他肉乎乎的小臉蛋兒,小娃娃不哭也不鬧,頂新奇地攥緊了小姑娘細長的指頭,咿咿呀呀起來。
寶寶出生幾日了,小名喚作「安安」,大名還沒有取好。
想來顧昀川滿腹經綸,可到了兒子名字上,卻是左右為難,他《詩經》翻過三五遍,都還想不出叫什麼,仿佛不論多好的寓意放在小傢伙兒身上都還嫌不夠。
忽然,顧知禧輕聲問道:「阿哥,你啥時候去書塾啊?」
顧昀川微微眯了下眼睛:「我才在家幾日,你就嫌煩了。」
小姑娘臉色有些紅,想著哥夫生產那日家裡亂得緊,那帕子她還沒還呢……怕被人瞧出來,她忙又去看寶寶。
安安乖巧又聽話,一點兒想不出在沈柳肚子裡亂踢亂鬧的小娃娃,生下來會這般省心,歪著小腦瓜咯咯咯地笑,可愛得心都化開了。
顧知禧輕輕抽回手,又忍不住用指背在安安的小肉臉上彈了下,站起身:「我、我去瞧瞧阿娘做的咋樣了。」
這時節,蓮藕正下來,藕段又大又白,切開後能拉出粘綢的藕絲,很是新鮮。
灶房裡柴火聲噼啪作響,灶上坐著蓮藕排骨湯,燉了一個多時辰,香味都飄到了院子裡。
見人進屋,趙春梅輕聲道:「沒多少活計要做,你擱外頭乘涼嘛。」
顧知禧還是搬了把小凳子坐到了趙春梅邊上,案板上正放著切好的黃瓜,拍把蒜拌一拌就好了,米飯的香味若有似無的飄過來,很是清甜。
夏日風熱,晌午就在院子裡吃的飯,倏忽之間,又回到了去年此時。
一家人圍坐在這張小桌前,吃吃飯嘮嘮嗑,這慢悠悠的光景,無端的讓人心安。
鮮奶晾得溫熱,顧昀川接過碗,拿著瓷勺往安安嘴裡喂,孩子太小了,喝一兩口就吐泡泡似的吐半口,鮮奶流的滿臉都是。
沈柳一邊哄一邊拿著布巾擦:「哎呀安安好棒呀,又喝了一勺!」
倆人配合著,好半晌才將娃兒餵飽。
顧昀川又熟練地給安安抱在懷裡拍奶嗝,待這些都做好了,才放回搖搖車裡。
沈柳拿了個多邊的木頭小球到娃娃手裡,安安兩手捧住了,左右看看,啊嗚一聲張嘴啃了起來。
沈柳正想給木球拿回來,顧昀川卻伸手攬過他的肩膀:「讓他玩吧,先吃飯。」
趙春梅也隨聲附和:「先吃飯、先吃飯。」
蓮藕排骨湯已經盛好了,用勺子攪一攪還冒著微微熱氣,正好下口。
顧昀川不動聲色地將自己碗裡好啃的小段排骨夾到沈柳碗中,小哥兒勾起唇邊,一抬頭正對上顧昀川沉黑的眸子,兩人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身邊的安安咿咿呀呀自己玩得樂呵,趙春梅瞧著他就高興,滿臉慈愛地摸摸他的小手。
有夏風拂來,吹得柳枝唰唰作響。
這樣安然的光景,是人間最溫柔的煙火。
*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安安就滿月了,沈柳也出了月子。
顧家沒有大操大辦,只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兒吃了頓熱氣騰騰的飯。
舅舅家離得尚遠,人雖沒到,東西卻請人送了過來,許是知道夏秋的衣裳並不缺,便做了兩身冬天的襖子,還有一把小金鎖。
娃娃這么小,平日裡戴著不多方便,沈柳就收到了箱子底。
顧昀川在小半月前回了書塾教書,今年正月後,書塾又新招了一批學生,都是鎮子上的世家公子,按著年齡、學識劃分後,其中五個安排進了顧昀川的學堂里。
他一忙起來,抽不出許多時辰陪沈柳,就連安安都照顧不周全。
所以一到傍晚歸家,就主動接手了娃兒的一應瑣事,換洗尿布、餵奶……做的有模有樣。
夏日的夜晚總是鬧人,蟬聲將歇,蛙聲又響了起來。
遠天星光點點,忽而有風,搖晃了輕垂的綠絲絛。
吃過飯後,安安被趙春梅抱到房裡哄了,顧昀川和沈柳難得清淨,在後院裡洗洗涮涮。
水聲嘩啦啦的響,沈柳把安安的小肚兜擰乾,顧昀川便伸手接過來掛到了杆子上。
男人說:「明兒個旬休,要去供盞燈嗎?」
沈柳微怔:「供燈?」
顧昀川瞧了眼月亮,彎月映在水盆里,隨著水波輕輕抖動。
他坐回小凳子,將沈柳的手握在掌心,才浸過冷水有點紅,被大手包住了,漸漸回了暖:「安安滿月,家裡也沒操辦,就想著到廟裡給他供盞燈,求個平安喜樂,也順道帶你散散心。」
打生孩子到眼下,沈柳確實許久沒出過遠門了,他歪了歪頭:「就我們兩個嗎?」
「就我們兩個。」
回握住顧昀川的手,小哥兒笑起來:「好呀。」
……
夏日天亮得早,日頭還未升,天邊已經泛起白,霞光雲色,枝頭鳥啼。
兩人早早起了床,顧昀川穿好衣裳後,又幫沈柳系了盤扣,待到盤發時,他倒是安穩坐了下來,等著小哥兒幫忙。
沈柳瞭然,跪在男人身後幫他梳頭髮,頭髮很是厚實,握在手裡粗粗的一把,待木梳捋順後,用冠子豎好。
他讓人轉個身,面對面仔細瞧了良久,見鬢邊有些髮絲不多服帖,用梳子梳了兩下,抿到裡面。
屋子門窗都沒開,可日光還是透過縫隙落在了顧昀川的臉上。
沈柳不多敢瞧,即便是成親這般久了,他還是看上幾眼就會臉紅,想著男人咋會長得這麼好看。
顧昀川像是知道他在想什麼,微不可察地勾起唇角,僅僅一瞬,忙又恢復了平常,他溫聲道:「我去把水燒上,你收整好了就出來。」
沈柳抬眼皮瞧了他一眼,乖巧地點點頭。
正是仲夏,哪兒還用得著燒水,就連顧昀川自己洗臉也是直接用的井水,可念著沈柳才出月子,就是灶火烤人,也得兌溫了洗,不叫他碰冷水。
瞧著男人的背影,沈柳揉了把臉,趕忙收拾好下了地。
因著倆人要去廟裡供燈,安安昨夜是在趙春梅屋裡睡的。
沈柳本想著在家裡吃過再出門,顧昀川只道寺廟裡有齋飯,早晨更是現抻的撈麵,用的寺里的山泉水,麵條都帶著甜味。
一說起來,沈柳都饞了,忙著牽小牛跟著起程。
小牛已經快三歲了,顧家人照顧得好,草糧管夠,有時候還給兩根胡蘿蔔,它長得很是壯實。
打小就知道它骨架大,日後定長得好,卻不成想竟然這般健碩,比同齡的小牛都要整整大上一圈。
春夏後,天氣暖和起來,四面厚實的輿箱就不實用了,乾脆換做了板車。
倆人坐在車板上,靠在一塊兒邊說話邊趕路。
清晨的土路上有些霧氣,車輪碾過,留下一路深深的痕跡。
顧昀川說:「帶夠銀子了嗎?我可是身無長物。」
沈柳「哎呀」一聲:「忘記了,這可咋辦?」
顧昀川抿緊唇邊,正要停了牛車往回返,就聽小哥兒「咯咯咯」地笑了起來,他歪倒在男人懷裡,蹭著他的手臂:「帶著呢,夠夠的。」
「還知道逗你相公玩了是吧。」顧昀川作勢要打他屁股,可他何時真下得去手過,沈柳一點兒都不害怕,笑得比方才還大聲。
顧昀川便將人摟緊了,拍拍小牛的屁股,叫它繼續往前走。
山寺在鎮子遠郊,牛車緩慢,兩人到時,都過辰時了。
山里樹木豐茂,日光照不到的地界,頗有些冷清。
車馬多是停在山門口,往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到了寺門,步上長階才是供佛的金殿。
將牛車拴好,沈柳扶著顧昀川下了車,把手杖放到男人手中,主動牽住了他的手:「咱們不急,慢慢走。」
「慢慢走啥時候吃麵啊。」顧昀川滿眼笑意,「我家夫郎我知道,該是早都餓了。」
沈柳伸手捶他:「我說慢慢走是為了誰呀,還笑話我。」
趁著沒人,顧昀川湊過去親了小哥兒一口,壓著聲笑著說:「為了我。」
沈柳哼哼兩聲,臉卻紅了起來。
許是清晨,又不是什麼節慶,山寺里冷冷清清的。
倆人才走過幾步,就聽見身後傳來數聲馬嘶,雙駕的馬車在山門前停下,少年怒罵道:「在這地界就停了?想累死本少爺啊!」
有人唯唯諾諾地應:「少爺,您消消氣,往上走不多遠了,咱們拜過就是,也好向老夫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