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頁
從1號觀測點再向西移動的話,他們就要進入通訊中斷的狀態了,因為交火造成的靜默帶以及敵人散布的干擾物濃度升高,不論是藍星的通訊技術還是異世界的通訊技術,在這片林地都難以保持長久暢通。除非像敵人那樣搭起塔台通信中繼點,但這對於潛入的一方來說,顯然不太現實。
和指揮部確定好行動的時間點,蒙邁尼切斷了通訊,帶隊開始行動,執行整個滲透任務的第二階段,靠近巨柱戰艦防區,觀察巨柱戰艦艦炮的修復情況。
一行人披好隱形斗篷,在蒙邁尼的操作下,隱形斗篷分成一片片,將小隊幾人全部包裹住,變成貼身戰鬥服的狀態。
「你們的視覺左下角有一個三角形的標誌,如果它發光,那就是斗篷被偵測到了。」
聽著蒙邁尼的指引,孟溪感受了一下餘光的位置,的確有一個半透明的標誌,標誌很小,不影響視野,但是若它發光,眼角會有很明顯的感覺。
到此,隱形斗篷穿戴完畢,每個人都確認無誤後,蒙邁尼讓西曼把隊伍送到了地面上。
然後一行人開始步行前進。
1號觀察點附近比較安全,在這裡使用步行不必擔心對方的專門探測設備,此時蒙邁尼希望大家能適應隱形斗篷在林間的活動。
當所有人都基本習慣穿戴斗篷時的行走、攀爬、裝備取用等林間操作,蒙邁尼開始變換隊形,讓小隊進入超凡技能的移動方式。
接下來是西曼和希斯,土靈和森林行者的技能交替,讓隊伍在林地和土壤之間快速穿梭。
因為炮擊和墜落造成的亂流,他們的行動並沒有在異世界時那麼順暢,西曼和希斯需要不斷交替,更換能力使用的區域。
有時碰到兩人都無法前進的狀態,小隊會進行一次無人機偵察,然後步行通過。
就這麼一路西行,永恆特戰隊的行動非常順利。她們成功繞過了兩個通信哨卡,並且還找到了一條穩定的退路,最終以非常高的效率抵達了3號觀測點。
也就是距離巨柱戰艦外圍防區僅兩百米的一處山地。
這裡是北邊芬壯峰的余脈,居高臨下的位置剛好可以讓孟溪幾人看清巨柱戰艦整個防區的輪廓。
倒不是敵人放著高處不去占領,而是巨柱戰艦的劍橋塔樓其實比這裡還要高,已經占據最高點的敵人並沒有餘力去在其他條件不佳的高點上布防。
這裡只是偶有小隊上來偵察,但是偵察強度遠不如下方防區和道路上的隊伍。
孟溪倚靠著峭壁,向西面的巨柱戰艦防區觀察。
防區整體是圓形的,以巨柱戰艦為中心,留守部隊推平了大片林地,不知他們使用了什麼手段,但是平整土地的效率非常高,一片巨大的空地被敵人開闢了出來,簡直像憑空造了一座大型海港。
在這片空地的邊緣處,被推倒的那些樹木全部堆放在一起,幾乎成了一道植物圍牆。
那其中有超凡之力運行,希斯表示對方應該使用了森林行者的技能,真的把推倒的樹木變成了圍牆。
圍牆有四條通路,像城門一樣對外開放,所有的部隊進出都在這些通路進行。
孟溪將視角抬高,看圍牆上沿,在月光的照明下,孟溪隱約能看到一層透明屏障,若隱若現。
那應該是戰艦的屏障,此時雖然沒有達到空中時的那個強度,但是能看出依然有一定的防禦效果。
蒙邁尼表示不可能從空中進去,除非那個屏障消失,否則只要一觸碰,就會被永恆一發現。
這樣看了一圈,暫時沒有進入防禦圈的機會。於是孟溪轉而觀察巨柱戰艦的損壞情況。
她仔細觀察戰艦的首部,艦橋下方的艦炮已經四分五裂,後方包裹的巨大柱體完全暴露了出來,再往後,戰艦的引擎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壞,應該是在墜落的時候屏障沒有維持住,艦體後半部分和山脈進行了衝擊和摩擦,損毀幾乎比艦炮還要眼中。
此時的巨柱戰艦就像是一枚被火燎過的銀錠,兩頭都成了黑色,只有中間的部分燈火通明,炮台轉動,無人機不斷起降。
看完這些,孟溪感覺非常奇怪。
按照指揮部的說法,巨柱戰艦的守軍應該是在修復艦炮才對,前方的裝甲集團搶奪陣地,為的就是給戰艦這邊爭取時間。
可孟溪親眼的觀察結果,卻是對方根本沒有關心艦炮和引擎,反而是不斷把人員和設備集中到戰艦中間部分。
而且這部分的工作看起來也不像是修復。
那些無人機、工作人員以及戰爭傀儡,大量在中間區域的通道橋上來來回回,卸載各種裝備和物資。
甚至還有一些人,直接把艦體上的護甲取了下來,放到了營地里的遮蔽棚底下。
這哪裡是修復,簡直是在拆解。
「拆解?」
希斯皺眉。
「嗯,情況不對。」
孟溪確定自己的判斷。
「要回報嗎?」
孟溪看向蒙邁尼,她們現在的狀況想要回報指揮部可以有兩個選擇。
要麼返回1號觀察點,用通訊器直接報告。要麼就用無人機攀爬芬壯峰,用更北邊的通訊點向指揮部報告。
前者費時間,後者會有一些暴露風險。
當然,暴露不代表一定會被抓住,只是可能會露出一些有人潛入的蹤跡,提高對方在防區的警戒度。
就在蒙邁尼考慮該用哪種方式的時候,他們手中的通訊器先一步收到了信號。
指揮部竟然聯絡上她們了。
怎麼做到的?
孟溪好奇。
「我們接通了北面的通訊,現在用超凡地動通訊可以繞過整個敵人防區,在邊緣進行通話……」
指揮部的同事解釋著。
很快,他們說出了緊急通訊的原因。
原來在剛才,一支滲透破壞小隊摧毀了一處敵人的通訊哨卡,並且趁著夜色抓住了兩個俘虜,逼問出了巨柱戰艦的情況。
指揮部緊急發起聯絡有兩個目的,一是想讓最靠近戰艦防區的永恆特戰隊印證一下俘虜的供詞,二是如果供詞為真,敵人真的在拆解戰艦,那永恆特戰隊就可以進行一個關鍵破壞任務。
在永恆特戰隊的裝備空間裡,指揮部為他們配置了一套特殊的設備。
那是一套外形酷似吸盤炸彈的超凡之力隔絕設備。
現在敵人正在拆解戰艦,目的很明顯是想要用其他方式單獨運輸巨柱,將巨柱送到錨點。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指揮部判斷敵人並沒有能力運輸巨柱這個體量的物件。
他們沒有飛船引擎,沒有足夠的運載動力,不可能將巨柱送到錨點。
當然,這是常規來看。
敵人此時還有一個不常規的力量,或許可以直接挪動巨柱。
那就是永恆一的力量。
如果是永恆一,或許可以直接控制巨柱,將它拉起。
這時候覆蓋在巨柱外面的戰艦艦體,就成了拉起巨柱的累贅。
所以敵人才會開始拆解戰艦,為永恆一運輸巨柱減輕負擔。
而指揮部希望永恆特戰隊執行的任務,就是破壞這個運輸過程。
通過指揮部為特戰隊準備的吸盤干擾彈,只要將八個吸盤裝在對應的巨柱點位,並且將吸盤同時啟動。
巨柱及其周邊的超凡之力流動就會受到嚴重干擾,製造出長達二十四小時的超凡之力亂流。
即便之後拆除吸盤,這種立場也會纏繞在巨柱周圍,持續不散。
指揮部和異世界的專家研判認為,即便是頂級超凡者,也不可能在這樣的亂流中控制巨柱這樣大型的物體。
這樣特戰隊就爭取了至少一天的時間,敵人的裝甲部隊無法在第一封鎖區頂住這麼久,當藍星部隊集結完畢,這一天時間足夠大軍打到巨柱戰艦面前。
到那時,就是最後的圍剿了。
第353章
計劃很美好,現實中的任務難度卻一點也不低。
首先的問題就是,隊伍要怎麼通過敵人的防區圍牆。
根據觀察,希斯的森林行者技能用不了,雖然是大樹堆成的圍牆,其中卻有敵方的森林行者在進行加固,而且此時是在夜間,對方加強了戒備,森林行者的能力覆蓋了大部分的牆體,貿然動用森林行者技能反而會觸發對方的警戒。
所以直接穿牆肯定不行。
至於用圖靈技能挖洞,或者從空中的屏障穿透,也是同樣的道理,幾乎一觸碰就會被對方的超凡技能發現。
剩下的區域就只有圍牆上的四條通路了。
不過蒙邁尼很確定,敵人一定在通路大門附近部署了偵測隱形斗篷的設備。
「他們無法立刻發現我們,起碼不能立刻鎖定具體位置。」
夜色下,一行人潛伏在樹林裡,看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圍牆大門,那裡有認為設置的關卡,幾個哨兵正在站崗,樹藤組成的圍牆頂部已經開始有武裝傀儡進行施工,一些正在搭建防護金屬板,另外一些則是正在架設中型重型武器。<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和指揮部確定好行動的時間點,蒙邁尼切斷了通訊,帶隊開始行動,執行整個滲透任務的第二階段,靠近巨柱戰艦防區,觀察巨柱戰艦艦炮的修復情況。
一行人披好隱形斗篷,在蒙邁尼的操作下,隱形斗篷分成一片片,將小隊幾人全部包裹住,變成貼身戰鬥服的狀態。
「你們的視覺左下角有一個三角形的標誌,如果它發光,那就是斗篷被偵測到了。」
聽著蒙邁尼的指引,孟溪感受了一下餘光的位置,的確有一個半透明的標誌,標誌很小,不影響視野,但是若它發光,眼角會有很明顯的感覺。
到此,隱形斗篷穿戴完畢,每個人都確認無誤後,蒙邁尼讓西曼把隊伍送到了地面上。
然後一行人開始步行前進。
1號觀察點附近比較安全,在這裡使用步行不必擔心對方的專門探測設備,此時蒙邁尼希望大家能適應隱形斗篷在林間的活動。
當所有人都基本習慣穿戴斗篷時的行走、攀爬、裝備取用等林間操作,蒙邁尼開始變換隊形,讓小隊進入超凡技能的移動方式。
接下來是西曼和希斯,土靈和森林行者的技能交替,讓隊伍在林地和土壤之間快速穿梭。
因為炮擊和墜落造成的亂流,他們的行動並沒有在異世界時那麼順暢,西曼和希斯需要不斷交替,更換能力使用的區域。
有時碰到兩人都無法前進的狀態,小隊會進行一次無人機偵察,然後步行通過。
就這麼一路西行,永恆特戰隊的行動非常順利。她們成功繞過了兩個通信哨卡,並且還找到了一條穩定的退路,最終以非常高的效率抵達了3號觀測點。
也就是距離巨柱戰艦外圍防區僅兩百米的一處山地。
這裡是北邊芬壯峰的余脈,居高臨下的位置剛好可以讓孟溪幾人看清巨柱戰艦整個防區的輪廓。
倒不是敵人放著高處不去占領,而是巨柱戰艦的劍橋塔樓其實比這裡還要高,已經占據最高點的敵人並沒有餘力去在其他條件不佳的高點上布防。
這裡只是偶有小隊上來偵察,但是偵察強度遠不如下方防區和道路上的隊伍。
孟溪倚靠著峭壁,向西面的巨柱戰艦防區觀察。
防區整體是圓形的,以巨柱戰艦為中心,留守部隊推平了大片林地,不知他們使用了什麼手段,但是平整土地的效率非常高,一片巨大的空地被敵人開闢了出來,簡直像憑空造了一座大型海港。
在這片空地的邊緣處,被推倒的那些樹木全部堆放在一起,幾乎成了一道植物圍牆。
那其中有超凡之力運行,希斯表示對方應該使用了森林行者的技能,真的把推倒的樹木變成了圍牆。
圍牆有四條通路,像城門一樣對外開放,所有的部隊進出都在這些通路進行。
孟溪將視角抬高,看圍牆上沿,在月光的照明下,孟溪隱約能看到一層透明屏障,若隱若現。
那應該是戰艦的屏障,此時雖然沒有達到空中時的那個強度,但是能看出依然有一定的防禦效果。
蒙邁尼表示不可能從空中進去,除非那個屏障消失,否則只要一觸碰,就會被永恆一發現。
這樣看了一圈,暫時沒有進入防禦圈的機會。於是孟溪轉而觀察巨柱戰艦的損壞情況。
她仔細觀察戰艦的首部,艦橋下方的艦炮已經四分五裂,後方包裹的巨大柱體完全暴露了出來,再往後,戰艦的引擎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壞,應該是在墜落的時候屏障沒有維持住,艦體後半部分和山脈進行了衝擊和摩擦,損毀幾乎比艦炮還要眼中。
此時的巨柱戰艦就像是一枚被火燎過的銀錠,兩頭都成了黑色,只有中間的部分燈火通明,炮台轉動,無人機不斷起降。
看完這些,孟溪感覺非常奇怪。
按照指揮部的說法,巨柱戰艦的守軍應該是在修復艦炮才對,前方的裝甲集團搶奪陣地,為的就是給戰艦這邊爭取時間。
可孟溪親眼的觀察結果,卻是對方根本沒有關心艦炮和引擎,反而是不斷把人員和設備集中到戰艦中間部分。
而且這部分的工作看起來也不像是修復。
那些無人機、工作人員以及戰爭傀儡,大量在中間區域的通道橋上來來回回,卸載各種裝備和物資。
甚至還有一些人,直接把艦體上的護甲取了下來,放到了營地里的遮蔽棚底下。
這哪裡是修復,簡直是在拆解。
「拆解?」
希斯皺眉。
「嗯,情況不對。」
孟溪確定自己的判斷。
「要回報嗎?」
孟溪看向蒙邁尼,她們現在的狀況想要回報指揮部可以有兩個選擇。
要麼返回1號觀察點,用通訊器直接報告。要麼就用無人機攀爬芬壯峰,用更北邊的通訊點向指揮部報告。
前者費時間,後者會有一些暴露風險。
當然,暴露不代表一定會被抓住,只是可能會露出一些有人潛入的蹤跡,提高對方在防區的警戒度。
就在蒙邁尼考慮該用哪種方式的時候,他們手中的通訊器先一步收到了信號。
指揮部竟然聯絡上她們了。
怎麼做到的?
孟溪好奇。
「我們接通了北面的通訊,現在用超凡地動通訊可以繞過整個敵人防區,在邊緣進行通話……」
指揮部的同事解釋著。
很快,他們說出了緊急通訊的原因。
原來在剛才,一支滲透破壞小隊摧毀了一處敵人的通訊哨卡,並且趁著夜色抓住了兩個俘虜,逼問出了巨柱戰艦的情況。
指揮部緊急發起聯絡有兩個目的,一是想讓最靠近戰艦防區的永恆特戰隊印證一下俘虜的供詞,二是如果供詞為真,敵人真的在拆解戰艦,那永恆特戰隊就可以進行一個關鍵破壞任務。
在永恆特戰隊的裝備空間裡,指揮部為他們配置了一套特殊的設備。
那是一套外形酷似吸盤炸彈的超凡之力隔絕設備。
現在敵人正在拆解戰艦,目的很明顯是想要用其他方式單獨運輸巨柱,將巨柱送到錨點。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指揮部判斷敵人並沒有能力運輸巨柱這個體量的物件。
他們沒有飛船引擎,沒有足夠的運載動力,不可能將巨柱送到錨點。
當然,這是常規來看。
敵人此時還有一個不常規的力量,或許可以直接挪動巨柱。
那就是永恆一的力量。
如果是永恆一,或許可以直接控制巨柱,將它拉起。
這時候覆蓋在巨柱外面的戰艦艦體,就成了拉起巨柱的累贅。
所以敵人才會開始拆解戰艦,為永恆一運輸巨柱減輕負擔。
而指揮部希望永恆特戰隊執行的任務,就是破壞這個運輸過程。
通過指揮部為特戰隊準備的吸盤干擾彈,只要將八個吸盤裝在對應的巨柱點位,並且將吸盤同時啟動。
巨柱及其周邊的超凡之力流動就會受到嚴重干擾,製造出長達二十四小時的超凡之力亂流。
即便之後拆除吸盤,這種立場也會纏繞在巨柱周圍,持續不散。
指揮部和異世界的專家研判認為,即便是頂級超凡者,也不可能在這樣的亂流中控制巨柱這樣大型的物體。
這樣特戰隊就爭取了至少一天的時間,敵人的裝甲部隊無法在第一封鎖區頂住這麼久,當藍星部隊集結完畢,這一天時間足夠大軍打到巨柱戰艦面前。
到那時,就是最後的圍剿了。
第353章
計劃很美好,現實中的任務難度卻一點也不低。
首先的問題就是,隊伍要怎麼通過敵人的防區圍牆。
根據觀察,希斯的森林行者技能用不了,雖然是大樹堆成的圍牆,其中卻有敵方的森林行者在進行加固,而且此時是在夜間,對方加強了戒備,森林行者的能力覆蓋了大部分的牆體,貿然動用森林行者技能反而會觸發對方的警戒。
所以直接穿牆肯定不行。
至於用圖靈技能挖洞,或者從空中的屏障穿透,也是同樣的道理,幾乎一觸碰就會被對方的超凡技能發現。
剩下的區域就只有圍牆上的四條通路了。
不過蒙邁尼很確定,敵人一定在通路大門附近部署了偵測隱形斗篷的設備。
「他們無法立刻發現我們,起碼不能立刻鎖定具體位置。」
夜色下,一行人潛伏在樹林裡,看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圍牆大門,那裡有認為設置的關卡,幾個哨兵正在站崗,樹藤組成的圍牆頂部已經開始有武裝傀儡進行施工,一些正在搭建防護金屬板,另外一些則是正在架設中型重型武器。<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