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源頭上把人給留住,他們林家這生意啊,才能更長久的壟斷下去。

  回城的時候,還沒忘了帶上一船椰子、芒果回去,糖水鋪子天天都離不開這些果子。

  林玉溪還是想明年開海後,就到東鯤去一趟,聽說東鯤上面的水果種類更多,他還是想去東鯤弄一批就連海島上都沒有的水果回來,拿回海島種上。

  臨近年底,各行各業都忙碌著。

  福利院的孩子和女人們都忙得很,天氣變冷,織毛衣的活越多,大家每天都忙著織毛衣,想要換更多銀子,也想好好度過在福利院的第一個新年。

  忙碌意味著會有豐收,即使每個人都很忙,卻沒有任何一個抱怨。

  畢竟,誰都想生活得越來越好。

  第409章 【番外58:準備就緒】

  終於在過年放假前,大尹朝通過了設置海關署和增收海關稅的討論。

  在朝堂上諸多大人熱烈討論了好幾個月時間的時候,終於蓋棺定論。

  只需要年後,按照討論好的流程,把這件事情布置下去即可。

  林玉松目前當值所在的遼州府,也搶占到了一個對外開放的碼頭份額。

  一下子新增設這麼多對外開放的碼頭,沿海的州都搶得頭破血流。

  最終也一共也只開設5個,原先粵州的是對外開放的,南江州也有一個對外開放的。

  算下來,也只是新增了3個而已。

  這5個碼頭所在的縣城,都將設立海關署,海關署直接受皇帝管轄,戶部多次提出反對意見,想把海關署納入戶部下面的部門,最終也反對無效。

  朝堂上的官員,誰沒有滿肚子花花腸子,誰看不到以後海關稅是一筆大大的收入。

  對於平常官員不過分的一些行為,皇帝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水至清則無魚,想要手下人安心為他辦事,他也得給手下人一定的權力和可獲取的利潤。

  凡事講究一個張弛有度。

  皇帝年輕時候,眼裡也容不下一粒沙子。

  隨著當皇帝的時間越長,似乎也越能理解先皇和太傅當年的教導。

  林玉溪這段時間也忙得很,讓下人在準備年後開海運往海外的貨物。

  第一趟出海,他打算親自去一趟。

  以前是沒有這個機會出海,現在有機會出海了,可一定不能放過這個好時機。

  同樣的,大尹朝一些大富商,也和林玉溪一樣,在得到朝廷中的消息後,都在做同樣的一些準備。

  和林玉溪相熟的一些商人,也相約著出海的時候一起組隊出去。

  海上可不比陸地上安全,會不會碰到海盜另說,就說海上那些猛獸,都不是人能夠抵抗得了的。

  出海經商,是機遇,也是挑戰。

  林玉溪有一點是別的商人無法相比的,他得到了一張海上的地圖。

  這還是林笑兒出嫁後和尹弈嘯到處遊玩回來後,拿給他的。

  怎麼畫出來的他不知道,但是他覺得外面的世界,或許就真的和林笑兒留給他的這張地圖一樣。

  出海經商,有貨物有貨船還是不夠的。

  還要有足夠的打手幫忙。

  這也難不倒林玉溪。

  林笑兒和尹弈嘯當年留下的暗衛,現在仍舊在尹鷹和尹鶴的指揮下運行著。

  平日裡的開銷,除了尹弈嘯和林笑兒留下的一些產業出一部分,林家也會出一部分。

  這些人,是效忠賢王府和林家的,只要這兩家不對立,那這些人,就能受這兩家人的指揮。

  當然,還是以賢王府為主。

  林玉溪在選人之前,特意去賢王府走了一趟。

  把他的來意和目的告訴賢王,得到賢王的認同下,才讓尹鶴選了一支隊伍。

  這支隊伍,在當年攻打倭國的時候,就曾跟著去過。

  率先上岸瓦解倭國內部政權,促使大尹朝軍隊順利攻下倭國,出了不少力氣。

  只不過,他們都是藏在暗處而已。

  同樣的,這些人,還擁有很多先進的武器。

  不同於工部給軍營造出來的武器,這支隊伍早在林笑兒還在的時候,就成立了專門研究武器的部門。

  不研究大炮地雷等大型爆炸性武器,專門研製小型的,方便攜帶的。

  而這支跟著去過倭國的隊伍,不只是戰鬥力強,還會開船,這可是不可多得的綜合性人才。

  有了這樣厲害的人手護送,林玉溪又覺得安心了不少。

  有時候,林玉溪都很納悶。

  林笑兒為什麼能夠在那麼久之前,就把多年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情預料到呢?

  這些人,她當年是怎麼想出來的培養計劃?

  還有那些地圖,據他所知,除了他手上有,整個大尹朝,怕是找不到第二個人會有吧。

  只是可惜,人就這麼憑空消失了。

  要是還在,指不定現在大尹朝還能發展更好,或者發展更快。

  很多時候,只要想起來這事,就覺得很遺憾,實在是太遺憾。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著船只能夠造好。

  林玉溪在準備貨物的同時,也沒忘了催促造船廠的造船進度。

  還真別說,造船廠真的是賺瘋了。

  收到的訂單多,又緊急招了不少會木工的師傅去幹活,俸祿還給的不低的那種。

  林父聽說的時候,都想去。

  間接創造了不少崗位,大尹朝的老百姓這時候也後知後覺意識到,學門好的手藝,似乎特挺掙銀子的,並不一定是科舉這一條路。

  除了做好這些準備,林玉溪也沒忘了派人到粵州去找會洋文的人。

  洋文只有洋人會說,但是常年和洋人打交道的一些粵州商人,也會一些簡單的。

  要出海去洋人的地方,會幾句洋人話,是很有必要的。

  林玉溪這時候,就覺得準備得還是不夠妥善,要是早幾年前,就派人找個洋人做夫子,先把洋文給學起來,現在也不至於這麼被動。

  又想到了林笑兒,要是林笑兒多年前沒有失蹤的話,她肯定早就派人開始學洋文了吧?

  一時之間,在粵州的洋人,一下子成了香餑餑。

  被大價錢請到南江府、京城等地教授人學洋人。

  也有直接被邀請明年出海的時候幫做翻譯的。

  以往,洋人在大尹朝是被限制活動範圍的,他們只能在粵州把帶來的貨物賣給大尹朝商人,再在粵州把大尹朝的貨物買回去上船帶回去。

  想要明目張胆的到大尹朝別的地方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即使他們想要親眼看看大尹朝別的景色,也是不被允許的。

  這下子,有大尹朝人專門接他們到大尹朝不同地方教學,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即使去教大尹朝人學習洋文,比他們做生意賺得少,很多洋人也樂意做這事。

  當然,想要請個洋人到粵州以外的地方,也是得經過朝廷批准之後才能操作的。

  林玉溪找了個三十來歲的大鬍子金髮碧眼商人到京城教即將帶去海外的手下學洋文,他也順便跟著學。

  能學多少是多少,總比到了洋人地方兩眼一睜一抹黑的好。

  第410章 【番外59:一切越來越好】

  次年開海,大尹朝正式頒布命令,朝中大臣們按照新頒布的命令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而大尹朝的商人們,則把早就準備好的貨物放上商船,下水,準備往海外出發。

  一些商人定的船隻還沒造好,便和交好的生意夥伴一船下海。

  船隻大多都是南下,按照這些來大尹朝有經驗的洋人的指示,隨著指定的航線航行。

  走在前列的,就有林家的船隻。

  林玉溪夫婦站在甲板上,看著越看越小的岸上,心裡有些激情澎湃。

  「麼兒不是說要跟著我們出海的,昨晚最後你是怎麼說服他的?」

  「這孩子,就是胡鬧,還要說服他啊?給他吃了副藥,我們今早出門的時候,都還沒醒過來呢。」

  「你啊你,我就說今早送行的人群里,就沒見著他,還以為他生氣了沒來呢。」

  林玉溪說起自家麼兒,也是有些頭疼,他別的子女都乖巧得很,就是這麼兒,實在是調皮了些,光是說理那一套,用在他身上完全是不見效的。

  商船南下,載著滿滿一船貨物,這一趟,最快興許也要半年後才能再次回到大尹朝。

  時間尚早,學洋文還得繼續。

  夫妻倆攜手回船上布置好的教室,準備跟著洋人繼續學洋文。

  回去的時候,撞上一人,只覺得有些臉熟,又想不起是誰。

  等坐到椅子上後,林玉溪想起來了。

  那人,跟當今皇帝很像很像啊,莫非是太子不成?

  這太子是怎麼混到他們船上的?想想不明白。

  這時候,商船已經遠離了岸邊,想要遞個消息上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