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凌扈醒來後,正聽見父王大發雷霆。
偌大一個宮廷,竟然查不出是誰幹的!
凌扈仍有些驚魂未定,但聽到父王要將這天伺候的宮人和巡邏的守衛全部拖下去亂棍打死後,他還是下意識去求了情。
他脫口而出:「不關她們的事,是我讓她們回去拿狐裘的,要不加重守衛吧,多加一些守衛!」
最後,他搖著父王母后的手臂保證:「別殺他們,我以後再也不去湖邊玩就是了。」
凌晦在旁邊目睹全程,他看著這個於自己而言十分陌生的弟弟,第一次感覺自己的認知觀出現了裂變。
他一直都認為「人之初,性本惡」才是對的,並對性善論嗤之以鼻。
這還是他第一次驚覺,原來孟子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竟然也是對的!
竟然也是對的!
天底下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而這樣的人,竟然還是他的親兄弟?!
他終於讀懂了《鄭伯克段於鄢》這個春秋時期的故事,並且明白,凌扈並不是共叔段,自己那個名義上的父王也不是鄭武公。
第248章 無晦番外(下)
因為哥哥救了自己,凌扈對他愈加親近依賴。
也因為七殿下對兄長的重視,凌晦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往日那些欺辱過他的人都開始忌憚他,甚至變相躲著他。
凌晦心情愉悅,覺得這世間萬事,果真是奇妙極了。
他四歲時就無師自通學會了一個道理:適當的偽裝,和示弱。
而在最近,他又明白了第二個道理:
金錢實在能撫平太多人生的褶皺,權力也同樣。
感情可能會背叛自己,也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日益淡去,但權力不會。
權力永遠不會背叛自己。
他迫切地想擁有一股自己的勢力,不歸皇室管轄,不受任何人管控,純粹忠於他的勢力。
凌扈自認為與兄長感情慾漸親厚,時時纏著他玩,可最近他卻發現,兄長不知道為什麼好像突然變忙了,開始頻繁出城。
他不再帶著自己玩了,甚至陪自己的時間連以前的三分之一都沒有。
某一日,凌晦回來,看了一眼悶悶不樂的弟弟,「你哭了?」
凌扈吸了下鼻子,扭頭道:「沒。」
凌晦:「沒哭那你臉上怎麼這麼多羊毛?」
沒有水漬怎麼粘毛?不哭臉上哪裡來的水漬?
肯定是哭了又不想被別人發現,把頭埋在羊毛毯子上了。
他忙著在宮外培養自己的勢力,為了打發這個弟弟,只能隨口說明天早上和他一起出去玩。
凌扈雙眼頓時亮了起來。
次日,凌晦一夜未眠,回來時已經是中午,因為還有事要做,連飯都沒吃一口,想著稍微眯一會兒就起身。
他在疲倦中入睡,昏昏沉沉,做了很多光怪陸離的夢,一覺睡到下午。
等他再醒來後,他迷茫又遲鈍地緩緩睜開眼,看到了外面的光,卻不知道到底是清晨還是黃昏,也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
恍恍惚惚之間,好像突然有巨大的孤獨感襲來。
他感覺自己被遺棄在世界某個角落,又好像再次回到了小時候那個長滿荒草的破舊小院子。
他抬起頭,這才發現凌扈一直坐在床邊,安靜地玩著手裡的藤球。
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響,凌扈轉頭,果不其然發現是兄長午睡醒來了。
他轉過來趴在床邊,雙眸閃著期待,忽閃忽閃的,嗓音脆亮道:「哥,我們還出去玩嗎?」
不知道為什麼,莫名的,凌晦忽然不那麼恨了。
恍惚了一會兒,他點了點頭,替昨天的自己應下這個約定:「去。」
直到許久之後,他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自己錯了,不應該答應的。
人與人之間不該有那麼多牽絆的,也不該有這麼多共同回憶。
它們會像蓮藕被掰斷絲卻連在一起一樣,黏連起本該獨立的兩個個體,無法輕易割捨,分開時,需要撕扯皮肉。
他依舊厭惡父母,但他真的很感謝有這樣一個明亮澄澈的人,主動闖進了他的人生。
日子就這麼在眨眼間過去。
凌晦逐漸長大,是公認脾氣最好、處事溫和的四殿下。
不管是接人還是待物都溫和有禮,甚至宮人一不小心在他面前做錯了什麼事,也從來不會被罰,甚至還會被溫聲細語的關心。
她們無一不感激涕零。
他名聲口碑都是一等一的好,以至於宮中雖然發生了一些離奇死亡事件,卻沒有一個人懷疑到他頭上。
比如三皇子走在路上滑一跤,不知怎的腦袋磕在一顆尖銳的石子上,頭破血流,當場殞命。
比如某個皇子的狗腿子莫名感染風寒,最後病情加重,直接一命嗚呼。
還有一個人死相尤其慘烈,屍體被掛在樹上,一時間宮內人心惶惶。
下面不管怎麼查都揪不出兇手,焉耆昆彌大怒,發落了許多人。
他在發火的時候,卻沒注意到,凌晦似一隻艷倀,神態詭譎地偏頭,幽幽望向王座上的他。
但這個日益老邁的王越發容易動怒,也不全是因為調查不出真兇,很大一大部分原因其實在於一場認為必勝無疑的仗,最後卻打輸了,所以藉機發落而已。
焉耆敗了。
而且竟然會敗給那樣一個赤窮乾旱的國家?
凌晦內心嗤之以鼻又不可思議。
在知道這個名義上的父王和群臣焦躁的溝通怎麼停戰,並且毫不猶疑的將自己定為質子人選後,凌晦無動於衷,毫不意外。
果然,他會是最早被放棄的那一個。
凌晦心平氣和,像不知道一樣照常過,只是在下午凌扈來尋他吃點心時,略提了幾句這件事。
他甚至沒有賣慘,只是似有若無的提了幾句,說接下來兄弟倆一起出城玩幾日,畢竟日後可能就沒有什麼機會了。
接著,這個傻弟弟的動作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頓了下來。
凌扈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蠢人,他自小被當繼承人培養,自是知道朝廷最近的風起雲湧。
父王定下了哥為質子嗎?還是哥他感覺出來的?
可是,哥他自小就一直身體不好,性格又溫溫和和的,如果他去了昭國,是不是會被人欺負?
凌扈將嘴裡的點心咽下,暗自下定了決心。
而凌晦看著他的神情,就知道他已經做好了決定,畢竟這個弟弟是一個很好懂的人,從來藏不住事,什麼情緒都寫在臉上。
當天下午,十四歲的凌扈便來到自己父王面前。
焉耆昆彌最近打了敗仗,本就心情不佳,有些焦頭爛額,所幸的是質子人選提前內定好了,只需派人去通知一聲就行。
可他沒想到,在這個關頭小兒子竟然主動找到自己,說仰慕中原文化已久,自願去昭國為質。
最後,凌扈說:「況且,我相信阿父會很快接我回來。」
焉耆昆彌第一次對他勃然大怒,高高揚起手,「這可由不得你!」
凌扈卻梗著脖子,沒有想躲的意思。
焉耆昆彌想扇他一個巴掌,警告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可最後那個巴掌在空中抖了半天,還是沒捨得落下去。
這是他最為寵愛的小兒子啊……
他終究是頹然地收回了手。
凌扈去往昭國那天,許多人都來送別,凌晦更是騎馬一路送到了玉門關。
望著在風沙中遠去馬車的影子,凌晦心想,快了,快了。
他已經在籌謀了,快則三五年,他總會抵達大昭的。
而在三年後,焉耆這個小國家果然已經裝不下他的野心了。
第二次來到玉門關這天,他拋卻了凌這個姓,但是比起凌,他更加不喜歡晦這個字。
從今往後,他就叫無晦。
第249章 小蘋果番外-信件篇
最愛的店長:
見字如晤,我正在白色懸崖的一塊大石頭上給您寫信,海風有點大,所以字跡可能會有點潦草,請勿見怪。
我看到了海,我看到了躍出海面的鯨魚,那真是一種龐大的生物。
而在草地與海面的落差,就是震撼的白崖。
離開時,你給我盤纏,你說:「小乖,如果你是開心的,這條路怎麼走都沒關係。」
當時有人半開玩笑,說不怕我翅膀硬了再也不回來了麼?您卻說,萬物生而有翼。
於是,我開始用腳步丈量這個世界。
在冬天時,我經過了一大片松樹林,四面寂靜無聲,我學會了聽雪滑落時的輕響。
春天時,我進入到了一片遼闊無垠的森林,這裡的喬木、灌木和苔蘚地衣都有著獨特而又有趣的氣味,這裡的每一種聲音和氣味對我來說都是新奇的。
我在那裡待了幾個月,再次出來時,我抬頭四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綠,和頭頂大朵大朵的白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偌大一個宮廷,竟然查不出是誰幹的!
凌扈仍有些驚魂未定,但聽到父王要將這天伺候的宮人和巡邏的守衛全部拖下去亂棍打死後,他還是下意識去求了情。
他脫口而出:「不關她們的事,是我讓她們回去拿狐裘的,要不加重守衛吧,多加一些守衛!」
最後,他搖著父王母后的手臂保證:「別殺他們,我以後再也不去湖邊玩就是了。」
凌晦在旁邊目睹全程,他看著這個於自己而言十分陌生的弟弟,第一次感覺自己的認知觀出現了裂變。
他一直都認為「人之初,性本惡」才是對的,並對性善論嗤之以鼻。
這還是他第一次驚覺,原來孟子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竟然也是對的!
竟然也是對的!
天底下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而這樣的人,竟然還是他的親兄弟?!
他終於讀懂了《鄭伯克段於鄢》這個春秋時期的故事,並且明白,凌扈並不是共叔段,自己那個名義上的父王也不是鄭武公。
第248章 無晦番外(下)
因為哥哥救了自己,凌扈對他愈加親近依賴。
也因為七殿下對兄長的重視,凌晦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往日那些欺辱過他的人都開始忌憚他,甚至變相躲著他。
凌晦心情愉悅,覺得這世間萬事,果真是奇妙極了。
他四歲時就無師自通學會了一個道理:適當的偽裝,和示弱。
而在最近,他又明白了第二個道理:
金錢實在能撫平太多人生的褶皺,權力也同樣。
感情可能會背叛自己,也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日益淡去,但權力不會。
權力永遠不會背叛自己。
他迫切地想擁有一股自己的勢力,不歸皇室管轄,不受任何人管控,純粹忠於他的勢力。
凌扈自認為與兄長感情慾漸親厚,時時纏著他玩,可最近他卻發現,兄長不知道為什麼好像突然變忙了,開始頻繁出城。
他不再帶著自己玩了,甚至陪自己的時間連以前的三分之一都沒有。
某一日,凌晦回來,看了一眼悶悶不樂的弟弟,「你哭了?」
凌扈吸了下鼻子,扭頭道:「沒。」
凌晦:「沒哭那你臉上怎麼這麼多羊毛?」
沒有水漬怎麼粘毛?不哭臉上哪裡來的水漬?
肯定是哭了又不想被別人發現,把頭埋在羊毛毯子上了。
他忙著在宮外培養自己的勢力,為了打發這個弟弟,只能隨口說明天早上和他一起出去玩。
凌扈雙眼頓時亮了起來。
次日,凌晦一夜未眠,回來時已經是中午,因為還有事要做,連飯都沒吃一口,想著稍微眯一會兒就起身。
他在疲倦中入睡,昏昏沉沉,做了很多光怪陸離的夢,一覺睡到下午。
等他再醒來後,他迷茫又遲鈍地緩緩睜開眼,看到了外面的光,卻不知道到底是清晨還是黃昏,也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
恍恍惚惚之間,好像突然有巨大的孤獨感襲來。
他感覺自己被遺棄在世界某個角落,又好像再次回到了小時候那個長滿荒草的破舊小院子。
他抬起頭,這才發現凌扈一直坐在床邊,安靜地玩著手裡的藤球。
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響,凌扈轉頭,果不其然發現是兄長午睡醒來了。
他轉過來趴在床邊,雙眸閃著期待,忽閃忽閃的,嗓音脆亮道:「哥,我們還出去玩嗎?」
不知道為什麼,莫名的,凌晦忽然不那麼恨了。
恍惚了一會兒,他點了點頭,替昨天的自己應下這個約定:「去。」
直到許久之後,他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自己錯了,不應該答應的。
人與人之間不該有那麼多牽絆的,也不該有這麼多共同回憶。
它們會像蓮藕被掰斷絲卻連在一起一樣,黏連起本該獨立的兩個個體,無法輕易割捨,分開時,需要撕扯皮肉。
他依舊厭惡父母,但他真的很感謝有這樣一個明亮澄澈的人,主動闖進了他的人生。
日子就這麼在眨眼間過去。
凌晦逐漸長大,是公認脾氣最好、處事溫和的四殿下。
不管是接人還是待物都溫和有禮,甚至宮人一不小心在他面前做錯了什麼事,也從來不會被罰,甚至還會被溫聲細語的關心。
她們無一不感激涕零。
他名聲口碑都是一等一的好,以至於宮中雖然發生了一些離奇死亡事件,卻沒有一個人懷疑到他頭上。
比如三皇子走在路上滑一跤,不知怎的腦袋磕在一顆尖銳的石子上,頭破血流,當場殞命。
比如某個皇子的狗腿子莫名感染風寒,最後病情加重,直接一命嗚呼。
還有一個人死相尤其慘烈,屍體被掛在樹上,一時間宮內人心惶惶。
下面不管怎麼查都揪不出兇手,焉耆昆彌大怒,發落了許多人。
他在發火的時候,卻沒注意到,凌晦似一隻艷倀,神態詭譎地偏頭,幽幽望向王座上的他。
但這個日益老邁的王越發容易動怒,也不全是因為調查不出真兇,很大一大部分原因其實在於一場認為必勝無疑的仗,最後卻打輸了,所以藉機發落而已。
焉耆敗了。
而且竟然會敗給那樣一個赤窮乾旱的國家?
凌晦內心嗤之以鼻又不可思議。
在知道這個名義上的父王和群臣焦躁的溝通怎麼停戰,並且毫不猶疑的將自己定為質子人選後,凌晦無動於衷,毫不意外。
果然,他會是最早被放棄的那一個。
凌晦心平氣和,像不知道一樣照常過,只是在下午凌扈來尋他吃點心時,略提了幾句這件事。
他甚至沒有賣慘,只是似有若無的提了幾句,說接下來兄弟倆一起出城玩幾日,畢竟日後可能就沒有什麼機會了。
接著,這個傻弟弟的動作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頓了下來。
凌扈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蠢人,他自小被當繼承人培養,自是知道朝廷最近的風起雲湧。
父王定下了哥為質子嗎?還是哥他感覺出來的?
可是,哥他自小就一直身體不好,性格又溫溫和和的,如果他去了昭國,是不是會被人欺負?
凌扈將嘴裡的點心咽下,暗自下定了決心。
而凌晦看著他的神情,就知道他已經做好了決定,畢竟這個弟弟是一個很好懂的人,從來藏不住事,什麼情緒都寫在臉上。
當天下午,十四歲的凌扈便來到自己父王面前。
焉耆昆彌最近打了敗仗,本就心情不佳,有些焦頭爛額,所幸的是質子人選提前內定好了,只需派人去通知一聲就行。
可他沒想到,在這個關頭小兒子竟然主動找到自己,說仰慕中原文化已久,自願去昭國為質。
最後,凌扈說:「況且,我相信阿父會很快接我回來。」
焉耆昆彌第一次對他勃然大怒,高高揚起手,「這可由不得你!」
凌扈卻梗著脖子,沒有想躲的意思。
焉耆昆彌想扇他一個巴掌,警告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可最後那個巴掌在空中抖了半天,還是沒捨得落下去。
這是他最為寵愛的小兒子啊……
他終究是頹然地收回了手。
凌扈去往昭國那天,許多人都來送別,凌晦更是騎馬一路送到了玉門關。
望著在風沙中遠去馬車的影子,凌晦心想,快了,快了。
他已經在籌謀了,快則三五年,他總會抵達大昭的。
而在三年後,焉耆這個小國家果然已經裝不下他的野心了。
第二次來到玉門關這天,他拋卻了凌這個姓,但是比起凌,他更加不喜歡晦這個字。
從今往後,他就叫無晦。
第249章 小蘋果番外-信件篇
最愛的店長:
見字如晤,我正在白色懸崖的一塊大石頭上給您寫信,海風有點大,所以字跡可能會有點潦草,請勿見怪。
我看到了海,我看到了躍出海面的鯨魚,那真是一種龐大的生物。
而在草地與海面的落差,就是震撼的白崖。
離開時,你給我盤纏,你說:「小乖,如果你是開心的,這條路怎麼走都沒關係。」
當時有人半開玩笑,說不怕我翅膀硬了再也不回來了麼?您卻說,萬物生而有翼。
於是,我開始用腳步丈量這個世界。
在冬天時,我經過了一大片松樹林,四面寂靜無聲,我學會了聽雪滑落時的輕響。
春天時,我進入到了一片遼闊無垠的森林,這裡的喬木、灌木和苔蘚地衣都有著獨特而又有趣的氣味,這裡的每一種聲音和氣味對我來說都是新奇的。
我在那裡待了幾個月,再次出來時,我抬頭四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綠,和頭頂大朵大朵的白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