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既是被休棄的人,你與他有甚好計較的?他日子過得不好,有些怨氣也實屬正常。」
「他自己不爭氣叫人休了,憑什麼要我讓著他,他也配?」
「好好好,不讓就不讓吧,左右不過幾句口角,你就大人有大量。」
楚四夫人秀眉一蹙,語調尖利了起來,「你到底站哪邊啊,怎麼總幫著他說話?」
楚四爺被吵得頭疼。妻子是續弦,年紀比她小不少,性子雖蠻橫些,配著如花似玉得模樣倒是讓人只覺嬌憨可惜,因而楚四爺一直對她寵愛有加,想著年歲長了懂事了便好。
孰料妻子年歲越大,脾氣也越發大了。楚四爺近來本就因公務心神不寧,現下被尖利的聲音一刺激,也生了些火氣。「好了,整日裡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來鬧去,你累不累?有這個閒情逸緻,不妨多關心關心孩子們。」
楚四夫人被寵慣了,哪裡聽過這樣的重話,聞言越發惱怒,「我做什麼了你就嫌我煩,是不是看上別人了?」
楚四爺越發不耐,「你不要胡攪蠻纏。」
「什麼胡攪蠻纏,你若不是有了旁的心思,怎麼待我這般冷淡?虧得我十六歲就嫁給你,替你生了兩個孩子,為了這個家勞心費力,你還嫌棄我。」楚四夫人說著眼圈泛紅,竟是委屈地哭了起來。
到底是自己千驕萬寵的小嬌妻,楚四爺立馬軟下心腸來,把人攬進懷裡哄道:「不過是隨口幾句話,你想那麼多作甚?」
「什麼幾句話,你就是不關心我,不疼我。」楚四夫人說著竟是輕錘起楚四爺的胸膛來。
都多少歲的人了,還這般小姑娘的作態,還是有些讓人不適的,侍茶的丫鬟趕忙低下頭,裝作自己什麼都看不見。
不過楚四爺顯然還是吃這一套的,越發把人摟緊了,柔聲道:「胡說,怎麼不疼你了?」
「那你為何有好東西都不想著我?」
楚四爺一臉莫名,「什麼好東西?」
楚四夫人也不哭了,嬌滴滴地抱怨道:「我聽人說大哥從海外帶了許多珍珠回來,都是頂好地東西,怎地你都不給我留些?」
「有嗎?我沒聽大哥說過啊。」
「怎會沒有,都獻到宮裡去了。」
「既是獻到宮裡的,怎麼好開口?興許都沒了。你首飾已經夠多了,若是還有喜歡的,去外頭買便是,那麼多首飾鋪子,還愁找不到喜歡的?」
「外頭的東西怎麼能一樣?我今日可是瞧見了姜詩雪戴的那些珍珠,一個個瑩白圓潤,有錢都未必買的著。再說了,右相都給他夫郎弄了一大匣子回來,讓大哥給你留一小點不過分吧?」
「大哥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最煩咱們拿這些細枝末節的事去叨擾他,你就別打這個主意了。」
楚四夫人火了,從楚四爺懷中掙出來,「你是他親弟弟,我是他弟妹,讓他留些珍珠怎麼了?我看你一提他就跟怕貓的老鼠一樣,不像親兄弟,倒是比外人還不如。」
楚四爺臉色也沉了下來,「夫人慎言。」
「我說的有錯嗎?人家都羨慕咱們有個當左相的大哥,以為占了他多大的便宜。事實上呢?你都多大歲數了,不過一介四品小官,對我更是一個笑臉都沒有,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倆不是親生的呢。」
楚四爺氣急,「我看你是昏了頭,什麼話也敢亂說。」
「我清醒得很,他就是沒把你當親兄弟,要不是長相有幾分相似,我都要懷疑你們是不是一個爹娘生的了。」
「啪」一聲脆響,楚四爺看著妻子喊著眼淚難以置信的眼神,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做了什麼,有些慌亂地避開她的目光,「我讓你別說了,你非要說。」
「啊。」楚四夫人慘叫一聲,隨即嚎啕大哭,「你打我,你打我?我說得有錯嗎,都說楚家大公子是再良善爽朗不過的人,你看他每日沉著張臉,哪裡有一點像,哪裡?若不是他突然冒出來,這楚家家主的位置是你的,左相的位置也該是你的。」
本還愧疚的楚四爺聽她這麼說,臉色煞白,對著邊上的丫鬟喝道,「你們夫人氣糊塗了,還不把人扶進去休息?」
丫鬟哪裡見過一向好脾氣的楚四爺發過這麼大的火,忙上去拉人。楚四夫人哪肯善罷甘休,還在叫罵。
楚四爺索性又叫進來兩個口風緊的奴僕,直接堵上楚四夫人的嘴,把人押回了臥房,然後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氣般,癱在了凳子上。
那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如兄如父的親兄弟,他怎會不知換了個人呢?
第230章 左相
大哥對外性情爽朗寬厚仁義, 對內孝順父母疼愛兄妹,在當年一眾官家子弟中聲望極高,是楚家板上釘釘的下一代掌舵人。唯有自家人知道,大哥資質駑鈍, 靠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強撐, 才能勉強不落於人。
可楚家這樣的世家大族, 又正處於與皇權較量的關鍵期, 大哥那點靠拼命壓榨自己才能跟上的能耐真的夠嗎?
幸好,幸好他們家出了個真正的天才, 就是他們的幼弟楚華清。楚四爺以往總覺得史書關於那些天才的描寫言過其實,為了追捧上位者毫無底線,什麼生而知之,什麼七歲能詩,都是人,差距能有那麼大?
自從有了幼弟,楚四爺才不得不相信,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大哥一天都背不下來的文章, 幼弟看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大哥需要爹耐心引導才能搞清楚的朝廷局勢, 幼弟只肖幾個問題就能比他爹那個浸淫官場多年的人還清楚。
他年少時貪玩完不完成功課, 央著幼弟幫他做過兩回, 以為不會被發現, 孰料沒過半個時辰就被夫子叫了去, 很是激動得問他這功課是誰做的, 讓他幫著引薦。都說宋六元是百年難遇的天才,世上再無人能及,可楚四爺覺著,幼弟並不比宋六元差。
但那又怎麼樣呢?幼弟是哥兒, 他再有安邦定國的能耐也無用,別說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就是科舉他都沒有入場的資格。他只能站在大哥背後,把所有的雄韜偉略安在大哥身上,然後憑藉著「京都第一美人」的名頭嫁人生子,像所有的哥兒一樣,每日裡操持家務受夫君支使。
幼弟願意嗎?他不願意。他眼中寫滿了不甘,縱使成為先太子的未婚妻,將來母儀天下成為大乾朝的國母,縱使先太子對他一往情深,再不肯寵幸東宮任何一位美人,幼弟還是不甘心的。
先太子薨逝後,太子良娣突然爆出有孕,先皇大喜,為了讓先太子有個正兒八經的繼承人,特在太子良娣生下先太子遺腹子,也就是當今聖上後,將其擢升為先太子妃。
人都沒了還立太子妃,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何況還有楚華清這個家世頂尖風頭無兩的未婚妻在,朝野上下一片反對之聲。楚四爺最是清楚先太子對幼弟的情誼,估摸著這個孩子怕也是偷偷摸摸算計來的。
奈何先皇心意已決,此事就這麼定了。後因自覺對楚華清有愧,先皇特許幼弟一道空白聖旨,除謀逆之事外皆可為,甚至暗示他可以嫁給其他皇子。
幼弟也坦然接過了那道聖旨,在家人的心驚膽戰中寫下了想要科考入朝為官的願望。先皇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居然真的允了,直接許了幼弟一個七品的小官,還給他賜了一門新的親事,對方就是當時風頭正盛的宋六元。
楚四爺自知自己不是個能耐人,很樂意在兄弟幾個的照拂下過日子,覺著幼弟此次入朝必能大放光彩,因而他每日裡都喜滋滋地等著。
可惜,後來一切都發生得太快,楚家牽扯入宰相鍾宴謀反一案中,一夕覆滅,全家流放,宋六元作為鍾宴的弟子,同樣在劫難逃。流放意味著什麼呢?飢餓,嚴寒,酷暑,還有數不盡的欺壓,毫無底線毫無人性的欺壓。
他爹娘死在了流放途中,大哥一家跌落懸崖,二哥三哥家中只剩幾個年紀大點的孩子被拼命護住了,成年男丁活下來的唯有他一個。因為他自幼就沒什麼心氣,說好聽些是圓滑識趣,說不好聽點就是毫無骨氣。
而他幼弟,從「京都第一美人」淪落為最底層的奴隸,為反抗兵卒侵犯自盡而亡。消息傳來的時候,楚四爺哭得不能自已,甚至比爹娘去世時哭得還凶。因為他知道,楚家是徹底完了,他和孩子們這輩子是徹底沒有希望了。
當聽到大哥還活著的時候,楚四爺一點反應都沒有。懸崖雖說兇險,但也並非沒有生還的可能,畢竟沒人親眼看到他們的屍體,大家都以為是楚家祖上積德老天顯靈。只有楚四爺不以為意,當年他趁搜尋的官兵走後,悄悄溜了下去找到了大哥一家的屍體,親自下葬。那是楚四爺這輩子做過最勇敢的事情,每一幕都記得清清楚楚。
楚四爺很清楚,這個楚華雄定是假冒的,可對方竟然想方設法把他撈了出來。楚四爺當時就下定決心,管那個假貨是誰,以後就是他親大哥了,那些非人的日子他真是再忍耐不了一天。
可看到那個冒牌貨的時候,原本不以為意地楚四爺就跟被大錘子悶頭敲了好幾錘一樣,整個人都懵了。居然是幼弟,他那個驚才絕艷無人能及的幼弟。
「他自己不爭氣叫人休了,憑什麼要我讓著他,他也配?」
「好好好,不讓就不讓吧,左右不過幾句口角,你就大人有大量。」
楚四夫人秀眉一蹙,語調尖利了起來,「你到底站哪邊啊,怎麼總幫著他說話?」
楚四爺被吵得頭疼。妻子是續弦,年紀比她小不少,性子雖蠻橫些,配著如花似玉得模樣倒是讓人只覺嬌憨可惜,因而楚四爺一直對她寵愛有加,想著年歲長了懂事了便好。
孰料妻子年歲越大,脾氣也越發大了。楚四爺近來本就因公務心神不寧,現下被尖利的聲音一刺激,也生了些火氣。「好了,整日裡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來鬧去,你累不累?有這個閒情逸緻,不妨多關心關心孩子們。」
楚四夫人被寵慣了,哪裡聽過這樣的重話,聞言越發惱怒,「我做什麼了你就嫌我煩,是不是看上別人了?」
楚四爺越發不耐,「你不要胡攪蠻纏。」
「什麼胡攪蠻纏,你若不是有了旁的心思,怎麼待我這般冷淡?虧得我十六歲就嫁給你,替你生了兩個孩子,為了這個家勞心費力,你還嫌棄我。」楚四夫人說著眼圈泛紅,竟是委屈地哭了起來。
到底是自己千驕萬寵的小嬌妻,楚四爺立馬軟下心腸來,把人攬進懷裡哄道:「不過是隨口幾句話,你想那麼多作甚?」
「什麼幾句話,你就是不關心我,不疼我。」楚四夫人說著竟是輕錘起楚四爺的胸膛來。
都多少歲的人了,還這般小姑娘的作態,還是有些讓人不適的,侍茶的丫鬟趕忙低下頭,裝作自己什麼都看不見。
不過楚四爺顯然還是吃這一套的,越發把人摟緊了,柔聲道:「胡說,怎麼不疼你了?」
「那你為何有好東西都不想著我?」
楚四爺一臉莫名,「什麼好東西?」
楚四夫人也不哭了,嬌滴滴地抱怨道:「我聽人說大哥從海外帶了許多珍珠回來,都是頂好地東西,怎地你都不給我留些?」
「有嗎?我沒聽大哥說過啊。」
「怎會沒有,都獻到宮裡去了。」
「既是獻到宮裡的,怎麼好開口?興許都沒了。你首飾已經夠多了,若是還有喜歡的,去外頭買便是,那麼多首飾鋪子,還愁找不到喜歡的?」
「外頭的東西怎麼能一樣?我今日可是瞧見了姜詩雪戴的那些珍珠,一個個瑩白圓潤,有錢都未必買的著。再說了,右相都給他夫郎弄了一大匣子回來,讓大哥給你留一小點不過分吧?」
「大哥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最煩咱們拿這些細枝末節的事去叨擾他,你就別打這個主意了。」
楚四夫人火了,從楚四爺懷中掙出來,「你是他親弟弟,我是他弟妹,讓他留些珍珠怎麼了?我看你一提他就跟怕貓的老鼠一樣,不像親兄弟,倒是比外人還不如。」
楚四爺臉色也沉了下來,「夫人慎言。」
「我說的有錯嗎?人家都羨慕咱們有個當左相的大哥,以為占了他多大的便宜。事實上呢?你都多大歲數了,不過一介四品小官,對我更是一個笑臉都沒有,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倆不是親生的呢。」
楚四爺氣急,「我看你是昏了頭,什麼話也敢亂說。」
「我清醒得很,他就是沒把你當親兄弟,要不是長相有幾分相似,我都要懷疑你們是不是一個爹娘生的了。」
「啪」一聲脆響,楚四爺看著妻子喊著眼淚難以置信的眼神,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做了什麼,有些慌亂地避開她的目光,「我讓你別說了,你非要說。」
「啊。」楚四夫人慘叫一聲,隨即嚎啕大哭,「你打我,你打我?我說得有錯嗎,都說楚家大公子是再良善爽朗不過的人,你看他每日沉著張臉,哪裡有一點像,哪裡?若不是他突然冒出來,這楚家家主的位置是你的,左相的位置也該是你的。」
本還愧疚的楚四爺聽她這麼說,臉色煞白,對著邊上的丫鬟喝道,「你們夫人氣糊塗了,還不把人扶進去休息?」
丫鬟哪裡見過一向好脾氣的楚四爺發過這麼大的火,忙上去拉人。楚四夫人哪肯善罷甘休,還在叫罵。
楚四爺索性又叫進來兩個口風緊的奴僕,直接堵上楚四夫人的嘴,把人押回了臥房,然後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氣般,癱在了凳子上。
那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如兄如父的親兄弟,他怎會不知換了個人呢?
第230章 左相
大哥對外性情爽朗寬厚仁義, 對內孝順父母疼愛兄妹,在當年一眾官家子弟中聲望極高,是楚家板上釘釘的下一代掌舵人。唯有自家人知道,大哥資質駑鈍, 靠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強撐, 才能勉強不落於人。
可楚家這樣的世家大族, 又正處於與皇權較量的關鍵期, 大哥那點靠拼命壓榨自己才能跟上的能耐真的夠嗎?
幸好,幸好他們家出了個真正的天才, 就是他們的幼弟楚華清。楚四爺以往總覺得史書關於那些天才的描寫言過其實,為了追捧上位者毫無底線,什麼生而知之,什麼七歲能詩,都是人,差距能有那麼大?
自從有了幼弟,楚四爺才不得不相信,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大哥一天都背不下來的文章, 幼弟看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大哥需要爹耐心引導才能搞清楚的朝廷局勢, 幼弟只肖幾個問題就能比他爹那個浸淫官場多年的人還清楚。
他年少時貪玩完不完成功課, 央著幼弟幫他做過兩回, 以為不會被發現, 孰料沒過半個時辰就被夫子叫了去, 很是激動得問他這功課是誰做的, 讓他幫著引薦。都說宋六元是百年難遇的天才,世上再無人能及,可楚四爺覺著,幼弟並不比宋六元差。
但那又怎麼樣呢?幼弟是哥兒, 他再有安邦定國的能耐也無用,別說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就是科舉他都沒有入場的資格。他只能站在大哥背後,把所有的雄韜偉略安在大哥身上,然後憑藉著「京都第一美人」的名頭嫁人生子,像所有的哥兒一樣,每日裡操持家務受夫君支使。
幼弟願意嗎?他不願意。他眼中寫滿了不甘,縱使成為先太子的未婚妻,將來母儀天下成為大乾朝的國母,縱使先太子對他一往情深,再不肯寵幸東宮任何一位美人,幼弟還是不甘心的。
先太子薨逝後,太子良娣突然爆出有孕,先皇大喜,為了讓先太子有個正兒八經的繼承人,特在太子良娣生下先太子遺腹子,也就是當今聖上後,將其擢升為先太子妃。
人都沒了還立太子妃,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何況還有楚華清這個家世頂尖風頭無兩的未婚妻在,朝野上下一片反對之聲。楚四爺最是清楚先太子對幼弟的情誼,估摸著這個孩子怕也是偷偷摸摸算計來的。
奈何先皇心意已決,此事就這麼定了。後因自覺對楚華清有愧,先皇特許幼弟一道空白聖旨,除謀逆之事外皆可為,甚至暗示他可以嫁給其他皇子。
幼弟也坦然接過了那道聖旨,在家人的心驚膽戰中寫下了想要科考入朝為官的願望。先皇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居然真的允了,直接許了幼弟一個七品的小官,還給他賜了一門新的親事,對方就是當時風頭正盛的宋六元。
楚四爺自知自己不是個能耐人,很樂意在兄弟幾個的照拂下過日子,覺著幼弟此次入朝必能大放光彩,因而他每日裡都喜滋滋地等著。
可惜,後來一切都發生得太快,楚家牽扯入宰相鍾宴謀反一案中,一夕覆滅,全家流放,宋六元作為鍾宴的弟子,同樣在劫難逃。流放意味著什麼呢?飢餓,嚴寒,酷暑,還有數不盡的欺壓,毫無底線毫無人性的欺壓。
他爹娘死在了流放途中,大哥一家跌落懸崖,二哥三哥家中只剩幾個年紀大點的孩子被拼命護住了,成年男丁活下來的唯有他一個。因為他自幼就沒什麼心氣,說好聽些是圓滑識趣,說不好聽點就是毫無骨氣。
而他幼弟,從「京都第一美人」淪落為最底層的奴隸,為反抗兵卒侵犯自盡而亡。消息傳來的時候,楚四爺哭得不能自已,甚至比爹娘去世時哭得還凶。因為他知道,楚家是徹底完了,他和孩子們這輩子是徹底沒有希望了。
當聽到大哥還活著的時候,楚四爺一點反應都沒有。懸崖雖說兇險,但也並非沒有生還的可能,畢竟沒人親眼看到他們的屍體,大家都以為是楚家祖上積德老天顯靈。只有楚四爺不以為意,當年他趁搜尋的官兵走後,悄悄溜了下去找到了大哥一家的屍體,親自下葬。那是楚四爺這輩子做過最勇敢的事情,每一幕都記得清清楚楚。
楚四爺很清楚,這個楚華雄定是假冒的,可對方竟然想方設法把他撈了出來。楚四爺當時就下定決心,管那個假貨是誰,以後就是他親大哥了,那些非人的日子他真是再忍耐不了一天。
可看到那個冒牌貨的時候,原本不以為意地楚四爺就跟被大錘子悶頭敲了好幾錘一樣,整個人都懵了。居然是幼弟,他那個驚才絕艷無人能及的幼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